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簧试验台论文-杨恩源

调簧试验台论文-杨恩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调簧试验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铁车辆,力学模型,轮重载荷分配,调簧

调簧试验台论文文献综述

杨恩源[1](2018)在《整车称重试验台设计和调簧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地铁车辆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地铁车辆安全性能重要指标的轮(轴)重偏差对判断地铁车辆是否可以满足安全运营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GB/T3317-2006中对地铁车辆安全性能的规定,其轮重偏差不得超过平均轮重的±4%,轴重偏差不得超过平均轴重的±4%。所以在地铁车辆在出厂前需要对地铁车辆进行称重实验判断其轮重偏差与轴重偏差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需要进行调簧操作。本论文根据机车厂实际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整车称重试验台,对试验台的机械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总体上的设计。整套称重试验台包括八个移动称重单元,可针对不同车型协调移动称重单元沿轨道方向平移,同步纵向举升对地铁车辆进行称重实验。针对以往称重试验台常出现的称重实验重复精度差等问题,对称重单元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确定最终优化方案。以地铁车辆为研究对象分析车体载荷分配不均对地铁车辆轮(轴)重的影响。建立八点称重实验模型,借助静力学平衡关系和变形协调关系确定了八点处加垫量与载荷变化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最优化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套基于蚁群算法的调簧寻优算法,并通过MATLAB与C#混合编的方法程将其嵌入到上位机软件中。在整车称重试验台的实际称重实验中,测得的实验数据精确且重复度高。在调簧实验中,仿真计算的调簧加垫量可准确便捷地对实际调簧操作进行指导,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智能化、性能稳定等优点。(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高久淳,林建辉,陈越[2](2015)在《机车车体称重试验台开发与调簧模型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机车车体称重试验台的总体组成和工作原理,考虑了导致车体在架车机上不能处于水平状态的客观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初始加垫的等效法来优化二系弹簧调整的力学模型和相应的智能算法。通过与普通方法的对比和实例分析,验证了其准确度高、运算速度快、工艺简单等优点,实现了对现有工艺的优化。(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2015年01期)

陈越,雷剑锋[3](2014)在《机车称重调簧试验台调簧方法研究及模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车车辆轮重与轴重分配影响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包括制动和牵引性能的发挥。因此轴重和轮重偏差在机车车辆的生产和设计中必须严格控制,根据GB/T3317-2006规定,我国铁路运行机车轴重偏差不应超过平均轴重的,轮重偏差不应超过该轴平均轮重的。本文以整车称重调簧试验台的开发为基础,对调簧加垫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称重模型。其中,调簧算法通过Dephi和Matlab的混合编程实现调用和分析。(本文来源于《企业导报》期刊2014年11期)

高久淳[4](2014)在《机车车体称重试验台调簧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我国铁路运输高速化和重载化的发展方向,对机车的轮(轴)重偏差的控制愈发严格。为此,GB/T3317-2006中对我国铁路机车轴重偏差和轮重偏差分别作±2%和±4%的限定。本文首先从轮重偏差和轴重偏差的来源入手,最终确定以车体为研究对象,并分析车体二系支撑点载荷分配不均匀对整车轮(轴)重偏差带来的影响。构建车体四点称重调簧力学模型,通过静力平衡关系和变形协调关系找出了四点加垫厚度和四点载荷变化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将车体客观存在的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考虑在内,采用校正加垫的思路以减少理论数学寻优模型对实际情况的简化和假设。以非线性最优化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和对比了采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多优化目标遗传算法的叁种搜索最优加垫方案的优缺点,最终设计开发了基于多优化目标遗传算法的二系调簧算法。论文针对机车生产的实际需求,开发了车体称重试验台项目,并对试验台进行了功能上和结构上的总体设计。设计采用机械式的丝杠传动系统,PLC驱动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和基于Delphi开发环境的上位机系统。主要介绍了上/下位机之间的基于OP.C通讯标准的C/S通讯模式,上位机操作软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输入/输出系统、设备故障自检和标定系统、称重调簧试验相关功能的设计以及将二系调簧算法嵌入上位机系统操作软件的联合编程方法。对现场试验车体进行称重调簧试验,试验台可以较好的实现对二系支撑点载荷分配的优化,充分验证了论述的调簧思路和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提高实际生产效率,提出两点建议:采用柔性适配器替代工艺弹簧;增加初始加垫工艺。(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4-05-09)

