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感染论文-袁红梅,刘治清,陈文,陈雯雯,王璨粲

牙周感染论文-袁红梅,刘治清,陈文,陈雯雯,王璨粲

导读:本文包含了牙周感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医院感染,牙周病,质量控制,诊间处置

牙周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袁红梅,刘治清,陈文,陈雯雯,王璨粲[1](2019)在《PDCA循环在牙周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索PDCA循环在牙周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成立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小组(院感质控组),履行拟定计划(Plan)、执行措施(Do)、检查反馈(Check)、总结并采取进一步措施(Action),进行5 s管理,记录分析此过程中物表清洁合格率、物品有效期合格率、诊间处置率,评价PDCA循环干预的效果。结果经过多次PDCA循环,诊间处置执行率由29.41%提高到100%,材料、仪器设备物表清洁合格率由33.59%提高到100%,物品效期合格率由91.77%提高到100%。结论运用PDCA循环,促进了5S管理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落实,为提升医疗质量、维护医疗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高碧云[2](2019)在《慢性牙周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系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慢性牙周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性评价二者联系强度,为慢性牙周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幽门螺杆菌与慢性牙周炎相关的临床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进行文献质量评价,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比值比(odd ratio, 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同时进行发表偏倚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共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8篇,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后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牙周炎之间存在相关性(OR=4.19,95%CI=2.79-6.28)。Beggers’s检验未发现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显示本研究结果较为稳定、敏感性低。结论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慢性牙周炎潜在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口腔医学技术进步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高碧云[3](2019)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纳入有关Hp感染与慢性牙周炎关系的文献,采用Stata 12.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篇文献共21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可增加慢性牙周炎的发生风险(P<0.05);亚组分析结果也显示Hp感染可增加慢性牙周炎的发生风险(均P<0.05)。敏感性分析提示本研究结果敏感性较低,结果较为稳定。未发现本研究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 Hp感染可能是慢性牙周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19期)

孙静,原韶钟[4](2019)在《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牙周炎相关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与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的常见致病菌。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的低氧环境利于Hp的定植,并会随唾液的吞咽进入胃内,使牙周炎患者成为胃Hp感染的"易感人群",增加胃Hp感染的概率;同时胃Hp可能通过胃食管返流的途径进入口腔,增加牙周炎发生、发展的风险。有学者认为,牙周基础治疗可使胃Hp感染率显着下降,对消化道疾病及牙周炎的防治产生积极的作用。文章就胃Hp与牙周炎的相关关系及二者之间相关关系发生的机制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李焕影,梁东生,胡乃明,戴杏竹,何佳宁[5](2019)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其在牙周组织的病理损伤机制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幽门螺杆菌SS1及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通过庆大霉素保护实验建立幽门螺杆菌侵袭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高浓度(MOI=100:1)及低浓度(MOI=10:1)的侵袭模型模型,分别共培养6h后,检测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连续7 d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及周期相关调节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幽门螺杆菌标准株SS1侵袭细胞后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并且幽门螺杆菌标准株SS1感染的浓度越高,抑制细胞增殖的情况越明显。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G2期DNA含量随感染浓度增加而升高,细胞G2期发生阻滞。幽门螺杆菌标准株SS1感染后可导致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G2期的相关调节蛋白cyclinB1、CDK1、Cdc25C表达失常,并且CDK1-Y15和Cdc25C-S216磷酸化蛋白增加,导致G2期阻滞。结论说明幽门螺杆菌标准株SS1对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有损伤作用。幽门螺杆菌标准株SS1通过影响Cdc25C/CDK1/cyclinB1通路的调节导致G2期阻滞,有丝分裂受阻,抑制细胞增殖。(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7-24)

