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含气性识别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曾兵[1](2019)在《川东地区大池干~高峰场构造带三叠系飞仙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次论文研究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研究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大池干~高峰场钻井取心资料为主,并和台地边缘相带的利川龚家垭口飞仙关组野外露头进行对比,采用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原位激光微量元素分析及87Sr/86Sr同位素分析等为技术手段,开展了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孔渗特征、成岩作用类型、白云石化成因、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川东大池干~高峰场构造飞仙关组和龚家垭口飞仙关鲕滩储层主要发育在飞二段、飞三段;主要岩石类型以泥晶灰岩、颗粒灰岩、颗粒质灰岩和含颗粒灰岩、晶粒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等。并通过孔隙度、渗透率分析,认为龚家垭口飞仙关组储层物性较好。(2)大池干~高峰场构造飞仙关组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泥晶化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胶结充填作用、溶蚀作用(包括热液溶蚀)、白云石化作用等,其中同生~准同生期的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作用形成的铸模孔,是区内重要的溶蚀作用;与烃类生成作用相关的埋藏期的溶蚀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晶间溶孔、粒间溶孔和部分粒内溶孔。较发育的充填作用是大池干~高峰场构造飞仙关组储层较为致密的主要原因。(3)沉积背景、岩石组构特征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飞仙关组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发育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存在两种白云石化模式,即同生期~准同生期的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模式和浅埋藏期的白云石化模式,前者对储层的影响较大,位于开阔台地相带的大池干~高峰场飞仙关组储层的白云石化作用主要以后者为主,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较强烈的;处于台缘相带的龚家垭口飞仙关组储层早期的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明显较强,成岩阶段所经历的溶蚀作用更为发育,也因此保留了较多的孔隙,这也是龚家垭口飞仙关组储层发育较好的主要的控制因素。(4)明确了大池干~高峰场构造成岩作用-孔隙演化-油气充注期次之间的关系。同生期~准同生期的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形成早期的铸模孔隙被大气淡水胶结的方解石所充填;浅埋藏时期的压实、压溶作用是孔隙度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该阶段发生的白云石化作用对孔隙发育有一定的改善;中埋藏时期有机酸流体的溶蚀作用所形成大量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基本被埋藏期的沥青等矿物充填;深埋藏阶段,伴随气态烃生成期形成的部分溶蚀孔隙以及抬升埋藏阶段所形成的溶蚀孔隙,大部分均被方解石及热液矿物充填。(5)结合研究区沉积相展布、储能系数、溶蚀发育程度、白云岩分布等,对大池干~高峰场构造飞仙关组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大池干~高峰场有利的储层发育区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北部,以峰15井~池50井、池61井~池037-2井~池10井、池19井~池2井区最为典型。这些构造部位鲕滩厚、大气淡水溶蚀和埋藏期的溶蚀作用强,白云石或沥青含量较高,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区。
李顺平[2](2018)在《龙会场地区飞仙关组气藏储层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来对四川盆地北部三叠系鲕滩储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成果认识,也对环开江—梁平海槽飞仙关鲕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地质学、沉积学、岩石学和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利用研究区及邻区的地震、钻井、取心、测井、分析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开展龙会场地区飞仙关组地层沉积演化、储层分布特征、成藏控制因素以及有利区优选等研究。龙会场地区飞仙关组地层厚度在339.5~955.9m之间,垂直台缘带厚度变化大。根据电性、岩性变化,将龙会场地区飞仙关组由下至上划分为Ⅰ、Ⅱ、Ⅲ、Ⅳ、Ⅴ共5个四级旋回。