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莺-琼盆地大型下切谷和海底重力流体系的沉积构成和发育背景(论文文献综述)
高红芳,聂鑫,罗伟东[1](2021)在《海盆沉积“源-汇”系统分析:南海北部珠江海谷-西北次海盆第四纪深水浊积扇》文中研究表明运用近年来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多波束测深数据,在珠江海谷及西北次海盆深海平原区发现大规模发育的第四纪重力流沉积体系,该沉积体系沿珠江海谷以北西-南南东方向贯穿整个北部陆坡,进入西北次海盆后呈扇形展开,形成珠江海谷-西北次海盆大型深水浊积扇系统。据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差异,将珠江海谷划分为北、中、南三段,北段为过路侵蚀和水道下切,中段以水道充填和天然堤沉积为主,南段以水道-天然堤和朵叶体沉积共存为特征,揭示出北部陆坡珠江海谷是珠江口外陆缘物质输送海盆深海平原的主要通道;海盆区总体以朵叶体发育为特色,呈扇形展布。深水扇系统可分为三期次沉积体,其区域结构记录了重力流沉积物从侵蚀、卸载到南海海盆作为限制性盆地接收陆源沉积物的全过程,为"源-渠-汇"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完美的范例。本文以珠江海谷-西北次海盆第四纪深水浊积扇沉积体系为例,完整地揭示了水道-扇体的组构和特征,清晰呈现了陆坡-海盆砂体展布的规律,可为建立南海北部新近纪早期深水扇形成模式提供参考,有助于指导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工作。
张鹏[2](2020)在《南海北部新近系陆架-陆坡演化及沉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黄流组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和中央峡谷。通过对陆架边缘三角洲与中央峡谷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更深刻地认识陆架边缘沉积环境和陆架边缘三角洲对中央峡谷发育的影响。本文基于二、三维地震数据和钻测井资料,通过对陆架边缘三角洲、陆坡中央峡谷形态表征,进一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定量分析陵水凹陷北坡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特征,总结迁移轨迹的演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陵水凹陷北坡黄流组I段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内部反射呈“S”型前积或叠瓦状,平面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和前缘,其物源来自海南岛隆起,主控因素有相对海平面变化、物源供给、构造活动和古地形。(2)中央峡谷内部形态可划分为“V”型、“U”型和“W”型三种,峡谷整体走向基本平行于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峡谷内部由多条水道和朵体组成,且峡谷宽度自西向东逐渐变宽。中央峡谷发育的主控因素有破碎断裂带、充足的物源供给、构造活动、古地形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峡谷演化可划分为古洼填平、溯源下切侵蚀和峡谷内部填充三个阶段。(3)根据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加积距离、进积距离和迁移轨迹角度等参数定量分析,可将迁移轨迹划分为平缓型、低角度缓慢上升型、高角度上升型和复合型四种,研究区主物源为越南中北部,海南岛物源为次物源,故受不同方向物源影响,西部陆架坡折进积距离明显大于东部。(4)充足的物源供应是陆架边缘三角洲—中央峡谷—海底扇三者之间联系的基础。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发育为海底扇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供给,是海底扇体潜力的有利指示条件,形成了陆架边缘三角洲—海底扇沉积系统,即“有扇无谷”的沉积模式;由于陆坡中央峡谷的“拦截”作用,沉积物输送方向被迫改变并在峡谷内部沉积,在垂直于峡谷的盆底不再发育海底扇,形成了陆架边缘三角洲—中央峡谷沉积系统,即“有谷无扇”的沉积模式。
何春民[3](2020)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演化及气源追踪》文中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是我国南海北部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深水区是其目前重要勘探地区,先后在中央峡谷水道砂岩储集体中发现了LS17、LS18和LS25气田,在松南低凸起古潜山储集体中发现了YL8气田。