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航空护林站
机降灭火从1980年组建我国第一支机降支队开始至今,是航空护林最有效的灭火方式之一。其特点是短距运送队员速度快;空中指挥观测投兵准;方便集中转移灵活性强;队员体力消耗小战斗力强;不足点就是直升机费用高,飞行受地形、气象、航行保障和航行管制的影响。
一、机降灭火中直升机的性能及特点
作为执行机降飞行任务的飞行观察员,首先就要掌握各种执行任务机型的性能和特点,以取得较好的飞行效果,这也是完善与飞行员配合必不可少的条件。由于大多数机型不长见不一一介绍了,只把目前航空护林中使用效果最好的机型简单介绍一下;
1、米-171型直升机,俄国生产,米-8型直升机的改进型,目前是航空护林中使用机降任务最多的机型,也是最实用的机型,其特点可以自行启动,配有气象雷达,机身长度18.42米(含尾桨25.35米),旋翼直径21.29米,高度5.54米,尾桨直径3.90米,旋翼面积356平方米,空重705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3011千克,最大速度250公里/小时,使用升限5000米,可以承载全副武装队员20-24人,具有马力大、升力强、灵活性好的特点。
2、米-26型直升机,俄国生产,目前是航空护林中使用机降任务最大的机型,其特点可以自行启动,配有气象雷达,机身长度40.025米,旋翼直径32米,高度8.145米,旋翼面积804.25平方米,空重282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56000千克,最大速度295公里/小时,使用升限4600米,可以承载全副武装队员100人,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直升机。
二、针对机降灭火特点,总结并制定机降灭火的十大原则:
1、重点突击速战速决减少消耗2、短距投放重兵合围一举歼灭
3、风大忌急火尾布兵边打边清4、注视态势机动灵活适时转战
5、整体部署分线负责相互扣头6、通讯畅通信息准确给养充足
7、流动保障靠前指挥争取时间8、捕捉战机战前动员全线决战
9、领导带队深入火线有力督察10、尊重科学严守规程确保安全
三、机降灭火基本战术
一个火场,无论火线有多长,宽却只有数米,扑火就是要扑灭这条火线外围迅速展开布兵,制定机降灭火战术要注意到这一特点。基本战术主要有:
(一)一点两面分兵合围
各投放点的队员在火线上就近扑灭一点,然后将兵力一分为二,沿火线向相反的方向扑打,直至同另一点扑火队队员会合。各个点会合后形成火场包围圈,最终达到扑灭整个火场的战术。在运用分兵合围战术时,需要飞行观察员在布兵前认真观察,选好突破口,扑打时必须是火场外围,形成的包围圈不能有缺口。
(二)中间穿插分进合围
有时因地形限制,不能均匀投放兵力,这时就需要机降队从火烧迹地中穿插制定火线,再实行分兵合围。运用此战术时,观察员要掌握火场情况、地形、周围环境,以免机降队迷失方向,造成人员伤亡。
(三)分兵两端相向合击
因地形、可燃物易燃性、气象条件和扑救的原因,有时火线部分熄灭,剩下一条或几条火线。机降时选择重要的一段火线,将兵力投放在该火线两端,机降兵由两端向中间扑打,直至两队会合。
(四)纵向推进集中扑打
在火线长度短,火势弱、地形缓的条件下,把机降队投放在火线的一端,机降队集中人力、灭火器具,由此开始纵向推进,一直向前扑打,直至扑灭这条火线。
(五)划分小组逐个歼灭
在扑火的最后阶段,由零星分散的孤立火点,要将机降队分成小组,逐个歼灭这些火点。
四、机降飞行安全
机降是在山区低空、超低空飞行。直升机在地形复杂的区域频繁起落、机降队频繁上下飞机。因此,观察员对飞行安全要负起责任来,以保证更好的完成任务,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际飞行中有以下几个因素会影响飞行安全:
(一)能见度
飞行中有时航路和机降投放点会有大面积烟幕、底云、雾等因素的影响,能见度仅几公里甚至更低,看不清前后左右地标,只能以垂直能见地标确定飞机精准位置,这样的复杂条件下飞行安全会受到直接影响。
(二)起落场地
由的起落场地窄小且四周障碍物多,有的地表裸露沙土,直升机起落时卷起大量的尘土,高达十几米,遮盖了飞行员的视线,这样的起落场地对安全飞行不利。
(三)机降队
机降队队员及装备的安全需要观察员严格把关,一是灭火机的燃料属于易燃品,一定要保证无泄漏,无挥发;二是队员的扑火衣帽,不得随意摘下,否则会被旋翼产生气流卷起,吸入发动机进气口,堵塞进气道,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甚至停车;三是飞机尾桨下部任何人禁止穿越,造成人机两伤;第四是机降队宿营地,一定待清理干净虽小物品再进行作业;五是飞机上任何红色把手禁止队员触碰,必须由机组人员或飞行观察员告知并监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四)机组本身
1、观察员严格把关,飞机不能超载;
2、严格要求飞行员不要超低空玩耍;
3、严格要求,禁止违规操作。
总而言之,机降飞行,安全第一,观察员要时刻提高警惕,负起责任来,维护好登机下机秩序,检查好一切威胁飞机安全的物品,多观察,给飞行下正确的命令,确保飞行不出任何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机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