其中Ⅱ、Ⅲ旋回是该地区鲕滩储层的主要发育时期,分布位置以台缘带为主。区内飞仙关组由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斜坡(陆棚)相、海槽(盆地)相5个主要的沉积相构成,鲕滩主要在开阔台地相和台地边缘相发育。从Ⅰ旋回至V旋回,海槽相逐渐萎缩为泻湖,台地和台缘则不断向海槽方向迁移。区内飞仙关组下部储层岩性以鲕粒云岩为主,而上部以鲕粒灰岩为主,储层测井解释孔隙度分别为4.5%和5%,但由于上部储层裂缝更为发育,因此其渗透率(2.12mD)明显高于下段(1.20mD),整体上表现为低孔低渗。上下部储层在测井曲线上均表现为低伽马、中低电阻、低密度、高声波和较高中子的特征。区内飞仙关组下部储层主要发育在龙会002-X1井区和龙会002-X2井区附近,而上部储层则在龙会场潜伏构造及以西的向斜区域均有发育,其产状受到断层的影响。纵向上具有多套储层叠加、纵向非均质差的特征。平面上,由早期到晚期鲕滩储层有向海槽方向迁移的趋势;纵向上具有多层相互叠置的特点飞仙关组气藏的气源主要是大隆组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TOC平均为5.86%),主生烃期较晚,源储配置良好。盖层则主要是飞仙关顶部泥岩的直接盖层和嘉陵江组石膏的区域盖层。研究区发育5条断层,对油气的输导和气藏的封堵起到一定的作用。根据地层压力测试结果,可将龙会场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划分为3个独立的气藏,分别是上储层段的龙会2井区、龙会005-X1井区以及下储层段的龙会006-H2井区。
刘吉源[3](2018)在《川东北黄龙场北区块飞仙关组储层评价及勘探有利区选择》文中指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发育的鲕滩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具有“四高”特点,即孔隙度高、渗透率高、厚度大、丰度高。但由于储层空间展布变化范围大,储层厚度厚薄不均,非均质性强等原因,导致气田勘探开发难度很大。通过对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综合研究,不仅能揭示其发育特征与空间展布规律,同时也能预测下一步勘探有利区。本文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开发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野外剖面,钻井取心岩心描述和薄片分析,测井资料与生产测试资料,按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地质与测井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开展地层划分与沉积相研究,分析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等问题,阐明其储层空间展布规律,及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对研究区的下一步勘探有利区带进行预测,为研究区飞仙关组气藏的下一步勘探开发工作提供有益的地质依据。通过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通过分析测井曲线、岩性组合特征及薄片鉴定结果,在岩性解释的基础上,本区块飞仙关组可以重新厘定划分为飞一~飞四4个段。(2)通过沉积相分析,认为研究区飞仙关组沉积时主要处于台地相区,并进一步将研究区沉积相细分为七种亚相,总结出各时期纵向演化特征和平面展布特征与规律。其中台缘滩亚相为本区分布最广的沉积相类型。(3)通过对储层分析,认为研究区飞仙关组主要的储集岩为鲕粒灰岩和粉晶化的鲕粒云岩,研究区东部区域储集空间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西部区域为溶蚀孔洞和裂缝;(4)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是典型的相控型储层,储层发育受东高西低的古地貌特征控制。(5)结合储层评价标准和油田生产现状,通过单井储层评价和连井储层对比分析,认为黄龙6—黄龙9井一带及其东北部应为下步勘探的有利区。
纪伟[4](2018)在《川东LM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研究》文中提出川东LM研究区位于开江-梁平海槽西侧二、三叠系礁滩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飞仙关期沉积总体是继承晚二叠世末期沉积背景,碳酸盐岩台地逐渐沉积,深水海槽填充直至飞仙关末期,古地势为准平原化的过程。研究表明鲕滩储层是飞仙关期碳酸盐岩台地相的产物,且台缘坝相和台内滩相更有利于储层发育。本区位于飞仙关期碳酸盐岩台地近边缘相带,是鲕滩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但川东LM地区鲕滩储层与邻区相比储层厚度减薄,非均质性强,鲕滩亮点特征相比较而言不够明显,储层物性条件较差,同时气水关系复杂,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裂缝是研究区飞仙关组储层重要的渗滤通道,在改善储层的渗滤性能、提高产量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裂缝可将各种孔隙连通形成渗流网络系统,大大改善储层性能。裂缝检测是低渗透油气藏预测技术中十分重要的技术,特别是在本研究区飞仙关组储层中裂缝是单井产量高低的主控因素;国内外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岩样测试,应用较为成功的多是针对高孔渗的碎屑岩储层,而对于LM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海相地层的低孔低渗碳酸盐岩储集层组的特点,开展气水检测具有很大的难度。