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肌肉血管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肌肉内血管瘤,骨化,病理诊断
肌肉血管瘤论文文献综述
陈颖,黄飞,林万和[1](2015)在《骨化性肌肉内血管瘤1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肌肉内血管瘤是少见的良性血管肿瘤,仅占良性血管瘤的0.8~4.4%。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其中毛细血管瘤型最常见,其次为海绵状血管瘤。伴有广泛骨化的肌肉内血管瘤非常少见,目前只有散发报道,其具有比较独特的影像学和组织学形态。本文报道1例骨化性肌肉内血管瘤,并文献复习。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中年女性,48岁。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大腿上段疼痛,按压时明显,疼痛处可(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康斌,熊奡,马泽涛,刘俐[2](2013)在《超声检查在肌肉内血管瘤术前、术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肌肉内血管瘤是较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发生在四肢的多位蔓状血管瘤,外观上由口径较大、壁厚、扭曲的血管构成较特殊的蔓藤状或蚯蚓状包块,其内的血管多为静脉,血管瘤内血流缓慢,常伴有血栓形成及机化、钙化。肌肉内血管瘤是位于横纹肌内呈浸润生长的血管瘤,可局限于某一组或某一块肌肉内,有时可浸及肌腱,一般无明显的包膜及边界。肌肉内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因其范围大小及深浅不同而异。患者多因局部疼痛、触痛而就诊。由于多数血管瘤无明显的包块和边界,这给外科医师完整切除肿瘤带来困难,切除肿瘤将造成肿瘤所侵犯的肌肉部分缺损,如果肿瘤范围较大,侵犯重要的肌肉,如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等,手术切除后将对肢体功能造成影响。如何能准确对肿瘤进行术前准确定位、确定肿瘤的范围、切口大小、与周围重要结构如神经、血管的关系,这对手术者切除肿瘤、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及手术后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自2010年以来,我们对26例肌肉内血管瘤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探索超声检查在肌肉内血管瘤术前和数中的作用。资料和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对26例下肢肌肉内血管瘤患者进行了术前的超声检查,其中男12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12~30岁,平均年龄21岁。26例软组织血管瘤患者均以局限性疼痛就诊,疼痛为间歇性,行走时间或者劳累后出现,局部出现压痛,部位较浅的肿瘤在站立后局部出现隆起。体格检查4例触及到实质性包块,可推动,边界比较清楚,22例局部可触及质软的、边界不清的、有明显压痛的包块。肿瘤位于大腿者17例,位于小腿者9例。术前超声检查的内容包括病变大小、深度、范围、内部回声结构、边界、包膜、血流情况以及与周围肌肉、骨骼的关系,尤其是重要的血管、神经的关系等。然后根据超声所见,在肿瘤的肢体表面用记号笔标记肿瘤的中心点、上下极及两侧边界,并画出手术切口的长度,记录肿瘤与皮肤的距离。所有26例软组织血管瘤均在连硬外麻醉下实施手术,肿瘤位于大腿下段及小腿者,常规使用止血带,手术切口根据术前的标记并结合病变的深度,尽量采用小切口,一般切口不超过肿瘤的上下极。26例肌肉内血管瘤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切除。所有切除的肿瘤均进行了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术前超声检查结果26例软组织血管瘤超声检查显示,肿瘤最大者8.0cm*5.5cm*2.6cm;肿瘤最小者2.1cm*1.8cm*1.5cm。4例超声检查发现肌肉组织内一梭形的、实质性的、回声不均的占位病变,边界清楚,无明显包膜,CDFI显示肿块内有少量血流信号。22例超声表现为肌肉组织内蜂窝状结构的占位病变,超声显示病变内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无回声液性暗区组成,探头施压时液性暗区缩小甚至消失,病变无明显边界和包膜,其中8例病变内可见斑点状的高回声结构,后方伴有声影,为钙化的声像图表现,CDFI显示18例病变内无血流信号,4例有少量血流信号。超声检查发现肿瘤位于单个肌肉内23例,3例病变涉及两块以上的肌肉。手术结果26例患者根据术前超声定位,24例术中迅速找到肿瘤并顺利切除(图1),2例病变位于大腿深部,贴近股骨表面,按照预定的切口进入后,由于位置较深,术者用手探查未能触及肿块,为减少术中扩大切口,减少组织损伤,采用了术中超声检查,顺利找到肿瘤(图2),并切除,减少了不必要的损伤。手术切除的肿瘤切开后显示,4例肿瘤为实质性,边界清楚,无明显包膜,22例为肌肉内呈蔓藤状或蚯蚓状的静脉血管构成的包块,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26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血管瘤。讨论肌肉内血管瘤多见于10~40岁年龄组,最常见于四肢。肌肉内血管瘤是位于横纹肌内呈浸润生长的血管瘤,可局限于某一组或某一块肌肉内,有时可浸及肌腱,一般无明显的包膜及边界,肿瘤大小不一,直径多数在3~5cm。临床表现多为肢体部位局限性疼痛,似触及包块,触痛明显,疼痛多为间歇性,行走时间过长或者劳累后出现,部位较浅的肌肉内血管瘤在站立后局部出现隆起;体格检查多数患者可触及质软、边界不清的包块,压痛明显。肌肉内血管瘤X线检查可见软组织肿胀,30%患者可见肌肉内点状钙化或静脉石阴影,部位较深的、范围较大的血管瘤可侵犯骨组织,可见骨膜反应,或者骨表面不光整。磁共振检查是肌肉内血管瘤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大小、范围、边界情况、与骨骼、重要血管、神经的关系等。