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蓝藻论文-吴军伟,曹喜涛

脱水蓝藻论文-吴军伟,曹喜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脱水蓝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合硫酸铁,蓝藻,絮凝,离心脱水

脱水蓝藻论文文献综述

吴军伟,曹喜涛[1](2016)在《聚合硫酸铁对太湖蓝藻离心脱水的促进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室自行配制的聚合硫酸铁对蓝藻絮凝脱水试验,结果表明,随聚铁用量增加,聚铁对蓝藻絮凝脱水效果增加,在pH为2,温度为35℃的条件下,聚铁对蓝藻絮凝脱水最好,也研究了聚合硫酸铁和其它药剂配合使用对蓝藻絮凝脱水效果,为聚合硫酸铁对蓝藻絮凝脱水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崔亚伟,侯宇隆[2](2014)在《滇池蓝藻的脱水及固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向滇池蓝藻浆中分别加入生石灰、叁氯化铁两种不同量的调理剂并进行抽滤脱水,脱水后采用天然高分子凝胶载体中的琼脂和有机合成高分子凝胶载体聚乙烯醇(PVA)作为固化剂对蓝藻进行固化处理。结果表明,叁氯化铁的脱水性能较生石灰为好,其最佳投加量为4 g/50 mL,脱水率约为49.1%,脱水后蓝藻含水率为50.9%。经机械强度与耐热性测试后可知,聚乙烯醇固化效果较琼脂为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4年01期)

李耀耀[3](2013)在《巢湖蓝藻的机械清除工艺以及离心脱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针对近年来国内外湖泊、水库等重要水域频繁发生大规模蓝藻水华现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套新型的水华蓝藻治理工艺,采用固定除藻设施对湖区水华蓝藻进行机械清除以及投加剥离液辅助机械清除,利用筛网过滤-浓缩-卧螺离心机脱水成藻泥工艺对获得的蓝藻进行藻水分离,方便其后续处理,最后将藻泥运至有机肥厂进行综合利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巢湖蓝藻为对象,提出了水华蓝藻的机械清除工艺:浮式围栏引导-机械清除(投加剥离液后的机械清除)”。剥离液的实验室小试结果表明,剥离液在投加量为0.10g/L时,对水华蓝藻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藻类去除率能到89.5%,在此投加量下藻絮体的抗扰动能力也最强。对投加剥离液后的藻絮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藻絮体形成非常有规律的空间架构,架桥网捕作用明显。200m2围栏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投加剥离液辅助机械清除的方法能迅速、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水华蓝藻,水体的浊度、TP、Chla、TN、SS、COD、BOD5、总藻密度等指标下降十分明显,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藻类去除率以Chla计,投加剥离液清除的除藻率为51%。(2)藻水分离试验工艺为:筛网过滤-浓缩-卧螺离心机脱水成藻泥。试验结果表明,斜筛网有着很好的过滤效果,对Chla的过滤效率可达66.8%。投加0.005g/LCP-8750絮凝浓缩后,得到含水率为95.7%的藻渣。由试验获得卧螺离心机最佳运行参数:差转速3~4r/min,絮凝剂投加量3.11kg/tDS,得出藻泥含水率为89%~90%。(3)采用强制通风堆肥对藻泥进行堆肥处理,藻泥风干3d后,与稻草秸秆按1:2体积比进行堆肥,50~60d后,种子发芽指数基本能达到80%以上,肥堆呈现了较好的腐熟度。大肠杆菌菌数的变化表明高温期是杀灭病原菌的主要时期。对有机肥成品特性进行分析,其氮、磷、钾、有机质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使用标准。(4)2011年5月—2011年10月在巢湖运用上述方法清除湖面水华蓝藻,共处理富藻水1.62万吨,得到含水率89%藻泥970t,累计清除蓝藻106.7t(干重)。得到有机肥成品1304t。按照所清除蓝藻的总氮、总磷、总钾的平均含量计算,相当于从湖中移除了氮6.25t,磷2.1t。实践证明,试验整套工艺路线简单,设备价格较低,水华蓝藻的收获量大,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能带来一定的环境经济效益。这些结果表明在水华蓝藻大量暴发时,采用机械除藻,对控制蓝藻水华污染,有效降低氮、磷等污染物可以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3-04-01)

