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对大鼠的遗传毒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吴彬彬[1](2020)在《氢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DBPs毒性和标志物及PAHs损伤hESC-CMs机制》文中指出饮用水氯化消毒能够杀灭水体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保障饮用水安全。然而,氯化消毒产生的三卤甲烷(THMs)、卤代乙酸(HAAs)、卤代乙腈(HANs)和致诱变化合物(MX)等消毒副产物(DBPs)及前体物的潜在毒性成为威胁饮用水安全的关键问题。通常,天然有机质是饮用水DBPs前体物的主要来源,但对于珠三角地区而言,水体污染导致的藻类有机质是DBPs前体物的主要来源。此外,伴随着台风、暴雨以及港口疏浚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吸附在底泥的有机质会重新悬浮进入水体,成为DBPs前体物的另一重要来源。而藻类及底泥有机质氯化后能够生成三卤甲烷、卤乙酸和卤乙腈等毒性DBPs,长期暴露于DBPs可能会致癌。DPBs前体物多环芳烃(PAHs)还能够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威胁人体健康。而目前为止,珠三角地区氯化有机物的DBPs特征及其与PAHs的毒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有必要对珠三角地区水体氯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主要开展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1)珠三角地区藻类有机质氯化消毒后的DBPs特征研究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绿藻(Chlorella sp.)有机质氯化后三卤甲烷(三氯甲烷)、卤乙腈(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卤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以及多环芳烃和氯化多环芳烃的含量,并与已有报道的底泥有机质氯化DBPs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珠三角地区氯化藻类有机质能够生成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但氯化底泥有机质只生成二氯乙腈,提示藻类有机质可能是珠三角地区饮用水中三氯乙腈前体物的主要来源。此外,基于底泥有机质氯化前后都存在三氯甲烷,以及藻类有机质中不含三氯甲烷及氯化后检测到相对低含量的三氯甲烷,提示氯化藻类有机质虽然能生成三氯甲烷,但被三氯甲烷污染的底泥是其前体物的主要贡献者。另外,我们在氯化前后藻类有机质中均没有检测到多环芳烃和氯化多环芳烃,表明藻类有机质不是消毒水中氯化多环芳烃的前体物和来源,这对珠三角地区饮用水源管理以及自来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2)珠三角地区藻类和底泥有机质氯化消毒后的毒性特征通过SOS显色实验和彗星实验研究了氯化前后藻类及底泥有机质对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实验结果发现氯化能够增加藻类和底泥有机质的遗传毒性和DNA损伤作用,表明与前体物相比,氯化DBPs具有较大毒性,其中底泥有机质氯化后对Caco-2细胞DNA损伤较大,提示二氯乙腈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藻类有机质氯化后诱导较高的SOS IP,提示二氯乙酸和三氯乙腈可能是较大贡献者,这为珠三角地区水源有机质氯化毒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3)藻类和底泥有机质氯化前后对Caco-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藻类和底泥有机质氯化DBPs种类多,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毒性作用。转录组学可以基于全基因组表达谱较全面的分析藻类和底泥有机质及其氯化DBPs的毒性。研究发现底泥有机质可诱导Caco-2细胞产生涉及细胞信号传导、信号调控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但氯化后这些生物学过程完全被抑制,并出现包括抗原处理和递呈在内的2个生物学过程,提示氯化后底泥有机质虽然在单一终点检测方法中表现了较强的毒性,但对Caco-2细胞的总体影响可能降低。对于藻类有机质,其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集中在免疫反应,但氯化后大部分DEGs被逆转,并出现了一系列特异的DEGs,这些DEGs主要集中在转录调节相关的多种生物学过程,提示藻类有机质氯化后产生的DBPs混合物增加了对Caco-2细胞的毒性。转录组学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氯化前后藻类和底泥有机质的毒性,能够为氯化DBPs的毒性评价提供更广的参考机制。(4)CYP1A1和CYP1B1是氯化藻类有机物DBP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珠三角地区DBPs前体物氯化消毒的检测尚缺乏靶标。我们基于藻类和底泥有机物转录组学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藻类有机物氯化前后诱导的DEGs的上游调节因子,发现CYP1A1、CYP1B1是上游调节因子的共同靶标,而在氯化底泥有机物中则没有。通过qPCR实验验证以及整合已有DBPs或环境压力的有关报道数据,我们发现氯化藻类有机物的CYP1A1和CYP1B1表达特异性的上调。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两个CYP1基因可能作为藻类有机物氯化DBPs的潜在新的生物标志物,这将有助于珠三角地区消毒水DBPs的检测,并进一步监测饮用水安全。(5)DBPs前体物-PAH及其代谢物对人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hESC-CMs)的毒性及机制研究基于人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研究了DBPs前体物苯并[a]芘和PAHs体内代谢检测标志物1-羟基芘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现苯并[a]芘和1-羟基芘不影响hESC-CMs活性,但能诱导ROS增加以及DNA损伤,此外,苯并[a]芘还能促进线粒体促凋亡基因高表达,这些结果表明氧化应激和DNA损伤事件是苯并[a]芘和1-羟基芘损伤hESC-CMs的关键,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DBPs前体物多环芳烃及其代谢物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
贾芮[2](2020)在《碘乙酸对抗氧化酶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会与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DBPs),对人体健康形成潜在危害。随着DBPs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DBPs的健康风险也越来越重视。碘乙酸(IAA)是一种典型的DBPs,具有低剂量、高毒性的特点,尤其是在细胞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畸性等方面均高于同类DBPs。因此,IAA在DBPs的毒性研究领域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IAA的毒性作用机理十分复杂。在目前对IAA的毒理学研究中,已有研究资料证明,IAA诱发氧化应激对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是IAA毒性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的状态。抗氧化酶作为抗氧化系统的重要组成,其主要作用就是清除机体内过剩的活性氧(ROS),维持氧化还原水平的平衡。分子水平的毒理学研究发现,小分子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可能通过与酶发生相互作用改变酶的分子结构,从而影响酶的功能。所以IAA可能通过与抗氧化酶发生相互作用,改变酶的结构和功能,导致ROS清除受到影响,从而诱发氧化应激。