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毛蛋白基因论文-周林,李颖,吕振明,迟长凤,吴常文

鞭毛蛋白基因论文-周林,李颖,吕振明,迟长凤,吴常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鞭毛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曼氏无针乌贼,Spef1,cDNA,生物信息学

鞭毛蛋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周林,李颖,吕振明,迟长凤,吴常文[1](2018)在《曼氏无针乌贼精子鞭毛蛋白1(Spef1)基因克隆以及组织表达特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精子鞭毛蛋白1(Spef1)在精子鞭毛结构的形成与组装中的生物学意义及功能,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Spef1(简称Sj Spef1)基因cD NA全长进行克隆和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SjS pef1 cD NA全长序列共1 135 bp,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178 bp和165 bp,预测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792 bp。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0.567 7 ku,等电点7.03,是一种亲水性蛋白。不存在跨膜区以及信号肽序列,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蛋白。二级结构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丰富的螺旋结构(49%)。氨基酸同源建模显示其蛋白的CH2结构域主要由4个螺旋结构组成,并由多个loop结构串联而成。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它与加州双斑蛸的相似性最高且仅为59.49%,表明Spef1在进化中并不保守。基于Spef1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和加州双斑蛸进化关系最近。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Spef1在曼氏无针乌贼的精巢中有显着表达。Spef1基因的成功克隆以及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对于深入研究其细胞定位以及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王晓宇,陈志谊,刘文真,罗楚平,张荣胜[2](2015)在《转鞭毛蛋白基因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为了抵御病原物的侵染,一种重要的手段是识别PAMPs(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s),使自身产生防卫反应;病原微生物为了回避这种抗性,就会产生各种毒素和效应物来抑制和扰乱植物的防卫反应。通常我们把这种抑制和扰乱植物的防卫反应的毒素和效应子称之为致病因子。目前有两种非寄主抗性的模型,一种模型认为由于缺少真菌效应蛋白使PMAPs触发了植物的防御反应,从而产生持久抗性;而另一种模型认为许多R基因编码NBS-LRR蛋白质,同时识别许多无毒基因(Avr)编码的效应蛋白,从而产生持久抗性。鞭毛蛋白即属于上述第一种模型中的激活蛋白,其诱导抗病机理是激发植物本身的免疫系统。这一特性决定了该类蛋白的持续广谱的应用前景。类似于harpin蛋白,鞭毛蛋白可诱导植物产生对多种病原菌的抗性,可能还有抗虫性等,这就提示我们通过基因工程策略,将这类蛋白转入植物,有可能得到广谱高效的转基因抗病植株。本实验室筛选的生防菌Bs-916,对水稻有诱导抗病性,其鞭毛蛋白诱导水稻抗病性的机制可能和病原菌诱导的机理不同。因此我们从Bs-916中克隆了鞭毛蛋白,并使用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构建了转基因重组载体,并将其转入水稻最终筛选得到98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对这些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有12个转基因株系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随后抗病性鉴定表明有3个转基因株系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较高的抗性。这项研究工作为目前的转基因研究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基因资源,拓宽了可应用基因资源的范围,使转基因抗病育种工作的方法更多样,策略更灵活。(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7-21)

许彦芬,王海亮,陈大菾,宋晓玲,黄倢[3](2015)在《基于鞭毛蛋白基因的坚强芽孢杆菌特异性套式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鞭毛蛋白编码基因hag具两端的保守序列及中间可变区域,在细菌的分类和鉴定中可作为分子标记。本研究克隆了坚强芽孢杆菌鞭毛蛋白编码基因hag部分序列,根据所得核酸序列设计套式引物Bfho和Bfhi,进行菌株的套式PCR特异性检测。此外,采用内引物Bfhi建立坚强芽孢杆菌荧光定量PCR特异性检测方法并确定该方法的检测限,对15个模拟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组中坚强芽孢杆菌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坚强芽孢杆菌hag基因长为1213 bp,经比对,与枯草芽孢杆菌hag基因相似性为13%-15%。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坚强芽孢杆菌菌株PC004和PC024的检测限分别为17.3×103和19.7×103 CFU/ml。模拟样品检测结果显示,15个样品中检测出7个阳性,并同时定量各样品中坚强芽孢杆菌的含量。本研究建立的坚强芽孢杆菌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操作时间短、灵敏度高,可为该菌的实际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渔业科学进展》期刊2015年03期)

