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花粉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枣猕猴桃,品种,雄蕊,花粉
花粉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猜,辛华[1](2019)在《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与其他品种之间雄蕊及花粉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和其他品种的软枣猕猴桃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花及花粉的形态、雄蕊及花药特性和花粉的萌发率。研究表明,软枣猕猴桃有两性花和雄花之分,雄蕊以及花药的长度和花粉生活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LD241’、‘辽凤1号’、‘金香玉’、‘魁绿’、‘桓优1号’和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为两性花,花药较长,但是花粉干瘪,萌发沟不规则,花粉几乎没有生活力。可育花粉饱满,表面具有3条规则的萌发沟。青岛野生种、丹东野生种和‘维基’3种雄株相比,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雄株的花粉萌发率最高。常温条件下,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雄株的花粉在9d后几乎丧失生活力,但是低温冷藏9d时,约20%的花粉仍然具有生活力。(本文来源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春雪,李叶芳,关文灵[2](2019)在《大丁草属2种植物花粉萌发与贮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野生大丁草、钩苞大丁草花粉为材料,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大丁草属2种植物花粉萌发的最适条件以及适合花粉保存的贮藏方法。结果表明,大丁草和钩苞大丁草花粉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相同,均为部分ME3+600 g/L PEG200,最高萌发率分别为47.11%和44.40%。2种植物花粉萌发最适合的温度差别较大,最适合大丁草花粉萌发的温度为30℃,萌发率为51.09%;而最适合钩苞大丁草花粉萌发的温度为25℃,萌发率为51.90%。2种植物花粉自然条件下的离体寿命均较短,仅可维持48 h。4℃低温干燥贮藏有利于延长2种植物花粉的寿命,贮藏15 d后萌发率均高于10%,而室温贮藏、-20℃冷冻贮藏15 d后萌发率均低于10%。(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肖丽梅[3](2019)在《金花茶组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粒形态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花茶组植物是山茶属植物中唯一开黄色花瓣的茶花,极具特色,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金花茶除了有观赏价值外,还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本文以金花茶组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游标卡尺、电镜扫描、石蜡切片等方法对花部形态特征、开花物候、花粉粒形态、花芽分化进行研究,试图由表及里探究金花茶组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粒形态特征,以期为其花期调控、分类、园林应用等方面上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通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10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部形态特征各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花蕾直径与花冠直径正相关,花蕾长度与花冠高度、花瓣长度正相关。在花色上,有淡黄色、中黄色、黄色、金黄色等颜色。在花型上,有小花、中花、大花等花型。2)10种金花茶组植物种群花期持续天数为24~55d,其中盛花期持续天数为10~26d;单花开放为3.58~6.37d,常分布于3~8d,其中以5d、6d、7d居多。3)10种金花茶组植物花粉粒大小为(48.86-27.29)μmX(26.59-37.12)μm,形状分别为近球形、扁球形等,极面观为叁裂圆形或叁角形等,具3(拟)孔沟,表面具纹饰。聚类分析发现,毛籽金花茶与东兴金花茶的亲缘关系较近,中东金花茶与崇左金花茶的亲缘关系也较近,而金花茶与显脉金花茶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4)根据金花茶花芽特点,在常规的石蜡切片技术上加以优化改良:脱水前,剥去鳞片并用蒸馏水浸泡2h;各级脱水为3h,酒精与透明剂为45min,透明剂为30min,2次;浸蜡采用少量多次进行添加蜡屑。经过优化改良的切片技术适用于其它金花茶花芽切片。5)崇左金花茶花芽分化完成需要1个月左右,毛籽金花茶则需2个月左右,而金花茶为3个月左右。崇左金花茶、毛籽金花茶一年四季可进行花芽分化,金花茶一年只进行1次分化。6)根据花芽分化形态特点,将崇左金花茶、毛籽金花茶、金花茶等花芽分化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子房形成期等7个时期。各分化期有重迭现象出现。