因此,本研究以小鼠原代肝细胞为细胞模型,探究IAA对细胞内两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又以CAT和SOD为生物大分子模型,探究IAA与两种酶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阐述IAA对抗氧化酶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对饮用水消毒副产物IAA的毒性研究现状、氧化应激、IAA的毒性作用与氧化应激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明确了当前有关IAA毒性机理研究的不足之处,确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首先以小鼠原代肝细胞为细胞研究模型,在模拟生理环境的实验条件下,对细胞内CAT活性进行测定,从细胞水平研究IAA暴露对细胞CAT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IAA浓度的增加,细胞内CAT活性上升。然后以CAT分子为生物大分子研究模型,利用分子酶活性测定、等温滴定量热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多种光谱测定以及分子模拟技术等方法,探究IAA与CAT的相互作用对CAT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AA暴露下抑制了分子CAT的活性。IAA在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力驱动下与CAT进行结合,结合常数为(1.57±0.481)×103,结合位点个数大约为4个。与IAA的相互作用改变了CAT的二级结构,导致蛋白质骨架变得松散,使CAT聚集形成的蛋白质团聚体体积也发生了变化。当IAA与CAT进行结合时,首先会结合在CAT分子表面的结合位点上,该位点处的结合不会对CAT活性造成直接影响。当CAT表面位点的结合达到饱和后IAA会与CAT活性中心附近的位点结合,并与影响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HIS 74和TYR 357相互作用,导致Heme基团周围结构发生变化,使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增强,影响底物进入活性中心。综合细胞和分子实验结果,得出细胞CAT活性变化的原因如下:一方面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对IAA刺激做出的响应,使得CAT含量增加,促进了细胞CAT活性;另一方面是IAA引起CAT分子结构的变化以及与HIS 74和TYR 357的相互作用使分子酶活性受到抑制。(3)首先以小鼠原代肝细胞为细胞研究模型,在模拟生理环境的实验条件下,对细胞内SOD活性进行测定,从细胞水平研究IAA暴露对细胞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内SOD活性随着IAA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然后以SOD分子为生物大分子研究模型,利用分子酶活性测定、等温滴定量热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多种光谱测定、Zeta电位测定以及分子模拟技术等方法,探究IAA与SOD的相互作用对SOD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IAA暴露下分子SOD的活性得到了促进。IAA在静电力驱动下与SOD进行结合,结合位点数大约为7个,结合常数为(7.09±2.88)×102。在与IAA发生相互作用后,SOD构象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略微上升、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量略微下降,导致了肽链的错误折叠以及使蛋白质骨架变得松散。除此之外,SOD的内源性荧光被猝灭,导致酪氨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变化。IAA在与SOD结合时会优先结合在SOD活性中心附近的结合位点上,这个结合会改变位点周围的分子结构。综合细胞和分子实验结果得出细胞SOD活性变化的原因如下:一方面是细胞为消除IAA诱发氧化应激产生的ROS,生成SOD的量增加;另一方面是与IAA的相互作用使SOD分子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分子酶活性升高。
王珂,陈小岳[3](2015)在《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是消毒剂与饮用水中一些天然有机物或无机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作者从消毒副产物的分类的角度出发,综合了国内外关于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研究文献,分析了三卤甲烷、卤乙酸和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MX)对于人群健康产生的致癌性、致突变性等。其中,对于MX这类含量低、毒性大的副产物着重介绍了毒性机制的研究,以期能深入研究其检验方法,降低甚至消除其在饮用水中的浓度。同时,对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有机碳、投氯量、水源水质、金属离子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综合分析,以提高人群认识度,为保障水质安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崔月娟,员建,苑宏英,杜双磊[4](2012)在《饮用水中氯消毒的应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指出氯消毒在饮用水净化过程中被广泛采用,我国99.5%以上的水厂用氯消毒,在美国也有94.5%的自来水厂用氯消毒。氯消毒一般采用预加氯和后加氯两种方式。氯在消毒的同时会产生三卤甲烷、二氯乙酸等消毒副产物。这些消毒副产物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对人体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在氯消毒过程中,余氯量越多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就越多,而余氯量过少对病毒的灭活性较差,同时在输水管中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加快管道的腐蚀。不同浓度的余氯排入水体还会对鱼类和水生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毒性影响。
韦霄[5](2011)在《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检测识别、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碘系消毒副产物是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新发现的一类未受控消毒副产物。原水碘离子含量高和氯胺消毒是形成碘系消毒副产物的重要直接因素。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水源水质易受咸潮影响,而且多数水厂以常规水处理工工艺(预氧化、混凝、沉淀、沙滤和消毒)生产饮用水,特殊的环境条件和所采用饮用水加工工艺易于形成碘系消毒副产物。尽管饮用水中碘系消毒副产物含量低至纳克,但毒性极大。有研究表明碘系消毒副产物比受控的消毒副产物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因此,本研究以上海市饮用水加工过程中代表性的碘系消毒副产物(碘乙酸和碘仿)的生成水平和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通过检测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含量,了解人群碘乙酸和碘仿的暴露水平;利用四噻唑蓝试验、CCK-8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细胞内γ-H2AX含量测定和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等系列组合实验研究碘乙酸和碘仿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特征及它们可能的作用机制;继而通过细胞恶性转化实验研究碘乙酸和碘仿的潜在致癌性及可能机制。