但是,深水区烃源岩特征与生烃演化历史仍不清楚,导致对该区天然气的成因与勘探潜力仍存在较大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系统采集了深水区烃源岩样品,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的和生烃动力学研究,评价了深水区海相与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获得了典型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参数,解剖了典型油气藏中油气的成因、来源与成藏模式,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海陆过渡相与海相烃源岩TOC含量普遍小于1%,仅少数海陆过渡相烃源岩达到2%以上。海陆过渡相烃源岩氢指数介于50200 mg/g TOC之间,显微组分以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属于典型的III型干酪根;海相烃源岩氢指数较高,主要介于250400 mg/g TOC之间,显微组分以陆源输入的镜质组和腐殖无定形组分为主,但壳质组含量增加,属于II2-III型干酪根。从崖城组到陵水组,从海陆过渡相到海相,显微组分中腐泥组含量上升,且有机质碳同位素值变重,两者大致以-27‰为界。海相烃源岩有机质碳同位素偏重与水生生物利用碳同位素较重的碳酸氢根作为碳源以及陵水组沉积时期大气中CO2浓度显着下降造成陆源C3植物碳同位素变重有关。(2)在50150 MPa压力范围内,压力的增加总体抑制了气体的生成,并且对湿气组分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甲烷。压力增加在增大反应活化能的同时,也会提高反应的频率因子,这与压力增大造成气体膨胀做功增加并且反应体积被压缩导致分子碰撞频率增大有关。在5oC/Ma地质升温速率下,压力每增加50 MPa,进入生气窗的温度大约升高10oC。此外,相同成熟度下压力增大也会导致甲烷碳同位素变轻,与甲烷生成的抑制作用和分子反应机制的改变有关。(3)综合生烃动力学与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陵水凹陷中央峡谷带天然气为热成因气,主要来自海相烃源岩,而非早期认为的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其中,LS25气田天然气以垂向运移为主,LS18气田天然气以横向运移为主,而LS17气田天然气既有垂向也有横向运移。松南低凸起YL8气田天然气为热成因气与生物气的混合气,热成因气主要来自松南凹陷和宝岛凹陷南部斜坡区的崖城组海相烃源岩,油气以横向运移为主。(4)长昌凹陷WN1井在陵水组钻遇的少量天然气为热成因气,主要来自崖城组海相烃源岩,其缺少工业气流可能与储集质量差或圈闭遭受火山侵入体的破坏有关。除沉积中心之外,长昌凹陷斜坡区大部分崖城组仍处于生气阶段,在高质量储集层发育且火山侵入体影响较小的地区仍有可能发现工业气藏。
贾茹[4](2018)在《莺琼盆地盖层完整性及与天然气成藏》文中提出莺琼盆地是我国南海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历经多年勘探,已发现DF-A、DFB、YC-B等多个大型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地层测试及压力预测结果表明,莺琼盆地2800-3000 m以下普遍发育超压,地层压力系数最高可达2.3。随着浅层常压层系天然气勘探开发程度的逐渐提高,中深层高温高压层系成为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盖层究竟能否有效的封闭油气成为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以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底辟带和琼东南盆地乐东-陵水凹陷为例,分析了不同成藏体系内盖层发育特征及封盖模式,基于盖层岩石力学三轴压缩实验,应用Mohr-Coulomb准则、Byerlee摩擦定律和Goetze准则法和峰值后能量守恒原理,定量表征不同成藏体系内盖层的脆韧性阶段,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成藏体系内盖层完整性破坏因素,并对不同破坏因素进行定量评价,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莺琼盆地自上而下共发育三套成藏体系,包括六套盖层:乐东组、莺歌海组一段、莺歌海组二段-黄流组一段、梅山组二段、三亚组一段和陵水组二段盖层。其中,莺歌海组一段和莺歌海组二段-黄流组一段盖层是盆地范围内分布最广泛,沉积最稳定的区域性盖层,其他四套盖层均为局部盖层。通过对典型气藏的精细解剖,将三套成藏体系盖层分为四种封盖模式,超浅层常温常压成藏体系为断层-直接盖层封盖模式;浅层底辟成藏体系为底辟-直接盖层封盖模式;中深层高温高压成藏体系进一步分为区域性盖层封盖模式和断层-局部盖层封盖模式。莺琼盆地各套盖层均以泥质岩为主,盖层封闭机理为毛细管封闭,分析结果表明,莺琼盆地盖层自身的微观封闭能力普遍较好,盖层的完整性是否被破坏成为天然气成藏的关键。盖层随埋深的变化表现为不同的脆韧性特征,在不同脆韧性阶段盖层的破裂机理和破裂特征不同,盖层完整性被破坏的条件也不同。盖层脆韧性转换条件评价结果表明,黄流组一段泥岩脆性向脆-韧性转换临界条件为32 MPa,深度约为1390 m,脆-韧性向韧性转换临界条件为123 MPa,深度约为5347 m;三亚组一段泥岩脆性向脆-韧性转换临界条件为78 MPa,深度约为3390 m,脆-韧性向韧性转换临界条件为219 MPa,深度约为9522 m。因此,超浅层和浅层成藏体系中发育的盖层处于脆性阶段,盖层完整性的破坏条件为脆性断裂、亚地震断裂和构造裂缝;而在中深层成藏体系中,盖层处于脆-韧性阶段,盖层完整性受控于涂抹型断裂和水力破裂。