胡彩凤,林建辉,高久淳[5](2012)在《整车称重/调簧试验台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整车称重试验是保证车辆上路安全运行要求的最后保障。简单介绍了采用机械式的整体举升和控制装置的整车称重/调簧试验台的组成及其优点,重点介绍了称重/调簧试验的实现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本文来源于《内燃机车》期刊2012年12期)

胡彩凤[6](2012)在《称重调簧试验台控制系统研究及调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正不断向高速化、重载化方向发展。因此,对机车车辆的质量及其动力学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机车车辆轮重和轴重分配是影响其制动和牵引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当机车轮重或轴重偏差过大时,会使车轮发生空转或打滑,同时引起车轴的高频扭转振动,使机车的牵引和制动性能严重恶化。因此,轴重和轮重偏差是机车车辆生产和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的技术指标。GB/T3317-2006规定我国铁路运行机车轴重偏差不应超过平均轴重的±2%,轮重偏差不应超过该轴平均轮重的±4%。为了适应机车车辆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内正在寻求提高机车车辆称重调簧的技术。基于此,本文以整车称重调簧试验台的开发和研制为基础,研究和设计了试验台电伺服控制系统和调簧加垫计算方法。本文研究了称重调簧技术的发展,通过方案比较,最终确定采用机械式称重调簧方案,即采用机械举升、称重结构,控制系统采用伺服控制器和PLC来驱动和控制电机的转动以实现秤台的移动和升降。试验台控制系统硬件主要由运动控制模块、数据计数模块、通信模块,控制台,工业控制计算机,电气柜等组成。文中还给出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伺服驱动、位置检测和控制、PLC控制、电气控制的设计等。为了使控制系统有一个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论文基于Delphi开发了试验台控制/管理操作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用户管理、试验配置、机械调整、维护、试验、查询/打印和在线帮助等操作。系统与下位机的通讯通过OPCServer的方式实现。通过实时获取OPCServer里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实现重量等参数的实时显示以及实时报警等。系统将基于Bold for Delphi建立的UML模型与Access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对各试验结果进行管理和存储。论文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进行调簧设计。本文通过对机车车辆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出调簧计算方法,然后,通过Matlab来实现算法并进行仿真计算。调簧算法通过Delphi和Matlab的混合编程实现现场的调用和计算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2-05-01)

王超[7](2008)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机车转向架调簧试验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是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在交通运输中起着主导作用。高速、重载列车的发展,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向架是机车车辆的走行部件,转向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机车车辆的各项动力学性能及运行安全性。由于制造工艺等因素,转向架性能参数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相差很大,结果常常会造成转向架在制造后达不到设计性能的要求。其中,机车转向架轮、轴重偏差对列车车辆的牵引力的发挥和牵引运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机车轮重不均匀,且减载率过大的话,将对行车安全产生不良影响,还易引起车轮的多边形和轨道的波浪形磨损。为了适应铁路运输发展的要求,研制开发对机车转向架轮、轴重进行检测并能提供轮重偏差调整方案的测试系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论文在分析国内外转向架试验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机车转向架的特点,对转向架调簧试验台进行了设计研究。整个试验台由机械结构、液压装置和检测系统组成。机械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安装加载装置和承载各种检测设备以及转向架。液压装置完成称重轨的垂向调节,同时可模拟机车车体对转向架进行加载。检测系统用于测量转向架的结构参数和载荷分布状态,并根据测量结果给出补偿方案。论文在分析造成转向架轮、轴重分布不均原因的基础上,根据转向架结构,建立了轮、轴重调整数学模型,同时依据最优化理论,编写了多种寻优算法程序,并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优化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比较,最后选择拉格朗日乘子法作为调整算法。为了使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论文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的编程环境,完成了检测系统的开发。检测系统可对转向架整个加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加载过程中传感器测量的信号数据。通过Labview与C++混合编程的方法,将调整算法嵌入检测系统,实现调整量的计算,同时结合Access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检测结果的存储和管理。(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8-12-01)

李艳,张卫华,康椿龙[8](2006)在《转向架称重调簧试验台设计及调簧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上海A型地铁列车转向架的特点,进行了转向架称重调簧试验台及其测试系统的具体机械设计,测试系统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的选配、单片机和计算机接口处理、控制系统设计,以及试验台液压系统设计,实现了轮重测试、内侧距测量、轴距测量、转向架一系刚度测量、车体模拟加载及加垫调簧功能。本文为试验台设计了自动调簧系统,建立了以轮重一致为目标的调簧计算模型,并编写了程序,可实现了各轮子一系弹簧的加垫量的自动计算。本文还进一步进行了试验台操作流程,控制、检测系统的界面设计,提供了试验结果的报告模板。(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2006年05期)