研究结果将为今后上海市不同水源消毒副产物的过程控制,制水工艺的升级改进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也为碘乙酸和碘仿健康风险评价和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的研制奠定基础。第一部分上海市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检测识别1饮用水中氯、溴和碘离子检测方法的建立本研究在借鉴美国环保局推荐的300.1方法基础上,建立基于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氯和溴离子的检测方法;通过质谱对碘化衍生物进行精确定性,继而建立基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水中碘离子的检测方法。离子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氯离子和溴离子分离度良好,峰形对称,无拖尾,溶剂和杂质峰干扰少,整个色谱分析历时12 min。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氯离子与溴离子的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1~1000 mg/L和1~1000μg/L,确定系数均为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9.7%~112.3%之间,精密度小于2.9%,氯离子和溴离子方法检出限分别为55.6和0.37μg/L。连续校准值为87.9%~113.2%,替代物响应值为93.2%~103.4%,平行双样测定的相对偏差在0.0%~8.0%。含碘物质经衍生化后,质谱鉴定发现碘离子衍生化后生成碘代丁酮存在2个同分异构体,即1-碘-2-丁酮和3-碘-2-丁酮。采用双毛细管柱定性分析显示,碘代丁酮分离度好,整个色谱分析历时19.33 min。选择响应值较高的3-碘-2-丁酮进行定量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1~1001μg/L,确定系数r2=0.999;方法检出限为0.13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2.0%,相对标准偏差为5.1%,连续校准值在97.2%-108.8%,内标物响应值在92.00%-110.05%,平行双样测定的相对偏差在4.4%-11.6%。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氯、溴和碘离子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质量控制符合美国EPA检测方法的要求,适用于水中微量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的分析。2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测定饮用水中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借鉴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检测方法551.1和552.3,经优化前处理和检测条件,建立基于双柱定性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测定饮用水中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氯仿、溴仿、二氯一溴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9种卤乙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溴乙酸、二溴乙酸、三溴乙酸、二氯一溴乙酸、二溴一氯乙酸、溴氯乙酸)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检测结果显示,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分离度好,峰形对称,无拖尾,溶剂和杂质峰干扰少,基线平稳。碘仿和4种三卤甲烷整个色谱分离时间为40.67 min,而碘乙酸和9种卤乙酸整个色谱分离时间为23.50 mmin。采用内标工作曲线法定量,碘乙酸和碘仿的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5μg/L和0.05-5μg/L,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的方法线性范围均为1-100μg/L,确定系数均大于0.994。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3.5%-111.1%之问,精密度小于7.0%。碘乙酸和碘仿的方法检测限分别为6.2和17.7ng/L,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的方法检测限为191.4-502.2 ng/L。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的连续校准值在87.1%-114.0%,内标物平均响应值在85.2%-120.0%,替代物响应值在85.8%-116.5%,平行双样测定的相对偏差在0.1%-10.3%。改进后的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测定方法分离度好、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仪器条件简单,可自动化批量处理,适合于普通实验室分析。3上海市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污染现状研究为了解上海市以长江和黄浦江为水源水厂各工艺环节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水平,评价水源水质、生产工艺、消毒剂种类对碘乙酸和碘仿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13家水厂(11家水厂采用常规生产工艺,2家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为对象,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水厂不同工艺过程水样,测定水样的pH值、氨氮、可溶性有机碳、UV254、特征紫外吸光度、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9种卤乙酸的水平生成和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黄浦江和长江水质呈弱碱性(pH=7.34),氨氮含量小于0.5 mg/L,有机物含量未见偏高,DOC、UV254和SUVA的中位数分别为6.00 mg/L、0.231/cm、3.90L/(mg·m)。黄浦江pH值稍低于长江,丰水期高于枯水期;丰水期黄浦江和长江的氨氮浓度相近,枯水期黄浦江的氨氮含量高于长江。黄浦江可溶性有机碳和UV254含量均高于长江,其中两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丰水期略高于枯水期,而两江UV254含量则是丰水期低于枯水期;黄浦江的特征紫外吸光度水平在丰水期稍高于长江,枯水期则低于长江;黄浦江氯、溴和碘离子高于长江,且丰水期低于枯水期。各水厂出厂水碘乙酸和碘仿含量在0.03~1.66μg/L。9种卤乙酸和4种三卤甲烷含量范围在0.28~63.74μg/L。以黄浦江为原水的水厂出厂水中碘乙酸和碘仿含量高于以长江为原水的水厂,而丰水期又低于枯水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H值与碘乙酸和碘仿的形成呈负相关,碘仿的形成还与UV254和碘离子水平呈正相关。氯胺预氧化较臭氧产生更多的碘乙酸和碘仿,浓度范围在0.2~1.7μg/L,而与液氯预氧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水厂生产工艺对水质pH值、氨氮、可溶性有机碳、氯离子、溴离子浓度影响不大,但UV254、特征紫外吸光度水平明显下降。常规生产工艺水厂的出厂水中碘离子浓度明显下降。未在原水中发现碘乙酸和碘仿,但各水厂出厂水均检出碘乙酸和碘仿。常规生产工艺可形成碘乙酸、碘仿、9种卤乙酸和4种三卤甲烷;深度处理工艺在活性炭工艺前均未检出碘乙酸和碘仿,但可检出微量9种卤乙酸和4种三卤甲烷。上述结果表明上海市主城区各水厂的出厂水中均检出碘乙酸和碘仿,含量处于纳克至微克水平。低pH值、高有机物、高碘离子及以氯胺预氧化有利于形成碘乙酸和碘仿。常规和深度处理工艺对水质pH值、氨氮、可溶性有机碳、氯离子和溴离子影响不大,不能有效去除饮用水加工过程生成的碘乙酸和碘仿。