针对以上困难,本文从LM地区已掌握的实际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出发,把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气水识别及裂缝预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充分总结前人学者对川东地区鲕滩研究基础上:首先通过总结鲕滩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并与邻区进行对比建立LM地区鲕滩识别模式。其次运用古地貌恢复方法结合属性分析技术划分出鲕滩有利相带,明确鲕滩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及其与飞仙关组地震微相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开展精细的储层层位标定,并借助反演技术手段,精细刻画鲕滩储层的纵横向展布特征;开展裂缝预测,优选对目的层裂缝识别敏感的相干属性,对目的层的裂缝展布做出预测。最后,开展目的层气水识别研究,通过方法实验选取敏感属性对目的层气水分布进行刻画,结合前面已有成果对研究区的含油气有利区做出综合预测。
胡欣,裴森奇,张本健,王宇峰,王霜,张晋海[5](2017)在《薄储层预测技术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以九龙山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识别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的储层之一。九龙山地区受地质因素和有效储层刻画手段弱的限制,准确表征该区鲕滩储层的分布特征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本文基于拓频处理后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用伽马反演和波阻抗分频反演等技术,有效预测并刻画了该区飞仙关组鲕滩薄储层的空间分布。目前基于本次鲕滩储层定量描述研究获得的储层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较好,证实了本次研究采用的技术方法对鲕滩薄储层预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李晨宇[6](2017)在《川东北杨家坪—正坝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受控因素分析》文中认为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勘探情况效果较好,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研究区的井位部署较少,储层特征、储层发育受控因素以及储层分布规律没有明确认识,成为制约勘探的难点问题。本论文以川东北杨家坪—正坝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为研究对象,围绕储层特征及发育受控因素展开研究。以油气地质学、沉积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地球油气化学等理论为指导,在岩芯、岩屑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归纳研究区岩石学特征。以岩性组合、测井相应特征及古生物特征为主要依据,厘清地层界线,将飞仙关组内部划分为五个旋回。确立研究区为孤立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台地边缘亚相和开阔台地亚相。在岩芯物性数据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效果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储集岩性为溶孔状鲕粒白云岩、残余鲕粒白云岩、亮晶鲕粒云质灰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内溶孔、白云石晶间孔、晶间溶孔和石膏结核溶孔。物性特征总体属于特低孔、低渗透。研究区储层发育主要受到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沉积作用控制储层分布的分布范围和储层的最终展布。台地边缘发育的台地边缘滩及开阔台地发育的点滩为研究区优势沉积相带。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按照对储层的影响将研究区成岩作用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及胶结作用属于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及白云石化作用属于建设性成岩作用。根据岩石学特征认为研究区溶蚀作用存在两期,即同生期溶蚀作用和埋藏期溶蚀作用。根据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研究区白云石化模式分为三类:近地表白云石化模式、埋藏白云石化模式和构造热液白云石化模式。将研究区储层分为Ⅰ、Ⅱ、Ⅲ三类。研究区储层以Ⅱ类、Ⅲ类储层为主。纵向上,储层在飞仙关组Ⅰ、Ⅱ、Ⅲ旋回均有分布,台缘带储层主要发育在Ⅱ旋回,开阔台地带储层主要发育在Ⅰ旋回。平面上,旋回Ⅰ储层主要分布在杨家坪、黄金场、东升、五龙、坡西、黄龙场、罗家寨、滚子坪一带,另外在开阔台地的金珠坪、紫水坝也有少量分布。旋回Ⅱ储层主要分布在黄金场、七里北、滚子坪、杨家坪、罗家寨一带,呈“L”状。旋回Ⅲ储层主要分布在正坝南、黄龙场一带。
