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歧义在语言中的积极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丽[1](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郑紫晖[2](2021)在《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露西·伊利格瑞和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埃莱娜·西苏并称为欧洲现代女性主义“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伊利格瑞的学说包括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女性主义权力话语理论和性别政治批判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其突出的特质是明确的解构主义立场和对于差异性权利规则的强调,她的理论可以视为是关于差异性的差异化的研究。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一方面放弃经典女性主义理论着眼于权利的现实取向,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女性确认女性性经验、为女性主体性赋权和构建女性主义话语的方式,颠覆男权社会的二元逻辑思维模式、打破男权话语的微观权力牢笼,最终使女性通过建构语言的方式实现自我赋权。伊利格瑞理论的后现代特质体现在她对于差异和平等概念、女性性话语以及对于性别文化等问题的具体阐述上。本文绪论部分明确了选题视角、研究特色与研究意义。论文是在后现代视域下研究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这一方面是因为女性主义研究在伊利格瑞学说创构时期已进入后现代语境;另一方面在于伊利格瑞深受西方后现代哲学的影响,其理论体现出显着的解构主义哲学理念。为此,本文梳理了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大致脉络和阐释了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本文的研究特色是以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话语理论以及微观权力理论三个模块范式为参照,根据伊利格瑞学说的精神实质及其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出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范式,即基于女性心理 分析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范式、基于女性谱系建构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范式、基于女性身体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微观权力理论范式。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呈现伊利格瑞理论在阐述女性语言和主体性建设方面的洞见性观点,这能够有助于推进中国女性主义文论建设,也可为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清晰地呈现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建构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想之间的渊源,本文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后现代文化思想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其他代表人物学说与伊利格瑞学说的关系。后现代文化思想的代表学说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德里达的语言观与差异观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伊利格瑞首先改造拉康的镜像理论,并生成针对于经典精神分析学说的女性主义理论的窥镜检视,即她在针对以俄狄浦斯情结、羡阳情绪和阉割情结等为核心的、由男性主导的对女性塑形的经典话语规定中,还原女性被割裂和噤声的过程,并重新定义女性性经验、主张赋予女性主体性,从而建立男权文化体系之外的、以女性情谊和母女亲情为枢纽的女性谱系。其次,在建立女性语言的课题方面,伊利格瑞接受德里达提出的重视“能指链”打开的生成性的、游戏般的延异的语言观点。伊利格瑞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性经验的篡改归因于人类当前语言状况的单一和独断性,她进而在鼓励女性言说的基础上,主张建构与男性主导话语模式所不同的、基于女性认知和身体特性的新的语言。女性可以通过语言实践和对于现有语言的模仿和改造来获取女性话语。第三,受到福柯的微观权力学说的影响,伊利格瑞提出女性主义语言观是一种权力论:女性获取关于语言的权力有助于突破男权话语对女性的“监看”和对于女性身体的压抑,女性借由女性语言可回复到身体与生命本身,并进行生活实践。在这一基础上,伊利格瑞最后提出基于女性语言实践和自我创造的女性主体建构理论;此外,后现代女性主义其他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波伏瓦的女权主义学说、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学与西苏的阴性写作理论等。伊利格瑞承认波伏瓦的旗帜地位,并指出其“他者”说对于女性屈辱地位指认的重要性,但她同时更加接受克里斯蒂娃对男性文化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的符号学方法,伊利格瑞依据此方法,发扬女性文论研究对于前俄狄浦斯时期的重视的传统,建立起关于女性谱系的基本认知;她同时又结合西苏关于女性“乳汁”般的生命能量与女性白色写作的学说,提出肯定女性性经验、构建女性对于自身的言说和体验的女性主义话语方式、为女性主体性赋权等观点。如果说波伏瓦和克里斯蒂娃发现了女性被命名的地位和自身遭受到的压迫,而西苏继而提出女性有一种不得不表达的生命的能量,以及女性语言天生具备表达这种能量的阐释力,那么伊利格瑞的语言观则直指女性实践活动,将女性语言视为女性体验自身的过程和产物,将女性主义语言哲学描述为一种过程论,因而女性的主体性就来自这种创造和自我赋权的自我确认与满足。伊利格瑞以参照、对应而非对抗的方式解读平权理念,她模仿男性话语中的人称代词体系,建立女性对女性人称的认同感以及语言学意义上的具有性别意味的女性主体性,并主张女性模拟并参与语言游戏、创造女性语词,号召女性通过这些活动体验自我与创造生活。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内容,即是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伊利格瑞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三种范式的具体内容进行阐释。第三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伊利格瑞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对于弗洛伊德理论进行了批判:男性将话语规则解读为基于自身的父子/兄弟的男性秩序,将对于人类性经验的规则内化在依据男性自身的父子/兄弟血缘谱系之上的性秩序,这不仅生成了男孩在成长为男人生命轨迹中的、对于父亲与男性谱系的绝对依附,也规定了关于女性性经验的一些列话语内容,这些内容甚至包含关于人类性经验的话语禁忌。伊利格瑞的精神分析理论逐一批判俄狄浦斯情结、羡阳情绪、阉割情结等弗洛伊德专用的术语,指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母性指派等话语阴谋,最终提出建立女性谱系等主张。第四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伊利格瑞探讨男权话语牢笼长久以来限制女性真实地展现自身的性特质之话语内容,她提出女性必须通过建立围绕女性性特质的语言获取主体性。这种女性主义语言观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展开的解构主义的颠覆性解读,这是女性主义理论本身在当代发展的一次重要转向,即使得女性文论研究从具体的权利实践层面转向语言实践视野。伊利格瑞采取德里达的延异语言观,主张女性通过采取模仿和游戏的方式,在语言中实现自身语言之直觉的、非目的的、重视身体与性经验因素的特质。第五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性别政治理论。伊利格瑞探讨女性受制于人们基于性别的生理、社会内容建构的社会秩序,主张改变人们自由地谈论和处理性经验问题时所采取的的态度,建立健全使人们的性特质得到保护和呈现的社会文化结构和制度框架。伊利格瑞主张用差异的眼光看待差异,这是后现代主义女性文论与传统女性主义权利视域下的女性主义性别政治观点相区别的核心原则,即伊利格瑞从确认女性性经验的独特性角度,将回避差异的理论起点转向尊重差异,将争取男女同权的理论视野扩充至争取人类生命权益的范畴。从理论角度上讲,伊利格瑞指认女性语言可以突破男性二元逻辑模式,而这一主张具备政治意味,即她主张建立语言学意义上的女性性别概念,并主张女性获取一种对标自身性别进行命名的话语权。