超声检查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大多数肌肉内血管瘤表现为蜂窝状结构团块,病变内可见多个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暗区间可见中等或高回声结构的分隔,探头施压时,液性暗区变小或消失,病变边界清楚,无包膜,少数为实质性的高回声团块,根据肌肉内血管瘤的声像图镜特征,绝大多数患者可作出明确诊断。肌肉内血管瘤镜下结构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亦可为蔓状血管瘤或混合型。超声检查用于骨科领域的手术前定位在骨科已很常用,如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穿刺活检、关节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定位穿刺等。超声检查用于指导肌肉内血管瘤的切除目前尚无文献报道。本组病例超声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术前超声检查能够帮助手术者确定肌肉内血管瘤的大小、范围、深度,并根据超声检查所见确定手术切口的大小、行程、深度,24例肌肉内血管瘤手术中准确探查到肿瘤,并做了完整切除;2例大腿深部的肌肉内血管瘤,术中探查未能明确肿瘤的具体部位,为减少术中不必要的组织损伤,采用了术中超声检查,在切口深部探查到肿瘤,并做了完整切除。肌肉内血管瘤超声检查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超声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2)超声检查可帮助手术者明确肿瘤的大小、范围、深度,以及与重要血管和神经的关系,让术者能够在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后因组织缺损造成功能影响程度;3)在部分位置较深的肌肉内血管瘤,术中超声检查可帮助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8-23)
杜心如,郭瑞君[3](2013)在《肌肉血管瘤的B超及MRI影像学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14例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诊断证实的肌肉血管瘤14例B超及MRI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软组织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临床资料:14例(男7例,女7例),平均年龄34.6岁(9-64岁),血管瘤发病部位:股内侧肌3例;股四头肌腱1例;股二头肌1例;腓肠肌2例;肩胛带肌1例;肱肌2例;前臂屈肌1例;竖脊肌1例;手部2例。术前进行B超及MRI检查,手术根据部位采取扩大切除术或肿瘤剥除术,部分四肢手术在止血带下进行,术后对切除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并与影像进行对比。结果:术前B超提示为血管瘤术后证实为脂肪肉瘤1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不能确诊3例,所有病例B超均显示肿块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可有强回声,肿瘤内部有较明显的血流信号,部分病例压迫可变形,血流随之发生变化,但一般均在肌肉筋膜内。MRI显示边缘不清的肿块,混杂信号,其内有低信号区,有的可见到较大的血管影。结论:恶性软组织肿瘤血供丰富,边界不清,与肌肉内血管瘤B超所见相似,易误诊,MRI所显示明显血管团和血块对诊断有一定意义,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必要时需活检证实。(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8-23)
曾婉婷,唐兴华,邹剑,文定厚,刘世喜[4](2012)在《颈部肌肉内血管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发现左颈部外侧包块1年入院。不伴发热、纳差、涕中带血、耳鸣、听力下降等不适症状。入院前7个月于外院行彩超检查示左颈部外侧4.0cm×3.5cm×1.5cm弱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团块内可见段线状血流信号,考虑为肌纤维瘤。于该院行颈部(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12年12期)
谢晓洁,邓亚敏,康绍磊,韩丹[5](2012)在《不典型咽旁胸锁乳突肌肉内血管瘤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69岁。偶然发现颈部包块20余天。体检:左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触及一大小约3 cm×3 cm肿物,呈类圆形,活动度可,质稍韧,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粘连,轻压痛,无周围淋巴结肿大。(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2年12期)
胡铭荣,王雄[6](2012)在《肌肉内血管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肌肉内血管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32例患者均经临床及相关检查确诊后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2年,失访7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痊愈。结论肌肉内血管瘤容易误诊,核磁共振检查(MRI)对手术计划的制订有重要帮助;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根治性手术切除的保证。(本文来源于《2012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12-14)