刘育晋[7](2016)在《龙岗气田试采区礁滩储层描述及生产潜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生物礁、滩油气藏属于勘探难度较大的隐蔽油气藏,但其中所蕴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一直是世界瞩目的宝贵财富。龙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川中东北部,是目前川中钻探程度较低的区域。该区深层鲕礁、生物滩气藏是近年来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领域,具有多产层和立体勘探的特点。龙岗地区礁、滩储层在三维空间内形成的多套独立的储渗体交错叠置,主产气层在横向上的岩性岩相变化大、含气性变化不清楚。长期的勘探开发经验表明:生物礁、滩气藏具有储渗性好、单井产量高,单储系数大的特点,研究该类储层及其含油气情况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由于其成藏条件的特殊性,表现为分布广、体积较小、礁岩与围岩间物性差异小、非均质性强、纵、横向分布不均匀、埋藏较深等特点,并受地质认识程度、地震资料品质及地球物理技术的局限,对生物礁的准确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分析龙岗生物礁气藏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气藏的静、动态资料,以深化认识龙岗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储层的非均质性、计算气藏的动、静态储量、描述气藏压力系统和连通情况及气藏剩余气分布、评价气藏开发潜力为目的,对构造与地层特征、沉积相与成岩作用描述、储层特征精细描述、气藏流体、压力、连通性特征和气藏类型描述、气藏储量计算与评价、气藏开发潜力评价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系统的总结龙岗地区试采区储层及气藏分布特点,划分了压力系统、建立了礁滩储层及流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确定了气藏地质储量规模、预测了剩余储量分布、明确了开发区潜力、对指导龙岗地区生物礁气藏的深入开发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为生物礁、滩隐蔽油气藏研究做出新贡献。
裴森奇,胡欣,张本健,王霜,张晋海,王宇峰[8](2016)在《九龙山构造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文中研究指明井下钻探和地震资料显示表明九龙山构造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飞二段发育多套鲕滩储层,L16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通过单井正演模拟及实际叠后拓频处理表明,地震主频达到45Hz,频宽1090Hz时,是较为理想的拓频结果,能够分辨飞二段上、下储层,且在地震剖面上有可追踪的独立反射轴。分析鲕滩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飞二段滩体伽马值<26API,灰岩、泥灰岩伽马值>27API。滩体中鲕滩储层的波阻抗值在1400015500m/s*g/cm3之间,非储层波阻抗值一般>15500 m/s*g/cm3。伽马反演能有效预测飞二段滩体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波阻抗分频反演进一步预测鲕滩储层的空间展布。储层刻画表明,上、下储层受台缘带沉积环境的控制,分布方向不同,上储层大体呈北东方向展布,下储层呈南北方向展布。
夏友钢[9](2012)在《四川盆地X地区飞仙关组生物礁储层浅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是以地震层序分析的碳酸盐岩高能滩相预测和生物礁与鲕滩储层预测与含气性识别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针对X地区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结合测井和地震联合进行储层预测,开展地震层序和储层预测和含气性预测,本文针对X地区生物礁和鲕滩储层形成了一套实用且有效的地震预测技术,为查明研究区生物礁和鲕滩储层的有利相带及储层的分布,为探明该区的天然气储量规模及后续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首先,在利用地震层序分析的基础上,对X地区飞仙关组的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掌握了飞仙关组地层厚度变化和岩相变化基础上,进行了飞仙关组的地震层序识别以及飞仙关组沉积的不同时期的古地貌恢复,为后续储层预测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其次,本文针对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特征,以飞仙关组及其储层精细标定为基础,总结鲕滩储层地震异常响应模式;分析储层厚度、储层物性参数变化的地震响应,从而验证储层地震异常响应模式;另外,优选敏感、地质意义明确的地震属性,对叠后地震数据包含的一些属性进行分析与优选,定性预测储层发育区。并以地震相和地震属性定性预测结果为指导,开展孔隙度反演,定量预测鲕滩储层的厚度、有效孔隙度及储能系数,在运用模型正演分析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相控反演技术,对储层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后,与叠后数据相比,叠前地震数据包含更多的与岩性、流体有关的属性参数,这些参数主要有泊松比属性、梯度、截距、、等,因此可通过对叠前地震属性进行分析,优选能够反映储层含气性的敏感属性,从而对储层的含气性进行预测。
