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渊源论文-周祖亮,方懿林

文献渊源论文-周祖亮,方懿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献渊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简帛医药文献,医方,流传,比较研究

文献渊源论文文献综述

周祖亮,方懿林[1](2019)在《试论简帛医书相似方药文献的渊源与流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秦汉简帛医书中,马王堆《五十二病方》、老官山《六十病方》、北大西汉医简、里耶医简4种方药文献的部分医方内容相同,关联密切。相似简帛方药文献的形成年代相隔不远,出土地域相近,内容相互关联,反映了秦汉时期医书方药的渊源与流传状况。(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连凡[2](2019)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经部分类渊源及其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经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中辑录前代书籍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目录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目录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经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连凡[3](2019)在《论《文献通考·经籍考》分类的渊源及调整——以子部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为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子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经籍考》在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目录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目录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子部中对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构建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天中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连凡[4](2019)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子部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目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子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书目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书目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子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把握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书目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茶志高,杨亚敏[5](2019)在《略论先秦时期的“文献”观念渊源——从“文”“献”二字的写法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梳理先秦典籍中"文""献"二字的用法,结合出土文献中"文""献"二字的写法,考察其本义和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孔子所言"文献"的内涵。(本文来源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连凡[6](2019)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经部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中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经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中辑录前代书籍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经籍考》经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连凡[7](2018)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史部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史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中辑录前代书籍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经籍考》史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史志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朱晓鹏[8](2018)在《论吕学的“中原文献之传”及其思想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吕祖谦作为南宋着名思想家,其创立的吕学是南宋浙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学术界公认吕学深受其家学的影响并且得"中原文献之传",但是学术界对于什么是吕氏家学及吕学所得"中原文献之传"存在许多不同认识,而这更进一步涉及对吕学的思想渊源、性质问题的理解。实际上,吕学所得"中原文献之传"既指其家族中经过战乱南迁后仍难得地保留了来自原有文化中心中原地区的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更进一步指吕氏家学中保留了大量用某些载体把北宋以来中原学者们对各种经典、典章制度等的理解、诠释及传授和各种先贤的见闻、言论、掌故、公案等予以记录的文字资料。因此,吕祖谦所传其家学及"中原文献",正是整个北宋的思想学术及其文化精神,而这也说明了吕学自有渊源,其学虽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却又不是简单的综合拼凑众说,而是自成一说,卓然成家,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路径和深广的思维向度,成为南宋浙学基本精神的典型代表。(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连凡[9](2018)在《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及其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目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中以己意的特征。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里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分析历代书目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书目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并且反映了学术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学术发展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武陵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连凡[10](2018)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子部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子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中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目录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目录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子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文献渊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经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中辑录前代书籍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目录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目录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经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献渊源论文参考文献

[1].周祖亮,方懿林.试论简帛医书相似方药文献的渊源与流传[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经部分类渊源及其调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连凡.论《文献通考·经籍考》分类的渊源及调整——以子部为中心[J].天中学刊.2019

[4].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子部为中心的考察[J].西部学刊.2019

[5].茶志高,杨亚敏.略论先秦时期的“文献”观念渊源——从“文”“献”二字的写法说起[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9

[6].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经部为中心的考察[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

[7].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史部为中心[J].史志学刊.2018

[8].朱晓鹏.论吕学的“中原文献之传”及其思想渊源[J].浙江社会科学.2018

[9].连凡.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及其调整[J].武陵学刊.2018

[10].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子部为中心的考察[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文献渊源论文-周祖亮,方懿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