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组播协议论文-娄修俊

可靠组播协议论文-娄修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靠组播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多跳网,可靠组播传送,NORM协议,自适应传输

可靠组播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娄修俊[1](2017)在《无线多跳网可靠组播传送协议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有线和无线网络组播通信在传输层均使用UDP协议,但难以应对分组丢失和网络拥塞,无法提供传输可靠性保证。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关可靠组播传送协议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现可靠组播的常用手段有反馈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检测和恢复等。当前存在若干可靠组播传送协议,其中,IETF下属的可靠组播工作组RMT,于2009年在RFC 5740中提出了基于NACK的可靠组播传送协议NORM,该协议实现了FEC编码传输、NACK反馈修复、拥塞控制等优良的可靠机制,但是其对无线多跳网络的链路动态特性适应性较差。本文以该协议为研究基础,主要完成了编码块自适应传输和层级修复策略,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NORM协议的运行机制,发现了其应用于无线多跳网环境中存在的缺陷。NORM协议采用FEC编码传输和NACK反馈修复相结合的机制来应对随机的分组丢失。利用拥塞控制机制来限制源端的发送速率,从而降低网络拥塞。但是其预设的固定冗余度传输可能浪费传输带宽或接收端无法完成分组解码,不能适应多变的无线网络环境。此外,NORM协议纯源端修复机制在组播节点过多、跳数过长时下可能带来修复时延的剧增、源节点处理负担过重等问题。其次,为了解决NORM协议的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NORM-adv协议。该协议采用了FEC编码块自适应传输机制,将主动修复PFEC与被动修复RFEC相结合。该机制在发送端利用接收端反馈的NACK消息估算全网的组播丢失率,以此调整当前周期被动发送的FEC分组和下一周期主发送的FEC分组数量,将有效减少接收端的反馈NACK消息,从而提升网络中的数据吞吐率。此外,本文设计出了一套底层路由协议无关的多级本地修复算法,充分利用组播树上游接收成员缓存的数据分组进行修复,无法修复时再向上一级节点发送请求,直至源端。最后,在Linux系统下开发了协议软件NORM-adv,搭建了真实的无线多跳组播网络,主要针对FEC编码自适应传输功能模块进行了实验。文中详细地介绍了实验平台、实验工具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NORM-adv协议能够根据网络状况自适应地调节修复包数量,无论是单跳还是多跳组播场景,实现自适应传输NORM-adv接收端在有用数据吞吐率和有用数据率方面均优于固定冗余度的NORM协议。(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4-10)