夏睿[10](2012)在《川东北DKH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三叠系鲕滩储层具有含较高油气储量的潜质,但结合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天然气勘探仍显偏低,尚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但目前针对该区域在沉积相和储层方面的研究都还不够深入,而且碳酸盐岩储层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因此要想对该区域的储层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需结合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本论文以DKH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鲕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前期充分结合已有的地质、三维地震、测井资料,并利用相关体分析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预测出鲕滩储层的分布范围提出了适合于鲕滩储层的地震预测流程。首先,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一步查清了地腹构造形态、断层展布及高点位置,获得了更加可靠的地质构造成果。并且结合沉积相特征、测井等资料,分析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其次,运用相干体分析技术揭示和突出横向变化,预测工区裂缝发育带,分析其对鲕滩储层的影响。并选用均方根振幅、反射强度梯度、瞬时频率等三种对于反映鲕滩储层的特征较敏感的属性,对鲕滩储层的预测。最后,通过分析工区实际情况,依靠波阻抗反演技术以及孔隙度反演技术,预测鲕滩储层厚度和孔隙度,利用储层厚度和孔隙度计算储能系数以达到解释和预测鲕滩储层的目的。
二、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含气性识别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含气性识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川东地区大池干~高峰场构造带三叠系飞仙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认识及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区域地层特征 |
2.2.2 飞仙关组地层划分 |
2.3 区域沉积背景 |
第3章 储集层特征 |
3.1 岩石类型 |
3.1.1 石灰岩 |
3.1.2 白云岩 |
3.1.3 过渡岩性 |
3.2 储集空间类型 |
3.2.1 粒间溶孔 |
3.2.2 粒内溶孔和铸模孔 |
3.2.3 晶模孔隙 |
3.2.4 晶间孔隙 |
3.2.5 裂缝 |
3.3 储集物性特征 |
3.3.1 大池干-高峰场构造飞仙关组储集物性特征 |
3.3.2 龚家垭口飞仙关组物性特征 |
第4章 储层成岩作用 |
4.1 主要分析方法与技术 |
4.1.1 LA-ICP-MS分析 |
4.1.2 阴极发光分析 |
4.1.3 流体包裹体分析 |
4.2 成岩作用类型 |
4.2.0 泥晶化作用 |
4.2.1 压实作用 |
4.2.2 压溶作用 |
4.2.3 胶结作用 |
4.2.4 自生矿物充填作用 |
4.2.5 重结晶作用 |
4.2.6 溶蚀作用 |
4.3 白云石特征及白云石化成因 |
4.3.1 飞仙关组白云石特征 |
4.3.2 白云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3 白云石化时间 |
4.3.4 白云石化模式 |
第5章 成岩演化序列及孔隙演化特征 |
5.1 成岩演化序列 |
5.2 孔隙演化特征 |
5.2.1 构造埋藏史 |
5.2.2 储层孔隙演化 |
5.2.3 油气充注历史 |
第6章 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储层展布 |
6.1 大池干~高峰场构造和龚家垭口飞仙关组储层的对比 |
6.2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
6.2.1 沉积相的影响 |
6.2.2 成岩作用的影响 |
6.3 储层分布及有利区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龙会场地区飞仙关组气藏储层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理论依据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 研究区飞仙关组勘探开发现况 |
2.3 飞仙关组层序地层特征 |
2.3.1 地层基本特征 |
2.3.2 界面特征 |
2.3.3 四级旋回划分 |
第3章 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 |
3.1 沉积相划分及特征 |
3.1.1 局限台地相 |
3.1.2 开阔台地相 |
3.1.3 台地边缘相 |
3.1.4 台缘斜坡相 |
3.1.5 海槽(盆地)相 |
3.2 沉积演化规律 |
3.2.1 飞仙关组Ⅰ旋回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
3.2.2 飞仙关组Ⅱ旋回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
3.2.3 飞仙关组Ⅲ旋回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
