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骨形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排球运动,青少年,掌骨,形态结构
骨形态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贾慧贤[1](2013)在《排球运动对青少年掌骨形态结构影响的CT图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与方法: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长期应力刺激能够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本文运用CT医学影像技术观测排球运动对掌骨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山东省青少年专业排球运动员9人(排球组),非排球运动员8人(对照组),均为男性、右利手。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受试者手部,对其进行二维和叁维重建,将二维重建图像进行筛选、灰度化、放大截取、增强、分割等处理后测量各掌骨灰度值;在工作站中将叁维重建图像进行手动分割后测量各掌骨CT值、长度、体积和掌骨头各侧面宽度,计算各掌骨头大小及指数。统计分析各掌骨参数值的差异。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排球组右手第Ⅰ、第Ⅴ掌骨和左手第Ⅰ至第Ⅴ掌骨的灰度值均减小(P <0.05),右手第Ⅱ掌骨的灰度值减小(P <0.001),右手第Ⅲ、第Ⅳ掌骨的灰度值减小(P <0.01);2)排球组左右手第Ⅰ至第Ⅴ掌骨的CT值均减小(P <0.05);3)排球组左右手第Ⅰ至第Ⅴ掌骨的长度均显着增加(P <0.001);4)排球组左右手第Ⅰ至第Ⅴ掌骨的体积均显着增加(P <0.05);5)排球组右手第Ⅰ掌骨头大小显着增加(P <0.01);排球组右手第Ⅱ、Ⅲ、Ⅳ掌骨和左手第Ⅰ、Ⅱ、Ⅲ掌骨的掌骨头大小均增加(P <0.05);6)排球组右手第Ⅰ至第Ⅳ和左手第Ⅱ至第Ⅳ掌骨头指数均减小(P <0.01),左右手第Ⅴ掌骨头指数均显着减小(P <0.001),左手第Ⅰ掌骨头指数减小(P <0.05)。排球组左右手各参数值对比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排球运动引起的应力可使青少年运动员掌骨形态结构发生适应性改变,表现为:掌骨灰度值、CT值减小;掌骨长度、体积和掌骨头大小(体积)增加;掌骨头指数减小;另外,非扣球手掌骨形态结构与扣球手发生相似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3-06-05)
裴金莹,凌丽娟,惠雯婷,谢奎,陈金武[2](2013)在《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成人患者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及厚度,为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未治疗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成人患者18例,个别正常15例。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头颅侧位数据,用CBCT获得叁维影像数据,分析上、下颌8颗切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结果:双颌前突患者ANB角较大(P<0.05),下颌切牙唇倾度和下颌平面角也较大(P<0.05);上、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根尖牙槽骨总厚度分别为(8.35±1.31)mm、(7.60±1.39)mm、(7.12±1.03)mm、(7.24±0.77)mm,均小于正常(9.29±1.82)mm、(8.51±1.12)mm、(7.90±1.17)mm、(7.79±0.82)mm(P<0.05);上、下颌切牙牙槽嵴顶和根中牙槽骨唇侧厚度均小于正常,舌侧差异较小。结论: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切牙区牙槽骨较为狭窄,制定矫治计划和切牙内收时应更加谨慎。(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董文瑶[3](2013)在《武术功力运动员掌骨形态结构的CT图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探讨武术功力运动(单掌断砖)对手部骨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本文运用影像解剖学方法研究了该项目运动员掌骨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选择高水平单掌断砖功力运动者男性8人、普通体育运动者男性8人。用螺旋CT扫描受试者手掌部,对掌骨进行二维和叁维重建,测量掌骨体积、横径、骨皮质厚度、轴长、掌骨底大小及第V掌骨弯曲度等指标。结果:1)功力组右手第II至第IV掌骨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 <0.05),第V掌骨体积大于对照组(P <0.01)。功力组右手第V掌骨体积大于左手(P <0.05)。两组间第I~V掌骨相对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2)功力组右手第II至第V掌骨横径均大于对照组(P <0.05)。右手第V掌骨横径大于左手(P <0.01)。3)功力组右手第V掌骨骨皮质厚度大于对照组(P <0.05)。右手第IV和第V掌骨骨皮质厚度均大于左手(P <0.05,P <0.01)。功力组右手第V掌骨骨皮质厚度指数大于对照组(P <0.05)。4)与对照组相比,第I~V掌骨轴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5)功力组右手第II至第IV掌骨底大小均大于对照组(P <0.05),第V掌骨底大小大于对照组(P <0.01)。右手第V掌骨底大小大于左手(P <0.05)。6)功力组右手第V掌骨弯曲度大于对照组(P <0.05),右手第V掌骨弯曲度大于左手(P <0.05)结论:长期功力运动(单掌断砖)所引发的应力刺激可使掌骨形态结构发生特异性和适应性改变,认为该骨学特征是除了运动技巧以外腕掌部巨大爆发力或剪切力发生的功能解剖学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3-05-25)