而从健全权利机制角度上看,伊利格瑞将性别政治批判细化到异性婚恋、生命健康、职业规则以及女性公民权益等层面上,并以此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确保女性权益的主张。本文第六章是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一些相关问题的思考。伊利格瑞的理论是对西方传统性别文化秩序的颠覆性阅读,她批驳西方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女性气质”概念隐藏了以男性为主导的话语规则的工艺和阴谋,此概念被隐喻为一种阳具力量的垄断和扩张。由此,她强调建构性别差异理论,批判平等主义和单极世界,倡导女性性别认同和女性写作;她采用后现代哲学的解构主义立场和福柯式的考古学和谱系学研究方式,提出建立尊重女性生命本质的、具有女性亚文化特征的女性谱系;她还针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歧视与困境提出解决方式,这些内容都使她的理论带有鲜明的性别政治批判色彩,可以说,伊利格瑞推动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总体进程。像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建构总要引起争议一样,伊利格瑞的理论也引起一些学者的质疑,这种质疑主要是聚焦于伊利格瑞的理论所呈现出的“生物学本质主义”和“非历史主义”的特征。对于前种评价,本文认为具有一定的道理:伊利格理论建构在女性特殊的身体体验、尤其是女性对性经验体验基础上,这的确呈现出生物学本质主义的特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伊利格瑞强调女性性经验的差异性做法,是在于从根本上解构男权话语规定,这也可视为伊利格瑞为寻求女性主义话语根据所做出的努力;而对于后种评价,本文认为,学者们给予伊利格瑞的评价,在总体上应是肯定大于指责。她虽然不是以经典的线性历史学研究方法建构理论,但她用考古学和谱系学方法回溯至人类文明的前俄狄浦斯文明阶段,并以男权话语体系为参照,推导出的女性谱系,可被视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研究,因此,学界将她的理论定义为“非历史主义”是偏颇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以男权话语体系为参照提出的女性谱系等学说,在解构男性话语的同时也将自身的理论成果落入女性中心主义的窠臼。伊利格瑞以差异解构男权话语的二元对立逻辑的理论模式,实际上使她的话语理论也落入二元对立形而上学的圈套,这也难免使她的理论呈现出一种微观权力的特点。本文结语部分主要在于从更广阔的视域,认知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伊利格瑞提出的女性主义话语能够有效地丰富人类语言的表达空间,这主要在于她提出女性要用不断地参与语言游戏和自身的生活实践,并获取主体地位,而无数个女性的具体语言与生活实践打造成女性话语意义的能指链,女性语言因其而不断延异而生成新的样式和意义,这种属于女性的能指世界的总和使得女性在者与其存在相联系,女性由此实现自身赋权。女性语言的打造可以打破男性话语的一统天下之局面,人类语言将因之而丰富多彩。然而,伊利格瑞的学说仍然呈现出一种乌托邦性质,即女性书写女性谱系、树立女神权威的主张无法真正推倒男性诸世纪以来建成的文明大厦,女性语言也将会因过分地强调小范围的意义生成与女性范围间的彼此认同,而导致语言的歧义与“贫困”,这因而导致人们怀疑伊利格瑞的理论带有蔑视社会规则、视人类既有价值体系为虚无的主观主义色彩。但从总体上看,伊利格瑞的理论仍具有帮助女性在文学与语言角度实现自身言说的可能,她的理论能否成为一种学术主流还有待于历史证明。
王丽萍[3](2021)在《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翻译实践报告中的文本源自语言学着作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语言学与翻译的语言》)一书中的第五章,关于“翻译中的词与词义”的问题,对词与词义的概念进行了研究,讨论词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研究词的分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在翻译过程中,文本中以“-ly”结尾的副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故本篇翻译报告以“-ly”结尾的副词作为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基于对“-ly”结尾副词的分析,选用了合词译法、词性转换法、引申译法以及拆译法等四种翻译技巧。另外,文本中大篇幅的阐述隐喻与词义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故本篇翻译报告将隐喻词的翻译作为研究内容的一部分。通过探讨文本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对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今后副词翻译技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唐朗[4](2021)在《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研究》文中提出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与认知紧密相关,本文从话语关联的角度对90个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建构情况和受话人的认知情况进行探究,并试图归纳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策略。通过对文献的收集、筛选、整理和分类,概述关联理论和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研究现状。对选取的90个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语料的来源、选取标准、语料特征进行说明,最后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逐一阐释。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进行描写、分析及探究。首先从话语的物理环境、交际者的背景知识及个人的认知能力三个方面来建构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认知语境。其次探究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明示—推理模式。将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中映射推理和经验推理两种明示—推理类型进行细致分类和统计。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分类方式常规推理和非常规推理。分析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典型话语中交际双方显性识别和隐性推理的明示—推理过程。在话语关联描写的基础上,对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策略进行探究,尝试从改变话语认知语境、提升话语关联程度及制造话语关联差异三个方面总结归纳话语关联策略。从改变话语认知语境的角度总结出新信息排除旧信息和背景知识补足明示信息两条策略;从提升话语关联程度的角度总结出说话人增强语境效果和受话人付出额外推理努力两条策略;从制造话语关联差异的角度总结出有意造成关联差异和无意造成关联差异两条策略。最后总结全文有关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关联的结论,指出语料选择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李林泽[5](2021)在《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文中研究说明典型的语义异指现象有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两种。以往研究针对该现象提出的“移位说”“形义错配说”“语法隐喻说”等假设没能揭示此类语言现象的本质,没有对此类现象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系统性描写,也无法探明此类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认知语言学具有解决以上问题的潜能。本文在对语义异指现象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角,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句法特征?2.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语义特征?3.语义异指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语义异指现象体现了语言象似性这一根本性的句法语义特征。表层句法结构的底层是概念结构,意义就是概念化。意义是无限的,而句法结构是有限的。言者用有限的句法结构表达无限的意义,同时还要兼顾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势必造成对现有句法结构的主观操作。