3.2.4 飞仙关组Ⅳ旋回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
3.2.5 飞仙关组Ⅴ旋回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
第4章 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
4.1 上下储层段划分依据 |
4.2 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 |
4.3 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特征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4.5 储层测井曲线特征 |
4.6 储层分类评价 |
4.7 储层预测及分布 |
4.7.1 储层预测 |
4.7.2 储层分布特征 |
第5章 天然气富集规律 |
5.1 沉积相带控制有利储层发育 |
5.2 烃源条件及成藏过程 |
5.2.1 潜在烃源岩概述 |
5.2.2 气源对比 |
5.2.3 流体充注序列 |
5.2.4 油气成藏过程 |
5.3 断层发育控制油气聚集程度 |
5.4 多套盖层叠置 |
5.4.1 直接盖层 |
5.4.2 区域盖层 |
5.5 气藏压力及流体特征 |
5.5.1 气藏压力特征 |
5.5.2 气藏流体特征 |
5.6 气藏分布特征 |
5.6.1 气藏横向分布规律 |
5.6.2 气藏纵向分布规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川东北黄龙场北区块飞仙关组储层评价及勘探有利区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2.4 储层有利区选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结果和认识 |
第2章 地层和沉积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油田勘探开发现状 |
2.2 地层特征 |
2.2.1 顶底界划分 |
2.2.2 小层特征 |
2.2.3 横向分布特征 |
2.2.4 平面分布特征 |
2.3 沉积相特征 |
2.3.1 沉积相类型 |
2.3.2 纵横向分布特征 |
2.3.3 平面分布特征 |
第3章 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鲕粒云岩 |
3.1.2 鲕粒灰岩 |
3.2 物性特征 |
3.3 储集空间类型 |
3.3.1 孔隙 |
3.3.2 洞穴 |
3.3.3 裂缝 |
3.4 孔隙结构特征 |
3.4.1 喉道类型及特征 |
3.4.2 孔隙结构参数 |
3.5 储层类型 |
3.6 储层测井解释模型 |
3.6.1 裂缝-孔隙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3.6.2 洞穴-裂缝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3.7 储层分布特征 |
3.7.1 储层纵向分布规律 |
3.7.2 储层平面分布规律 |
3.8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
3.8.1 东高西低的地形控制鲕滩储层的发育 |
3.8.2 裂缝-孔隙成因控制鲕滩储层类型 |
3.8.3 成岩作用是鲕滩储层定型的关键 |
第4章 储层评价及勘探有利区选择 |
4.1 储层物性特征 |
4.1.1 储层物性参数确定 |
4.1.2 储层物性特征 |
4.2 储层评价 |
4.2.1 储层孔隙度下限 |
4.2.2 储层评价标准 |
4.2.3 储层分类评价 |
4.3 储层压力系统分析 |
4.4 勘探有利区选择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川东LM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鲕滩研究现状 |
1.2.2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沉积环境 |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3.1 地面地质条件 |
2.3.2 地腹构造特征 |
第3章 飞仙关组鲕滩发育带预测分析 |
3.1 飞仙关组鲕滩地质特征 |
3.1.1 飞仙关组层序特征 |
3.1.2 飞仙关组鲕滩发育模式 |
3.2 古地貌分析 |
3.2.1 拉平参考面的选取 |
3.2.2 古地貌恢复 |
3.3 飞仙关组鲕滩预测技术 |
3.3.1 “亮点”分析技术 |
3.3.2 鲕滩属性分析技术 |
3.4 鲕滩有利相带预测 |
第4章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分析 |
4.1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
4.1.1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4.1.2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
4.2 储层敏感参数优选 |
4.2.1 储层精细标定 |
4.3 速度反演 |
4.3.1 基于模型的反演 |
4.3.2 速度反演效果分析 |
4.4 孔隙度反演 |
4.4.1 方法原理及处理流程 |
4.4.2 孔隙度反演效果分析 |
4.5 鲕滩储层展布特征 |
第5章 储层裂缝预测 |
5.1 裂缝预测原理 |
5.1.1 裂缝预测流程 |
5.1.2 裂缝预测方法 |
5.2 研究区储层裂缝预测 |
5.2.1 研究区钻井情况分析 |
5.2.2 敏感属性优选 |
5.2.3 裂缝预测成果 |
第6章 储层流体识别 |
6.1 吸收分析原理 |
6.2 吸收分析方法 |
6.3 研究区储层流体识别 |