第二部分碘乙酸和碘仿的细胞毒性研究采用一组不同细胞毒性终点的试验研究碘乙酸和碘仿的细胞毒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碘乙酸和碘仿对NIH/3T3细胞染毒72 h后,以四噻唑蓝试验测定碘乙酸对NIH/3T3细胞增殖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以CCK-8试验测定碘仿对NIH/3T3细胞增殖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测定碘乙酸和碘仿对细胞乳酸脱氢酶、ATP、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研究结果显示,碘乙酸和碘仿染毒72 h后可导致NIH/3T3细胞存活率下降,呈剂量-反应关系;碘乙酸的细胞毒性分别比溴乙酸和氯乙酸强2、218倍,碘仿的细胞毒性比溴仿强81倍。碘乙酸和碘仿染毒72 h后,光镜下观察到细胞增殖受抑制,出现细胞凋亡或坏死现象;还可引起细胞外乳酸脱氢酶含量上升和细胞内ATP含量下降(P<0.05),并呈剂量-反应关系;对细胞内还原型谷胱肽无明显影响(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碘乙酸和碘仿可分别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比例增多,碘乙酸可使细胞出现S期阻滞,而碘仿则使细胞出现G2/M期阻滞。研究结果表明,碘乙酸和碘仿产生细胞毒性可能与线粒体损伤、ATP耗竭和胞膜损伤有关。线粒体途径可能是碘乙酸和碘仿致细胞死亡的机制之一。而碘乙酸和碘仿致细胞周期阻滞提示碘乙酸和碘仿可损伤细胞DNA。第三部分碘乙酸和碘仿的遗传毒性研究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细胞内γ-H2AX含量测定和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评价碘乙酸和碘仿的遗传毒性。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碘乙酸和碘仿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和TA98菌株进行染毒,其中碘乙酸采用非预培养法和预培养法,碘仿采用非预培养法,均培养48 h后计数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菌落数。先通过NIH/3T3细胞生长曲线确定碘乙酸和碘仿的染毒时间,再以CCK-8试验明确碘乙酸和碘仿的染毒剂量,最后采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测定不同剂量碘乙酸和碘仿染毒40 h后诱导细胞微核形成数。先以CCK-8试验确定碘乙酸和碘仿染毒24 h后的染毒剂量,继而以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剂量碘乙酸和碘仿染毒24 h后NIH/3T3细胞γ-H2AX表达量。结果显示,碘乙酸在加或不加S9条件下均未能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和TA98回复菌落数显着增加;碘仿在加或不加S9条件下均可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和TA98回复菌落数显着增加。碘乙酸可引起NIH/3T3细胞γ-H2AX含量增加,并呈剂量-反应关系;碘仿能引起NIH/3T3细胞γ-H2AX含量增加,但未见剂量-反应关系。碘乙酸和碘仿均未能引起NIH/3T3细胞微核形成率增加。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微核试验和γ-H2AX含量测定试验表明碘乙酸和碘仿为可疑遗传毒物。第四部分碘乙酸和碘仿的潜在致癌性研究应用体外细胞恶性转化试验研究碘乙酸和碘仿的潜在致癌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先通过细胞克隆形成试验确定细胞恶性转化试验的染毒剂量,然后以不同剂量的碘乙酸和碘仿对NIH/3T3细胞染毒72 h后继续培养10天,观察细胞转化灶形成数。继而以伴刀豆蛋白A凝集试验、软琼脂试验和裸鼠成瘤试验验证转化细胞的恶变情况,并以流式细胞仪分析恶性转化后细胞的周期变化,以免疫细胞化学试验分析恶性转化后细胞p53蛋白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碘乙酸可诱导NIH/3T3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转化细胞能引起伴刀豆蛋白A凝集,可在软琼脂中形成克隆,并能在裸鼠皮下形成肿瘤,肿瘤组织学检查表明所形成肿瘤为分化程度较低的纤维肉瘤。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转化细胞出现G0/1期阻滞,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显示p53蛋白表达未见增强。而碘仿在体外NIH/3T3细胞恶性转化试验中呈阴性。体外细胞恶性转化试验表明碘乙酸具有潜在致癌性,而未观察到碘仿具有潜在致癌性。
曹贤文[6](2008)在《三种不同消毒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饮用水消毒始于上世纪初,消毒的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病原体、防止介水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目前世界上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方法主要有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其中氯化消毒是饮用水消毒的最主要方法,其杀菌能力很强,能明显的杀死水中的病原体。但是氯在消毒的同时,也能与水中的有机物相互作用,产生氯化消毒副产物。因此,为了减少氯化饮用消毒水副产物对人体的损害,就需要改进消毒方法,在保证消毒的效果前提下,减少氯化消毒副产物,保障人群健康。在常规氯化消毒中,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源水,一般采用预氯消毒,氧化有机物后,再进行氯化消毒。但由于预氯消毒可增加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因此预消毒方法的改进开始得到重视。用无遗传毒性作用或毒作用较弱的消毒剂来取代预氯消毒,被认为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二氧化氯和臭氧预氧化因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原料易得、使用方便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二氧化氯和臭氧是一种高效的杀菌消毒剂。其具有杀毒能力强而副产物少的特点,并且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对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甚至芽孢都有极强的杀伤力,还具有很强的渗入细胞壁的能力,从而破坏细菌有机体结构导致细菌死亡。尽管与氯预消毒相比,二氧化氯和臭氧预消毒替代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它们的使用对人体的健康也存在潜在的毒性危害。因此,需要对这些消毒方法的毒性进行较全面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汉江源水以及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NOCs)对体外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发生机理,以探讨适合于汉江水消毒的消毒方法,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消毒饮用水对人体的健康效应提供实验依据。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三种不同消毒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目的:本部分主要研究了汉江源水以及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NOCs)对HepG2细胞内活性氧族(ROS)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抗氧化分子GSH和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及脂质过氧化相关酶试剂盒测定等方法,分别对HepG2细胞内ROS含量变化和脂质过氧化相关酶进行测定。