张忠男[2](2017)在《自组织网络中可靠组播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种自组织、多跳的新型无线通信系统。它无需基础设施支撑,节点之间可灵活地进行组网,这些特点使得它极其适合诸如军事、救灾和移动会议等特殊应用场景,因此无线自组织网络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非常适合组播业务,组播传输方式能够有效地节省带宽并减少数据传输中的开销,但因为网络中的节点频繁快速地移动会导致网络拓扑不断改变,组播数据传输中极易发生丢包,系统性能会严重下降,因此必须对无线自组网中的可靠组播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无线自组网中的可靠组播路由协议。首先,将无线自组织网络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类介绍和性能比较。其次,将无线自组织网络中较为成熟的MAODV协议在实验室的自组网平台上进行了实现和实际组网测试,组网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然后,针对MAODV协议在组播传输可靠性上的不足,改进其分组分发方式,增加分组缓存机制、丢失恢复机制和低开销机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靠组播路由协议MAODV-RL。最后,采用专门设计的软件测试平台将MAODV协议和MAODV-RL协议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对比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证明MAODV-RL协议在多个性能指标上远优于MAODV协议。同时将MAODV-RL协议与其他四种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组投递率的比较,测试结果证明MAODV-RL协议在分组投递率方面优于其他四种可靠组播协议。本文中协议的性能测试由专门开发的软件测试程序来完成,主要在分组投递率、动态适应性、可扩展性、组播分组平均传输跳数以及开销等方面将MAODV-RL协议与MAODV协议及其他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多个测试场景下的详细性能对比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MAODV-RL协议的开销要大于MAODV协议,但是在分组投递率、动态适应性、可扩展性以及组播分组平均传输跳数方面均优于MAODV协议。且在相同测试场景下,MAODV-RL协议的分组投递率也优于其他四种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这些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在现有的自组网平台和MAODV协议基础上所设计的MAODV-RL协议在组播可靠性方面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桂永茂[3](2015)在《一种GEO卫星可靠组播协议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GEO卫星具备天然广播、广域覆盖等优势,使其非常适合组播业务传输。然而,GEO卫星通信也存在长时延、高误码、突发丢包等不足,为组播业务的可靠传输带来了很大挑战。本文重点针对GEO卫星下的可靠组播优化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研究了可靠组播协议相关技术,从可靠传输技术、随机退避算法和多播反馈机制叁个方面对现有可靠组播协议开展了深入分析。第二,构建了GEO卫星网络传输模型,深入分析GEO卫星网络中传统NORM协议反馈机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定时器的新型多播反馈机制P-MFB。P-MFB中设计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指数随机退避算法MERB,并设计了相应的基于定时器的多播反馈机制。第叁,以P-MFB机制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适合GEO卫星的可靠组播协议NORM+。设计了NORM+协议的多播反馈机制、差错控制方案、系统块编码传输机制及报文格式,并针对发送端、接收端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协议处理流程。最后,在Linux环境下实现了NORM+协议,并搭建GEO卫星网络实验平台,对NORM+协议开展了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NORM+协议能提供更大程度的反馈压缩,获得了较高的吞吐量增益,并能有效提升组播系统带宽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12-01)

唐美思[4](2013)在《Ad Hoc网络负载均衡且编码感知的可靠组播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组播技术在Ad Hoc网络中应用逐年增多,但是由于无线自组网自身的固有特点,网络的通信质量较差,现有的组播协议难以满足对服务质量的需求以及对可靠性的保障。提出一种Ad Hoc网络负载均衡且编码感知的可靠组播协议。设计一种编码感知且负载均衡的路由度量,定义节点负载因子来衡量节点负载情况,定义具有编码意识的期望传输时间来衡量编码带来的增益,将二者结合设计一种新型的路由度量ETTCL(Expected Transmission Time with Coding and Load balancing),选出既能有效地发现拥有潜在的编码机会又能够防止路由节点由于过载而溢出的高吞吐量路径。路由建立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使用ETTCL路由度量来构建多径组播树。数据传输部分,从纠删码的思想出发,通过引入一定的空间冗余和降低信源信息发送速率,设计一种针对网络链路链路失败恢复的网络编码方法,采用此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传输。通过NS-2仿真平台对所设计的Ad Hoc网络负载均衡且编码感知的可靠组播协议LCRM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分析,并与MAODV组播路由协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研究设计的LCRM组播路由协议在减少端到端时延和路由开销、提高网络吞吐率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3-06-01)