刘克敏,冯建璞,崔志刚,刘四海,田罡[7](2012)在《下肢肌肉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海绵状血管瘤(intramuscular hemangiomas,IMH)系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表现为血管组织延伸、扩张,形成海绵状血管腔隙。四肢躯干IMH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国外报道[1,2]占所有血管瘤的0.8%;其中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下肢(45%),其次是上肢(27%),头颈部最少(14%)。肢体IMH多于儿童时期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肢体IMH的治疗较为困难,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如果瘤组织侵袭范围较广,手术(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上册)》期刊2012-09-21)
牛卫东,刘军永[8](2010)在《肌肉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002年7月至2009年7月因面颊部肿胀不适(1例),手掌部酸胀(1例),前臂触及柔性肿块(2例),下肢局限性肿胀或扪及软组织肿块(小腿12例,大腿1例)在我院行超声检查的患者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9~27岁,中(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期刊2010年01期)
胡铭荣,王雄,陈玺华[9](2009)在《肌肉内血管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肌肉内血管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32例患者均经临床及相关检查确诊后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2年,失防7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痊愈。结论:肌肉内血管瘤容易误诊,MRI对手术计划的制订有重要帮助;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根治性手术切除的保证。(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张毅,孙金烈,张毅军[10](2009)在《肌肉内血管瘤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收治肌肉内血管瘤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右大腿远端背侧部肿块10年余,快速增长1年。入院查体:右大腿远端背侧见约20cm×10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差,可随膝关节的屈伸而上下活动,局部皮肤温度正常,浅静脉无充盈、怒张;右下肢未触及肿大(本文来源于《感染.炎症.修复》期刊2009年02期)
肌肉血管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肌肉内血管瘤是较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发生在四肢的多位蔓状血管瘤,外观上由口径较大、壁厚、扭曲的血管构成较特殊的蔓藤状或蚯蚓状包块,其内的血管多为静脉,血管瘤内血流缓慢,常伴有血栓形成及机化、钙化。肌肉内血管瘤是位于横纹肌内呈浸润生长的血管瘤,可局限于某一组或某一块肌肉内,有时可浸及肌腱,一般无明显的包膜及边界。肌肉内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因其范围大小及深浅不同而异。患者多因局部疼痛、触痛而就诊。由于多数血管瘤无明显的包块和边界,这给外科医师完整切除肿瘤带来困难,切除肿瘤将造成肿瘤所侵犯的肌肉部分缺损,如果肿瘤范围较大,侵犯重要的肌肉,如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等,手术切除后将对肢体功能造成影响。如何能准确对肿瘤进行术前准确定位、确定肿瘤的范围、切口大小、与周围重要结构如神经、血管的关系,这对手术者切除肿瘤、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及手术后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自2010年以来,我们对26例肌肉内血管瘤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探索超声检查在肌肉内血管瘤术前和数中的作用。资料和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对26例下肢肌肉内血管瘤患者进行了术前的超声检查,其中男12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12~30岁,平均年龄21岁。26例软组织血管瘤患者均以局限性疼痛就诊,疼痛为间歇性,行走时间或者劳累后出现,局部出现压痛,部位较浅的肿瘤在站立后局部出现隆起。体格检查4例触及到实质性包块,可推动,边界比较清楚,22例局部可触及质软的、边界不清的、有明显压痛的包块。肿瘤位于大腿者17例,位于小腿者9例。术前超声检查的内容包括病变大小、深度、范围、内部回声结构、边界、包膜、血流情况以及与周围肌肉、骨骼的关系,尤其是重要的血管、神经的关系等。然后根据超声所见,在肿瘤的肢体表面用记号笔标记肿瘤的中心点、上下极及两侧边界,并画出手术切口的长度,记录肿瘤与皮肤的距离。所有26例软组织血管瘤均在连硬外麻醉下实施手术,肿瘤位于大腿下段及小腿者,常规使用止血带,手术切口根据术前的标记并结合病变的深度,尽量采用小切口,一般切口不超过肿瘤的上下极。26例肌肉内血管瘤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切除。所有切除的肿瘤均进行了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术前超声检查结果26例软组织血管瘤超声检查显示,肿瘤最大者8.0cm*5.5cm*2.6cm;肿瘤最小者2.1cm*1.8cm*1.5cm。