结果: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消毒水和源水中NOCs对体外HepG2细胞ROS含量较对照组在1、5ml NOCs /ml medium时有显着性增加(P<0.05);在0.2、1、5ml NOCs /ml medium时,GSH-PX、SOD活性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MDA显着升高(P<0.05);MDA与GSH-PX、SO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消毒水中NOCs所致HepG2细胞遗传毒性与活性氧族和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有关,表现为HepG2细胞的ROS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而且脂质过氧化相关酶的活性变化与NOCs剂量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第二部分三种不同消毒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 DNA损伤及凋亡作用的影响目的:本部分主要研究了汉江源水以及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NOCs)对HepG2细胞的DNA损伤、染色体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细胞松弛素B阻断核质分裂微核法(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单染流式细胞术来分别检测其对细胞DNA断裂损伤、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消毒水和源水NOCs对体外HepG2细胞存活率有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在25、125ml NOCs /ml medium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②微核试验显示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消毒水和源水NOCs在5、25、125ml NOCs /ml medium均可致细胞微核的形成,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与同浓度的臭氧组相比,氯气组在1ml NOCs/ml medium显着性增加(P<0.05);二氧化氯组在1和5ml NOCs/ml medium均显着性增加(P<0.05);源水组在1和25ml NOCs/ml medium时显着性低于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和氯气组(P<0.05);在125ml NOCs/ml medium显着性高于二氧化氯和氯气组(P<0.05);③彗星试验显示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消毒水中NOCs在5、25、125ml NOCs/ml medium均可明显导致DNA单双链断裂,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各实验组同浓度间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碱性彗星试验各组所致DNA损伤顺序为二氧化氯>氯气>臭氧>源水,中性彗星试验各组所致DNA损伤顺序为氯气>二氧化氯>臭氧>源水;④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NOCs浓度的增高,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消毒水中NOCs对HepG2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均有增加趋势,在5、25、125ml NOCs/ml medium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①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消毒水中NOCs均可以导致HepG2细胞的DNA单链和双链断裂,氯气预处理消毒水中NOCs主要导致DNA双链断裂,二氧化氯预处理消毒水中NOCs主要导致DNA单链断裂;氯气预处理消毒水中NOCs导致HepG2细胞毒性强于二氧化氯预处理消毒;②臭氧预处理消毒水中NOCs导致HepG2细胞DNA损伤低于氯气和二氧化氯组,通过比较发现,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消毒水中NOCs导致体外HepG2细胞遗传毒性顺序为氯气﹥二氧化氯﹥臭氧。臭氧预处理方法可能更适合汉江水的消毒。
张惠娟[7](2008)在《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MX浓度和饮用水遗传毒性的影响》文中提出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 3-chloro-4- ( dichloromethyl )-5-hydroxy-2[5H] -furanone,MX),属氯化呋喃酮类物质,主要产生于造纸业氯化漂白和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是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中的新成员。MX在饮用水中的浓度仅为纳克级,但其具有极强的致突变性,可引起哺乳动物细胞多种遗传损害。动物试验表明,MX不仅可诱导大鼠的多器官肿瘤,而且在多种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促癌作用。鉴于MX的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已将其列为人类可能致癌物。水源水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水中有机物(尤其是腐殖质)与氯反应生成MX是饮用水中MX来源的最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MX的形成与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含量和常规饮用给水处理工艺过程的理化因素有直接的关系,通过改进饮用给水处理工艺来降低MX的浓度已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关于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环节对MX形成的影响资料十分有限,而这恰是控制水中MX浓度,从而达到保护健康的重要所在。因此在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采集武汉市某水厂饮用水常规给水处理过程中不同工艺环节的水样,开展水中MX浓度与总有机碳(TOC)、pH值、浊度等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常规给水处理过程中MX浓度的变化和影响MX生成的工艺环节。采用常规给水处理工艺不仅使得饮用水中生成了MX,同时也生成大量的氯化消毒副产物(chlorinated disinfection by– products,CDBPs)。有关研究表明,DBPs的产生增加了饮用水的遗传毒性。那么饮用水常规处理过程中有哪个工艺环节可增加饮水的遗传毒性呢?它又与MX的浓度是否存在相关关系?鉴于这样的疑问,在本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对饮用水常规处理过程的各工艺环节采集的水样进行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CGE试验),来研究常规给给水处理工艺对饮用水遗传毒性的影响,并探讨MX浓度与饮用水遗传毒性的关系,为优化现有饮用给水处理工艺,减少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提高饮用水质量,增进人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常规给水处理过程中MX生成的影响因素采集武汉市某自来水水厂的源水、预氯-混凝沉淀水、沉淀水、过滤水、加氯消毒后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对水样进行酸化预处理后,采用有机碳测定仪仪器分析法、玻璃电极法、分光光度法、高锰酸钾褪色法分别检测各个采样点水样中的总有机碳、pH值和浊度;将水样用树脂吸附浓缩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MX的浓度。