余燕平,郑元琰,黄怡,倪玲玲[5](2012)在《无线自组织网络可靠组播MAC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的MAC层中更好地提供可靠组播,在尽量少修改IEEE 802.11协议的原则下提出了一个可靠组播MAC协议RMMP(reliable multicast MAC protocol).首先由源节点组播RRTS(reliable RTS)帧,各接收节点依次回复RCTS(reliable CTS)帧;源节点在收到所有RCTS后,组播N个RDATA(reliable DATA)帧,各接收节点收到第N个要求回复的RDATA帧后依次回复RACK(reliable ACK)帧,然后源节点重传丢失帧.RMMP协议提高了MAC层组播可靠性.最后运用NS-2仿真软件对该协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MMP在包投递率、吞吐量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实现了MAC层可靠组播,其代价是平均端到端时延略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张倩[6](2012)在《基于总线环混合结构的可靠组播协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可靠组播通信业务需求的增加,组播作为最有效的组通信技术,其可靠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由于传统的IP组播技术至今无法在Internet中广泛应用,并且各种IP可靠组播协也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了基于IP组播的可靠通信技术目前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应用需求。应用层组播克服了IP可靠组播的一些难题,成为保障可靠通信的一种新途径,但是目前已有的提供可靠组播通信服务的应用层组播协议并不多,并且在其可扩展性和协议的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首先从组播的研究背景出发对应用层组播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要论述,然后叙述了两种主流的组播通信技术及其优缺点以及可靠组播技术的概念和必要性,同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应用层可靠组播协议并对其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研究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分析现有的可靠组播协议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总线环混合结构的可靠组播协议(Bus-ring Reliable Multicast Protocol, BRMP)。BRMP协议采用层次总线环型结构,可以在环间和环内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在处理多点发送问题时,在总线中采用竞争机制而环中采用排队机制,同时环中采用双向传输方式,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在可靠性实现方面采用的基于接收方的计时器和序列号模式相结合的丢包检测方法,以及基于NAK否定信息的ARQ机制进行数据差错恢复;在拥塞控制方面则采用设立备用缓存与基于窗口和速率发送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减轻了网络拥塞现象。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该协议体系结构的构造和维护,分析了BRMP可靠性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对丢包检测机制、差错恢复机制、拥塞控制机制、缓存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运用NS仿真系统对该协议进行仿真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RMP在满足可靠组播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效率,同时可有效地减少系统拥塞,能够适应各类实时与非实时性业务,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2-02-01)

许力,蒋佳铭[7](2011)在《无线多跳网络中基于声誉机制的可靠组播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无线多跳网络中组播树的可靠性和提高组播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声誉机制的组播协议.该协议在构建组播树时考虑了节点的声誉值,从而将自私性节点排除在组播树之外,使得构建的组播路径比较可靠.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可以用较低的代价有效地提高组播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高志民,姚崎[8](2011)在《基于LT编码的可靠组播密钥更新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群组通信中,为了保证通信的安全性,群组中的成员共享同一个密钥进行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当成员状态发生变化时,必须更新密钥以保持通信群组的前向和后向安全。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组播密钥更新协议。协议使用了LKH(Logical Key Hierarchies)去保证协议的可扩展性。在密钥更新方面,通过对需要重新传输密钥的用户进行批量处理,大大的降低了密钥服务器和网络带宽的开销。在密钥传输的可靠性方面,协议采用了一种新的编解码方式LT codes。与传统的前向纠错码相比较,LT codes能够使用接近最小的编码数据来恢复原始数据,并且能够根据服务器的需要来产生更多的编码数据以提高密钥更新的可靠性。文章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通过与先前的协议比较可以看出,此协议在减少网络带宽开销以及密钥分发可靠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ICIA 2011 V4)》期刊2011-06-18)

姜腊林,吴敏[9](2011)在《随机可靠组播协议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差错控制是保证组播可靠性的最基本技术,合理的缓存管理可以提高差错控制的效率.在随机可靠组播协议(RRMP)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可靠组播协议(IRMP).IRMP使用短期缓存满足本地恢复需要,使用长期缓存满足远程恢复需要.在本地恢复时,利用组播发送重传请求,利用随机后退算法减少重复报文.在远程恢复时,使用指定修复节点(DRN)恢复丢失的报文.为了避免因DRN退出或故障导致长期缓存报文的丢失,提出了DRN转移的方法.在NS2平台上对IRMP和RRMP进行仿真的结果表明,IRMP有效地降低了缓存需求,减少了恢复时延,具有较高可扩展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吴敏[10](2011)在《可靠组播协议及其缓存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多媒体会议、远程教学、分布式交互仿真等Internet应用的广泛使用,大规模可靠组播协议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组播与传统的单播、广播相比更适合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的数据传输。传统的IP组播虽然降低了网络带宽需求,克服了集中式服务器因组成员数目增加而使得其负载加重的问题,但并不能保证组成员都能可靠有序地接收组播会话中传输的数据包。因此,对可靠组播的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制约组播协议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组播的缓存管理。如果没有较好的缓存管理机制,将可能降低组播的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组播相关的基本概念、可靠组播的体系结构以及可靠组播的相关技术。然后,详细介绍了具有较好可扩展性的缓存管理算法的随机可靠组播协议(RRMP),RRMP将差错恢复的负载随机分配给组中成员,从而避免了使用指定修复服务器负载过重或者是意外故障造成丢包而使数据包无法修复等问题;通过两阶段缓存管理算法来优化缓存管理,明显解决了组播分组中的交付延迟问题;利用随机差错恢复达到高鲁棒性。由于RRMP利用单播发送重传请求以及长期缓存节点选择的随机性,使得随着组成员的增加导致修复时延增加。针对RRMP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RRM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可靠组播协议IRMP。IRMP将组成员划分到不同的区域,各区域之间构成层次结构,使用两阶段缓存管理算法,即用于满足本地恢复需要的短期缓存和用于满足远程恢复需要的长期缓存。在本地恢复中,利用组播发送重传请求,利用随机后退算法减少重复报文。在远程恢复中,使用指定修复节点完成远程恢复和数据的长期缓存。在NS2平台上对IRMP进行仿真的结果表明,IRMP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缓存需求,减少了修复时延,而且提高了可扩展性。最后,将IRMP应用于多源可靠组播。为了适应多源可靠组播环境,本文提出了多源可靠组播环境下的报文标识方法和组成员结构模型,通过NS2平台仿真实验,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1-03-01)