任云[4](2010)在《太湖水华蓝藻脱水及好氧堆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华蓝藻暴发对周边地区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由于蓝藻死亡后自身释放的氮、磷随地表和地下径流仍流入太湖水体并引发恶臭,会引发二次污染,因此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置蓝藻,已成为治理水华蓝藻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蓝藻高效脱水及脱水蓝藻堆肥化为研究目标,探讨了生物合成硫酸聚铁混凝-厢式压滤组合工艺和生物沥浸技术对富藻水的脱水效果,通过添加不同固定剂研究脱水蓝藻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控制,最后,根据最佳堆肥条件对脱水蓝藻进行了好氧堆肥中试研究,以期为蓝藻堆肥化处理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采用生物合成聚合硫酸铁(BPFS)混凝-厢式压滤机组合工艺对富藻水进行脱水处理,探讨了投加BPFS、BPFS与石灰复合药剂及采用不同滤布对富藻水压滤后滤液水质及蓝藻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0.17 g/L(以总Fe量计)BPFS与3.30 g/L石灰复合药剂再进行厢式压滤可有效改善其脱水性能,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52%和89.54%,对TN的去除率接近100%,能使出水(滤液)就近排入地表水体。采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xidans LX5),通过70 L反应器试验研究了不同Fe2+添加量下生物沥浸对含固率为0.87%的富藻水的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沥浸能够有效的提高蓝藻液的脱水性能,2 g/L Fe2++接种物的处理脱水效果最好,该处理生物沥浸后富藻水沉降率为40%-46%,比阻达到了脱水性能中等程度。富藻水厢式压滤脱水试验表明,生物沥浸后蓝藻与污泥7:3混合脱水时效果最佳,蓝藻饼的含水率为73.64%。蓝藻含氮量高,C/N比低,利用传统的堆肥方式容易使有机氮降解后产生氮素损失,因此研究了酸化沸石、过磷酸钙和磷酸与Mg(OH)2混合液叁种固定剂对脱水蓝藻堆肥过程中氮素固定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过磷酸钙能明显促进物料的降解,固氮率为52.5%,堆肥产物氨氮量比堆肥前增加了23.52%,同时磷素也增加了67.56%。水华蓝藻脱水后,蓝藻、木屑和腐熟污泥按1:2:1进行堆肥中试。结果表明,脱水蓝藻经过一个月可以达到腐熟,添加过磷酸钙处理的堆肥品质明显优于对照处理,有机质含量为490 g/kg,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为20.75 g/kg.10.02 g/kg和11.32 g/kg,总养分含量达到9.77%,堆肥肥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一有机物(NY525-2002)》的要求。堆肥过程中,在微生物的作用,藻毒素含量明显降低,两种堆肥体系的MC-RR降解率均在90%左右,添加过磷酸钙后,提高了藻毒素的降解率,MC-RR和MC-LR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2.96%和100%,保证了蓝藻堆肥农用的安全性,为脱水蓝藻好氧堆肥化提供了可行性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0-10-01)

脱水蓝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向滇池蓝藻浆中分别加入生石灰、叁氯化铁两种不同量的调理剂并进行抽滤脱水,脱水后采用天然高分子凝胶载体中的琼脂和有机合成高分子凝胶载体聚乙烯醇(PVA)作为固化剂对蓝藻进行固化处理。结果表明,叁氯化铁的脱水性能较生石灰为好,其最佳投加量为4 g/50 mL,脱水率约为49.1%,脱水后蓝藻含水率为50.9%。经机械强度与耐热性测试后可知,聚乙烯醇固化效果较琼脂为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脱水蓝藻论文参考文献

[1].吴军伟,曹喜涛.聚合硫酸铁对太湖蓝藻离心脱水的促进作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6

[2].崔亚伟,侯宇隆.滇池蓝藻的脱水及固化技术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4

[3].李耀耀.巢湖蓝藻的机械清除工艺以及离心脱水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4].任云.太湖水华蓝藻脱水及好氧堆肥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

标签:;  ;  ;  ;  

脱水蓝藻论文-吴军伟,曹喜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