裴金莹[4](2013)在《成人安氏Ι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颌前突是正畸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上、下颌牙槽骨或牙齿的前突严重影响患者的侧貌和牙周组织,临床上通常采取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的方法来改善前突侧貌,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针对双颌前突患者其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与正常牙合者是否一致,前牙区较薄的牙槽骨是否满足牙齿远距离的移动,过度的内收是否会导致医源性的骨丧失等问题,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牙槽骨的改建过程中吸收与重建并非同步发生。但是,以往相关报道大多采用二维方法,并且大部分未区别生长发育和错牙合畸形类型[1,2]。二维方法的缺点、错牙合类型和生长发育状态对牙颌面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都会降低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本实验拟采用叁维方法即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 Beam ComputerTomography,CBCT)测量对比成人安氏Ι类双颌前突患者与正常牙合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区别,同时比较双颌前突患者通过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后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变化情况,从而探究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牙齿移动的范围和牙槽骨改建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矫治设计提供参考。目的:本研究对成人安氏I类双颌前突患者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形态与正常牙合者进行比较,并观察切牙内收后牙槽骨形态的变化趋势。预测双颌前突患者切牙区牙槽骨的形态特点及切牙内收后牙槽骨的改建情况,为正畸治疗中牙齿在牙槽骨内的安全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一:选取未治疗安氏Ι类双颌前突成人患者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19-30岁),个别正常牙合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20-30岁)。通过头颅侧位片获得实验对象的侧貌特征,CBCT获取叁维影像数据,对其上、下颌8颗切牙的唇、舌侧牙槽骨厚度进行比较分析,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男4例,女12例,年龄20-32岁)切牙内收前、内收结束叁个月后分别拍摄CBCT和头颅侧位片,测量切牙牙槽嵴顶、根中、根尖唇舌侧牙槽骨厚度,以及切缘、根尖等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距离,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双颌前突患者与正常牙合牙槽骨厚度测量结果对比分析显示:(1)上、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根尖牙槽骨总厚度(A3+P3)均小于正常牙合(P<0.05);(2)上、下颌切牙牙槽嵴顶和根中唇侧牙槽骨厚度均小于正常牙合,舌侧差异较小。2、双颌前突患者切牙内收前后牙槽骨厚度测量结果对比分析显示:(1)上、下颌切牙唇侧根中部位除上颌中切牙外,牙槽骨厚度均增加(P<0.05),上颌切牙根尖部唇侧牙槽骨厚度(UA3)均比内收前小,具有统计学差异;(2)上、下颌切牙舌侧部位牙槽骨厚度P1、P2均显着降低,根尖部(P3)变化不明显;(3)上、下颌中切牙根尖部牙槽骨总厚度(A3+P3)在内收后均减小(P<0.05);(4)上、下颌切缘点水平舌侧移动距离均大于根尖点移动距离。结论:成人安氏Ι类双颌前突患者切牙区牙槽骨厚度较正常牙合人群薄,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切牙内收时牙槽骨并未发生完全性改建,尤其在舌侧以骨吸收为主,存在骨开裂和骨开窗等风险。因此,在为该类患者制定矫治计划和切牙内收时应更加谨慎,避免医源性骨丧失。(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3-05-01)
药宏亮,薛金娟,刘鸿宇,翟成竹,宋晓霞[5](2011)在《青少年男排运动员腕骨形态结构的CT图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排球运动对手部骨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分析了青少年男排运动员腕骨CT图像的结构特点。选取省级青年队专业排球运动员9人(排球组),非排球运动员11人(对照组)。用64排螺旋CT对手腕部进行扫描并叁维重建,测量各腕骨体积及CT值(骨密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各腕骨相比,排球组右手手舟骨和小多角骨,左手手舟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体积均显着增加(P<0.05);排球组右手叁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钩骨以及左手钩骨CT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排球组左手各腕骨体积及CT值与右手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果说明:排球运动可使青少年男性运动员部分腕骨体积增大,骨密度降低;排球运动员非扣球手腕骨形态结构与扣球手发生相似的改变。(本文来源于《体育学刊》期刊2011年06期)