结果发现:在常规给水处理过程中,预氯-混凝沉淀工艺使水中MX和TOC浓度较源水有所升高,而沉淀工艺则使二者浓度降低,经加氯消毒后的出厂水(包括管网末梢水)中,MX和TOC浓度再次明显上升,且两次加氯后TOC浓度的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浊度在给水处理过程中呈整体下降趋势,仅管网末梢水略有升高;pH在给水处理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各采样点水样中MX的浓度与TOC的浓度呈高度正相关(r=0.95,P﹤0.05),而与水样的浊度、pH值无相关关系。第二部分:MX浓度与饮水有机提取物遗传毒性的关系水样采集点同第一部分。将水样浓缩处理后,以水中有机提取物为受试物,采用Ames试验测试水样的致突变性,采用SCGE试验水样的DNA损伤效应。Ames试验:水样测试浓度定为4L/皿,采用标准平皿掺入法,测试菌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TA98和TA100。TA98阳性对照用2μg/ml的敌克松,TA100阳性对照用15μg/mL的叠氮化钠(NaN3),阴性对照为DMSO。致突变结果用突变率表示:突变率(MR)=每皿诱发回变菌落数/每皿自发回变菌落数。结果显示:有机提取物对TA98(+S9,4L/皿)菌株诱发的致突变性,源水、预氯-混凝沉淀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MR值均大于2;对TA100(+S9,4L/皿)菌株的致突变性,仅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MR值大于2。SCGE试验:设水样1.2、6、30、150ml水样/ml四个浓度组,B(a)P(200μmol/L)为阳性对照,二甲基亚砜(10 ml/L)为溶剂对照。用不同浓度的受试物处理L-02细胞24h,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细胞中的DNA链断裂。试验结果显示:①从不同浓度的角度分析,较高浓度的水样(150、30ml水样/ml)在所有给水处理工艺环节均可引起L-02细胞DNA的明显损伤,其诱导的Oliver尾矩(OTM)值与溶剂对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6 ml水样/ml浓度下,只有预氯-混凝沉淀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OTM值与溶剂对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浓度的水样(1.2 ml水样/ml)在给水处理各工艺环节均不引起L-02细胞DNA的损伤;②从给水处理工艺环节的角度分析,在6~150ml水样/ml的浓度范围,OTM值的变化呈现一致性,即表现为经预氯-混凝沉淀工艺,水样的OTM值明显增加,经沉淀工艺后,OTM值下降,经加氯消毒后,水样OTM值又明显增加,且两次加氯处理后水样OTM值的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MX浓度和OTM值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①常规给水处理过程中的两次加氯消毒工艺和沉淀工艺是影响MX、TOC浓度和DNA损伤的重要环节;②饮用水经加氯消毒后可使氯化副产物MX的浓度、饮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和DNA损伤增加;长期饮用含氯化消毒副产物MX的自来水可增加致突变和致癌的潜在危害。
刘慧,邹亚玲,周利红,刘爱林,鲁文清[8](2007)在《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对小鼠ras、wt-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3-chloro-4-dichloromethyl-5-hydroxy-2(5H)-furanone,MX)对小鼠多组织的ras与野生型p53基因(wt-p53)表达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讨MX致癌的机制。方法昆明种雄性成年小鼠,每天按21mgMX/kg的剂量经腹腔注射染毒,连续6d,生理盐水作溶剂对照。末次染毒24h后处死。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X对小鼠肝、肾和小肠组织的ras基因与wt-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MX染毒组小鼠的肝、肾和小肠的ras-mRNA表达水平(0.165±0.007,0.155±0.011,0.196±0.035)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0.147±0.007,0.136±0.004,0.132±0.02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t-p53-mRNA表达水平在MX染毒组略为降低,但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X可诱导小鼠肝、肾和小肠组织中ras基因转录活性增强,但未能诱导野生型p53基因的异常表达。
周利红,邹亚玲,来瑞平,范冠宇,刘爱林,鲁文清[9](2007)在《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MX诱导人胚肝细胞氧化应激及其与DNA损伤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MX)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肝细胞(L-02细胞)氧化应激的诱导。方法MX设10、30、100和300μmol/L4个暴露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10ml/L)为溶剂对照,将L-02细胞染毒24小时后,检测L-02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结果与溶剂对照相比,30、100和300μmol/L的MX能明显增加L-02细胞MDA含量(P<0.05,P<0.001,P<0.001),100、300μmol/L的MX使L-02细胞GSH水平显着性降低(P<0.001,P<0.001)、8-OHdG含量显着性增加(P<0.05,P<0.01)。在MX0300μmol/L浓度范围内,L-02细胞的MDA含量与8-OHdG含量呈正相关(r=0.767,P<0.01);GSH水平与8-OHdG含量呈负相关(r=0.761,P<0.01)。结论MX可诱导L-02细胞氧化应激,使其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作用降低、DNA氧化损伤增加。MX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抗氧化力下降是DNA氧化损伤的影响因素之一。
王德东[10](2007)在《饮用水中的有机提取物及其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用氯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是在公共给水系统中最为经济有效和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工艺。但氯在水中的作用相当复杂,它不仅可以起氧化反应,还可与水中天然存在的有机物起取代或加成反应而产生各种氯化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对饮用水中DBPs的研究始于1974年,BeLLar和Rook等研究发现,用氯作为消毒剂时,不仅可引起嗅觉和味觉上的反应,还可产生一类特殊的化合物—THMs。1976年,美国国家癌症协会研究发现,氯仿(一种THM)对动物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对饮用水中DBPs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对氯化消毒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包括对副产物的形成机理、影响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副产物的分离与检测、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形态与卤代活性及新的消毒工艺的研究等。本实验用同一水厂丰水期和枯水期的自来水和水源水中的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经口染毒,观察对小鼠肝脏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肝细胞的DNA损伤,睾丸酶活性的影响和睾丸细胞的DNA损伤,并通过对HL-7702细胞体外染毒观察其脂质过氧化作用,来检测饮用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肝脏、雄性生殖毒性及细胞的体外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饮水中有机提取物均含有对小鼠肝脏和HL-7702产生直接脂质过氧化的物质,并且有机提取物经代谢后,仍含有至肝脏氧化损伤的物质。并对小鼠的生殖系统产生干扰作用,雄性小鼠睾丸酶(LDH、G-6-PD)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有机提取物剂量的增加,对小鼠睾丸细胞的DNA损伤加重,水源水与自来水相比表现为不同的DNA损伤作用。
