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白射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感染后咳嗽,射干,白射干素,白介素-4
白射干论文文献综述
邹桂欣,尤献民,赵金明,王光函,李国信[1](2016)在《白射干素对感染后咳嗽豚鼠细胞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白射干素对感染后咳嗽(PIC)豚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复制PIC豚鼠模型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模型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及IL-4水平较空白组升高(P<0.05);IFN-γ水平较空白组降低(P<0.05)。白射干素干预组可明显降低PIC豚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IL-4水平,同时升高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白射干素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而减少模型豚鼠气道炎症细胞的浸润,发挥其抗炎、止咳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23期)
朱竟赫,赵金明,秦文艳,邹桂欣,李国信[2](2016)在《白射干素对烟熏及感染后豚鼠止咳作用及血细胞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射干素对烟熏及感染后豚鼠咳嗽症状及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脂多糖(LPS)溶液滴鼻、枸橼酸雾化诱咳,建立豚鼠感染后咳嗽模型,观察白射干素对豚鼠咳嗽潜伏期、5 min内咳嗽次数及散尽枸橼酸后5 min咳嗽次数的影响;ELISA法检测血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模型组豚鼠咳嗽潜伏期明显缩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5 min内咳嗽次数、5 min后咳嗽次数及10 min总咳嗽次数均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白射干素明显延长豚鼠咳嗽潜伏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明显减少5 min内咳嗽次数、5 min后咳嗽次数及10 min总咳嗽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白射干素明显降低血细胞因子IL-4与IL-1β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P<0.01)。结论:白射干素具有止咳作用,推测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中的IL-4及IL-1β含量间接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6年12期)
李欣妍,尤献民,邹桂欣,李国信[3](2016)在《射干止咳有效成分白射干素提取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射干抗炎止咳有效成分白射干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白射干素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DAD检测,对药材提取过程中提取溶剂、溶剂倍数以及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分析,设计优选出射干中白射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白射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加70%乙腈8倍量、8倍量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白射干素提取率高,适于射干药材中白射干素的提取。(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李锁,张晓瑞,尤献民,邸子真,李国信[4](2015)在《小儿咽扁颗粒中野鸢尾黄素和白射干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小儿咽扁颗粒中野鸢尾黄素、白射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L9(34)正交设计优选供试液制备方法,采用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B)-0.1%磷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0℃。结果:野鸢尾黄素、白射干素分别在2.560×10-2~0.6400μg(r=0.9995)和5.240×10-3~0.1310μg(r=1.00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的RSD均小于2%,野鸢尾黄黄素及白射干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3%和96.19%。结论:所采用方法可靠、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5年09期)
黄多临[5](2012)在《正交法优选白射干中总黄酮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正交法优选白射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吸收度,以提取量为考察指标,正交设计方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工艺为A2B2C2。即用8倍量的70%乙醇水浴回流提取两次,每次提取2 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白射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2年09期)
黄龙,杨峻山,彭勇,肖培根[6](2010)在《白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白射干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分离,通过理化鉴别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射干根茎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1),鼠李柠檬素素(rhamnocitrin,2),鸢尾甲黄素A(iristectorigenin A,3),4′,5,7,8-四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4′,5,7,8-tetrahydroxy-6-methoxy isoflavone,4),6-羟基鹰嘴豆素A(6-hydroxybiochanin A,5),鸢尾甲苷B(Iristectorin B,6),鸢尾甲黄素A(Iristectorigenin A,7),山柰酚-7-甲醚(Kaempferol-7-methyl ether,8),怪柳黄素-7-葡萄糖苷(Tamarixetin-7-glucoside,9),鸢尾甲苷A(Iristectorin A,10),3′,3,5-叁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3-O-β-D-半乳糖苷(3′,3,5-tri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3-O-β-D-galacto pyranoside,11)。结论:化合物1~11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0年23期)
黄龙[7](2010)在《白射干化学成分研究及我国鸢尾属药用亲缘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鸢尾科鸢尾属(Iris)植物约有3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约有60种13变种及5变型,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鸢尾属生药鸢尾和许多民间药作为射干代用品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此类生药大多能清热解毒、利咽消痰,有的具有消积泄下的功能。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仅收载了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和川射干Iris tectorum Maxim.射干属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与鸢尾属川射干(Iris tectorum Maxim.)和白射干(Iris dichotoma Pall.)等的根茎,作为射干类药材已被广泛使用。其中射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寒,入肝、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痰、散血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痰咳气喘等,为常用中药材,且资源丰富。