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明郑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明郑,台湾,政治发展
明郑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董昱君[1](2018)在《简述明郑时期台湾的政治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朝时期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频繁不绝。永乐年间郑和曾率船队在台湾停留整修。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期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地移居台湾,这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台湾社会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当时福建人颜思齐、郑芝龙为抗拒官府欺压,而率领闽粤居民迁居台湾,一方面从事农耕、贸易,另一方面则组织武装力量防范与抗击倭寇与荷兰人。崇祯元年闽南大旱,百姓无以为生,郑芝龙发动组织起数万灾民到台湾垦荒定居,台湾岛上各地逐渐形成了许多村落。台湾自此进入了大规模的开发时期。(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8年19期)
陈舒劼[2](2015)在《战火中的传承:明郑时期闽台儒学的亲缘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儒学是台湾儒学的本源。朱熹的学说,以及郑成功对儒家精神的理解与实践,成为儒学"道之东传"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儒学"经世致用"传统在明末闽台区域的系统化实践,是武装斗争之外重要的抗清表现。在"制度儒家化"的同时,明郑政权也大力推动"以闽为本"的"儒家制度化"移植,从而使自身所秉持的意识形态得到广泛认同,并拥有自我再生产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石家庄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王守民[3](2012)在《明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地区碑派书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台湾地区的书法是中国大陆书法的一部分。台湾与闽、粤两地的书法联系紧密,与大陆书法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特质。台湾书法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以后,才开始与中国大陆的书法发展有所不同。明末清初的台湾书法,如果说有碑派的存在的话,也只是萌芽而已。笔者选取了一些具有碑味的书家作品加以分析,总结得出“前碑派”的说法。这种所谓的“碑味”只不过是由于书写工具造成的。清乾、嘉金石学兴起,笔者着重从闽、粤、浙叁地找寻台湾碑派书法的源头。从康熙年间的碑派书法真正萌兴到道、咸、同时期台湾书法的繁荣;从闽、粤两地碑派书家的传承及其在台湾的传播,到闽、粤、台叁地碑派书家之间书法观、审美观的比较,逐渐把重心落实在碑派书家吕世宜、何绍基以及追随他们的书家身上。咸、同—日本殖民统治前期,受大陆碑派书法的影响,台湾书法也逐渐从学习吕世宜、何绍基的书风转向北碑书法的学习。并对这一时期的各个阶段的书法家与作品进行分析,以验证分法的合理性。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书法主要影响来源于日本。这都是由于政治原因,大陆的书法传播到台湾不如以前自由简便,日本政府又想推行奴化教育,因此台湾民众在书法方面的教育完全失去以往的书院教育模式,转入私塾教育了。——书艺传承靠的是私人传薪。日本官方的教育也十分难以推行。所以在日本殖民统治前期,基本上没有受到日本书风的影响。日本殖民统治中期,随着书法展览会的开展和书画组织的成立,台湾碑派书法的传播日益增多起来。日本殖民统治后期,随着日本教育在台湾的推行,碑学的影响开始渗透到台湾的教育中。与此同时,台湾与大陆书法的交流也开展的有声有色。他们倡导的所谓碑学,逐渐从篆、隶书转向了南北朝石刻,台湾碑派书法的审美趣味在此一时期发生了转捩。中国大陆书法家来台湾并且对台湾碑派书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日本殖民统治末期,台湾碑派书风依旧是在大陆的引导之下。只不过,在运笔方面已经略微有所不同,似乎是受了日本碑派书家的影响。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五十年来,台湾书法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书风转变,每个阶段的书风都与大陆书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笔者把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碑学仍然划归到中国书法的范围之内。明清时期的台湾碑学与台湾帖学一样,在发展上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台湾碑学虽然滞后于帖学的发展,但是它仍然留有一条清晰地脉络。顺着这条脉络,我们可以找到台湾碑派书法的源流。本课题是在对明清时期台湾碑学书法作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学、美学、文艺学、书法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并以明郑时期、清康乾时期、道光时期、咸丰——同治时期、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五个时期为序,分析了这五个时期的台湾碑派发展状况以及碑派书法艺术的类型与风格,通过与大陆碑派书家、日本碑派书法家及作品的比较,总结出了台湾碑派书法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书风以及流变原因。并提出了台湾碑派书法是大陆书法碑派书法的支流,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台湾碑派书法是直接源于大陆的碑学的说法,以充分的史实与书学资料驳斥了有些学者关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台湾书法与大陆关系中断,隶属于日本书法的范畴的说法。因为台湾与大陆独特的地域关系,再加上政治、经济方面的诸多因素影响,书法的发展就显得相对保守些。尽管如此,明清时期台湾碑派书法的滥觞、发展与成熟,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结束后大陆碑派书法的输入奠定了基础。台湾碑派书法是明清大陆碑派书法的延续,可它并不是大陆碑派书法的简单延续,而是在帖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与帖学书法双峰并峙,屹立于台湾书坛。台湾碑派书法的研究隶属于台湾书学研究的领域,它的研究与拓展开辟了中国地方书法学研究的先河。(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2-05-25)
王姝一[4](2011)在《明郑时期台湾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的书写文学开始于叁百多年前大批移居台湾的汉民族,台湾古典文学是大陆中原文化和台湾风情的相得益彰的结合。明郑、清领至日治时期的台湾古典诗,真实地展现了早期台湾人、物、地、事的各种风貌。而先人开拓这片土地的血汗、历史足迹、生活面貌及沧海桑田的巨变,尽在其中。从17世纪最早来台的大陆人沈光文开始,历经明郑、清领和日治时期,作品蔚为大观,且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是台湾文学的珍贵遗产。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全面地研究台湾古典文学,对于加强海峡两岸交流、肯定“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支流”这一论断将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目前针对明郑时期台湾文学的研究着述大多聚焦于沈光文,而对于明郑时期台湾诗歌的整体面貌,如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独特的艺术手法、丰富的主题内涵、深远的历史影响等尚未作充分研究。本文旨在弥补这些空缺,对明郑时期台湾怀乡诗进行较全面、较深入的梳理。(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1-04-20)
