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河南石油勘探局双河医院急诊内科474780)
【中图分类号】R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1-0077-02
杀虫双是属仿生型沙蚕毒素(nereistoxion,NTX)类农药,它具有高效、低残留、杀虫谱广及无“三致”作用等优点,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用杀虫剂。随着杀虫双在我国的大面积使用,人急性中毒时有有发生,且多为经口中毒。我科在1998-2010年间共抢救杀虫双中毒患者1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46例杀虫双患者(男59例,女87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1岁,均为口服中毒,大多是与家人生气后自服,服毒量30~750ml,口服中毒后一般5~60分钟发病。中毒患者表现不一,112患者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91例患者有胸闷、出汗,23例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12例出现紫绀、血压下降,8例昏迷、呼吸停止、抽搐。其中8例昏迷病人服毒量均在300ml以上。
1.2抢救方法:所有患者均获得到明确的服毒证据,明确诊断,均及时进行催吐、彻底洗胃、导泻、补液、利尿等综合治疗,服毒量在50ml以上均根据病情给予小剂量阿托品(0.5~3mg/次),一般不超过3日;血压下降者给予多巴胺维持血压;出现惊厥者应用地西泮;出现呼吸衰竭或停止者给予气管插管、人工或机械辅助通气,对于大剂量服毒者先行气管插管后再予洗胃。
146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抢救措施138例患者脱离危险,完全康复,7例患者(服毒量在300ml以上)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口服400ml患者经抢救维持机械通气后转院,随访20天后死于多脏器衰竭。
2讨论
杀虫双进入体内首先转化成沙蚕毒素,胃是主要转化部位,进入体循环,放射性分布以肾脏最高,其次是肝、脾、肺、心、脑,在血液中主要存在于红细跑中,且吸收、分布、排泄迅速,不易蓄积,主要经尿路排出。王绪卿等[1]对3例杀虫双中毒死者的血、胃及肝样品进行分析,在血、胃及肝样品中未检出杀虫双,均检出沙蚕毒素。
由于杀虫双在体内吸收、转化、排泄快,所有中毒症状包括昏迷在内均延续不太久,可逐渐减轻,但是部分患者,特别是口服在150ml以上的患者致呼吸衰竭起病迅速,病程进展迅速,在发生呼吸衰竭前往往无特异性中毒症状,极易造成医务人员对病情估计不足,延误抢救时机。我们在抢救中逐步总结,在接诊口服大剂量杀虫双患者时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一方面及时向患者及其亲属讲明会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一方面充分做好气管插管等准备;对于发生呼吸衰竭时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或在发生呼吸衰竭前取得患者及亲属同意后先行插管,抢救成功率较前期有明显提高。
关于杀虫双中毒的解毒剂应用:陈志康等[2]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确认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和二巯基丁二钠(DMS)是急性杀虫双中毒的特效解毒剂,尤以前者更佳,其解毒机制尚未清楚。可参考以下DMPS的用量和用法:每次0.125g,第1天3-4次,第2天2-3次,以后1~9次/d,一般连用2~3日。阿托品能对抗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消除或减轻毒蕈碱样症状,对抗呼吸中枢抑制,应小剂量应用,不主张阿托品化。轻、中度中毒每次用阿托品0.5~1mg,1~4小时1次,重症每次2~3mg,15~60分钟1次,维持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3日。
总之,杀虫双中毒在基层是常见的农药中毒,在救治这类患者特别是大量服毒的患者时,要在综合救治的基础上,要高度重视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的可能,做好及时建立有效的人工辅助呼吸的准备,这是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基层卫生院二巯基丙磺酸钠等特效解毒剂储备不足或是空白,也是我们今后有待提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绪卿,赵云峰,冯燕,等.杀虫双中毒死者血液、胃及肝中原型物及其代谢物分析.卫生研究.1995,24(6):346-349.
[2]陈志康,胡国新,狄允凡.二巯基络合剂抢救急性杀虫双中毒23例.新药与临床.1992,11(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