二、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对大鼠的遗传毒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对大鼠的遗传毒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氢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DBPs毒性和标志物及PAHs损伤hESC-CMs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DBPs简介 |
1.2 DBPs的种类 |
1.3 DBPs前体物的来源 |
1.4 DBPs的毒性、检测方法及机制 |
1.5 基于组学的DBPs毒性研究 |
1.6 DBPs及其前体物与健康 |
1.7 本研究内容与意义 |
1.7.1 本研究内容 |
1.7.2 本研究的意义 |
1.8 本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方案 |
1.8.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珠三角地区藻类有机质氯化消毒后的DBPs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藻类有机质 |
2.2.2 氯化 |
2.2.3 DBPs的检测 |
2.2.4 PAHs及氯化PAHs的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藻类有机质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生产量 |
2.3.2 藻类有机质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生产量 |
2.3.3 藻类有机质PAHs及其他DBPs检测 |
2.4 小结 |
第3章 藻类及底泥有机质氯化DBPs的毒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氯化对DNA损失的影响 |
3.3.2 氯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氯化前后藻类和底泥有机质对人肠源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3.2 DEGs的功能分析 |
4.3.3 DEGs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CYP1A1和CYP1B1 是氯化藻类有机物DBP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分析方法 |
5.3 结果 |
5.3.1 基因差异表达比较 |
5.3.2 DEGs的 PCR验证 |
5.3.3 DEGs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和调节网络 |
5.3.4 DBPs可能是与肠道疾病相关的环境应激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苯并[a]芘和1-羟基芘的h ESC-CMs毒性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hESC-CMs的分化及培养 |
6.2.2 细胞活性检测 |
6.2.3 ROS检测 |
6.2.4 RNA提取和qPCR |
6.2.5 免疫荧光实验 |
6.2.6 彗星实验 |
6.2.7 统计分析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细胞收缩检测 |
6.3.2 活性检测 |
6.3.3 细胞ROS检测 |
6.3.4 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
6.3.5 CYP1A1 的表达检测 |
6.3.6 DNA加合物和损伤检测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引言 |
7.1.2 氯化藻类有机质生成DBPs |
7.1.3 氯化藻类及底泥有机质毒性 |
7.1.4 氯化改变底泥有机质的细胞基因表达谱 |
7.1.5 氯化藻类有机质对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潜在生物标志物 |
7.1.6 苯并[a]芘和1-羟基芘的hESC-CMs损伤作用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
(2)碘乙酸对抗氧化酶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及其研究现状 |
1.2 碘乙酸及其研究现状 |
1.2.1 碘乙酸概述 |
1.2.2 碘乙酸的形成 |
1.2.3 碘乙酸的毒性研究 |
1.3 碘乙酸的毒性作用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
1.3.1 氧化应激 |
1.3.2 碘乙酸的毒性作用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2 碘乙酸与过氧化氢酶的作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鼠原代肝细胞的获取和相关实验设置 |
2.3.2 分子实验样品溶液的配制 |
2.3.3 酶活性测定 |
2.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 |
2.3.5 圆二色谱测定 |
2.3.6 共振光散射光谱测定 |
2.3.7 等温滴定量热测定 |
2.3.8 分子模拟 |
2.3.9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细胞水平CAT活性分析 |
2.4.2 分子水平CAT活性分析 |
2.4.3 等温滴定量热分析 |
2.4.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2.4.5 圆二色谱分析 |
2.4.6 共振光散射光谱分析 |
2.4.7 分子模拟 |
2.5 小结 |
3 碘乙酸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小鼠原代肝细胞的获取和相关实验设置 |
3.3.2 分子实验样品溶液的配制 |
3.3.3 酶活性测定 |
3.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 |
3.3.5 圆二色谱测定 |
3.3.6 荧光光谱测定和共振光散射光谱测定 |
3.3.7 Zeta电位测定 |
3.3.8 等温滴定量热测定 |
3.3.9 分子模拟 |
3.3.10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细胞水平SOD活性分析 |
3.4.2 分子水平SOD活性分析 |
3.4.3 等温滴定量热分析 |
3.4.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4.5 圆二色谱分析 |
3.4.6 荧光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分析 |
3.4.7 Zeta电位分析 |
3.4.8 分子模拟 |
3.5 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1.1 碘乙酸与过氧化氢酶的作用研究 |
4.1.2 碘乙酸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研究 |
4.2 论文创新点 |
4.3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危害 |
2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影响因素 |
(4)饮用水中氯消毒的应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氯消毒消毒副产物及危害 |
2 饮用水中余氯带来的问题 |
3 结论与建议 |