虽然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各有独特的句法特征,但总的来说,语义异指结构在异指成分的形态特征、数量限定语、句型分布以及句子的体等方面都受到相对于语义正指结构来说更为严格的限制。第二、修饰类语义异指和述补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语义特征,但仍能找到一些共性。语义指向是异指现象语义特征研究的重点内容。从还原观的角度来看,两类语义异指中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并不因进入这些结构(或构式)而有所改变,其配价要求和词汇选择限制保持不变。从整体观的角度看,异指相关的结构(特别是动结式)的整体论元结构和语义指向特征都与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密切相关。另外,异指结构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是概念化者有意的句法安排,体现了较高的主观性。第三、语义异指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认知理据。从根本上讲,语义异指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认知识解结果而对习以为常的语义正指结构的图形-背景关系的逆转,是认知主体不同识解方式在句法形式上表现。修饰类语义异指是言者对同一情景的不同方面进行突显、静态到动态心理扫描方式的转换等认知识解操作的结果。异指成分以及中心成分存在于同一个注意窗口,两个成分作为输入项而形成新的整合空间,从而产生了迥异于组成构件的语义特征。此类语义异指是言者有意识的句法操作,具有强烈的语用动机。通过对语言符号单位的操作,将性状焦点化,更好承载主观情感、体现表达意图,完成话语构建。述补类语义异指逆转了述语和补语的图形背景关系,补语成为图形并构建主要事件,可以独立或共同支配论元。本研究再次证明了认知语言学提出的不同句子结构即代表不同意象的观点。所谓的句型变换根本不存在,“移位说”赖以存在的“源句式”也仅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假设。第四、语义异指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其内部并不匀质。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句法语义特征、语用效果、语言理据等,但在认知理据方面具有统一性。本研究明确界定了语义异指现象的研究范围及其认知、心理学基础,构建了对该现象进行描写-解释的基本框架。对典型的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和产生理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并将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引向深入,对汉语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国家当下急需发展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即时翻译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王丹[6](2021)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翻译涉及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其中信息转换是有效沟通的前提。翻译理论家约翰·卡特福德提出翻译转换理论,他将转换定义为原文翻译为译文时形式对等的偏离。该理论注重信息对等,避免局限于形式对等,在翻译实践中可行性较强。本次汉译实践材料选自布鲁姆·库尔卡、豪斯等教授的着作《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选材属于学术类文本,语言表达客观。文中频繁使用被动句和复杂句。该选材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追求形式对应。基于选材语言特征,该实践报告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范畴转换角度出发,分析讨论了翻译转换理论对学术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鉴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仅讨论句子层面以下转换,本文另从衔接和连贯层面进行案例分析,为学术文本汉译提供借鉴。
范瑜[7](2021)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因其结构的固化、语义的凝练、使用的频繁,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习语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也逐渐由自省和主观直觉判断转向语料库的使用等实证研究。然而,现有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多是对习语变异现象的分类描述或对习语仿拟现象的探讨,对习语变异的内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不足,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习语的本体研究,但语言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同质的,因此对习语的研究,特别是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外部的社会因素,而目前的习语变异研究几乎没有结合外部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开始从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研究转向语言和认知的社会变异研究,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力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新兴视角来探讨习语的变异性,试将内部、主观的认知因素和外部、客观的社会因素相结合对习语变异性进行全面的研究,期望能为习语的研究开辟新的天地。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兼内省的研究方法。我们基于CCL(北京大学语料库)、BNC(英国国家语料库)和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语料库搜索语料,也有部分语料源自网站;之后,对汉英习语变异的语言特点及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分析了习语变异的规则并提出了新的习语变异的分类,探讨了习语变异的内在动因以及变异的制约机制,发现了习语变异的内在规律并揭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习语变异的方式和类型有哪些?习语变异的动因究竟是什么?2、习语的变异使用对其凝固特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限制条件制约了习语的变异?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习语变异除了具有语言学意义,还有什么社会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就研究问题1,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类,并对习语变异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性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认知视角来看,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不同类型的习语因认知机制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变异性,因此,对习语变异类型的分割也是一种模糊性操作。本研究在结合认知和社会因素的操作下梳理出习语变异的五大变异规则,即结构改编、字面场景操控、主题指示、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歧义,并依托这些规则,从惯用程度、频率和常规化程度、意图程度三个参数来进行评估,将习语变异分为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有意变异和无意变异。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使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是由习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组织以及习语这个复杂结构如何适应具体语境的方式决定的。因此,习语变异的动因是复杂多维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习语的变异具有句法动因、语义动因、语用动因和整合动因。