6.3.1 方法实验 |
6.3.2 鲕滩储层气水分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川东北杨家坪—正坝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受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地层展布、地层划分、地层对比研究 |
1.3.2 沉积相研究 |
1.3.3 储层特征 |
1.3.4 储层受控因素研究 |
1.3.5 储层评价及分布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勘探现状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2.4 地层特征 |
2.4.1 地层划分 |
2.4.2 地层对比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
3.1 沉积岩石学特征 |
3.1.1 白云岩 |
3.1.2 石灰岩 |
3.1.3 蒸发岩类 |
3.1.4 碎屑岩类 |
3.2 沉积相类型 |
3.2.1 台地边缘亚相 |
3.2.2 开阔台地亚相(台内) |
3.3 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4章 储层特征 |
4.1 储集岩性 |
4.1.1 溶孔状鲕粒白云岩 |
4.1.2 残余鲕粒白云岩 |
4.1.3 亮晶鲕粒云质灰岩 |
4.2 储渗空间类型 |
4.2.1 孔隙 |
4.2.2 溶洞 |
4.2.3 裂缝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4 储层类型 |
第5章 储层发育受控因素 |
5.1 沉积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5.1.1 开阔台地颗粒滩分布区 |
5.1.2 台地边缘滩体分布区 |
5.1.3 有利沉积相带分布研究 |
5.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5.2.1 破坏性性成岩作用 |
5.2.2 建设性成岩作用 |
第6章 储层评价及分布 |
6.1 储层分类评价 |
6.2 储层分布规律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龙岗气田试采区礁滩储层描述及生产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礁储层的研究 |
1.2.2 油藏描述技术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地层特征 |
2.1 地层层序 |
2.2 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
2.2.1 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 |
2.2.2 地层划分对比方案 |
2.2.3 对比标志层及特征 |
2.3 地层分布特征 |
第3章 龙岗地区储层特征研究 |
3.1 储层岩石性质特征 |
3.1.1 飞仙关组储层岩石性质特征 |
3.1.2 长兴组储层岩石性质特征 |
3.2 储集空间类型 |
3.2.1 飞仙关组储集空间特征 |
3.2.2 长兴组储集空间特征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3.1 飞仙关组储层物性特征 |
3.3.2 长兴组储层物性特征 |
3.4 储层分类评价 |
3.4.1 飞仙关组储层分类评价 |
3.4.2 长兴组储层分类评价 |
第4章 气藏分布特征及气藏类型 |
4.1 气藏形成模式及分布特征 |
4.1.1 气藏形成模式 |
4.1.2 分布特征 |
4.2 飞仙关组气藏特征 |
4.3 长兴组气藏特征 |
4.4 流体性质 |
4.4.1 天然气性质 |
4.4.2 水性质 |
4.5 气藏地层压力、温度特征 |
4.5.1 飞仙关组气藏压力、温度特征 |
4.5.2 长兴组气藏压力、温度特征 |
4.6 气井连通性分析 |
4.6.1 压力系统划分依据 |
4.6.2 压力系统划分 |
第5章 气藏生产动态及产能特征研究 |
5.1 气藏生产特征分析 |
5.1.1 工区生产概况 |
5.1.2 分区域生产动态 |
5.1.3 气井产量结构分析 |
5.2 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
5.2.1 递减分析方法 |
5.2.2 递减率计算 |
5.2.3 递减因素分析 |
5.3 气井产能评价分析 |
5.3.1 气井产能评价方法 |
5.3.2 产能试井研究 |
第6章 龙岗气田储量与采收率计算 |
6.1 地质储量计算 |
6.1.1 静态地质储量计算 |
6.1.2 气藏动态储量计算 |
6.2 气藏采收率计算 |
6.2.1 采收率计算方法 |
6.2.2 采收率计算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四川盆地X地区飞仙关组生物礁储层浅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工区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2 钻井及含油气概况 |
第3章 基于地震层序分析的碳酸盐岩高能滩相预测研究 |
3.1 飞仙关组高能滩相预测研究思路和方法 |
3.2 飞仙关组沉积特征 |
3.3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四级地震层序识别及地质特征 |
3.4 飞仙关组沉积的不同时期的古地貌恢复 |
第4章 生物礁与鲕滩储层预测及含气性识别 |
4.1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 |