刘凯,周宗科,裴福兴,沈彬,康鹏德[6](2011)在《藏区成人大骨节病髋部骨形态结构的X线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大骨节病(KBD)患者可出现指骨粗大变形、跟骨缩短变形等骨结构的改变。另有少量文献报道KBD患者包括髋关节在内的其他关节也可有病变,但没有文献详细描述其髋部骨形态结构有无异常。作者选取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确诊为KBD的患者拍摄前后位骨盆X线片进行影像学测量,与藏区正常成人的骨盆X线片相比较,分析髋部骨形态结构(髋臼、股骨近端)有无异常。[方法]75例KBD患者(150髋)的年龄平均61.8岁(50~70岁),其中女性45例(60%),男性30例(40%)。拍摄藏区40例正常成人的骨盆X线片作为对照,他们的年龄平均55.3岁(45~68岁),其中女性20例(50%),男性20例(50%)。观察KBD患者有无影像学改变(股骨头外形不规则、干骺端破坏和密度不均、关节间隙变窄、髋臼边缘不规则、骨质硬化和骨赘形成)。髋臼侧进行测量的影像学指标包括Wiberg CE角、Tonnis角、交叉征(Cross-Over sign),有无髋臼过深或髋臼内陷。股骨近端进行测量的影像学指标有:(1)骺部:a角、颈干角、股骨偏心距及股骨近端解剖角;(2)干骺部:峡部漏斗指数;(3)骨干:峡部内径、峡部外径。[结果]kBD组Wiberg CE角33°(25~42),Tonnis角8°(0~18),对照组各值分别为34°(25~43),8°(0~22),P值分别为0.83、0.92;KBD组9髋交叉征阳性,对照组3髋,P=0.12;KBD组6髋髋臼过深,2髋髋臼内陷,对照组分别为3髋和1髋,P值分别为0.42和0.45。kBD组股骨近端解剖角78°(71~88),颈干角122°(97~143),a角61°(40~90),股骨偏心距3.9 cm,对照组各值分别为84°(80~93)、127°(120~146)、63°(45~96)、3.8 cm,P值分别为<0.001、0.28、0.93、0.87;根据峡部漏斗指数分类,KBD组13.3%属烟囱状(<3)、69.4%为正常(3~4.7)、17.3%为漏斗状(>4.7),对照组各值为10%、12.5%、77.5%,P值均>0.05;kBD组峡部内径11.2 mm、峡部外径24.1 mm,对照组各值分别为10.6 mm、24.8 mm,P值分别为0.76、0.61。共20髋有影像学改变,股骨近端解剖角为75°(71~83),颈干角为117°(97~128),与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1和0.004。[结论]通过成年大骨节病患者X-ray的分析,发现股骨近端的骺部骨形态结构有改变,而股骨近端的干骺端和骨干以及髋臼侧的骨形态结构改变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期刊2011-07-15)
李中华[7](2011)在《散打运动和功力运动对腕骨形态结构影响的CT图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CT)研究散打运动和功力运动(单掌断砖)对腕骨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武术功力运动员(单掌断砖)8名,散打运动员6名,健康志愿者6名作为普通组。叁组年龄均在18~30岁男性。经64排螺旋CT扫描腕骨并进行叁维重建,测量叁组各腕骨骨密度、骨体积和相对体积。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分析两组运动员腕骨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1)功力运动员右手头状骨(520.67±57.85)和钩骨(530.17±48.28)的平均CT值大于普通组(455.83±34.82、474.17±37.04,P<0.05),左手的头状骨(497.17±44.19)大于普通组(442.50±37.17,P<0.05)。散打组右手叁角骨(559.83±60.21)、小多角骨(541.17±43.71)和头状骨(523.50±46.48)的平均CT值均大于对照组(489.40±47.38、441.60±67.40、455.83±34.82,P<0.05),左手叁角骨(562.33±53.71)、豌豆骨(450.01±33.24)、小多角骨(541.17±43.71)和头状骨(508.50±44.32)的平均CT值均大于对照组(466.20±61.76、370.07±52.15、429.40±61.08、442.50±37.17,P<0.05)。散打组和功力组对比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2)功力组左手、右手的各腕骨体积除小多角骨(2.04±0.29、2.09±0.36)大于普通组(1.65±0.22、1.64±0.24,P<0.05),其他腕骨与普通组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散打组与功力组,散打组与普通组体积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3)叁组间相对体积的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散打运动和功力运动(单掌断砖)直接作用于腕部的应力,对腕骨骨密度影响较大,产生适应性的增大,散打运动对腕骨骨密度的影响尤其明显,从而也反映了运动员的攻守能力和水平;而两种运动对腕骨骨体积和相对体积影响较小。本文得出的影像学数据可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更为直观准确的依据,对散打运动和功力运动甚至如拳击、排球、体操等运动的训练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1-05-25)
宋晓霞,陈雁卉,刘鸿宇,张杰,李中华[8](2010)在《武术功力运动对腕骨形态结构影响的定量C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武术功力运动(单掌断砖)对腕骨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功力运动员(功力组)8人、非运动员(对照组)6人,均为20~30岁男性。经64层螺旋CT扫描腕骨并进行叁维重建,测量各腕骨体积、相对体积、骨密度。结果:功力组小多角骨左、右手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其它腕骨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功力组左、右手间各腕骨体积也无显着性差异(P>0.05);功力组各腕骨相对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功力组右手头状骨、钩骨CT值及左手头状骨CT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其它腕骨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功力组左、右手间各腕骨CT值比较也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武术功力运动(单掌断砖)所产生的应力对各腕骨体积影响较小,但可使受力部位某些腕骨的骨密度增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0年08期)
