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论文-刘清,朱新建,周张颖,阳盈

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论文-刘清,朱新建,周张颖,阳盈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江干线,集装箱多式联运,多目标模型,路径优化

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朱新建,周张颖,阳盈[1](2019)在《长江干线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式联运作为可利用各种运输方式优势又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将为长江沿岸经济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分析长江干线沿江运输通道数据的基础上,集成考虑运输成本、运输时间、运输风险和碳排放量四个方面因素,构建了基于多目标的长江干线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结合多式联运参与者的差异化需求,确定4个目标函数的不同权重,进而通过加权求和将多目标合并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针对长江干线集装箱的运输过程开展模型的算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多目标路径优化模型能够为运输组织者提供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最优多式联运方案.(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9年04期)

付志高,姜丰怡,谢奇[2](2019)在《基于E-DEA模型的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江海直达运输适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晰集装箱港口与江海直达运输的互动关系,分析集装箱港口的江海直达运输适应性内涵和影响因素,从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的运量和船型两个方面构建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的港口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具有熵约束的E-DEA港口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选取长江干线12个典型港口进行适应性评价,证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水运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刘涛,刘均卫[3](2018)在《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体系集中度演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梳理长江干线港口集装箱发展历程,以长江干线21个主要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1984—2016年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运用集中度法则,研究了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进过程与发展特征,判别了竞合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中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港口间的竞争加剧;(2)集中度的变化轨迹呈现快速扩散、缓慢分散、稳步集中、再次分散、再次集中等5个阶段性特征,揭示了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经历了由枢纽港占支配地位,到地区性港口迅速成长、集装箱港口体系均衡稳定的变化过程;(3)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市场处于低度寡占型,但逐渐朝着充分竞争态势发展;(4)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分布趋于均衡,空间格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上中下游多中心并存的集装箱运输网络,重庆、武汉、南京、苏州等区域性枢纽港,在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进中起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8年03期)

姜丰怡[4](2018)在《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的港口适应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落地实施,江海直达作为连接我国与世界的纽带,其需求和发展都将迎来高峰,而作为最适宜发展江海直达运输的集装箱,将借助长江黄金水道与沿线各港口无缝衔接,但由于如今各港口能力的不足以接卸服务于集装箱江海直达船舶,严重影响了集装箱江海直达的发展。因此,研究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的港口适应性,分析港口现状及未来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于助推集装箱江海直达的发展,助推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船舶、航道、市场和港口的现状,以及说明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与港口的联系和现状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的港口适应性概念,解释其内涵和特征,根据港口影响集装箱江海直达发展的因素选取指标,从集装箱江海直达运量和船型两方面构建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的港口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再次,根据选取指标的特性,建立具有熵约束的E-DEA港口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避免了由单个DEA模型可能不合理分配权重的缺陷;接着,选取长江干线12个典型港口对现状和未来目标年份2020年进行集装箱江海直达的港口适应性评价,分别从集装箱江海直达运量和船型两方面进行评价,反映出集装箱江海直达与典型港口各方面的适应程度;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港口提出合适的改进方向及建议。本文研究内容为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发展提供实用性理论模型,通过研究港口与集装箱江海直达的适应性,论述了两者关系,探究两者相互作用的规律,根据对典型港口适应性现状及未来评价,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得出部分港口在一些方面的发展不适应集装箱江海直达发展的结论,科学有针对性的为港口未来规划方向提供建议。本文提供了一种分析集装箱港口江海直达发展状况的可行方法,并能推动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和港口的发展,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同时,也对其他运输方式的开展具有一定借鉴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有较强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韩伟[5](2017)在《长江干线集装箱枢纽港选址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内河航运愈来愈受到政府和人们的关注,原因是其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相比,运量巨大,消耗燃料较少,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因此内河水运是一种适用于“低碳经济”的环保的运输方式。长江流域河流众多,十分适合发展内河运输。因集装箱运输成本低,还可以与其他运输方式一起开展多式联运,目前国家积极鼓励长江地区发展集装箱内河航运。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起步晚,发展水平不如其他内河航运发达的国家,航线网络规划没有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航线挂靠港口和航线规划不合理、运力重迭等问题显着,在理论上也缺乏对内河集装箱运输优化的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实际操作和理论两方面的分析,对内河集装箱班轮运输航线网络枢纽港口的选择规划问题开展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经典网络枢纽选址思想和模型,接着回顾了我国内河航运的发展历程;然后针对长江现有的集装箱运输状况,从航道状况、港口布局、发展环境和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特点等几个方面对长江集装箱运输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探讨。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介绍了适用于长江干线航运网络的集装箱枢纽港的P-枢纽中位选址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在枢纽港的数量确定的情况下令整个运输网络的成本最低。P-枢纽中位问题主要采用了规模经济效益的思想,将流量集中起来运输可以减少单位运输成本,从而达到降低总运输成本的目的。本文利用Microcity软件整理数据并采用该软件对0-1整数规划模型进行精确求解。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在长江干线上20个集装箱港口构成的集合中,从中筛选出枢纽港使得整个航运网络的总成本最小。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到使总费用最低'的枢纽港的数量和位置,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解决类似内河航运枢纽港选址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可以适用于航运公司航线挂靠港口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7-03-01)