杨振祥[9](2006)在《机车调簧研究与车体调簧试验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车轮(轴)重分配的均匀性,对于高速重载铁路机车牵引粘着性能、制动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具有两系悬挂结构的机车,其一、二系支承弹簧载荷分布状态,对机车轮(轴)重分配的影响起着决定的作用。研究表明,机车超静定支承结构、各个轮对与机车弹性连接的综合刚度偏差及变形量偏差、以及机车重心的偏离,都必然导致各个轮对承重的不均匀。本文理论研究的重点就是,要在测得机车或车体重心偏离值的前提下,结合各个弹簧支承处实际综合刚度值,通过调整机车各个弹性支承处的实际变形量(即加垫片,通称调簧),使机车各个轮对中承载量对平均承载量的最大偏差值处于最小。即:1、在已知机车重心偏离值时,推导出求取各个轮对中承载量对平均承载量的最大偏差处于最小的值。2、给出在这种最小值状态时的轮对承载量分配方案。3、给出了调整一、二系弹簧处的垫片厚度达到这个状态的方法。4、给出了在现有机车制造标准条件下,机车通过调簧,使其达到上述理想状态时,各型机车重心偏离的最大允差。本文还根据上述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解决调簧问题的两试验台方案。即分别开发设计转向架称重调簧试验台和车体称重调簧试验台,对一系弹簧和二系弹簧分别在各自的试验台上进行调整。经研究分析,本论文对两个试验台的研制,分别提出了设计要求。论文还着重对车体称重调簧试验台的具体开发设计作了介绍。研究表明,在现有机车结构和实际制造条件下,二系载荷分配不理想,是机车各个轮重分配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开发设计车体称重调簧试验台,对改善轮重分配不均匀有着重要意义。车体称重调簧试验台,就是通过对车体各二系簧加垫厚度的优化调整(简称为“二系调簧”,下同),最大限度地减小机车制造过程中,在车体二系支承高度方向上的各个零部件尺寸、车体及弹簧刚度参数等,所产生误差的影响,使各个二系支承载荷中的最大偏差值变得尽可能的小。由此,最终使得机车轴重分配尽可能的均匀。最后,试验台经过实际制造、安装、调试和实际应用,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通过对实际各型机车车体的检测与调簧试验,还发现机车车体设计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性建议。同时,论文对后续研究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和打算。(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6-11-01)

杨振祥,潘迪夫,龙喜宝,蒋廉华[10](2006)在《机车车体调簧试验台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车体二系弹簧支撑受力均衡分配问题,开发研究了车体调簧试验台。试验台通过计算机控制,对各个二系弹簧支撑力、各个弹性支点的综合刚度、弹簧压缩量等进行自动检测,并按照调簧程序,对各个二系弹簧座进行模拟加垫操作,最后给出各个二系弹簧座处的实际加垫量、各点的综合刚度、各个二系弹簧的实际承载量等。(本文来源于《机车车辆工艺》期刊2006年05期)

调簧试验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简要介绍了机车车体称重试验台的总体组成和工作原理,考虑了导致车体在架车机上不能处于水平状态的客观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初始加垫的等效法来优化二系弹簧调整的力学模型和相应的智能算法。通过与普通方法的对比和实例分析,验证了其准确度高、运算速度快、工艺简单等优点,实现了对现有工艺的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簧试验台论文参考文献

[1].杨恩源.整车称重试验台设计和调簧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2].高久淳,林建辉,陈越.机车车体称重试验台开发与调簧模型优化[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5

[3].陈越,雷剑锋.机车称重调簧试验台调簧方法研究及模型设计[J].企业导报.2014

[4].高久淳.机车车体称重试验台调簧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5].胡彩凤,林建辉,高久淳.整车称重/调簧试验台设计与应用[J].内燃机车.2012

[6].胡彩凤.称重调簧试验台控制系统研究及调簧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2

[7].王超.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机车转向架调簧试验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8].李艳,张卫华,康椿龙.转向架称重调簧试验台设计及调簧计算[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

[9].杨振祥.机车调簧研究与车体调簧试验台设计[D].中南大学.2006

[10].杨振祥,潘迪夫,龙喜宝,蒋廉华.机车车体调簧试验台的研制[J].机车车辆工艺.2006

标签:;  ;  ;  ;  

调簧试验台论文-杨恩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