1、习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字面语言的句法特性,因此,作用于字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常常也可以作用于习语上,这成为习语变异的句法动因。2、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透明度和关联性是习语变异的语义动因。习语的可分析性越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同样,习语的透明度越高,习语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越大。语义的关联性包括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在横向维度上,习语字面意义层的成分之间、修辞意义层的成分之间都会发生互动和关联,成为习语发生变异的动因;在纵向维度上,习语的变异往往是由于习语中的某成分可以与习语外的其他成分发生语义上的关联,包括了同义关联、同音异义关联、一词多义关联、语义相对关联、上下义关联和逻辑颠倒关联。3、习语变异使用的最直接动因是语用动因,习语在高频使用后,由于受到交际需求的驱动,习语使用者为实现最大的交际效果、传达出新的隐含义而竭力为目标概念寻找最恰当表达式,这时就触发了习语的变异。4、人的创造新奇语法构式的能力是促使习语变异的整合动因,可以依赖大脑中存在的认知语法网络将习语变异的多种动因整合起来,促成习语发生变异。第二,就研究问题2,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进行了解析。认知方面,习语变异受到可识别性、功能性、兼容性、语法性的制约,同时从文字游戏类型的变异到系统变异还受到更加细化的两个条件的制约:非歧义和非突显。虽然习语变异受到诸多认知条件的制约,但各制约条件对不同类型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存在细微的差别,功能性条件对文字游戏的变异类型作用力更强,而非歧义和非突显对系统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更强,可识别性、兼容性和语法性制约着各种类型的习语变异。社会文化方面,说话人使用习语变异会受到与听话人关系考量的制约,即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言语社区、文化层次和共享知识。习语变异受到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双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语言本体,而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习语变异使用事件中的实施者——说话人。通过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上的两端,不同习语处在这两端之间的不同点上,也就是说不同的习语有着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和变异性,越靠着哪一端那一端的特性就强一些。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共同存在于习语中,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含:1)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谁也离不开谁;2)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约束;3)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转化,互为补充;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表现在两者的一致性上。第三,就研究问题3,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习语及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当习语被看作是认知参照点时,依据部分-整体的转喻关系,习语会转喻为使用习语的人。因此,习语和习语变异都会映射出社会图式。习语变异是一个创造性的使用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形成中的两个主体,此外,习语原型产生的语言定势和社会定势、习语变异激活的新框架、具体话语文体和团体的文化认知模型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基于意识和注意力两个因素罗列出了在习语变异使用中听话人产生话语注意力,并且有意识地进行话语范畴化进而进行社会范畴化,形成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社会图式的整个过程:1、听话人根据说话人使用的习语变异情况从整体上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2、听话人用更具体的方式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3、听话人依据和自己的关系来定位说话人;4、听话人依据说话人来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5、听话人接受习语变异并进一步固化原型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习语的使用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对字面语言的变异使用,因此,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对习语的社会图式具有类推性。我们还总结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假说、双向动力、三个阶段、两个原则。一个假说是指习语凝固性及变异性动态发展假说: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通过语言结构、认知操作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动态建构的。该假说又被细化为三个次假说:1)习语符号的语法化并非被限制在个体的认知语法中,而是集体认知固化的结果,这种固化在惯用化的过程中进入特定话语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大脑词汇中,形成共享的思维体系;2)习语社会层面的范畴化形成其社会文化定型。该层面的范畴化与句法和语义层面的范畴化相互作用,彼此牵连,使习语成为一个民族语言中的代表性类型和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3)习语使用的情景化为其变异提供背景,从而突显概念中的某个图形,经过变异使用后的习语将更加凝固。双向动力指的是推动习语凝固性的向心力和触发变异性的离散力。动态发展的三阶段指习语凝固、变异、更凝固的三个阶段。动态发展过程的两条原则是认知优化原则和社会认同原则。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几点创新:1)首次对习语的变异性做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就习语变异的两种分类、变异规则、变异动因、制约机制等做了全面的探讨,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基于对习语原型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借助实际语料,对习语变异的以上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首次提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3)研究视角上,以往研究者们多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习语,而本研究首次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新视角研究习语的变异性。
