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误码率论文-汤海

传输误码率论文-汤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输误码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光雷达,大气衰减,SNR,误码率

传输误码率论文文献综述

汤海[1](2019)在《大气衰减信道光通信系统传输误码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激光雷达通讯系统噪声干扰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研究了激光在大气衰减信道传输的信噪比和误码率。根据大气吸收散射特性,给出了主导因素气溶胶的大气衰减系数,从激光雷达传输系统的光电信号转换关系,给出了只考虑大气衰减影响的探测器输出信噪比以及误码率数学模型。通过计算与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能见度条件下,误码率性能随接收器的接收孔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误码率与能见度值成反比关系。为了明显改善误码率,达到更好的通信系统性能,需要对接收器的接收孔径进行设计研究,该模型可有效评估大气衰减条件下激光雷达系统误码率性能,并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闫大芹[2](2018)在《基于级联随机共振对2DPSK信号传输误码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强噪声背景下,数字信号接收端误码率较高的问题,分别在只存在加性噪声以及加性和乘性噪声同时存在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随机共振理论降低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信号(简记为:2DPSK)传输误码率的新方法。首先理论推导了在两种噪声背景下的2DPSK信号通过非线性系统的稳态误码率,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库建立了仿真模型。将2DPSK信号随机共振系统与传统2DPSK信号相干解调系统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只有加性噪声时,在接收端增加一个非线性接收器后,输出的2DPSK信号的时域波形相较于传统模型有明显的周期性,单级随机共振系统输出信号的频谱峰值是传统模型的4.77倍。且输入信噪比在-15dB至5dB时,单级双稳随机共振系统模型输出误码率相较于传统模型输出误码率有很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在-7dB时,误码率可下降86.15%。2DPSK信号通过级联双稳随机共振系统输出误码率较单级双稳随机共振系统输出误码率又可下降约17.88%。当乘性和加性高斯白噪声共同存在时,乘性噪声与加性噪声共同作用的系统输出误码率低于只有加性噪声的系统。在参数a1取值为0.2-0.6范围时,乘性和加性噪声共同激励的2DPSK级联随机共振系统的输出误码率较只有加性噪声时2DPSK级联随机共振系统的输出误码率降低约50.5%。通过模拟仿真并与传统方法比较发现,级联随机共振在小信噪比下的作用效果明显,预示着可能的潜在应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8-01-20)

孔英秀,柯熙政,杨媛[3](2018)在《激光器线宽对空间相干光通信链路传输误码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激光器线宽对空间相干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激光器线宽影响空间相干光通信链路传输误码率的计算方法。研究了湍流大气中激光器线宽对链路传输误码率的影响,建立了大气湍流中空间相干光通信链路传输误码率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影响下激光器线宽对误码率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线宽增大1倍,误码率增加2.7倍左右;线宽增大一个数量级,相应的误码率也增大近一个数量级。(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孙捷,鲍剑飞,魏长林,李连涛,卢静[4](2015)在《IP化MBH微波传输误码率劣化研究及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基于微波传输的IP化回传网络(MBH)在现行的CES包处理方式下可能导致的支路误码率劣化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两点改进措施。推导了改进后的支路误码率计算公式,验证了这些措施对支路误码率劣化的有效性。这种改善将有助于IP化的MBH网络能可靠地实现微波传输。(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5年07期)

许海,周强,熊良永,李景权[5](2014)在《反射内存网络数据传输误码率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射内存网络物理层通常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采用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编码只能对单个节点板卡的物理层进行误码率测试,无法对反射内存网络中所有节点板卡以及节点板卡的存储区进行综合测试。针对这种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可以遍历全部反射内存地址区间,并且可以对反射内存网络中所有节点进行数据传输误码率测试的方法。该方法不但可以给出误码率指标,同时具有图形化的特点,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到误码出现的规律性;而且,相比PRBS编码,该测试方法采用减法随机数生成算法产生的测试用随机数更为丰富,针对性更强。实验表明,该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反射内存网络中所有节点板卡的误码率进行综合测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4年S2期)

刘新平,薛希文[6](2014)在《基于改进LS-SVM的随钻测量数据传输误码率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泥浆连续波随钻测量数据传输误码率预测精度低、数据传输过程中易受干扰信号影响等缺点,提出利用改进的最小二乘向量积(LS-SVM)对连续波数据传输误码率建立预测模型,并引用遗传算法对参数寻优,在建立模型过程中利用狄克逊准则对数据进行筛选,从而提高误码率预测的精度。在小样本数据的情况下,采用Matlab建立基于改进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泥浆连续波数据传输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问题,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预测能力。通过与误差反传前馈(Back propagation,BP)和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比可知,该模型预测精度更高,预测值更接近于实际值,可以用于泥浆连续波数据传输误码率预测。(本文来源于《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2014年05期)