4例超声检查发现肌肉组织内一梭形的、实质性的、回声不均的占位病变,边界清楚,无明显包膜,CDFI显示肿块内有少量血流信号。22例超声表现为肌肉组织内蜂窝状结构的占位病变,超声显示病变内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无回声液性暗区组成,探头施压时液性暗区缩小甚至消失,病变无明显边界和包膜,其中8例病变内可见斑点状的高回声结构,后方伴有声影,为钙化的声像图表现,CDFI显示18例病变内无血流信号,4例有少量血流信号。超声检查发现肿瘤位于单个肌肉内23例,3例病变涉及两块以上的肌肉。手术结果26例患者根据术前超声定位,24例术中迅速找到肿瘤并顺利切除(图1),2例病变位于大腿深部,贴近股骨表面,按照预定的切口进入后,由于位置较深,术者用手探查未能触及肿块,为减少术中扩大切口,减少组织损伤,采用了术中超声检查,顺利找到肿瘤(图2),并切除,减少了不必要的损伤。手术切除的肿瘤切开后显示,4例肿瘤为实质性,边界清楚,无明显包膜,22例为肌肉内呈蔓藤状或蚯蚓状的静脉血管构成的包块,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26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血管瘤。讨论肌肉内血管瘤多见于10~40岁年龄组,最常见于四肢。肌肉内血管瘤是位于横纹肌内呈浸润生长的血管瘤,可局限于某一组或某一块肌肉内,有时可浸及肌腱,一般无明显的包膜及边界,肿瘤大小不一,直径多数在3~5cm。临床表现多为肢体部位局限性疼痛,似触及包块,触痛明显,疼痛多为间歇性,行走时间过长或者劳累后出现,部位较浅的肌肉内血管瘤在站立后局部出现隆起;体格检查多数患者可触及质软、边界不清的包块,压痛明显。肌肉内血管瘤X线检查可见软组织肿胀,30%患者可见肌肉内点状钙化或静脉石阴影,部位较深的、范围较大的血管瘤可侵犯骨组织,可见骨膜反应,或者骨表面不光整。磁共振检查是肌肉内血管瘤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大小、范围、边界情况、与骨骼、重要血管、神经的关系等。超声检查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大多数肌肉内血管瘤表现为蜂窝状结构团块,病变内可见多个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暗区间可见中等或高回声结构的分隔,探头施压时,液性暗区变小或消失,病变边界清楚,无包膜,少数为实质性的高回声团块,根据肌肉内血管瘤的声像图镜特征,绝大多数患者可作出明确诊断。肌肉内血管瘤镜下结构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亦可为蔓状血管瘤或混合型。超声检查用于骨科领域的手术前定位在骨科已很常用,如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穿刺活检、关节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定位穿刺等。超声检查用于指导肌肉内血管瘤的切除目前尚无文献报道。本组病例超声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术前超声检查能够帮助手术者确定肌肉内血管瘤的大小、范围、深度,并根据超声检查所见确定手术切口的大小、行程、深度,24例肌肉内血管瘤手术中准确探查到肿瘤,并做了完整切除;2例大腿深部的肌肉内血管瘤,术中探查未能明确肿瘤的具体部位,为减少术中不必要的组织损伤,采用了术中超声检查,在切口深部探查到肿瘤,并做了完整切除。肌肉内血管瘤超声检查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超声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2)超声检查可帮助手术者明确肿瘤的大小、范围、深度,以及与重要血管和神经的关系,让术者能够在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后因组织缺损造成功能影响程度;3)在部分位置较深的肌肉内血管瘤,术中超声检查可帮助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损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肌肉血管瘤论文参考文献
[1].陈颖,黄飞,林万和.骨化性肌肉内血管瘤1例报道[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5
[2].康斌,熊奡,马泽涛,刘俐.超声检查在肌肉内血管瘤术前、术中的作用[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2013
[3].杜心如,郭瑞君.肌肉血管瘤的B超及MRI影像学特点[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2013
[4].曾婉婷,唐兴华,邹剑,文定厚,刘世喜.颈部肌肉内血管瘤1例[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
[5].谢晓洁,邓亚敏,康绍磊,韩丹.不典型咽旁胸锁乳突肌肉内血管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
[6].胡铭荣,王雄.肌肉内血管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C].2012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7].刘克敏,冯建璞,崔志刚,刘四海,田罡.下肢肌肉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C].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上册).2012
[8].牛卫东,刘军永.肌肉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
[9].胡铭荣,王雄,陈玺华.肌肉内血管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9
[10].张毅,孙金烈,张毅军.肌肉内血管瘤1例报告[J].感染.炎症.修复.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