李秀英[6](2017)在《允许换船作业的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舶优化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航运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集装箱船舶的投入,但目前过度的运力投入使得运力供给大于需求,经营长江集装箱运输业务的船公司之间竞争激烈。选择合适的船型对集装箱运输公司提高船舶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很重要的意义。经营长江干线的船公司在各个港口都有一定数量可供调配的船舶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合理完成运输任务,是各个船公司不断追求的目标。与远洋运输相比,长江干线在航道、船舶和集装箱货物方面具有以下特点:长江干线航道为直线型航道,港口在航道上顺次排列;用于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的船舶吨位较小;长江干线上的集装箱运输任务具有多批次、小批量的特点。长江干线在航道、船舶和货物方面的特点,促使了换船作业的发生。集装箱换船作业,是存在于内河运输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作业方式,是通过对载运集装箱进行数量上的合并和拆分,换装至容量相应的船舶,以提高船舶的利用率。近年来,换船作业机械的完善和换船作业相关规定的完善近一步推进了换船作业在长江干线上的应用。本文在航线既定,港口信息及货源信息已知的前提下,考虑换船作业,建立以总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多层编码遗传算法求解,提出包括船舶选择、挂靠港选择和运输任务指派和换船方案四方面内容的集装箱船舶调度优化方法,应用于实例求解集装箱船舶调度优化方案,并通过多组算例,与不允许换船作业情况下的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集装箱批量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实例验证表明,允许换船作业可进一步提高船舶利用率,降低运输总成本。同时,换船作业在多批次、小批量的运输任务中更具有成本优势,符合长江干线集装箱需求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7-02-01)

邓延洁[7](2015)在《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长江流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外贸进出口日益增多,长江干线集装箱的运输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目前缺乏对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需求的合理判断和统一规划,导致长江集装箱运输在运输组织、港口建设等方面还难以适应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的需求预测、航线配置、组织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以及港口航运企业在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本文综合运用数学分析、系统分析与规划、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系统分析长江流域当前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对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以外贸集装箱预测为基础的多因素多阶段相关系数预测方法,对长江干线上、中、下游干线水路集装箱运输量进行预测。其次,提出以运输系统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优化模型,并提出包含组织运输子系统和港口子系统优化的多阶段系统优化方法,基于集装箱运输需求预测结果,得出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的优化方案。再次,结合优化方案和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实际情况,使用eM-Plant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对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优化方案进行仿真评价。最后,针对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各项问题的分析和优化结果,提出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定位、发展目标,以及长江上、中、下游港口的功能定位、发展模式,并为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发展提出措施建议。(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5-10-01)