沈雪飞,翟新新,温振才,孙真,贾生美[4](2015)在《嗜水气单胞菌鞭毛蛋白基因flaB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表达及纯化嗜水气单胞菌鞭毛FlaB蛋白,比较了它与天然鞭毛蛋白的抗原性,为以后鱼类弧菌病的防治及其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出嗜水气单胞菌鞭毛蛋白基因flaB,经确定后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表达,并用电洗脱法对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并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嗜水气单胞菌鞭毛蛋白flaB基因全长912bp,编码30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2kDa,Western-blot结果表明兔抗FlaB血清不仅能与重组鞭毛蛋白发生反应,而且能与天然鞭毛蛋白发生反应。结论鞭毛蛋白FlaB可能是嗜水气单胞菌的重要保护抗原之一,为下一步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姜华,徐湾,张逸飞,邹小倩,裴尚飞[5](2015)在《5种克罗诺杆菌鞭毛蛋白fliC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C.sakazakii BAA 894全基因组序列中fliC基因(Gene ID:CP000783.1),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了5种克罗诺杆菌fliC基因的全长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fliC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fliC基因的全长为837bp,编码279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5种克罗诺杆菌fliC基因的序列相似性为92.11%~99.40%;与其它细菌的fliC序列进行比较,其核酸序列同源性为51.73%~82.57%.这表明克罗诺杆菌fliC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可作为制备克罗诺杆菌多克隆抗体或单克隆抗体的一种候选抗原.(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王晓宇,陈志谊,刘文真,罗楚平,张荣胜[6](2014)在《转鞭毛蛋白基因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从生防菌枯草芽胞杆菌Bs-916中克隆了鞭毛蛋白基因,利用转基因载体pCAMBIA1300转入水稻,筛选得到98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有12个转基因株系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随后抗病性鉴定表明,有3个转基因株系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较高的抗性。该研究为目前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转基因研究拓宽了可应用基因资源的范围。(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杨晓[7](2014)在《荧光假单胞菌鞭毛蛋白对黑松细胞作用的转录组分析及黑松银松素合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松材线虫携带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的鞭毛蛋白会引起黑松(Pinus thunbergii)细胞非典型性凋亡,为了从mRNA水平研究鞭毛蛋白对于黑松细胞的影响机制,本文使用鞭毛蛋白及去离子水分别处理黑松愈伤组织,通过Illumina solexa测序技术对两组样本进行转录组分析,进一步利用RT-PCR技术克隆从黑松体内获得的经转录组分析得出的与银松素合成酶mRNA高相似度的序列,并进行表达纯化。结果表明:通过将转录组数据与GO数据库进行功能比对,共有29,475个转录本比对到功能分支上,这些功能包括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通过对两样本进行转录组差异表达水平分析,得到差异表达显着的转录本1779个,并对其进行进一步GO分类和KEGG分析,共富集到286个GO功能分支以及11个代谢途径上。通过对转录组数据的上述分析,发现在黑松体内存在的些与抗病有关的基因在鞭毛蛋白的作用下显着上调,包括以下基因编码的酶,如蔗糖合酶、银松素合酶、几丁质酶、α-淀粉酶/枯古草杆菌蛋白酶抑制剂、苯丙氨酸氨裂解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过氧化物酶、WRKY1、PR5和PR10等。通过RT-PCR技术从黑松体内克隆获得了银松素合成酶cDNA,将此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15b上,构建pET-15b-PLS表达载体,转化E. coli BL21(DE3)构建工程菌,经异丙基-p-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银松素合成酶在工程菌中得到高效表达,通过Ni2+螯合柱亲和层析得到纯化重组蛋白。本课题从转录组水平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鞭毛蛋白对于黑松细胞的作用机制,并鉴定出黑松体内对鞭毛蛋白敏感的基因,为研究鞭毛蛋白对黑松的致病机理创造条件,纯化蛋白的获得将为该蛋白功能的研究及松萎蔫病抗性树种的培育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4-05-31)

杨金宏,陈冰洁,程煜,孔卫青[8](2013)在《桑青枯雷尔氏菌鞭毛蛋白flic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桑青枯雷尔氏菌MR111为材料,对MR111的鞭毛蛋白基因flic的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flic基因400 bp的序列,序列编码蛋白有典型的鞭毛蛋白N-末端的螺旋区。NCBI在线BLAST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其他青枯雷尔氏菌菌株的鞭毛蛋白基因的同源性在97%以上。(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1期)

