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双语教育论文-马启龙,班代草,嘎藏土买

蒙汉双语教育论文-马启龙,班代草,嘎藏土买

导读:本文包含了蒙汉双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前教育,藏汉双语专业,文化回应意识

蒙汉双语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马启龙,班代草,嘎藏土买[1](2019)在《学前教育藏汉双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回应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藏汉双语专业学生的文化回应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自身的民族文化意识方面表现比较乐观,而在文化回应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情况还比较浅显。笔者就此分析了社会、个人、学校以及教师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将藏族文化教育贯彻于藏汉双语教育的始终,加强双语文化人的培养,教师要成为文化回应先行者,大学生要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意识等建议。(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杨晓兰[2](2019)在《甘南藏区特殊教育培智低年级藏汉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培智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与正常学生不同,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教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师资力量等因素,导致培智学生很难接受到良好的语言教育。为落实国家各民族团结一致、融合的政策,少数民族培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民族语言,还需要掌握汉语知识。基于此,浅谈甘南藏区特殊教育培智低年级藏汉双语教学的主要措施。(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9年10期)

金志远[3](2019)在《学前教育专业蒙古语授课班蒙汉双语教学效果的行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语言文字授课为主加授汉语言文字的双语教学一类模式的学生,考入高校后可以采取以汉语言文字授课为主加授蒙古语言文字的二类模式。通过研究,即便在基础教育阶段用蒙古语授课,但进入高校后用汉语授课同样取得优异的成绩,语言不是主要障碍,不存在影响汉语言教学的问题。对此学前教育专业蒙语授课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得到了证明。该班蒙古语授课学生尽管从幼儿、初中到高中均用蒙古语授课,到了大学用汉语授课同样得到较高的学业成绩。授课语言不是影响蒙古语授课学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内蒙古自治区应继续和保持以蒙古语言文字授课为主加授汉语言文字的双语教学一类模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张连香[4](2019)在《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藏汉双语健康教育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多民族地区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藏汉双语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普外科2015年10月-2016年3月入院的183例藏族患者为微信组,除常规的宣教外,加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回顾性选择普外科2015年3-9月入院174例藏族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微信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藏族患者结合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藏汉双语的健康教育效果好,提高了满意度和患者对宣教内容的知晓率。(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0期)

娜仁图雅,王美玲,乌达巴拉,婷婷[5](2019)在《内蒙古财经大学蒙汉双语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常态下,少数民族地区蒙汉双语教育教学的区域性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模式也趋于多元化样,而这些新发展态势对民族地蒙汉双语教育教学形成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强调蒙汉双语教育教学的民族性、地域性,不断深化少数民族蒙汉双语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少数民族蒙汉双语教育制度,优化教学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才能使蒙汉双语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邓楠,严秀英[6](2019)在《民汉双语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部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双语教育质量标准不仅是我国民汉双语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双语教育质量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补充。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概括双语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分析双语教育质量标准的建构与评估的重要性、主要评估因素,总结双语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估的共同目标,为双语教育研究提供基础性材料。(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9年10期)

郜越[7](2019)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藏族聚居区理科高考成绩不理想,基础教育阶段理科教学质量不佳,师资质量和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双语师范生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基础,其中理科双语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藏族聚居区的基础教育质量。理科双语师范生的生源地主要是牧区,他们进入大学由于文化心理差异存在更多学习、生活等不适应,对其学习适应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培养质量,有助于提升藏族聚居区基础教育阶段理科教育质量。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的学习处在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与课堂生态环境、学校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适应的过程,适应的方式表现为“学习不适应—学习适应—新的学习不适应”的动态平衡过程。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方法论,以皮亚杰的平衡理论和文化适应的过程理论为支撑,以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教学管理和环境因素五个维度对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的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提出对策建议。调查现状如下:数学、物理、化学叁个专业的藏汉双语师范生整体适应情况处于中等偏上。学习动机方面,对大学学习适应均自我感觉良好,但较为普遍地在学习勤奋程度,学习效率,学习目标,学习坚持性等存在问题;学习态度方面,均存在对学科通识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学习能力方面,较为普遍地在职业规划,知识迁移,实验操作,教学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问题;教学管理方面,较普遍存在日常学习管理较严,专业课内容与中学脱节,学生公共课过多没有足够精力学习专业课,不适应专业课授课方式等问题;外部环境因素上,家庭经济条件、大学的生活条件、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大学人际关系都对其学习适应产生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理论主要有:1、学生自身因素上,入学基础和知识迁移能力薄弱,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够;2、课堂生态环境上,理科课程逻辑抽象较强,教学存在语言障碍,授课方式单一;3、学校生态环境上,教材适应性不高,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教育技能训练不足,实验课程考核制度和学习激励机制不完善,现行学生管理制度过于严格,对学生教师教育发展的引导不够;4、社会生态环境上,社会环境、规范环境等各种生态因子共同交织,综合发挥作用导致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不良。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成因分析从生态主体(学生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的生态化路径。(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米云凤,莫淑坤,南征[8](2019)在《蒙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政策执行和教学要素两个维度,对蒙汉双语教育政策文本进行收集、整理、编码、分析后发现:从政策执行维度看,蒙汉双语教育政策的执行具有阶段性特征,可以划分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1957年至1978年、1979年以来至今叁个阶段;从教学要素维度看,政策执行存在滞后的倾向,且具有阶段差异性。进一步完善政策执行的环节,加强政策的解释传达、政策执行的监督反馈环节的执行效果,加强对学生群体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文本,是使政策执行有力有效的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南杰·隆英强[9](2019)在《国家安全与语言资源——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藏汉双语及区域性方言对民族团结教育和国家事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加强维护国家安全加强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切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础,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世界大国之国家安全观一般都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相关联的世界一体化关系中的大安全观,既包括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同时也包括各种非传统性的国家安全观;既有各国和各区域(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阿苏克的莫[10](2018)在《凉山彝汉双语教育一类模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凉山彝汉双语教育一类模式教学发展至今30余年,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双语教学办学模式,一类模式教学的高考录取单列计划、单独录取等政策拓宽了山区彝族学子的升学和就业路径。但一类模式教学发展至今也存在和出现了教学、教材、师资、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在梳理调研搜集数据材料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措施,以供彝汉双语教育工作者参考。(本文来源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蒙汉双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培智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与正常学生不同,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教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师资力量等因素,导致培智学生很难接受到良好的语言教育。为落实国家各民族团结一致、融合的政策,少数民族培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民族语言,还需要掌握汉语知识。基于此,浅谈甘南藏区特殊教育培智低年级藏汉双语教学的主要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汉双语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马启龙,班代草,嘎藏土买.学前教育藏汉双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回应意识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2].杨晓兰.甘南藏区特殊教育培智低年级藏汉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中).2019

[3].金志远.学前教育专业蒙古语授课班蒙汉双语教学效果的行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4].张连香.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藏汉双语健康教育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5].娜仁图雅,王美玲,乌达巴拉,婷婷.内蒙古财经大学蒙汉双语教育教学创新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

[6].邓楠,严秀英.民汉双语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估[J].学园.2019

[7].郜越.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9

[8].米云凤,莫淑坤,南征.蒙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9].南杰·隆英强.国家安全与语言资源——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藏汉双语及区域性方言对民族团结教育和国家事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谈起[J].中国图书评论.2019

[10].阿苏克的莫.凉山彝汉双语教育一类模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标签:;  ;  ;  

蒙汉双语教育论文-马启龙,班代草,嘎藏土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