4.2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含气性识别技术 |
第5章 礁、滩储层有利区带评价 |
5.1 现今构造条件 |
5.2 生、储条件 |
5.3 岩性圈闭条件 |
5.4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条件 |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川东北DKH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研究工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自然地理位置 |
2.1.2 地貌及植被 |
2.1.3 交通及水源 |
2.1.4 气候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地震地质条件 |
第3章 三维资料概况 |
3.1 原始资料特点 |
3.1.1 野外资料检查 |
3.1.2 原始资料分析 |
3.2 资料处理流程 |
3.3 三维资料分析 |
3.3.1 剖面质量分析 |
3.3.2 主要目的层地质层位的确定及依据 |
3.3.3 主要反射层波形特征 |
第4章 构造成果 |
4.1 构造概述 |
4.2 局部构造和断层 |
4.2.1 构造 |
4.2.2 断层 |
第5章 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
5.1 沉积特征与飞仙关组地层分析 |
5.1.1 地层及其对比 |
5.1.2 沉积相特征 |
5.1.3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地质特征 |
5.1.4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物性特征 |
5.1.5 各井鲕滩储层发育情况 |
5.2 测井特征分析 |
5.2.1 常规测井 |
5.2.2 鲕滩储层地球物理参数 |
5.3 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模式 |
5.3.1 鲕滩储层在时间剖面上的响应特征 |
5.3.2 鲕滩储层在速度反演与孔隙度反演剖面上的响应特征 |
第6章 储层预测处理分析 |
6.1 相干体分析技术 |
6.1.1 相似性分析方法 |
6.1.2 相干分析过程 |
6.1.3 相干数据体沿层切片上的异常 |
6.2 沿层属性分析 |
6.2.1 原理 |
6.2.2 属性分析 |
6.3 有井约束速度(波阻抗)反演 |
6.3.1 原理 |
6.3.2 关键步骤 |
6.4 孔隙度反演 |
6.4.1 原理 |
6.4.2 反演效果分析 |
第7章 鲕滩储层分布预测 |
7.1 储层厚度预测 |
7.1.1 鲕滩厚度计算 |
7.1.2 鲕滩储层厚度预测结果 |
7.2 鲕滩储层孔隙度预测 |
7.2.1 鲕滩储层孔隙度反演预测结果 |
7.2.2 应用威利公式计算孔隙度 |
7.3 储能系数分布预测 |
7.4 成果可靠性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含气性识别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川东地区大池干~高峰场构造带三叠系飞仙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D]. 曾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2]龙会场地区飞仙关组气藏储层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D]. 李顺平.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3]川东北黄龙场北区块飞仙关组储层评价及勘探有利区选择[D]. 刘吉源.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4]川东LM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研究[D]. 纪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5]薄储层预测技术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以九龙山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识别为例[A]. 胡欣,裴森奇,张本健,王宇峰,王霜,张晋海. 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6]川东北杨家坪—正坝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受控因素分析[D]. 李晨宇.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7]龙岗气田试采区礁滩储层描述及生产潜力分析[D]. 刘育晋.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
- [8]九龙山构造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A]. 裴森奇,胡欣,张本健,王霜,张晋海,王宇峰. 2016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6
- [9]四川盆地X地区飞仙关组生物礁储层浅究[D]. 夏友钢.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10]川东北DKH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研究[D]. 夏睿.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