在明确不同成藏体系内盖层完整性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应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分别对断裂、亚地震断裂、构造裂缝和水力破裂对盖层完整性的破坏进行定量评价。在超浅层和浅层成藏体系中,亚地震断裂和构造裂缝能够破坏盖层而导致其发生渗漏的根本在于连通性,包括亚地震断裂与砂体的连通以及构造裂缝自身的连通。评价结果表明,当泥岩层厚度超过10 m,亚地震断裂无法与砂体形成连通,但是裂缝仍可以形成连通使盖层完整性被破坏,而当泥岩层厚度超过60 m后,无论是亚地震断裂或是构造裂缝都不会破坏盖层的完整性。断裂在不同脆韧性盖层内变形机制不同,其定量评价方法不同。在超浅层和浅层成藏体系通过统计断接厚度得到盖层发生渗漏的临界区间为86-131 m,断接厚度小于该临界区间的盖层完整性被破坏;中深层成藏体系发育脆-韧性盖层,需应用泥岩涂抹系数定量表征断层的连续性,盖层保持完整性的临界SSF值为1.74-2.56。莺琼盆地中深层成藏体系内斜坡区、底辟构造翼部等位置发育了大量的岩性气藏,盖层完整性受构造活动形成的断裂、亚地震断裂和构造裂缝的影响较小,超压引起的水力破裂是油气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利用单井漏失试验、测井资料,结合岩石力学参数,计算盖层水力破裂压力系数,对研究区内各套盖层现今水力破裂及历史时期水力破裂的风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建立了四种水力破裂演化模式:(1)未渗漏型:(2)先渗漏后封闭型;(3)先封闭后渗漏型;(4)渗漏型。基于以上对盖层完整性定量评价,结合流体包裹体分析、颗粒定量荧光技术等实验手段,恢复油气充注过程,最终确定盖层完整性对天然气成藏过程和油气纵向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
苏榆丰[5](2018)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大型海底扇发育特征与形成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位于南海北部海域,其西以l号断层与莺歌海盆地分界,东以神狐隆起与珠三凹陷相接,北临海南岛,南接永乐隆起,是南海北部大陆架边缘西区的富含天然气盆地。近年来,随着大范围三维地震的覆盖,加上地震品质的提高,使得盆地整体结构和地层层序的认识更加全面。本论文通过系统地分析琼东南盆地各个时期的沉积规律及纵向演化,选择重点区带的大型海底扇重力流储集体,研究其随着盆地的构造充填演化以及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储集体类型和分布呈现的规律性变化。通过修编和完善琼东南盆地裂后期各三级层序沉积体系分布图,落实裂后期海底扇的分布范围。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大型储集体发育所必需的要素有:充沛的物源、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合适的古地貌以及一定的构造活动。西部陆坡有明显前积特征,松涛-宝岛区以加积型陆坡为主,而长昌凹陷则发育退积型陆坡层序。典型海底扇沉积模式可分为“源-沟-坡-扇”沉积模式、多点源海底扇沉积模式、峡谷-海底扇沉积模式。大型海底扇沉积体系展布在纵向上可以分为五期,三亚组二段时期在乐东凹陷-华光凹陷、陵水凹陷、松南凹陷和长昌凹陷均有发育海底扇,分布分散;三亚组一段时期受海南岛物源和2号断裂带影响,盆地北部形成大量海底扇沉积,而在长昌凹陷形成南部隆起物源大型海底扇;梅山组时期,盆地西区乐东-陵水凹陷海底扇尤其发育;黄流组时期,沉积中心在乐东凹陷-宝岛凹陷,仍有海底扇发育;莺歌海组时期,在中央峡谷水道之上发育有大型限制性海底扇沉积。在平面上,盆地东区以长昌凹陷海底扇为主,西区以乐东凹陷海底扇为主,2号断裂则主要控制了盆地北部海底扇展布。
陶泽,林畅松,张忠涛,张昕,姜静,张萍,高楠安,李浩,吴高奎,张博,舒粱锋[6](2017)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统韩江组中上部层序结构及深水重力流沉积》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地震、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开展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中新世韩江组中上部发育的硅质深水沉积的层序地层、沉积构成和古地理环境研究。韩江组中上部发育1个区域性的二级旋回(CSh),通过不整合面及相应的整合面进一步将该复合层序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一系列陆坡峡谷以及侵蚀作用形成的水道是主要层序界面的重要识别标志,斜坡进积楔、扇朵体的底界面,测井曲线突变以及钙质超微化石的相对低值也可以帮助识别层序界面。盆地的不同位置上层序结构有差异,重力流沉积单元也不同。本次研究在斜坡识别出5种深水沉积单元:浊流水道复合体、斜坡扇、陆坡峡谷、进积楔和半远洋—远洋沉积,在深海盆地识别出扇朵叶体。将浊流水道复合体划分为5种沉积单元:滞留沉积、水道天然堤、滑塌及碎屑流沉积、侧向增生体和末期充填沉积。在陆坡、陆隆以及深水盆地分别识别出侵蚀水道、侵蚀加积水道和加积水道。