王萌[8](2020)在《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文中提出省略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口语中常见的现象。在口语语篇中,说话人通过省略部分已知信息,凸显新信息,以达到话语的经济性和省力的效果。以往的相关研究多从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单维视阈入手解读省略的产出和理解过程,鲜见对说话人在语言表征中省略的分布特征、理据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在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双重视阈观照下,以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的省略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说话者的角度切入,旨在探讨省略的分布特征、认知—功能理据和影响因素。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的省略现象具有何种分布特征?(2)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省略现象的认知—功能理据是什么?(3)与本族语者相比,影响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此种省略分布特征的因素是什么?说话人在口语语篇中产出省略现象是以受话人的理解为前提,“产出—理解”的一体性是以认知—功能的结合为基础。认知与功能研究均从意义出发研究语言使用,认知语言学主要探讨“语言从何而来”,功能语言学侧重语言的社会化研究,即“语言具有何种功能”,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具有一体性与互补性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构建口语中省略现象研究的认知—功能一体化模型,在认知—功能视阈下,结合互动观、ICM思想、语境观以及语言的层级系统,溯源口语语篇中省略现象的产出过程。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自建三个小型语料库,并以英语本族语者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特征为参照,来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篇中省略的分布特征。为满足样本采集点的广度需求,第一个语料库的口语语料来自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便于对受试学生进行访谈,深入挖掘省略产出的理据及影响因素,第二个语料库的口语语料来自国内某高等院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第三个语料库收集了英语本族语者的口语语料,作为参照分析的母本。本研究通过将语料库研究与访谈研究结合的方法,通过将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以深入解析省略产出的分布特征、认知—功能理据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具体发现如下:(1)对照本族语者口语中产出的省略现象,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者在口语中产出省略现象的分布特征既具共性,又存差异。在省略产出的频次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中产出省略的频次远低于本族语者。在省略的句法位置分布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在口语语篇中出现并列短语省略的频次均为最高;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小句省略的频率偏低,在语篇中出现了主语省略误用的现象;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在口语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先行语复现现象,但英语专业学生在语篇中的复现频率高于英语本族语者。在先行语的语境来源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产出的口语中绝大多数先行语出自于语篇语境。在先行语和省略部分的位置分布方面,二者均倾向于将先行语前置于省略项。(2)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省略现象的产出有其认知—功能理据。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具有结合的基础,省略产出是以受话人的理解为前提,“产出—理解”的一体性与融合性以认知与功能的结合为基础。具体而言,省略产出受认知驱动,经验观、注意观和突显观是影响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认知因素。首先,经验观是省略产出的核心驱动因素。语言产出是对人与世界互动结果的表达,人作为认知主体是体验周围世界的轴心。说话人不会将所有与话题相关的概念内容全部产出,而是根据过往的经历与经验将已经提及或无需赘述的信息省略,力求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其次,注意观也是影响说话人在口语中省略部分内容的认知动因。说话人只关注口语中的显性概念内容,对隐性概念内容并不加以关注,这证实了注意观对语言产出的影响。最后,突显观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突显观引导了说话人通过省略已经提及或双方共知的概念内容,以突显新的概念内容。省略的一大功能是有利于突显新内容,能够让受话者迅速掌握交际内容中的重要信息。省略产出在口语语篇中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省略部分的概念意义虽无形式呈现,但由于与先行语具有回指关系,因此省略部分体现的概念功能等同于先行语体现的概念功能。省略的人际功能取决于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若二者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较近,省略则有利于双方的磋商与交流,有助于缩短交流时间用以突出新的概念内容。若二者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较远,说话人会适当将被省略的信息补全以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口语语篇中的省略具有语篇功能。省略作为一种衔接形式与组篇机制,使得语篇中的信息以有序的方式产出,既有利于说话人产出的语篇具有连贯的效果,也有助于受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信息流激活并建立新的框架。(3)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二语资源的匮乏、母语的负迁移、说话人的意图和语境因素。二语资源的匮乏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试学生语言表达的精炼性。当受限于二语资源的提取程度与口语产出的自动化程度这两种因素时,省略产出也会受到影响。受试学生由于不确定某种语言表达式是否可以省略,或者受到某些词汇或语法知识掌握不牢等因素影响时,则会避免使用省略表达式,力图以完整的形式产出话语内容。母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主语省略上,主语省略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受试在英语口语表达中受到母语在线思维的干扰,会出现将汉语中主语省略误用到英语表达中的现象。交际意图的达成度也影响了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省略的产出。在受话人理解的前提下,省略可为说话人达到省力和话语经济性的效果。当说话人意图通过先行语复现来达到某些语用目的时,会将先行语复现在语篇中。此外,语境因素也影响了口语语篇中的省略产出,其主要体现在先行语出现的语境。先行语出现在语篇语境时,说话人倾向于将再次出现的概念内容省略,以达到省力和话语的经济性效果。当先行语出现在物理语境时,交际双方可通过物理语境中受话者的反应(如表情、手势或非语言特征)来表现受话人的理解程度,进而判断出是否对省略的内容加以补充。当先行语出现在百科语境中时,省略现象会大为减少。若先行语不是出自双方共有的百科知识时,可能会导致受话人的理解产生歧义。本研究在认知—功能的视阈下,以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以语料库与访谈研究相结合的多元互补路径,深入挖掘了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特征、认知—功能理据以及影响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提出英语口语教学的针对性建议,旨在为今后的外语口语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崔艳英[9](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张欢[10](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歧义在语言中的积极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歧义在语言中的积极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超常组合型 |
(二) 想象联想型 |
(三) 言外之意型 |
(四) 动态变化型 |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异化译法 |
二、归化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对等译法 |
二、变通译法 |
三、批注译法 |
四、点义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结论 |
参引文献 |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
(2)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女性主义研究进入后现代语境 |
1.1.2 后现代视域下研究伊利格瑞女性主义理论的当下意义 |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1.2.1 伊利格瑞着作译介情况 |
