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裂缝油气藏论文-赵良金,杨广林,王瑞飞,黄新文,李新军

砂岩裂缝油气藏论文-赵良金,杨广林,王瑞飞,黄新文,李新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砂岩裂缝油气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濮凹陷,叁迭系,裂缝性砂岩储集层,主控因素

砂岩裂缝油气藏论文文献综述

赵良金,杨广林,王瑞飞,黄新文,李新军[1](2010)在《东濮凹陷裂缝性砂岩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发现叁迭系裂缝性砂岩油气藏,油气主要富集在岩石节理、裂缝、缝洞中,基质不含油。通过对油气族组成、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油气地球化学研究,认为东濮凹陷叁迭系砂岩裂缝性油藏原油来源于古近系,油藏类型为新生古储式;天然气来源于石炭-二迭系,气藏类型为古生新储式。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濮凹陷叁迭系砂岩裂缝性油藏成藏条件,认为供烃条件、储集空间、构造部位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供烃条件决定油气藏规模、裂缝提供油气储集空间、构造控制油气成藏位置。根据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不同地区叁迭系储集层构造特征、供烃条件、油气藏特征,总结出东濮凹陷北部叁迭系砂岩裂缝性油气藏的3种成藏模式,即:双断双向供烃成藏、单断双向供烃成藏、单断单向供烃成藏。图10表1参15(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0年02期)

沈万杰,苏惠,巩磊,李彦录,宋瑞荣[2](2009)在《东濮凹陷叁迭系砂岩潜山油气藏裂缝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濮凹陷中生界叁迭系砂岩潜山油气藏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受岩性、岩层厚度、构造等因素的控制作用,储层中发育不同规模的裂缝系统,它们不仅提供了储集层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而且提供了油气的主要渗流通道。通过地表露头、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综合研究,东濮凹陷北部叁迭系砂岩潜山油气藏主要发育北北东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3组高角度构造裂缝,具有节理型裂缝和断层型裂缝2种类型,此外还有与层面近平行的成岩裂缝。在纵向上,该区以二马营组2砂组裂缝最发育,其次是二马营组3砂组和二马营组1砂组,而和尚沟组和刘家沟组裂缝的发育程度明显变差。在横向上,裂缝沿地垒构造高部位呈带状分布,其中"人"字形和"入"字形构造样式的裂缝发育最好。(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09年04期)

苏惠[3](2009)在《东濮凹陷北部中生界砂岩裂缝型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东濮凹陷中生界砂岩裂缝研究为主线,通过中生界地层界定、油气源对比、砂岩裂缝储层成因机理、油气藏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等研究,明确了东濮中生界砂岩裂缝型油气藏分布规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明确东濮凹陷中生界为中—下叁迭统地层。东濮凹陷中生界地层时代归属长期不清,在卫77-3、卫77-4井中生界岩芯中发现了属于中下叁迭统的宽肋粉、二肋粉等代表性化石,岩心同位素年龄分析在235Ma左右,确定了东濮凹陷中生界地层属中下叁迭统。进一步建立了东濮凹陷与华北地区中生界地层的区域对比关系,明确了东濮中生界地层分布规律,从而使东濮凹陷30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中生界地层归属问题得到解决。(2)中生界有效储层为裂缝砂岩,受构造应力作用影响,裂缝的形成有两期特点。东濮凹陷北部中生界砂岩基质不具备储集性能,但砂岩裂缝发育,泥岩裂缝不发育,有效储层为砂岩裂缝和缝洞。中生界砂岩储层裂缝主要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早期在水平挤压应力场作用下主要形成了东西向裂缝,东营末期的构造反转期主要形成了北东向裂缝。构造应力是影响砂岩储层裂缝形成的外因,储层岩性、砂岩厚度、岩石力学性质等是影响砂岩储层裂缝形成的内因,测井解释和地震预测表明中生界上部和构造高部位裂缝发育程度较高。(3)中生界地层原油来自古近系,而天然气主要来自石炭-二迭系。根据油气源对比,文明寨明471、卫城地区卫77-3、卫77-4等井中生界原油来源于周边沙叁、沙四段强还原环境条件下的低熟-成熟烃源岩,为新生中储油藏;户部寨地区卫79-9等井中生界气源来自下伏的石炭-二迭系煤系地层,为古生中储气藏。(4)中生界为砂岩裂缝构造层状潜山油气藏。中生界砂岩基质不含油,裂缝、缝洞含油,为砂岩纯裂缝型构造层状潜山油气藏,是渤海湾盆地发现的新油气藏类型。供烃条件决定油藏规模、砂岩控制裂缝发育、裂缝决定油气分布、构造影响油气富集。裂缝形成时期与生排烃时期的匹配关系决定了成藏的有效性。建立了东濮叁迭系砂岩裂缝性油气藏3种成藏模式:即双断双向供烃、双断单向供烃和单断双向供烃成藏模式。预测油气资源潜力3800×10~4t,指出了3个有利的勘探区带。论文成果指导勘探部署,取得了东濮凹陷北部中生界潜山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研究成果也可为类似地区的油气地质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09-05-01)