张迎朝,徐新德,甘军,朱继田,郭潇潇,何小胡[7](2017)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大气田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研究》文中认为琼东南盆地深水领域获得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但对深水天然气成藏特征的认识存在不少疑点,亟需开展天然气成因、来源及成藏过程与模式的系统分析。研究认为L17深水大气田天然气以烃类气为主,二氧化碳含量低。天然气甲烷、乙烷碳同位素特征表明天然气为有机成因、高成熟煤型气。天然气轻烃C6、C7系列中异构烷烃、环烷烃含量高,表明天然气生源母质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结合本区始新统、渐新统烃源岩成熟史综合分析认为,L17深水大气田天然气来源于渐新统崖城组烃源岩。盆地深水区晚中新世黄流期发育大型限制型块体搬运沉积,形成了优质砂岩储集体;因高密度砂质块体搬运沉积被周边深海泥岩封闭及"西低东高"的构造格局等条件配置,形成了上中新统黄流组岩性圈闭群;约4.9Ma以来渐新统崖城组烃源岩生成的成熟—高成熟天然气,在源-储压差的驱动下,沿深部被超压再次活化、开启形成的早期地质结构内的断裂或微裂隙,向上运移到上中新统黄流组岩性圈闭群中聚集成藏,具有"烃源岩、大型砂质块体搬运沉积砂岩储层、优质深海泥岩封盖和断裂/微裂隙输导"四要素耦合控藏特征。指出深水区中中新统梅山组盆底扇构造-岩性圈闭群、南斜坡-凸起生物礁、古近系滨岸带陵水组断裂圈闭带等领域具备形成深水大气田的优越条件。
何小胡,张迎朝,张道军,陈杨,黄灿[8](2017)在《莺-琼盆地轴向水道沉积演化及勘探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莺-琼盆地在莺歌海期和黄流期发育大规模的轴向水道沉积体系,但由于对这种轴向水道的成因机制及水道砂体的分布规律缺乏系统认识,勘探一直未能取得商业性突破。针对制约轴向水道沉积体系勘探的物源和储层展布问题,以最具代表意义的轴向水道——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为例,应用地质与地震相结合分析技术、多属性融合技术、适用于峡谷水道体系的地震沉积学等,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物源体系、沉积演化、储层展布等方面的研究,阐明了中央峡谷水道的物源、沉积演化及优质储层展布规律,建立了具有储层预测功能的峡谷沉积模式及水道砂叠置方式,指出乐东10-1峡谷水道等4个潜在的大型岩性圈闭群是轴向水道领域的下一步勘探有利区域,提升了轴向水道勘探潜力。
谢玉洪[9](2016)在《南海西部海域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机理与资源前景——以莺-琼盆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南海莺-琼盆地已发现X1-1、Y13-1等多个常压大气田,但受中深部地震资料品质差、高温高压地质条件复杂及钻完井工程难度大等限制,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成藏机理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勘探发现。以破解莺-琼盆地高温高压条件下成藏机理关键理论问题为核心,利用钻井地质、地震勘探资料,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烃源岩生烃、天然气溶解实验、高温高压领域大型储集体沉积模式和盖层封盖机制研究。研究认为:莺-琼盆地高温场促进有机质生气,高压早期抑制、晚期促进有机质生气;高温高压条件下天然气能够出溶形成游离气;莺-琼盆地发育大型非限制型重力流海底扇、限制型重力流水道砂储集体;超压封盖控制了莺-琼盆地高压气田的成藏富集。构建了"陆源海相烃源岩生烃、重力流储集体聚气、断裂/超压裂隙输导、超压盖层封气"的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成果为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领域勘探突破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导了近年X13-1/X13-2、L25-1等大中型高压气田的发现。莺-琼盆地发育的一系列的深、大高压凹陷且中深层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尚有规模巨大的天然气资源量待发现。
谢玉洪,李绪深,徐新德,童传新,熊小峰[10](2016)在《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成藏与勘探大突破》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多年勘探研究与实践,莺—琼盆地已经取得天然气勘探重要进展,但是深层地震资料品质差、地质条件错综复杂、高温高压条件下天然气成藏机理不清晰等不利因素制约了该盆地高温高压中深层领域天然气勘探的进一步突破。