(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张丽杰,果冲,秦柏婷,陆秀君,杨雨春[4](2019)在《胡桃楸开花物候特性及花粉生活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不同交配类型开花结实特性及遗传规律,调控其性别分化,增加胡桃楸果实产量,以结实盛期胡桃楸为研究对象,观察了胡桃楸开花物候特征和花粉形态,并采用染色法和培养基法测定了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和萌发情况。结果表明:胡桃楸属于雌雄同株异花异熟物种,大多具有2种交配类型,而且这2种交配类型在种群中是随机分布的;雄先型雄花序与展叶同步,雌先型雌花发育与展叶同步,雌先型比雄先型的雌花期早5~8 d,雄花期晚5~6 d。同一类型树木的雌花可授期与雄花散粉期多不一致,雌雄花期先后有序相遇性很差,且十分稳定,雌雄花数量相差也较多。扫描电镜下胡桃楸花粉形态为扁球形,花粉表面有8~16个萌发孔,表面有纹饰;花粉收集之后立即测定,联苯胺法测定的胡桃楸花粉生活力最高,离体培养基法更适合其测定和观察花粉萌发力。4℃条件下更适合胡桃楸花粉贮藏。(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延莎,贺晋云,杨蕙茹,赵柳微,吴黎明[5](2019)在《气流超微粉碎破壁法对蜂花粉营养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蜂花粉坚硬外壁的存在,会影响蜂花粉的加工利用和消化吸收。采用气流超微粉碎法进行破壁处理,研究蜂花粉破壁后其营养成分、抗氧化和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蜂花粉经气流超微粉碎法破壁处理后还原糖、脂肪、蛋白质、Vc、V_(B1)、V_(B2)以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着增加,黄酮、酚酸以及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着减少,但是蜂花粉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显着提高。破壁蜂花粉的持水性和溶解性显着提高。蜂花粉经气流超微粉碎破壁后更有利于营养成分的释放,且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显着增强。(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王蓝青,吴美娇,王雪倩,房伟民,陈发棣[6](2018)在《95份百合种质资源花粉量的测定与散粉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影响百合散粉的相关因素,为培育无花粉污染百合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95份百合种质资源为试材,调查其花粉量和与散粉特性相关的花器性状。[结果]95份百合种质资源中,3份没有花药,其余92份均含有花药,花粉量变幅为0~192.5万粒,其中喇叭百合平均花粉量最高,分别是亚洲百合、铁亚百合杂种系(LA百合)、铁东百合杂种系(LO百合)、东喇百合杂种系(OT百合)、东方百合和野百合的4.34、3.35、3.32、1.52、1.60和1.59倍。花药体积变幅为0~609 mm3,其中喇叭百合花药平均体积最大为494 mm3,分别是上述其他6个系列的4.66、3.41、2.51、1.21、1.57和1.64倍。野百合花药中花粉密度最大,平均为644粒·mm-3,分别为亚洲百合、LA百合、LO百合、OT百合、东方百合和喇叭百合的1.27、1.10、1.52、1.38、1.12和1.14倍。4份百合种质资源未散粉,其中3份没有花药而不散粉。‘不锈钢’因花药不开裂而不散粉;‘耶罗琳’等花粉中含有大量油滴,花粉彼此黏着力较大,散粉时形成较大的花粉团,尽管花粉量较多,但花粉污染较轻;而‘德利安娜’等花粉含有油滴较少,花粉彼此黏着力较小,散粉时不易形团状,花粉污染较重。[结论]大部分百合种质资源花粉量较多,花粉污染严重;百合花粉量主要由花药大小决定,受花药中花粉密度影响较小;表观花粉量或花粉污染程度与花粉量成正相关,而与花粉粒之间黏着力度成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旭新,巴根那,杨恒山,孙德智,德力格尔[7](2019)在《肋柱花花粉形态及授粉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对肋柱花花朵性状、花粉形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生长进行观察和测定,并对不同授粉方式的坐果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肋柱花栽培及杂交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肋柱花花粉粒为圆形或近圆形,具有1~3个萌发孔;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在花朵开放第2~第3天最强;授粉后6 h大量花粉管在柱头表面萌发,48 h花粉管进入子房,但柱头上有块状胼胝质存在,阻碍了花粉管生长;去雄、不授粉处理下,坐果率为0,说明肋柱花需要传粉者的授粉才能完成受精过程。本研究为肋柱花引种栽培、野生资源保护及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3期)
