导读:本文包含了龙山早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丁公遗址,龙山文化,微形态,地学考古
龙山早期论文文献综述
柏哲人[1](2019)在《丁公遗址龙山文化早期壕沟(G114)功能的地学考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85年到2014年,丁公遗址总共经过了8次发掘,发现了主要堆积为龙山文化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2014年,山东大学对遗址东部壕沟G114及北部壕沟G104、G106所在区域进行了小范围的发掘,并于G104、G106、G114剖面采集微形态样品及地学散样。本文通过地学考古的研究方法,分析壕沟沉积物的来源、堆积状况和堆积后的扰动情况,探讨壕沟反映的环境信息和人类行为。通过土壤微形态、磁化率、烧失量、植硅体和XRD分析,获得了以下认识:可以将G114的堆积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类活动对壕沟堆积物的贡献还较少,主要是自然堆积。这时壕沟的水动力可能较强,沟内植被较少,应与自然河道相连。同时多见崩塌或从他处搬运过来的土壤团块,表明当时地表的侵蚀状况较强。第二阶段,一方面壕沟内开始出现植被,另一方面人为活动也开始干预壕沟内堆积的形成,出现了较多人工包含物。此时的水动力状况没有第一阶段强。这一阶段末期出现了土壤化的过程,壕沟内无水的时间比之前更长。第叁阶段,壕沟内开始大规模出现人类堆积,堆积高度大幅增加。土壤化过程多次出现,壕沟堆积的表面呈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壕沟可能已经无水。第四阶段,人们在沟内大规模倾倒垃圾。在壕沟顶部出现一层河流相粉砂,推测可能是洪水和人类废弃堆积最终填平了壕沟。之后这一区域开始出现房址、灰坑。通过G114堆积过程的重建,推测G114在前期(第一、二阶段),可能具有防御、排水防洪的功能;而在后期(第叁、四阶段),可能成为了倾倒垃圾的场所,直至完全填平。壕沟功能转变的原因,可能与聚落的发展有关。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遗址概况。第叁章:材料与方法。第四章:结果。第五章:G114功能分析。第六章:结论与存在问题。(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0)
罗武宏,顾纯光,杨玉璋,张东,梁中合[2](2018)在《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与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ka 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合相对应年代分析结果,对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时期的的农业发展与植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多数土样中都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且水稻植硅体的百分含量随时间推移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未发现粟、黍等其它农作物遗存的证据。这一结果表明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该遗址先民从事的是单一稻作农业,基本沿袭着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的稻作农业传统。对水稻扇型植硅体边缘鱼鳞状纹饰数量统计结果显示,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水稻的驯化水平已接近于现代栽培稻。此外,本研究还在该遗址所有样品中发现有较丰富的竹亚科植物特征型植硅体,推测宫庄遗址先民可能较普遍的利用竹亚科植物作为工具、建筑、食物等的原材料。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末期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概况,农作物结构演替,水稻的驯化历程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鲍颖建,张英[3](2018)在《豫北卫沁河流域龙山早期文化遗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豫北卫沁河流域龙山时代早期文化由孟庄龙山文化早期遗存和庙底沟二期文化共同组成。通过对此流域龙山文化早期主要遗址的综合梳理,参照典型陶器的形制演变规律,可知该流域孟庄龙山文化早期遗存可分为两段,绝对年代大体推定在3000BC至2600BC;孟庄龙山文化早期遗存是在大司空类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二者之间有较明显的界线。豫北卫沁河流域西部边缘地带以许村、长泉为代表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同豫西的龙山早期遗存主体文化面貌是一致的,其绝对年代大致为3000BC至2500BC,二者同属庙底沟二期东关类型。(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肖文[4](2017)在《《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章丘卫星会议文集》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章丘卫星会议文集》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章丘市文广新局编着,文物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发行。本书为大16开精装本,共404页,定价230元。2015年8月,在龙山文化的命名地中国山东省章丘市举办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章丘分会——比较视野下的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本书即是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之(本文来源于《考古》期刊2017年10期)
楚小龙,曹艳朋,王瑞雪,余洁[5](2017)在《河南淅川下寨遗址龙山时代末期至二里头早期墓葬发掘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3月~2010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下寨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现龙山时代末期至二里头早期土坑竖穴墓27座,瓮棺葬45座,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部分墓葬存有人骨,这为研究该时期的丧葬文化面貌、墓葬制度和人骨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为深入探讨豫、陕、鄂及其邻近地区考古学文化势力的消长、交流与融合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本文来源于《华夏考古》期刊2017年03期)
周金妵[6](2012)在《陕北靖边五庄果墚遗址龙山时代早期人骨及相关考古学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庄果墚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遗址中出土的龙山时代早期人骨的埋葬方式均具有特殊性。因此,对这批人骨的种族类型以及灰坑的性质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当时人们的体质特征和社会生活状况。本文运用体质人类学形态观察、测量技术的方法以及统计学的方法,从性别年龄、骨骼的病理与创伤、身高的推算、种族类型等多个方面对五庄果墚遗址龙山时代早期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考察,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及结论。同时,本文在体质人类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了相关考古学文化背景资料,对AH1的性质及灰坑中埋葬死者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合理的推论和阐释。最终得出以下两个最重要的结论:第一,五庄果墚遗址古代居民在人种分类上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最接近,同时与东北亚类型、南亚类型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各近代组的比较中,这批居民同样是与华北组、华南组所代表的东亚蒙古人种类型最接近,其次接近因纽特组、楚克奇(河滨)组所代表的东北亚类型。与新石器时代古代组比较结果表明其与西夏侯组、柳湾合并组、尉迟寺组的关系较为接近,其次是姜家梁组。与青铜至铁器时代古代组比较结果显示其与梁带村组、神木新华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上马组、瓦窑沟组、李家山组。从中可以看出,五庄果墚组居民在体质特征上最接近东亚蒙古人种类型,与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合并组、庙底沟组、陶寺组等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通过研究考古学相关资料,并且依据出土人骨的葬式,结合骨骼上未发现创伤的痕迹等因素,本文最终认为五庄果墚遗址AH1很可能为一个祭祀坑,而灰坑中的22个死者可能为献祭的人牲。(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2-06-30)