以莺—琼盆地高温高压环境下成盆、成藏机理等理论体系及其相关勘探技术方法体系为核心,结合实例精细解剖,综合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天然气成藏机理、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研究认为: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为天然气勘探大突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创新提出"走滑伸展盆地内构造转换带优势物源+不均衡沉降控制重力流展布"新认识;进一步完善了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理论,构建了"走滑伸展控源控砂、超压裂隙输导、多期叠合"的高温高压成藏模式。研究成果为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领域大中型油气田勘探突破方向选择以及其他高温高压盆地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近年来相继发现并成功评价X13-1、X13-2、L13-2及L25-1等大中型气田,开创了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勘探新局面。
二、莺-琼盆地大型下切谷和海底重力流体系的沉积构成和发育背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莺-琼盆地大型下切谷和海底重力流体系的沉积构成和发育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2)南海北部新近系陆架-陆坡演化及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资料情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1.2 盆地充填特征 |
2.2 研究区资料情况 |
第三章 陆架沉积类型及演化特征 |
3.1 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地震反射特征 |
3.2 陆架边缘三角洲平面展布以及沉积演化特征 |
3.3 陆架边缘三角洲发育的主控因素 |
3.3.1 相对海平面变化 |
3.3.2 物源供给 |
3.3.3 古地形 |
3.3.4 构造运动 |
第四章 陆坡沉积类型及其形态特征 |
4.1 中央峡谷形态与充填特征 |
4.1.1 地震反射特征 |
4.1.2 测井相分析 |
4.1.3 充填特征 |
4.2 峡谷平面展布特征 |
4.3 中央峡谷形成的控制因素 |
4.3.1 充足的物源供应 |
4.3.2 断裂带的影响 |
4.3.3 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 |
4.3.4 古地形的控制 |
4.3.5 相对海平面变化 |
4.4 中央峡谷演化特征 |
4.5 中央峡谷沉积模式 |
第五章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定量分析 |
5.1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定量化参数及数据方法 |
5.1.1 定量化参数 |
5.1.2 数据与方法 |
5.2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垂向及横向变化 |
5.2.1 垂向变化 |
5.2.2 横向差异变化 |
5.3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时空展布特征 |
第六章 陆架沉积与陆坡沉积之间的关系 |
6.1 陆架边缘三角洲与海底扇之间的关系 |
6.2 陆架边缘三角洲与中央峡谷之间的关系 |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演化及气源追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勘探现状 |
1.2.2 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3 压力对有机质生烃演化作用的影响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1.4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
第2章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地质概况 |
2.1 盆地基底结构 |
2.2 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
2.3 中央峡谷的形成机制 |
2.4 超压体系形成机制 |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与有机岩石学特征 |
3.1 实验方法 |
3.1.1 样品清洗处理 |
3.1.2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
3.1.3 有机岩石学分析 |
3.1.4 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与类型 |
3.2.1 有机质丰度 |
3.2.2 HI指数与生烃潜力 |
3.3 典型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
3.3.1 崖城组海陆过渡相样品有机岩石学特征 |
3.3.2 崖城组浅海相样品显微组分 |
3.3.3 陵水组浅海相样品有机岩石学特征 |