朱保彬[7](2014)在《遥测系统传输误码率测试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遥测模块自动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对遥测模块的性能指标进行自动化综合检测,以提升遥测模块装置的快速研发水平。遥测系统传输误码率是遥测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一项重要测量指标,即遥测模块在一定信号强度下数据传输的误码率。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然后对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进行了阐述,接着又对误码率的测试概况及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了介绍,之后又对误码率的产生原因、测试原理、伪随机序列等做了进一步阐述。针对遥测模块测试系统,提出了一种误码率的测试方案,该方案分为下位机伪随机序列发送模块和上位机误码率比对软件两个部分。并对子模块的设计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在下位机伪随机序列发送模块中,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在FPGA中进行了IP核的设计,包括分频器模块、m序列产生模块、串并转换模块、串口发送模块、通道选择模块、配置模块,并添加了Qsys软核模块及锁相环。这些IP核在Qsys软核模块的控制下进行工作,产生不同时钟频率下的m序列,并传送给被测遥测模块的某一通道。上位机软件部分可对传输过来的PCM数据同步后进行存储,误码率比对软件对PCM整帧数据进行分路处理,并将得到的伪随机序列与本地伪随机序列进行比对,从而得出被测试通道的误码率。最后介绍了对遥测模块的一次测量过程并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课题最终完成的软硬件系统设计,可以对遥测模块中的编码模块及发射机模块进行误码率测试。实测证明,误码率测试模块满足设计要求,能够可靠的进行工作,并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张利科,边志耀,赵鑫[8](2013)在《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传输误码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湍流是影响无线激光通信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大气湍流环境下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传输误码率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对不同湍流条件以及不同波长传输时的误码率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湍流越强、传输距离越远的情况下,系统的误码率相应越高。(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15期)

张玉,杨维[9](2011)在《矿井巷道综合衰减模型与无线传输误码率性能综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矿井巷道环境中大尺度衰减与小尺度衰减对无线信号传输的影响,提出了矿井巷道综合衰减模型。在矿井巷道环境下,通过将无线信号衰减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基于模型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采用距离度量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无线传输技术在巷道环境中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以MC-CDMA为代表的扩频调制传输技术在近距离通信时的误码率性能较好,而OFDM则在远距离通信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衰减特性。(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马龙,付淑玲,付文俊,张勇[10](2009)在《煤矿监控系统数据传输误码率在线检测的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安全标准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里规定在试验室条件下煤矿井下监控系统传输误码率应≤10-8。但是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井下运行监测过程中存在虚设、非正常运行、非正常关联配接而使本安防爆失效等诸多技术问题,导致安全监控系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从而使煤矿井下监控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丢数、漏数、冒"大数"等问题。介绍了误码率在线检测的紧迫性及不同监控系统实施在线检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线检测仪的设计思路及运行方式。(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09年10期)

传输误码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就强噪声背景下,数字信号接收端误码率较高的问题,分别在只存在加性噪声以及加性和乘性噪声同时存在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随机共振理论降低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信号(简记为:2DPSK)传输误码率的新方法。首先理论推导了在两种噪声背景下的2DPSK信号通过非线性系统的稳态误码率,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库建立了仿真模型。将2DPSK信号随机共振系统与传统2DPSK信号相干解调系统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只有加性噪声时,在接收端增加一个非线性接收器后,输出的2DPSK信号的时域波形相较于传统模型有明显的周期性,单级随机共振系统输出信号的频谱峰值是传统模型的4.77倍。且输入信噪比在-15dB至5dB时,单级双稳随机共振系统模型输出误码率相较于传统模型输出误码率有很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在-7dB时,误码率可下降86.15%。2DPSK信号通过级联双稳随机共振系统输出误码率较单级双稳随机共振系统输出误码率又可下降约17.88%。当乘性和加性高斯白噪声共同存在时,乘性噪声与加性噪声共同作用的系统输出误码率低于只有加性噪声的系统。在参数a1取值为0.2-0.6范围时,乘性和加性噪声共同激励的2DPSK级联随机共振系统的输出误码率较只有加性噪声时2DPSK级联随机共振系统的输出误码率降低约50.5%。通过模拟仿真并与传统方法比较发现,级联随机共振在小信噪比下的作用效果明显,预示着可能的潜在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输误码率论文参考文献

[1].汤海.大气衰减信道光通信系统传输误码率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

[2].闫大芹.基于级联随机共振对2DPSK信号传输误码率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

[3].孔英秀,柯熙政,杨媛.激光器线宽对空间相干光通信链路传输误码率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

[4].孙捷,鲍剑飞,魏长林,李连涛,卢静.IP化MBH微波传输误码率劣化研究及解决方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

[5].许海,周强,熊良永,李景权.反射内存网络数据传输误码率测试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4

[6].刘新平,薛希文.基于改进LS-SVM的随钻测量数据传输误码率预测[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4

[7].朱保彬.遥测系统传输误码率测试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

[8].张利科,边志耀,赵鑫.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传输误码率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

[9].张玉,杨维.矿井巷道综合衰减模型与无线传输误码率性能综合比较[J].煤炭学报.2011

[10].马龙,付淑玲,付文俊,张勇.煤矿监控系统数据传输误码率在线检测的设计探讨[J].煤矿安全.2009

标签:;  ;  ;  ;  

传输误码率论文-汤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