川射干是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用于咽喉肿痛、痰咳气喘。白射干是鸢尾属植物野鸢尾Iris dichotoma Pall.的干燥根茎,治疗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胃痛、肝炎、乳腺炎等。作为射干类药材之一,白射干在我国民间应用已久,但化学成分及相关药理研究尚属空白。我们以其化学成分研究作为亲缘学的切入点,在系统分离的基础上,对白射干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特征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并通过与射干、川射干及其它鸢尾属药用植物进行化学成分比较,科学评价白射干的药用价值,并为白射干的分类学地位提供化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比较我国鸢尾属药用植物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异同,从而对这一植物类群的药用亲缘学进行初步探索。采用多种现代色谱技术对白射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研究。从白射干95%乙醇提取物的各部位中共分离得到87个化合物,利用多种谱学手段鉴定了其中42个,包括28个黄酮及其衍生物(其中12个异黄酮,4个异黄酮苷,2个黄酮,4个黄酮醇,3个黄酮醇苷,1个二氢黄酮醇,2个二氢黄酮醇苷),3个双四氢吠喃苯丙素,1个有机酸,10个酚及酚苷类化合物。以上化合物全部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8个为新化合物,30个为本属首次报道。为了更好的整理和调查射干类药材及鸢尾属植物的传统疗效,我们对分布在中国的射干类药材及鸢尾属植物进行了传统药物学调查,对具有传统疗效的鸢尾属植物进行了传统药物学的整理,包括:俗名、入药部位、传统用法、传统疗效及应用、凭证标本等。同时,本文综合了鸢尾属植物的传统分类学、传统药物学调查、化学成分研究及分析,对射干类药材及鸢尾属药用植物亲缘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射干类药材及鸢尾属植物的现代药理活性与传统疗效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提示该属植物功效主治上差别的物质基础与特征性成分有关,为合理开发利用本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0-12-01)
王芳[8](2009)在《射干及其伪品川射干、白射干的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射干具有清热解毒、降气祛痰、散血消肿、利咽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毒痰火郁积、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外敷治疮毒肿痛。川射干、白射干作为射干的伪品在基层中药房时常出现,在此将射干及其伪品分别鉴别如下。(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09年18期)
齐建红[9](2006)在《秦岭产药用植物白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射干(Iris dichotoma Pall.)属于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该属药用根茎类生药大多能清热解毒、利咽消痰,有的具有消积泄下的功效。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痰咳气喘、食积饱胀等症。该属植物在全世界被广泛作为传统的民间药物,用来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癌症、炎症、细菌和病毒感染。白射干是主产于陕西秦岭北坡的地方用药,在当地用作抗炎药。为明确其中所含的活性物质、扩大药源、开发新药提供基本资料,我们对该植物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 1.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鸢尾属植物在国内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详尽的综述。 2.白射干根及根状茎的化学成分研究部分主要对白射干根及根状茎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共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光谱(~1H-NMR、~(13)C-NMR、HMBC、HMQC、H-H COSY、NOESY等)数据确定了2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为:5,4′-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6-O-β-D葡萄糖苷;5,6,4′-叁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其余化合物的结构正在鉴定中。 3.在前人关于白射干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分析各种光谱(~1H-NMR、~(13)C-NMR、HMBC、HMQC、NOESY等)数据,确定了一个新的天然产物:5,4′-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6-O-β-D葡萄糖苷。(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6-06-01)
吴向莉[10](2005)在《射干与混用品白射干的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四川、贵州、湖南等省部分地区的药材流通和使用中发现有用植物野鸢尾Irisdichotomapall.的根茎,又称白射干、土射干,混充药材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DC.的根茎药用。虽然二者同为鸢尾科植物,,但其原植物形态,外观性(本文来源于《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白射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白射干素对烟熏及感染后豚鼠咳嗽症状及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脂多糖(LPS)溶液滴鼻、枸橼酸雾化诱咳,建立豚鼠感染后咳嗽模型,观察白射干素对豚鼠咳嗽潜伏期、5 min内咳嗽次数及散尽枸橼酸后5 min咳嗽次数的影响;ELISA法检测血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模型组豚鼠咳嗽潜伏期明显缩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5 min内咳嗽次数、5 min后咳嗽次数及10 min总咳嗽次数均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白射干素明显延长豚鼠咳嗽潜伏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明显减少5 min内咳嗽次数、5 min后咳嗽次数及10 min总咳嗽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白射干素明显降低血细胞因子IL-4与IL-1β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P<0.01)。结论:白射干素具有止咳作用,推测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中的IL-4及IL-1β含量间接发挥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射干论文参考文献
[1].邹桂欣,尤献民,赵金明,王光函,李国信.白射干素对感染后咳嗽豚鼠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
[2].朱竟赫,赵金明,秦文艳,邹桂欣,李国信.白射干素对烟熏及感染后豚鼠止咳作用及血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
[3].李欣妍,尤献民,邹桂欣,李国信.射干止咳有效成分白射干素提取优化[J].辽宁中医杂志.2016
[4].李锁,张晓瑞,尤献民,邸子真,李国信.小儿咽扁颗粒中野鸢尾黄素和白射干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
[5].黄多临.正交法优选白射干中总黄酮工艺研究[J].河南中医.2012
[6].黄龙,杨峻山,彭勇,肖培根.白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
[7].黄龙.白射干化学成分研究及我国鸢尾属药用亲缘学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
[8].王芳.射干及其伪品川射干、白射干的鉴别[J].内蒙古中医药.2009
[9].齐建红.秦岭产药用植物白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D].西北大学.2006
[10].吴向莉.射干与混用品白射干的鉴别[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