3.4 不同地层有机质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3.4.1 崖城组样品有机质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3.4.2 陵水组样品有机质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3.4.3 三亚组样品有机质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3.4.4 有机质碳同位素变化规律与主控因素 |
3.5 烃源岩形成古环境与发育模式 |
3.5.1 生物标志物与沉积环境 |
3.5.2 主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第4章 海陆过渡相与海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特征 |
4.1 研究样品与实验方法 |
4.1.1 研究样品 |
4.1.2 热模拟实验与产物分析 |
4.1.3 生烃与甲烷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参数拟合 |
4.2 不同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特征 |
4.2.1 崖城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特征 |
4.2.2 陵水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特征 |
4.3 压力对烃类气体生成的影响 |
4.3.1 压力对烃类气体生成量的影响 |
4.3.2 压力对生烃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4.4 甲烷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特征 |
4.4.1 不同类型烃源岩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特征 |
4.4.2 压力对不同类型烃源岩甲烷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4.4.3 甲烷碳同位素组成控制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凹陷生烃动力学与成藏特征 |
5.1 陵水凹陷天然气生成与成藏特征 |
5.1.1 石油地质背景 |
5.1.2 天然气与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 |
5.1.3 天然气成藏时间 |
5.1.4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与天然气来源 |
5.2 松南低凸起天然气成因与成藏 |
5.2.1 石油地质背景 |
5.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5.2.3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与天然气来源 |
5.3 长昌凹陷天然气成因与成藏 |
5.3.1 石油地质背景 |
5.3.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5.3.3 生烃动力学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认识、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崖城组与陵水组样品元素地球化学参数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莺琼盆地盖层完整性及与天然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油气封盖条件的研究历史 |
0.2.2 油气藏盖层发育特征 |
0.2.3 盖层封闭机理及封闭能力演化过程 |
0.2.4 盖层脆韧性变形定量表征 |
0.2.5 盖层完整性评价 |
0.2.6 莺琼盆地勘探开发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构造背景 |
1.2 构造单元划分 |
1.3 盆地地层发育特征 |
1.4 天然气成藏条件 |
1.4.1 有效的烃源条件 |
1.4.2 有利的储盖组合 |
1.4.3 优势的输导体系 |
1.5 盆地温压特征及成藏体系划分 |
1.5.1 现今地层温度、压力特征 |
1.5.2 盆地成藏体系划分 |
第二章 盖层发育特征及微观封闭能力 |
2.1 盖层发育层位及分布规律 |
2.1.1 盖层发育的层位 |
2.1.2 盖层发育的沉积环境 |
2.1.3 盖层的发育特征 |
2.1.4 盖层的分布规律 |
2.2 盖层发育类型及其封盖模式 |
2.2.1 不同成藏体系典型气藏解剖 |
2.2.2 不同成藏体系盖层发育类型及封盖模式 |
2.3 盖层的微观封闭能力 |
第三章 盖层脆韧性转换阶段定量表征 |
3.1 泥岩盖层脆韧性变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2 泥岩脆韧性转换定量表征方法 |
3.2.1 岩石破裂准则法 |
3.2.2 峰值后能量守恒法 |
3.3 莺琼盆地盖层脆韧性转换阶段定量表征 |
3.4 不同脆韧性盖层破裂机制及破裂特征 |
3.4.1 脆性盖层破裂机制及破裂特征 |
3.4.2 脆-韧性盖层破裂机制及破裂特征 |