尹敏,王海花,宣桂红,田琪琪,冯伟[6](2019)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MMP-3及IFN-γ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218例,轻度牙周炎113例、中重度牙周炎105例,同期选取115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研究。观察研究对象Pg感染阳性率、阴性率和治疗前后血清MMP-3、IFN-γ水平。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阳性196例(89.91%),健康人群Pg感染阳性23例(20.00%),二者比较(P<0.05)。中重度牙周炎患者Pg阳性率高于轻度牙周炎患者,轻度牙周炎患者高于健康人群(P<0.05)。治疗前,轻、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阳性率、MMP-3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IFN-γ水平低于健康人群,中重度牙周炎患者Pg感染阳性率、MMP-3水平高于轻度牙周炎患者、IFN-γ水平低于轻度牙周炎患者(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轻、中重度牙周炎患者Pg感染阳性率、MMP-3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g感染率与外周血MMP-3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g感染率、MMP-3水平与IFN-γ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Pg感染与外周血MMP-3、IFN-γ具有相互促进效应,监测其水平,利于评价感染程度。(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孙静[7](2019)在《牙周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与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牙周炎与体检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分析影响牙周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做健康体检的35~65岁共1082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牙周状况及牙周炎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牙周炎组(共3080例)和非牙周炎组(共7742例),对牙周炎与体检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探讨分析牙周炎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对牙周炎与体检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有12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年龄、性别、牙结石、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脂症、颈动脉粥样硬化、Hp感染、脂肪肝。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牙结石、吸烟、糖尿病是影响牙周炎的危险因素。结论:牙周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与年龄、性别、牙结石、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BMI、高血脂症、颈动脉粥样硬化、Hp感染、脂肪肝有关;其中年龄、牙结石、吸烟、糖尿病是影响牙周炎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目的:通过对消化科就诊患者的牙周炎检出率与胃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探讨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在2018年3月-2018年10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并自愿接受牙周检查的人群中,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21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0例胃Hp阳性者作为病例组;101例胃Hp阴性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受试者~(13)C-UBT的超基准值(delta over baseline,DOB)及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按照~(13)C-UBT的检查结果,将受试者的DOB值分为低、中、高叁个等级;牙周状况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牙周炎四组。比较胃Hp阳性人群与胃Hp阴性人群的牙周炎患病率;比较不同牙周状况胃Hp阳性人群的DOB值;分析胃Hp阳性人群牙周炎的炎症程度与不同DOB值等级的相关性;分析胃Hp阳性人群的DOB值与PD、SBI、CAL的相关性。结果:胃Hp阳性人群的牙周炎患病率56.67%高于胃Hp阴性人群的牙周炎患病率42.57%(c~2=4.357,P=0.037)。不同牙周状况胃Hp阳性人群的DOB值:重度牙周炎组[100.10±28.58]>中度牙周炎组[51.43±16.78]>轻度牙周炎组[27.00±18.26]、正常牙周组[26.90±23.12](P<0.05)。胃Hp阳性人群的牙周炎的炎症程度与DOB值等级呈正相关关系(r=0.592,P<0.001)。胃Hp阳性人群的DOB值与PD(r_s=0.353,P=0.003)、CAL(r_s=0.625,P<0.001)呈正相关关系,与SBI无相关性(P>0.05)。结论:牙周炎与胃Hp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6)

汪明娣,余宏燕[8](2019)在《妊娠期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口内牙周状况及菌株检出情况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妊娠期女性作为特殊群体,其对相关身体检查的重视度较高,但对口腔保健易忽略,导致妊娠期口腔疾病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孕妇自身健康造成影响情况下,对胎儿的健康发育存在一定危害~([1])。而口腔念珠菌感染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为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患者临床特点为存在临床体征表现的口腔念珠菌病、缺乏临床症状表现的健康带菌者~([2])。基于此,本研究对妊娠期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口内牙周状况及菌株检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0期)

周惠娜,王锦文,刘莉娜,夏旭华[9](2019)在《老年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感染控制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对其牙周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不接受牙周治疗,观察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糖代谢指标以及牙周感染控制率。结果观察组SBI为(2.46±0.25)、PD为(3.14±0.45)mm、PLI为(1.96±0.25);FPG为(5.42±0.84)mmol/L、2 h PG为(7.95±1.01)mmol/L、HbAlc为(6.34±0.53)%,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牙周感染控制率为93.33%,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老年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以及牙周相关指标,降低牙周感染发生概率。(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周婷,吴艳[10](2019)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致患者慢性牙周炎发病的可能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致患者慢性牙周炎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行慢性牙周炎拔牙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牙周健康的128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PCR对两组牙龈卟啉单胞菌进行检测,于无菌条件下刮取超过1/3的牙周膜组织,部分细胞采用牙龈卟啉单胞菌ACTT33277进行感染,部分不进行感染处理。采用Western Blot对NLRP3蛋白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IL-18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率为82.0%,显着高于对照组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率(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5 mm、6 mm、7 mm的探诊深度时,观察组牙龈卟啉单胞菌浓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进行人工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牙周膜细胞的NLRP3、IL-1β与IL-18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未进行人工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牙周膜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牙周炎,NLRP3、IL-1β与IL-18的高表达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牙周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慢性牙周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性评价二者联系强度,为慢性牙周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幽门螺杆菌与慢性牙周炎相关的临床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进行文献质量评价,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比值比(odd ratio, 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同时进行发表偏倚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共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8篇,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后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牙周炎之间存在相关性(OR=4.19,95%CI=2.79-6.28)。Beggers’s检验未发现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显示本研究结果较为稳定、敏感性低。结论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慢性牙周炎潜在的危险因素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牙周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1].袁红梅,刘治清,陈文,陈雯雯,王璨粲.PDCA循环在牙周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2].高碧云.慢性牙周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系统性评价[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口腔医学技术进步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汇编.2019

[3].高碧云.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J].广西医学.2019

[4].孙静,原韶钟.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牙周炎相关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9

[5].李焕影,梁东生,胡乃明,戴杏竹,何佳宁.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6].尹敏,王海花,宣桂红,田琪琪,冯伟.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MMP-3及IFN-γ水平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7].孙静.牙周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与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

[8].汪明娣,余宏燕.妊娠期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口内牙周状况及菌株检出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

[9].周惠娜,王锦文,刘莉娜,夏旭华.老年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感染控制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

[10].周婷,吴艳.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致患者慢性牙周炎发病的可能机制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  

牙周感染论文-袁红梅,刘治清,陈文,陈雯雯,王璨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