(5)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检测识别、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和英汉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上海市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检测识别 |
第一节 饮用水中氯、溴和碘离子检测方法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节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测定饮用水中碘乙酸、碘仿、4种三卤甲烷和 #9种卤乙酸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节 上海市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污染现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碘乙酸和碘仿的细胞毒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碘乙酸和碘仿的遗传毒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碘乙酸和碘仿的潜在致癌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饮用水未受控消毒副产物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研究进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饮用水碘代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及细胞和遗传毒性研究进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研究生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三种不同消毒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三种不同消毒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三种不同消毒饮用水中NOCs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DNA损伤及凋亡作用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MX浓度和饮用水遗传毒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常规给水处理过程中MX 生成的影响因素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MX 浓度与水中有机提取物遗传毒性的关系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综述 |
致谢 |
(9)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MX诱导人胚肝细胞氧化应激及其与DNA损伤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系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MX对L-02细胞内MDA含量的影响 |
2.2 MX对L-02细胞内GSH含量的影响 |
2.3 MX对L-02细胞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的影响 |
2.4 MDA含量、GSH含量与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的关系 |
3 讨论 |
(10)饮用水中的有机提取物及其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饮用水中氯化副产物的成份 |
2 饮用水氯化消毒及其副产物的毒性 |
3 DBPs 产生的影响因素 |
4 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控制措施 |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仪器 |
2 主要试剂 |
3 水样的采集 |
4 树脂的预处理 |
5 自来水和水源水中有机物的提取 |
6 体内实验 |
7 体外试验 |
8 资料统计 |
结果 |
1 水中有机提取物的残渣量 |
2 体内实验 |
2.1 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肝脏系数的影响 |
2.2 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睾丸系数的影响 |
2.3 水中有机提取物对雄性小鼠睾丸酶活性的影响 |
2.4 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睾丸细胞DNA 损伤作用 |
2.5 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肝脏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
3 体外实验 |
3.1 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睾丸细胞DNA 损伤作用 |
3.2 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肝脏细胞DNA 损伤作用 |
3.3 水中有机提取物对HL-7702 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
讨论 |
1 水中有机提取物对雄性小鼠睾丸酶活性的影响 |
2 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睾丸和肝脏细胞DNA 损伤作用 |
3 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肝脏和HL-7702 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对大鼠的遗传毒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氢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DBPs毒性和标志物及PAHs损伤hESC-CMs机制[D]. 吴彬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
- [2]碘乙酸对抗氧化酶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D]. 贾芮. 烟台大学, 2020(02)
- [3]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王珂,陈小岳. 职业与健康, 2015(20)
- [4]饮用水中氯消毒的应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 崔月娟,员建,苑宏英,杜双磊. 四川环境, 2012(01)
- [5]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检测识别、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研究[D]. 韦霄. 复旦大学, 2011(12)
- [6]三种不同消毒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曹贤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7]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MX浓度和饮用水遗传毒性的影响[D]. 张惠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8]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对小鼠ras、wt-p53基因表达的影响[J]. 刘慧,邹亚玲,周利红,刘爱林,鲁文清. 热带医学杂志, 2007(06)
- [9]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MX诱导人胚肝细胞氧化应激及其与DNA损伤的关系[J]. 周利红,邹亚玲,来瑞平,范冠宇,刘爱林,鲁文清. 卫生研究, 2007(02)
- [10]饮用水中的有机提取物及其毒性研究[D]. 王德东. 吉林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