第四章 不同成藏体系盖层完整性定量评价 |
4.1 超浅层和浅层成藏体系盖层完整性定量评价 |
4.1.1 断裂对脆性盖层的破坏作用 |
4.1.2 亚地震断裂与砂体连通性 |
4.1.3 构造裂缝连通性 |
4.2 中深层成藏体系盖层完整性定量评价 |
4.2.1 断裂对脆-韧性盖层的破坏作用 |
4.2.2 盖层水力破裂定量评价 |
第五章 盖层完整性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1 盖层完整性控制天然气成藏过程 |
5.1.1 东方底辟带油气成藏过程 |
5.1.2 陵水低凸起LS区块油气成藏过程 |
5.1.3 崖南低凸起YC-A构造失利原因 |
5.2 盖层完整性控制天然气纵向分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大型海底扇发育特征与形成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沉积背景 |
第3章 典型海底扇特征分析 |
3.1 2号断裂东段近凹构造带中新统海底扇 |
3.1.1 松涛36-A海底扇 |
3.1.2 宝岛31-B海底扇 |
3.2 万宁1-A大型海底扇 |
3.2.1 物性分析 |
3.2.2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 |
3.2.3 沉积模式 |
3.3 乐东-陵水凹陷梅山组海底扇 |
3.3.1 物性分析 |
3.3.2 控制因素 |
3.3.3 沉积模式 |
3.4 崖城34-C~陵水25-E海底扇 |
3.4.1 物性分析 |
3.4.2 源-汇条件分析 |
3.4.3 沉积微相 |
3.4.4 沉积模式 |
第4章 大型海底扇形成条件 |
4.1 物源供给 |
4.1.1 红河物源体系 |
4.1.2 海南岛物源体系 |
4.1.3 南部隆起物源体系 |
4.2 海平面升降 |
4.2.1 区域相对海平面变化响应特征 |
4.2.2 层序样式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
4.2.3 区域沉降与陆坡地形 |
4.3 断裂活动 |
4.3.1 控砂模式 |
第5章 海底扇沉积模式及展布规律 |
5.1 海底扇演化模式 |
5.1.1 长昌凹陷多点源海底扇沉积模式 |
5.1.2 乐东-陵水凹陷“源-沟-坡-扇”沉积模式 |
5.1.3 黄流组-莺歌海组峡谷-海底扇沉积模式 |
5.2 纵向展布规律 |
5.3 平面展布规律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有利区带及勘探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统韩江组中上部层序结构及深水重力流沉积(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和地层 |
2 层序结构 |
3 深水沉积体系 |
3.1 浊流水道 |
3.1.1 内部构成 |
3.1.2 平面、剖面几何形态 |
3.2 其他深水沉积单元 |
3.3 沉积单元平面形态特征 |
3.4 沉积层序构成样式 |
4 结论 |
(7)琼东南盆地深水大气田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深水区地质概况 |
2 L17深水大气田地质特征 |
2.1 气藏构造特征 |
2.2 气藏储层沉积特征 |
2.3 气藏特征 |
3 L17深水大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
3.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3.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及成因类型 |
3.3 天然气轻烃组成特征及生烃母质 |
3.4 天然气成熟度及来源判别 |
4 深水大气田成藏模式与勘探方向 |
4.1 天然气成藏过程 |
4.2 L17深水大气田“四元耦合”岩性型天然气成藏模式 |
4.3 深水区天然气勘探方向 |
4.3.1 深水区古近系天然气勘探方向 |
4.3.2 深水区新近系天然气勘探方向 |
5 结论 |
(9)南海西部海域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机理与资源前景——以莺-琼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and pattern of HTHP natural gas reservoirs |
1.1 高温促进有机质生气,高压早期抑制、晚期促进有机质生气High temperature promotes the gas generation of organic matters,and high pressure plays the inhibiting effect in the early stage but promoting in the late stage |
1.2 高温高压下天然气大规模出溶成藏Natural gas is exsolved in the large scal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
1.3 发育非限制、限制型大型重力流砂岩储层Non-restricted and restricted large gravity flow sandstone reservoirs are developed |
1.3.1 大型非限制型海底扇储集体 |
1.3.2 大型限制型重力流水道砂储集体 |