周凯捷[8](2014)在《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市场及船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作为连接我国内陆与沿海经济贸易的重要纽带,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的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对促进地区间物资流通和流域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江干线沿岸经济发展的同时集装箱吞吐量也在不断增大,对于集装箱水运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因而,按如今长江干线集装箱船型的发展现状,无论是在运输效率还是运输服务质量方面远远不能满足集装箱运输发展的要求。因此,集装箱船舶的标准化趋势也日益明显。本文首先在分析了国内外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沿革的基础上,从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洋山港的建设对长江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影响分析了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并且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长江干线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然后,从长江干线集装箱船型的发展现状和对船型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分析了船型的发展趋势,并概述了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船型标准化的发展趋势。随后指出为了适应集装箱船舶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根据船型标准化工程的需要有必要推广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化船型。以上述集装箱船舶标准化发展为前提,选取了技术性指标、经济性指标以及节能环保性指标等,并且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船型选择方案的多目标多层次模糊优选模型。其中,以部分经济性指标和节能环保性指标越低越好为目标,运用构建的模型进行模糊优选。根据推进长江船型标准化工程的需要,将已经发布的标准化集装箱船型作为候选船型,并以武汉港到洋山港典型航线为例,进行计算并求解,最后得到船舶尺度上可行、经济效果良好和满足节能环保性的最优船型。(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4-05-01)

覃辚[9](2008)在《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舶经济船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部大开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快速发展,并带动长江流域内外贸的需求增长,也促进了长江运输市场,尤其是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航速市场的迅速发展。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集装箱船舶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规模经济效益的驱动下,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趋势已经引起了长江航运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集装箱船舶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介绍了目前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并分析了这种大型化趋势产生的原因,即规模效应。以及船舶大型化发展受到的限制因素。其次对国外内河运输发达国家的集装箱运输情况进行介绍,在我国发展内河运输时可以借鉴其经验。再从航道建设、主要港口发展、长江沿岸货源情况以及现有运力状况等角度,对我国长江干线航运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我国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正朝着大型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分析其成因。然后对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舶的经济船型进行研究,分别考虑营运成本和货源情况两个因素,还考虑到航道条件、净空高度、船舶长度、港口因素的限制作用。最后通过计算单位总成本最低,得出经济船型的相关结论。(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8-09-01)

桂林林,张维竞[10](2007)在《长江干线江海联运集装箱船主尺度与动力装置选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叁峡大坝通航、洋山深水港投入生产及长江航道近年将得到大力整治,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干线的航运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于洋山港特殊地理位置导致内河船舶与海船的使用均受到一定限制.在此背景下,文中应用船舶设计、船舶阻力、船舶动力装置及船舶技术经济论证等相关知识,以规划中的长江干线航运环境为基础,探讨了重庆、武汉、南京到洋山港航线的集装箱船船型、动力装置的开发与优选.(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07年02期)

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晰集装箱港口与江海直达运输的互动关系,分析集装箱港口的江海直达运输适应性内涵和影响因素,从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的运量和船型两个方面构建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的港口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具有熵约束的E-DEA港口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选取长江干线12个典型港口进行适应性评价,证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论文参考文献

[1].刘清,朱新建,周张颖,阳盈.长江干线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9

[2].付志高,姜丰怡,谢奇.基于E-DEA模型的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江海直达运输适应性分析[J].水运管理.2019

[3].刘涛,刘均卫.长江干线集装箱港口体系集中度演进分析[J].经济地理.2018

[4].姜丰怡.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的港口适应性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5].韩伟.长江干线集装箱枢纽港选址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6].李秀英.允许换船作业的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舶优化调度[D].大连海事大学.2017

[7].邓延洁.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8].周凯捷.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市场及船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9].覃辚.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舶经济船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10].桂林林,张维竞.长江干线江海联运集装箱船主尺度与动力装置选型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

标签:;  ;  ;  ;  

长江干线集装箱船论文-刘清,朱新建,周张颖,阳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