李桂霞,王亚红,赵广珍,张淑芹,魏新源[4](2008)在《叁迭系砂岩裂缝性油气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中原油田在东濮凹陷的文明寨、卫城地区首次发现一种新型油气藏,即叁迭系纯砂岩裂缝性油气藏。该类型油气藏的油气富含在岩石的节理、裂缝、缝洞中,基质不含油,其裂缝、缝洞既是储集空间又是渗流通道,缝洞型的储集空间类型与碳酸盐岩灰岩地层相似,但不如灰岩地层溶洞发育,这是一种类型独特的油气藏,在国内也是首次发现。因此,搞清其成因与控制因素,对指导国内中生界纯砂岩裂缝性油气藏勘探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08年11期)

李娟,李琦,孙松领,赵先进,苏月琦[5](2007)在《低渗透砂岩油气藏裂缝综合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渗透砂岩储层中裂缝既是储油空间,又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对储层裂缝的描述和预测是其开发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单一研究方法不能满足精细预测的需要,迫切需要将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指导勘探开发的目的。以东濮凹陷户部寨气田为例,综合运用岩心描述、镜下观察、测井综合指数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应力应变分析、裂缝开启性分析等方法,对沙四段低渗透致密储层裂缝的分布规律及开启性做出预测。(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07年04期)

砂岩裂缝油气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东濮凹陷中生界叁迭系砂岩潜山油气藏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受岩性、岩层厚度、构造等因素的控制作用,储层中发育不同规模的裂缝系统,它们不仅提供了储集层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而且提供了油气的主要渗流通道。通过地表露头、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综合研究,东濮凹陷北部叁迭系砂岩潜山油气藏主要发育北北东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3组高角度构造裂缝,具有节理型裂缝和断层型裂缝2种类型,此外还有与层面近平行的成岩裂缝。在纵向上,该区以二马营组2砂组裂缝最发育,其次是二马营组3砂组和二马营组1砂组,而和尚沟组和刘家沟组裂缝的发育程度明显变差。在横向上,裂缝沿地垒构造高部位呈带状分布,其中"人"字形和"入"字形构造样式的裂缝发育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砂岩裂缝油气藏论文参考文献

[1].赵良金,杨广林,王瑞飞,黄新文,李新军.东濮凹陷裂缝性砂岩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

[2].沈万杰,苏惠,巩磊,李彦录,宋瑞荣.东濮凹陷叁迭系砂岩潜山油气藏裂缝特征[J].断块油气田.2009

[3].苏惠.东濮凹陷北部中生界砂岩裂缝型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4].李桂霞,王亚红,赵广珍,张淑芹,魏新源.叁迭系砂岩裂缝性油气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

[5].李娟,李琦,孙松领,赵先进,苏月琦.低渗透砂岩油气藏裂缝综合预测[J].断块油气田.2007

标签:;  ;  ;  ;  

砂岩裂缝油气藏论文-赵良金,杨广林,王瑞飞,黄新文,李新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