1.4 天然气运移通道Natural gas migration pathway |
1.5 超压封盖控制高压气田的成藏富集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enrichment of high-pressure gas fields controlled by overpressure sealing |
1.6 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成藏模式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attern of HTHPnatural gas reservoirs |
1.6.1 高压封存箱内相对低势区垂向运移成藏 |
1.6.2 高压封存箱外常压、压力过渡带垂向+侧向运移成藏 |
2 高温高压天然气勘探新进展与资源前景New exploration progress and resource prospect of HTHP natural gas reservoirs |
2.1 高温高压天然气勘探新进展New exploration progress of HTHP natural gas reservoirs |
2.2 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资源前景Resource prospect of HTHP natural gas reservoirs |
3 结论Conclusions |
(10)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成藏与勘探大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成藏研究新进展 |
2.1 烃源研究新成果夯实了天然气勘探突破的物质基础 |
2.2“构造转换带优势供给与坡折带控制”新认识指导了大型储集体的发现 |
2.2.1 大型海底扇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 |
2.2.1. 1 海底扇发育特征 |
2.2.1. 2 海底扇发育主控因素 |
2.2.2 轴向重力流水道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
2.2.2. 1 轴向重力流水道发育特征 |
2.2.2. 2 轴向重力流水道发育主控因素 |
2.3 运移相态与通道研究深化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天然气成藏机制认识 |
2.3.1 天然气运移相态 |
2.3.2 天然气输导体系 |
2.4“走滑伸展控源控砂、超压裂隙输导、多期叠合”天然气成藏模式 |
2.4.1 底辟翼部优质高效成藏 |
2.4.2 裂隙供给式岩性气藏高效成藏 |
3 高温高压天然气勘探新进展与突破新领域 |
3.1 高温高压天然气勘探新进展 |
3.2 高温高压天然气勘探突破新领域 |
4 结语 |
四、莺-琼盆地大型下切谷和海底重力流体系的沉积构成和发育背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海盆沉积“源-汇”系统分析:南海北部珠江海谷-西北次海盆第四纪深水浊积扇[J]. 高红芳,聂鑫,罗伟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02)
- [2]南海北部新近系陆架-陆坡演化及沉积体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3]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演化及气源追踪[D]. 何春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4]莺琼盆地盖层完整性及与天然气成藏[D]. 贾茹. 东北石油大学, 2018
- [5]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大型海底扇发育特征与形成条件研究[D]. 苏榆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6]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统韩江组中上部层序结构及深水重力流沉积[J]. 陶泽,林畅松,张忠涛,张昕,姜静,张萍,高楠安,李浩,吴高奎,张博,舒粱锋. 古地理学报, 2017(04)
- [7]琼东南盆地深水大气田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研究[J]. 张迎朝,徐新德,甘军,朱继田,郭潇潇,何小胡. 地质学报, 2017(07)
- [8]莺-琼盆地轴向水道沉积演化及勘探前景[J]. 何小胡,张迎朝,张道军,陈杨,黄灿.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9]南海西部海域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机理与资源前景——以莺-琼盆地为例[J]. 谢玉洪. 石油钻采工艺, 2016(06)
- [10]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成藏与勘探大突破[J]. 谢玉洪,李绪深,徐新德,童传新,熊小峰. 中国石油勘探,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