1.2.2 国外对伊利格瑞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对伊利格瑞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后现代文化思想与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关联 |
2.1 后现代文化思想及其对伊利格瑞的影响 |
2.1.1 拉康精神分析学说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
2.1.2 德里达语言观与差异观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
2.1.3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
2.2 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化取向及其同伊利格瑞的关系 |
2.2.1 伊利格瑞对于波伏瓦的女权主义学说的发展 |
2.2.2 伊利格瑞对于克里斯蒂娃符号学女性主义主张的借鉴 |
2.2.3 伊利格瑞对于埃莱娜·西苏的阴性写作理论的迎合 |
第3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
3.1 “窥视”检验——精神分析学说的女性主义阐释 |
3.1.1 伊利格瑞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读 |
3.1.2 伊利格瑞对“羡阳情绪”理论的颠覆 |
3.1.3 伊利格瑞对“死本能”概念的重新定义 |
3.2 “非一之性”——女性的性别认知 |
3.2.1 伊利格瑞对于“阉割情结”话语规定的挣脱 |
3.2.2 伊利格瑞批判“女性抑郁症”并尝试性别话语实践 |
3.2.3 伊利格瑞尝试“女性复制女性”的性别阐释 |
3.3 找回“弑母”神话——重塑女性文化谱系 |
3.3.1 伊利格瑞批判“母性指派”和母职谱系在西方思想和制度中的缺席 |
3.3.2 伊利格瑞争取母职谱系同父职谱系共存而非将其取代 |
3.3.3 伊利格瑞否定“布娃娃”游戏并重建女性文化谱系 |
3.3.4 伊利格瑞主张的基于母女关系的女性文化谱系内涵 |
第4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 |
4.1 语言的“性别化”——女性言说何以可能 |
4.1.1 伊利格瑞女性主义话语体系与男性主导话语的关系 |
4.1.2 伊利格瑞女性主义话语体系与之前女性主导话语的差异 |
4.1.3 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体系是基于女性特质的社会文化书写 |
4.2 “女人腔”——女性话语特质 |
4.2.1 触摸式——女性语言的身体属性 |
4.2.2 模糊性——女性语言的隐喻属性 |
4.2.3 感知性——女性语言的非逻辑性 |
4.2.4 非线性——女性语言的非目的性 |
4.3 模仿演练——女性获得话语权的方式 |
4.3.1 女性语言需要将女性继续“停留在女性中间(among themselves)” |
4.3.2 作为人称的、个体的女性“你(you/tu)”在女性共在中的登场 |
4.3.3 女性语言确立了你——她——我(tu-elle-je)的立体的人称链条 |
第5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性别政治理论 |
5.1 话语的内在力量——言说行为中的政治意味 |
5.1.1 伊利格瑞的女性话语是寻求社会公正的必要手段 |
5.1.2 伊利格瑞“女性世界”视角下“男性世界”的缺陷 |
5.1.3 伊利格瑞的女性理念对于男性认知形而上学的突破 |
5.2 以“二”代“一”——建构女性主体的设想 |
5.2.1 伊利格瑞批判由男性性经验主导的人类语言“性别”现状 |
5.2.2 伊利格瑞辨析女性由“她”成为“非他”的语法性别的过程 |
5.2.3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语言学意义上的性经验和性别概念 |
5.2.4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一种女性身份认同或作为一种所有权的性别观 |
5.2.5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女性主体的构想 |
5.3 重构性秩序——走向女权主义 |
5.3.1 伊利格瑞批判男性话语对女性神体系的篡改及其所致的社会问题 |
5.3.2 伊利格瑞主张重建女性神体系和复兴女神权威 |
5.3.3 伊利格瑞重建女性权益的具体内容 |
第6章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评价与思考 |
6.1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评价 |
6.1.1 对西方传统性别文化秩序的颠覆性阅读 |
6.1.2 强调性别差异的理论建构 |
6.1.3 性别政治特色的批评实践 |
6.2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有关学术评价的思考 |
6.2.1 如何看待“生物学本质主义”的学术评价 |
6.2.2 如何看待“非历史主义”的学术评价 |
结语: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分析 |
二、原文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以-ly结尾副词的翻译 |
一、副词的定义及分类 |
二、以-ly结尾副词的翻译技巧 |
(一)合译法 |
(二)词性转换法 |
(三)引申译法 |
(四)拆译法 |
第二节 隐喻词语的翻译 |
一、隐喻的定义 |
二、隐喻词语的翻译方法 |
(一)保留隐喻修辞的译法 |
(二)只译喻义的译法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实践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4)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联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2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相关研究 |
1.3 语料概况 |
1.3.1 语料来源 |
1.3.2 语料特征 |
1.4 研究方法 |
1.4.1 统计描述法 |
1.4.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1.4.3 问卷调查法 |
2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认知语境 |
2.1 话语的物理环境 |
2.1.1 抽象语句 |
2.1.2 时空情境 |
2.2 交际者的背景知识 |
2.2.1 百科知识 |
2.2.2 词汇知识 |
2.2.3 逻辑知识 |
2.3 个人的认知能力 |
2.3.1 模式识别能力 |
2.3.2 逻辑推理能力 |
2.4 小结 |
3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明示—推理模式 |
3.1 明示—推理类型 |
3.1.1 映射推理 |
3.1.2 经验推理 |
3.1.3 常规推理与非常规推理 |
3.2 明示—推理过程 |
3.2.1 显性识别 |
3.2.2 隐性推理 |
3.3 小结 |
4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关联策略 |
4.1 改变话语认知语境 |
4.1.1 新信息排除旧信息 |
4.1.2 背景知识补足明示信息 |
4.2 提升话语关联程度 |
4.2.1 说话人增强语境效果 |
4.2.2 受话人付出额外推理努力 |
4.3 制造话语关联差异 |
4.3.1 有意造成关联差异 |
4.3.2 无意造成关联差异 |
4.4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5)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语料来源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语义异指的界定及相关研究 |
2.1 引言 |
2.2 语义指向研究纵观 |
2.2.1 国内外语义指向研究 |
2.2.2 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 |
2.3 语义异指的界定与判定标准 |
2.3.1 语义异指的判定及分类 |
2.3.2 语义异指的判定标准及认知心理基础 |
2.4 语义异指的分析维度 |
2.5 语义异指的多视角研究 |
2.5.1 语义异指的修辞学研究 |
2.5.2 语义异指的语用研究 |
2.5.3 语义异指的系统功能研究 |
2.5.4 语义异指的生成研究 |
2.5.5 语义异指的认知研究 |
2.6 典型语义异指的研究综述 |
2.6.1 异指定语研究 |
2.6.2 异指状语研究 |
2.6.3 异指补语研究 |
2.7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和描写-解释框架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图形-背景理论 |
3.2.2 认知识解理论 |
3.3 描写-解释框架 |
3.3.1 描写与解释的内涵 |
3.3.2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原则 |