陈名实[5](2010)在《明郑时期台湾民众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郑成功收复台湾作为抗清根据地,一批注重汉民族气节的仁人志士跟随明郑政权东渡台湾,形成台湾明朝遗民群体。他们坚持汉族"华夷之辨"的儒家正统观念,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在明郑政权在同清朝政府的斗争中,又产生分据台湾对抗清朝的本土意识。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明朝遗民对抗满族统治的民族精神,在避居台湾后转化成热爱台湾这块不受清朝统治土地的本土意识。这种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并存与互动,构成台湾汉族民众反抗清朝满族统治的两个思想层面。(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10年03期)
陈名实,王炳庆[6](2009)在《清朝对台湾明郑时期儒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明郑时期的儒学教育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强调反清复明的汉民族精神,二是注重经世实学以振兴台湾对抗清朝的本土意识。清朝统一台湾后,为巩固清朝在台湾的统治,对明郑时期的儒学教育进行全面改造,使台湾儒学教育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09年05期)
秦四霞[7](2008)在《明郑时期台湾儒学的创立及其内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与台湾关系之密切,超过了祖国大陆其他任何一个省份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福建与台湾除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存在密切的联系与交融之外,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交融。郑成功复台后就定下了“开国立家”、“立万世之基业”的宏伟目标。在郑氏叁代经营二十叁年期间,不仅大规模地组织移民台湾,延续明朝的正朔,并积极采取一系列开发台湾、发展台湾经济的政策措施,使台湾社会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尤其重要的是移植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文教制度,确立了儒学教育,引进大陆先进的科技文化技术,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台湾,使之在台湾生根发芽,成为台湾文化的核心,以及引导台湾社会发展重要的精神力量,由此也奠定了台湾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陈永华建孔庙,兴教化,促成了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在台湾的传播。郑成功、陈永华对台湾儒学教育的创建与影响,体现了闽台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在他们的努力下,台湾教育逐步发展,受教育面扩大,儒家思想文化在短时期内确立了自身的主导地位。(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黄新宪[8](2004)在《明郑时期台湾的教育与科举》一文中研究指出明郑政权存在了20余年时间,在这一短暂的历史时期,郑成功、郑经父子及其后裔,在移植并推行大陆封建生产方式的同时,还兴学校、开科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改善了台湾的社会环境。(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04年21期)
邓孔昭[9](2001)在《明郑时期台湾海峡海上交通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1661-1683年间,台湾海峡两岸分别为清王朝和郑氏政权所统辖。尽管居住在海峡两岸的人们在政治上是对立的,可正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加上经济上的原因和人文方面的原因,当时海峡两岸的海上交通却是相当繁忙的,但大多数与军事活动有关。在清政府实行严厉的封锁政策下,人们克服了制约海峡两岸海上交通的各种因素,两岸的交通和贸易活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集刊》期刊2001年04期)
田珏,韩恒煜[10](1988)在《第叁讲 明郑时期台湾(续)》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明郑时期的高山族台湾土着族人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给予热烈欢迎和帮助,各社头人也纷纷前来迎附。郑成功令厚宴款待,并“赐正副土官”袍、帽、靴、带。“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接踵而至”(杨英:《从征实录》)。荷兰殖民者(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1988年06期)
明郑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福建儒学是台湾儒学的本源。朱熹的学说,以及郑成功对儒家精神的理解与实践,成为儒学"道之东传"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儒学"经世致用"传统在明末闽台区域的系统化实践,是武装斗争之外重要的抗清表现。在"制度儒家化"的同时,明郑政权也大力推动"以闽为本"的"儒家制度化"移植,从而使自身所秉持的意识形态得到广泛认同,并拥有自我再生产的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明郑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董昱君.简述明郑时期台湾的政治发展[J].青春岁月.2018
[2].陈舒劼.战火中的传承:明郑时期闽台儒学的亲缘关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
[3].王守民.明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地区碑派书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4].王姝一.明郑时期台湾诗歌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陈名实.明郑时期台湾民众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互动[J].东南学术.2010
[6].陈名实,王炳庆.清朝对台湾明郑时期儒学教育的改造[J].教育评论.2009
[7].秦四霞.明郑时期台湾儒学的创立及其内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8].黄新宪.明郑时期台湾的教育与科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
[9].邓孔昭.明郑时期台湾海峡海上交通问题的探讨[J].台湾研究集刊.2001
[10].田珏,韩恒煜.第叁讲明郑时期台湾(续)[J].历史教学问题.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