宋晓霞[9](2010)在《武术功力运动员腕骨形态结构的定量C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CT)技术定量研究长期单掌断砖训练对掌根部(腕部)各腕骨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武术功力运动员8名作为实验组,健康志愿者6人作为对照组,二组均为20-30岁男性。经64排螺旋CT扫描腕骨并进行叁维重建,测量两组各腕骨体积、相对体积和骨密度。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分析功力运动员腕骨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1)功力组左、右手小多角骨体积(2.04±0.29cm3,2.09±0.36cm3)均大于对照组(1.65±0.22cm3,1.64±0.24cm3)(P<0.05,其它腕骨两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2)功力组左、右手各腕骨相对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3)功力组左、右手各腕骨体积、相对体积也无显着性差异(P>0.05);(4)功力组左、右手头状骨(497.17±44.19 cm3,520.67±57.85 cm3)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442.50±37.17cm3,455.83±34.82 cm3)(P<0.05);(5).功力组右手钩骨CT值(530.17±48.2 cm3)明显大于对照组右手钩骨CT值(474.17±37.04 cm3)(P<0.05);(6)其它腕骨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功力组左、右手各腕骨CT值相比也无明显差异性(P>0.05)。本研究表明:武术功力运动(单掌断砖)直接作用于腕部所产生的应力刺激,对各腕骨体积、相对体积的影响较小,仅小多角骨的体积大于对照组。运动员腕骨的头状骨、钩骨的骨密度有明显的增高。(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0-04-27)
梁鸿,郑陆,阎守扶,王文瑾[10](2009)在《运动对骨形态结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法就国内外体育运动对骨形态结构、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综述了适宜的运动是改善骨形态结构、提高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关键,过量运动则加剧骨组织微缺损,骨塑建、骨重建频率加快,自我更新修复已缺损的内部结构的能力降低,导致骨的微观结构改变,并引起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参数等指标变化。(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骨形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成人患者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及厚度,为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未治疗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成人患者18例,个别正常15例。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头颅侧位数据,用CBCT获得叁维影像数据,分析上、下颌8颗切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结果:双颌前突患者ANB角较大(P<0.05),下颌切牙唇倾度和下颌平面角也较大(P<0.05);上、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根尖牙槽骨总厚度分别为(8.35±1.31)mm、(7.60±1.39)mm、(7.12±1.03)mm、(7.24±0.77)mm,均小于正常(9.29±1.82)mm、(8.51±1.12)mm、(7.90±1.17)mm、(7.79±0.82)mm(P<0.05);上、下颌切牙牙槽嵴顶和根中牙槽骨唇侧厚度均小于正常,舌侧差异较小。结论: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切牙区牙槽骨较为狭窄,制定矫治计划和切牙内收时应更加谨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形态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贾慧贤.排球运动对青少年掌骨形态结构影响的CT图像分析[D].中北大学.2013
[2].裴金莹,凌丽娟,惠雯婷,谢奎,陈金武.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
[3].董文瑶.武术功力运动员掌骨形态结构的CT图像分析[D].中北大学.2013
[4].裴金莹.成人安氏Ι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
[5].药宏亮,薛金娟,刘鸿宇,翟成竹,宋晓霞.青少年男排运动员腕骨形态结构的CT图像分析[J].体育学刊.2011
[6].刘凯,周宗科,裴福兴,沈彬,康鹏德.藏区成人大骨节病髋部骨形态结构的X线片分析[C].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2011
[7].李中华.散打运动和功力运动对腕骨形态结构影响的CT图像分析[D].中北大学.2011
[8].宋晓霞,陈雁卉,刘鸿宇,张杰,李中华.武术功力运动对腕骨形态结构影响的定量CT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
[9].宋晓霞.武术功力运动员腕骨形态结构的定量CT研究[D].中北大学.2010
[10].梁鸿,郑陆,阎守扶,王文瑾.运动对骨形态结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