可靠组播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种自组织、多跳的新型无线通信系统。它无需基础设施支撑,节点之间可灵活地进行组网,这些特点使得它极其适合诸如军事、救灾和移动会议等特殊应用场景,因此无线自组织网络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非常适合组播业务,组播传输方式能够有效地节省带宽并减少数据传输中的开销,但因为网络中的节点频繁快速地移动会导致网络拓扑不断改变,组播数据传输中极易发生丢包,系统性能会严重下降,因此必须对无线自组网中的可靠组播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无线自组网中的可靠组播路由协议。首先,将无线自组织网络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类介绍和性能比较。其次,将无线自组织网络中较为成熟的MAODV协议在实验室的自组网平台上进行了实现和实际组网测试,组网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然后,针对MAODV协议在组播传输可靠性上的不足,改进其分组分发方式,增加分组缓存机制、丢失恢复机制和低开销机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靠组播路由协议MAODV-RL。最后,采用专门设计的软件测试平台将MAODV协议和MAODV-RL协议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对比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证明MAODV-RL协议在多个性能指标上远优于MAODV协议。同时将MAODV-RL协议与其他四种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组投递率的比较,测试结果证明MAODV-RL协议在分组投递率方面优于其他四种可靠组播协议。本文中协议的性能测试由专门开发的软件测试程序来完成,主要在分组投递率、动态适应性、可扩展性、组播分组平均传输跳数以及开销等方面将MAODV-RL协议与MAODV协议及其他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多个测试场景下的详细性能对比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MAODV-RL协议的开销要大于MAODV协议,但是在分组投递率、动态适应性、可扩展性以及组播分组平均传输跳数方面均优于MAODV协议。且在相同测试场景下,MAODV-RL协议的分组投递率也优于其他四种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这些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在现有的自组网平台和MAODV协议基础上所设计的MAODV-RL协议在组播可靠性方面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靠组播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娄修俊.无线多跳网可靠组播传送协议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7

[2].张忠男.自组织网络中可靠组播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3].桂永茂.一种GEO卫星可靠组播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4].唐美思.AdHoc网络负载均衡且编码感知的可靠组播协议研究[D].东北大学.2013

[5].余燕平,郑元琰,黄怡,倪玲玲.无线自组织网络可靠组播MAC协议[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6].张倩.基于总线环混合结构的可靠组播协议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

[7].许力,蒋佳铭.无线多跳网络中基于声誉机制的可靠组播协议[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

[8].高志民,姚崎.基于LT编码的可靠组播密钥更新协议[C].Proceedingsof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ComputationandIndustrialApplication(ICIA2011V4).2011

[9].姜腊林,吴敏.随机可靠组播协议的改进[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0].吴敏.可靠组播协议及其缓存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

标签:;  ;  ;  ;  

可靠组播协议论文-娄修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