方燕明[7](2012)在《河南龙山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六十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位于中原腹地,在龙山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河南的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进程中,对以中原为中心的趋势的形成和夏王朝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河南的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将有利于我们对中华文明形成的机制、动力和规律等问题作持续的新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华夏考古》期刊2012年02期)
郑建民,梁奕建,胡秋凉,何炜[8](2010)在《浙江长兴:发现龙山西周早期印纹陶礼器窑址》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兴县位于苏浙皖叁省交界,太湖之西南岸,隶属于湖州市。这里早期文明灿烂夺目:集中了浙江大部分的旧石器遗址,其人类历史可上溯至距今100多万年前;有马家浜至良渚时期完整的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又是商周时期土墩墓的分布中心之一。在第叁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长兴龙(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0-12-17)
余华贵,祝一志[9](2010)在《东龙山遗址夏代早期文化的~(14)C-AMS年代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Donglongshan site in Shangluo city has been the only locus with abundant remains of the Xia Culture and continuous stratum from the Longshan to Shang Cultures discovered in Shaanxi province to date. Based on the 14C-AMS dating of 9 charcoal samples which were collected during excavation and the calibration of these serial samples by Oxcal3.1,the Early Xia Culture at the Donglongshan site should be dated to 1900~1600 BC,which was later than the Late Longshan culture but prior to the Early Shang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in 'The Xia-Shang-Zhou Chronological Project'.(本文来源于《考古与文物》期刊2010年04期)
贾宇,赵秋丽[10](2009)在《关中地区龙山文化早期文字是昌乐骨刻文新的佐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贾宇、赵秋丽)昌乐骨刻文究竟是早期刻划文字还是虫蛀或草根腐蚀所留下的痕迹?本报此前多次报道的山东昌乐骨刻文成为近日“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纪念大会暨甲骨文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的焦点。昌乐骨刻文发现者和鉴定者、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09-08-24)
龙山早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ka 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合相对应年代分析结果,对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时期的的农业发展与植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多数土样中都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且水稻植硅体的百分含量随时间推移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未发现粟、黍等其它农作物遗存的证据。这一结果表明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该遗址先民从事的是单一稻作农业,基本沿袭着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的稻作农业传统。对水稻扇型植硅体边缘鱼鳞状纹饰数量统计结果显示,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水稻的驯化水平已接近于现代栽培稻。此外,本研究还在该遗址所有样品中发现有较丰富的竹亚科植物特征型植硅体,推测宫庄遗址先民可能较普遍的利用竹亚科植物作为工具、建筑、食物等的原材料。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末期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概况,农作物结构演替,水稻的驯化历程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龙山早期论文参考文献
[1].柏哲人.丁公遗址龙山文化早期壕沟(G114)功能的地学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罗武宏,顾纯光,杨玉璋,张东,梁中合.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与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8
[3].鲍颖建,张英.豫北卫沁河流域龙山早期文化遗存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
[4].肖文.《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章丘卫星会议文集》简介[J].考古.2017
[5].楚小龙,曹艳朋,王瑞雪,余洁.河南淅川下寨遗址龙山时代末期至二里头早期墓葬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17
[6].周金妵.陕北靖边五庄果墚遗址龙山时代早期人骨及相关考古学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2
[7].方燕明.河南龙山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六十年[J].华夏考古.2012
[8].郑建民,梁奕建,胡秋凉,何炜.浙江长兴:发现龙山西周早期印纹陶礼器窑址[N].中国文物报.2010
[9].余华贵,祝一志.东龙山遗址夏代早期文化的~(14)C-AMS年代学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0
[10].贾宇,赵秋丽.关中地区龙山文化早期文字是昌乐骨刻文新的佐证[N].光明日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