梁海鹰,陈永新,简纪常,吴灶和[9](2013)在《溶藻弧菌鞭毛蛋白flaC基因DNA疫苗对红笛鲷的免疫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溶藻弧菌鞭毛蛋白flaC基因DNA疫苗对红笛鲷的免疫保护作用,实验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flaC并将该质粒肌肉注射红笛鲷,采用PCR、RT-PCR、ELISA和攻毒试验等方法检测了该真核表达质粒在红笛鲷组织内的分布、表达和对红笛鲷的免疫保护。PCR结果显示,免疫接种7和28 d,注射点周围肌肉、鳃、肾脏、肝脏和脾脏都存在质粒分布;RT-PCR结果显示,免疫接种后第7天、14天和28天,红笛鲷不同组织内均有目的基因表达。ELISA结果表明,鱼血清内产生了抗FlaC蛋白的抗体,表明DNA疫苗免疫后鱼体表达了目的蛋白,并诱导产生了相应抗体。攻毒实验表明,免疫后的红笛鲷能较好地抵抗致病性溶藻弧菌的感染。结果表明,质粒pcDNA-flaC可能是抵抗溶藻弧菌感染的有效的疫苗候选物。(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龚旭东,马梁明,朱镭,郭慧敏,任连生[10](2012)在《TLR5激动剂鞭毛蛋白预防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Toll样受体(TLR5)激动剂鞭毛蛋白(flagellin)对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不合的纯种近交系小鼠〔供体鼠:雄性C57BL∕6鼠;受体鼠:雌性BALB∕c鼠〕建立allo-HSCT的aGVHD动物模型。受鼠随机分为3组:鞭毛蛋白组,于移植前后2次尾静脉注射高纯度(纯度≥95%)的鞭毛蛋白50μl〔5μg∕(只.次)〕预防aGVHD;单纯移植组,移植后仅给予等容量PBS;单纯照射组,仅照射不移植,亦给予等容量PBS。观察比较移植后aGVHD的表现。结果表明,移植小鼠均出现典型的aGVHD症状,单纯移植组小鼠死亡高峰在移植后第4-5天。用鞭毛蛋白作为aGVHD预防方案小鼠的aGVHD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生存时间较单纯移植组显着延长(P<0.05)。叁组小鼠移植前外周血白细胞数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但在照射后第14、21天,鞭毛蛋白组较单纯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数显着性升高(P<0.05)。鞭毛蛋白预防组移植小鼠aGVHD病理表现较单纯移植组明显减轻。流式细胞仪检测鞭毛蛋白组与单纯移植组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Treg细胞/CD4+T细胞含量结果也表明,移植后2-4周鞭毛蛋白组小鼠的Treg细胞数较单纯移植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鞭毛蛋白对小鼠allo-HSCT后发生aGVHD有预防作用,能减轻其症状和病理损害程度,显着延长其平均生存时间,其机制有可能通过增加移植后小鼠的Treg细胞含量,从而有效改善并减轻移植后小鼠aGVHD。(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鞭毛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为了抵御病原物的侵染,一种重要的手段是识别PAMPs(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s),使自身产生防卫反应;病原微生物为了回避这种抗性,就会产生各种毒素和效应物来抑制和扰乱植物的防卫反应。通常我们把这种抑制和扰乱植物的防卫反应的毒素和效应子称之为致病因子。目前有两种非寄主抗性的模型,一种模型认为由于缺少真菌效应蛋白使PMAPs触发了植物的防御反应,从而产生持久抗性;而另一种模型认为许多R基因编码NBS-LRR蛋白质,同时识别许多无毒基因(Avr)编码的效应蛋白,从而产生持久抗性。鞭毛蛋白即属于上述第一种模型中的激活蛋白,其诱导抗病机理是激发植物本身的免疫系统。这一特性决定了该类蛋白的持续广谱的应用前景。类似于harpin蛋白,鞭毛蛋白可诱导植物产生对多种病原菌的抗性,可能还有抗虫性等,这就提示我们通过基因工程策略,将这类蛋白转入植物,有可能得到广谱高效的转基因抗病植株。本实验室筛选的生防菌Bs-916,对水稻有诱导抗病性,其鞭毛蛋白诱导水稻抗病性的机制可能和病原菌诱导的机理不同。因此我们从Bs-916中克隆了鞭毛蛋白,并使用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构建了转基因重组载体,并将其转入水稻最终筛选得到98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对这些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有12个转基因株系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随后抗病性鉴定表明有3个转基因株系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较高的抗性。这项研究工作为目前的转基因研究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基因资源,拓宽了可应用基因资源的范围,使转基因抗病育种工作的方法更多样,策略更灵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鞭毛蛋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周林,李颖,吕振明,迟长凤,吴常文.曼氏无针乌贼精子鞭毛蛋白1(Spef1)基因克隆以及组织表达特异性[J].水产学报.2018

[2].王晓宇,陈志谊,刘文真,罗楚平,张荣胜.转鞭毛蛋白基因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3].许彦芬,王海亮,陈大菾,宋晓玲,黄倢.基于鞭毛蛋白基因的坚强芽孢杆菌特异性套式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J].渔业科学进展.2015

[4].沈雪飞,翟新新,温振才,孙真,贾生美.嗜水气单胞菌鞭毛蛋白基因flaB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

[5].姜华,徐湾,张逸飞,邹小倩,裴尚飞.5种克罗诺杆菌鞭毛蛋白fliC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王晓宇,陈志谊,刘文真,罗楚平,张荣胜.转鞭毛蛋白基因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4

[7].杨晓.荧光假单胞菌鞭毛蛋白对黑松细胞作用的转录组分析及黑松银松素合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青岛大学.2014

[8].杨金宏,陈冰洁,程煜,孔卫青.桑青枯雷尔氏菌鞭毛蛋白flic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3

[9].梁海鹰,陈永新,简纪常,吴灶和.溶藻弧菌鞭毛蛋白flaC基因DNA疫苗对红笛鲷的免疫保护[J].水产学报.2013

[10].龚旭东,马梁明,朱镭,郭慧敏,任连生.TLR5激动剂鞭毛蛋白预防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

标签:;  ;  ;  ;  

鞭毛蛋白基因论文-周林,李颖,吕振明,迟长凤,吴常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