3.3.3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框架 |
3.4 小结 |
第4章 异指定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
4.1 引言 |
4.2 定语及定语的语义指向 |
4.2.1 定语的定义 |
4.2.2 定语类别及语义指向特征 |
4.3 异指定语的句法特征 |
4.3.1 异指定语的指向特征 |
4.3.2 异指定语的形态特征 |
4.4 异指定语的语义特征 |
4.4.1 异指定语的语义选择限制 |
4.4.2 定语类别与语义异指的关联 |
4.4.3 主内定语与宾内定语的语义及指向差异 |
4.5 异指定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
4.5.1 主宾侧重关系与焦点突显 |
4.5.2 观察排列与异指定语语义差异 |
4.5.3 句位选择与定语突显面调变 |
4.5.4 概念依存与异指定语长距离指别 |
4.6 小结 |
第5章 异指状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
5.1 引言 |
5.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
5.2.1 状语及定状区别 |
5.2.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
5.2.3 异指状语的类别划分 |
5.3 异指状语的句法特征 |
5.3.1 指宾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
5.3.2 指主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
5.4 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
5.4.1 三个维度的异指状语语义分析 |
5.4.2 不同类型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
5.5 异指状语句与定语句的句法语义差异 |
5.5.1 指主状语句与主内定语句 |
5.5.2 指宾状语句与宾内定语句 |
5.6 异指状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
5.6.1 视角调变与观察排列方式变化 |
5.6.2 认知突显与句型选择差异 |
5.6.3 心理扫描与动态语义增加 |
5.6.4 语序差异与概念可及路径 |
5.6.5 句式选择与焦点化效果差异 |
5.7 小结 |
第6章 异指补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
6.1 引言 |
6.2 补语类型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
6.2.1 补语语义指向的分析维度 |
6.2.2 补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
6.2.3 补语语义歧指 |
6.3 异指补语的句法特征 |
6.3.1 异指补语结构的内部构成 |
6.3.2 异指补语的句型分布及规律 |
6.4 异指补语的语义特征 |
6.4.1 异指补语的语义类型 |
6.4.2 异指补语结构的成分整合 |
6.4.3 异指补语结构的配价问题 |
6.4.4 异指补语的语义歧指分析 |
6.5 异指补语的认知理据 |
6.5.1 异指补语与背景-图形顺序调变 |
6.5.2 语序选择与状补认知突显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发现及启示 |
7.1.1 研究发现 |
7.1.2 语义指向分析的价值与启示 |
7.1.3 语言中无所不在的象似性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正指形容词、动词定语列表 |
附录二 情绪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
附录三 动作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
附录四 二价形容词充任状语汇总 |
附录五 动补结构补语语义指向对象分类表 |
附录六 单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
附录七 双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
致谢 |
(6)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Project Description |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
1.1 Pre-translation |
1.1.1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1.2 Translation Tools |
1.2 While-translation |
1.2.1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1.2.2 Solutions to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1.3 Post-translation |
1.3.1 Self-check |
1.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
2.1 Introduction to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
2.2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broad |
2.3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t Home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Category Shifts |
3.1.1 Class Shifts |
3.1.2 Structure Shifts |
3.1.3 Unit Shifts |
3.2 Logical Relation Shifts |
3.2.1 Shifts of Implicit Logical Relations |
3.2.2 Shifts of Coordinating Relations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7)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的框架及简要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定义 |
2.1.1 习语 |
2.1.2 习语的凝固性及变异性 |
2.2 习语研究概述 |
2.2.1 习语的总体研究 |
2.2.2 习语的变异性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3.1 认知社会语言学概述 |
3.1.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定义与理论特征 |
3.1.2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
3.1.3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核心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问题 |
3.2.2 具体方案 |
第四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基础 |
4.1 习语的生成 |
4.1.1 符号单位与语言语义 |
4.1.2 从概念到语法构式 |
4.1.3 习语的认知固化 |
4.1.4 作为认知微模型的习语 |
4.2 习语的原型 |
4.2.1 习语原型的定义 |
4.2.2 习语原型的句法性质和特征 |
4.2.2.1 结构的固化性 |
4.2.2.2 结构的开放性 |
4.2.3 习语原型的语义性质和特征 |
4.2.3.1 意义的完整性 |
4.2.3.2 概念的双层性 |
4.2.3.3 内涵的丰富性 |
4.3 习语的理解 |
4.3.1 习语的加工 |
4.3.1.1 传统观 |
4.3.1.2 组构观 |
4.3.1.3 对习语变异研究的启示 |
4.3.2 习语的理据 |
4.3.2.1 隐喻理据 |
4.3.2.2 转喻理据 |
4.3.2.3 象征理据 |
4.3.2.4 整合理据 |
第五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分类 |
5.1 习语变异类型的分析维度 |
5.2 习语变异的技术分类 |
5.2.1 形式变异 |
5.2.1.1 词汇变异 |
5.2.1.2 语法变异 |
5.2.2 语义变异 |
5.2.2.1 一词多义 |
5.2.2.2 歧义 |
5.2.2.3 意义改编 |
5.3 习语变异的规则 |
5.3.1 结构改编 |
5.3.2 字面场景操控 |
5.3.3 主题指示 |
5.3.4 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 |
5.3.5 歧义和双关 |
5.4 习语变异的类型 |
5.4.1 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 |
5.4.2 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 |
5.4.3 有意变异与无意变异 |
第六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动因 |
6.1 习语变异的生成 |
6.1.1 语言生成过程论 |
6.1.2 创造使用过程论 |
6.2 句法动因 |
6.2.1 习语句法的组构性 |
6.2.2 习语句法的非组构性 |
6.3 语义动因 |
6.3.1 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 |
6.3.2 习语语义的透明度 |
6.3.3 习语语义的关联性 |
6.3.3.1 横向关联 |
6.3.3.2 纵向关联 |
6.4 语用动因 |
6.4.1 交际需求 |
6.4.2 基于使用 |
6.5 整合动因 |
第七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制约 |
7.1 习语变异的认知制约 |
7.1.1 可识别性 |
7.1.1.1 激活概率 |
7.1.1.2 突显的习语次结构 |
7.1.1.3 概念启动 |
7.1.2 功能性 |
7.1.3 兼容性 |
7.1.4 语法性 |
7.1.5 非歧义和非突显 |
7.2 习语变异的社会文化制约 |
7.2.1 言语社区 |
7.2.2 文化层次 |
7.2.3 共享知识 |
7.3 习语变异性和凝固性的辩证关系 |
第八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
8.1 习语的社会图式 |
8.1.1 语言定势 |
8.1.2 社会定势 |
8.2 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 |
8.2.1 图式要素 |
8.2.2 图式解读 |
8.3 习语变异的模式 |
8.3.1 一个假说 |
8.3.2 双向动力 |
8.3.3 三个阶段 |
8.3.4 两条原则 |
8.3.4.1 认知优化原则 |
8.3.4.2 社会认同原则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9.2.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
9.2.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
9.3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和应用价值 |
9.3.1 对习语教学的启示 |
9.3.2 对词典编撰的启示 |
9.3.3 对语料库应用的启示 |
9.3.4 对文化符号学研究的启示 |
9.4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研究 |
2.1.1 语篇的定义 |
2.1.2 衔接与连贯 |
2.2 省略的相关研究 |
2.2.1 省略的定义与分类 |
2.2.2 形式语法视角下省略的成因解读 |
2.2.3 语用视角下省略的交际动因解读 |
2.2.4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省略的功能解读 |
2.2.5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省略的意义解读 |
2.3 口语语篇中省略的相关研究 |
2.3.1 口语语篇的特征研究 |
2.3.2 口语语篇中省略特征的研究 |
2.3.3 中介语对于二语学习者英语口语产出的影响 |
2.4 研究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省略的认知—功能理论基础 |
3.1.1 省略的认知基础 |
3.1.2 省略的功能基础 |
3.1.3 认知与功能理论结合的基础 |
3.2 口语语篇中省略的认知—功能模型构建 |
3.2.1 省略的认知—功能一体性框架构建 |
3.2.2 省略的产出认知—功能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路径 |
4.2 研究工具 |
4.2.1 Praat录音软件 |
4.2.2 UAM Corpus Tool语料库标注软件 |
4.2.3 SPSS统计分析软件 |
4.2.4 NVivo质化分析软件 |
4.3 研究对象 |
4.4 分析框架 |
4.5 数据采集 |
4.5.1 语料库数据采集 |
4.5.2 数据统计方法 |
4.5.3 访谈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省略现象的分布特征 |
5.1 省略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频次 |
5.2 省略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句法位置分布 |
5.2.1 并列短语省略 |
5.2.2 主语省略 |
5.2.3 小句省略 |
5.2.4 先行语复现 |
5.3 先行语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语境来源分布 |
5.4 先行语与省略部分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位置分布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中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解读 |
6.1 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解读框架 |
6.2 省略产出的认知理据 |
6.2.1 省略的经验观 |
6.2.2 省略的注意观 |
6.2.3 省略的突显观 |
6.3 省略产出的功能理据 |
6.3.1 省略的概念功能 |
6.3.2 省略的人际功能 |
6.3.3 省略的语篇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中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 |
7.1 二语资源匮乏 |
7.2 语境因素 |
7.3 说话人的意图 |
7.4 母语的负迁移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1.1 省略产出的分布特征 |
8.1.2 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理据 |
8.1.3 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 |
8.2 研究价值 |
8.2.1 理论价值 |
8.2.2 实践价值 |
8.2.3 对今后教学的指导 |
8.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
0.2.1 条件句 |
0.2.2 条件标记 |
0.2.3 语义范畴 |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
0.4 语料的选择 |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
1.1 逻辑关系分析 |
1.2 句法分析 |
1.2.1 句法组成 |
1.2.2 句法位置关系 |
1.2.3 句法表现 |
1.3 语义分析 |
1.3.1 偏句语义分析 |
1.3.2 主句语义分析 |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
1.4 语用分析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2.2.1 多省略形式 |
2.2.2 有标记的否定 |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
2.2.4 多受事主语句 |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
2.3.2 接谓词性成分 |
2.3.3 接体词性成分 |
2.3.4 单独成句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3.2.1 高指称性 |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
3.2.4 表示可能假设 |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及插图清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歧义在语言中的积极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D]. 郑紫晖. 辽宁大学, 2021(02)
- [3]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丽萍.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研究[D]. 唐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D]. 李林泽. 西南大学, 2021(01)
- [6]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丹. 兰州大学, 2021(02)
- [7]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D]. 范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D]. 王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10]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