韩聪,杨秀梅,彭绿春,张露,宋杰[8](2018)在《宽杯杜鹃贮藏花粉特性及其与马缨杜鹃杂交的应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镜扫描观察了宽杯杜鹃的花粉形态;利用液体培养法比较研究了贮藏前和-80℃贮藏310 d的宽杯杜鹃花粉形态和花粉活力变化;以-80℃贮藏310 d的宽杯杜鹃花粉为父本材料,与马缨杜鹃进行杂交授粉,对杂交授粉后花粉管生长和受精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贮藏前相比,-80℃贮藏310 d后的宽杯杜鹃花粉在形态上出现了花粉膜内陷情况,花粉活力从83.24%降低至45.52%;用宽杯杜鹃贮藏花粉与马缨杜鹃杂交授粉后,宽杯杜鹃的花粉管生长正常,在杂交授粉后19 d花粉萌发率达最高值(37.57%),且花粉管、子房和胚珠内的杂交不亲和现象明显。(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太强,刘雄芳,李正红,万友名,刘秀贤[9](2018)在《滇东南濒危植物长梗杜鹃的花粉形态及其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滇东南特有濒危植物长梗杜鹃花粉形态及其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为长梗杜鹃进一步的遗传育种、花粉种质保存和传粉生物学等相关保护利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并为系统分类研究作旁证。[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长梗杜鹃花朵不同发育时期(花蕾膨大期、花瓣初开期和花瓣盛开期)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通过TTC染色法对开花当天不同时段及开花后不同天数的花粉活力进行了快速检测;做L25(53)正交试验探讨10 g·L-1琼脂和不同浓度的蔗糖、H3BO3、Ca Cl2组成的培养基配方对长梗杜鹃花粉萌发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其花粉在不同贮藏温度下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花蕾膨大期到花瓣盛开期,花粉逐渐成熟,为四合体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四合体直径为43.0 65.4μm,平均51.3μm;单粒花粉近球形且表面有粘丝,具叁孔沟。在扫描电镜下,花粉粒外壁为均匀的颗粒状,孔沟周围颗粒细密呈波状突起;在光镜下,花粉粒外壁为内外2层,厚度约相等为0.8 1.2μm。长梗杜鹃整个单花花期花粉活力较强,于开花当天9:00达最高,为92.18%,至花末期(花后第9天)仍保持着48.5%的活力,适宜做父本开展相关杂交育种工作。长梗杜鹃开花当天9:00的花粉在10 g·L-1琼脂+100 g·L-1蔗糖+200 mg·L-1H3BO3+0 mg·L-1Ca Cl2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达90.26%;极差分析表明,影响长梗杜鹃花粉萌发率高低的主次顺序为蔗糖→Ca Cl2→H3BO3,一定浓度的蔗糖和H3BO3均起到了很好的促萌效果,而Ca Cl2的添加则显着抑制了其花粉萌发。此外,适宜的低温有利于长梗杜鹃花粉的贮藏,-18℃条件下贮藏48 d仍有一定的萌发力。[结论]长梗杜鹃特殊的花粉外壁纹饰支持了前人对其系统位置划分的合理性。其较高的花粉活力、适宜的固体萌发培养基及贮藏温度的研究为今后以长梗杜鹃为父本的杂交育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对其他同属植物花粉形态及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康德星[10](2018)在《几种槭属植物花部形态与花粉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东北地区常见的红花槭(Acer rubrum)、元宝枫(Acer truncatum)、假色槭(Acer pseudosieboldianum)、青楷槭(Acer tegmentosum)、花楷槭(Acer ukurunduense)、茶条槭(Acer ginnala)、复叶槭(Acer negundo)、金叶复叶槭(Acer negundo cv.Aurea)、粉叶复叶槭(Acer negundo cv.Flamingo)为研究对象,通过开花物候、花部形态与花粉形态观察,进一步了解沈阳地区应用的槭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特性;通过花粉萌发条件及贮藏条件等的研究,筛选其花粉的最佳萌发条件,探索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活力的影响。以期为槭属植物系统分类提供依据,为培育槭树新品种、丰富我国槭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9种槭属植物在沈阳地区的花期为4-6月,群体花期为20~30d。红花槭、复叶槭、金叶复叶槭与粉叶复叶槭为雌雄异株,雄蕊5;元宝枫、青楷槭、假色槭、花楷槭、茶条槭为雌雄同株,雄蕊8。除复叶槭、金叶复叶槭和粉叶复叶复叶槭外,其余都有花盘以及5枚花萼和花瓣。子房上位,花柱2,。同一槭树中,不同性别花的形态也有差异。雄花的花萼、花瓣和花丝一般比两性花的大。而两性花中的雄蕊一般都不能完全发育并散粉。其中红花槭、复叶槭、金叶复叶槭、粉叶复叶槭具有明显的风媒传粉特征;元宝枫、假色槭、青楷槭、花楷槭、茶条槭具有虫媒传粉的特征。2.几种槭属植物的花粉均为长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极面观为叁裂圆形,具叁萌发沟。极轴长29.90~47.91μm,赤道轴长14.76~23.98μm。花楷槭的萌发沟为叁孔沟,其余槭树均为叁沟,并延伸至花粉两极。复叶槭、金叶复叶槭、粉叶复叶槭的表面纹饰为网状,其余为条形纹,条纹平行排列或不规则排列,花粉粒的网眼大小和沟间距不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连接距离15处,可将8种槭属植物分为3组,第一组为复叶槭、金叶复叶槭、粉叶复叶槭、假色槭和花楷槭;第二组为红花槭与元宝枫;第叁组为青楷槭。3.本研究发现红花槭花粉在培养温度28℃、蔗糖75g/L+硼酸150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为81.95%;元宝枫花粉在培养温度25℃、蔗糖100g/L+硼酸250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为66.7%;复叶槭花粉在培养温度28℃、蔗糖25g/L+硼酸350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为88.37%;金叶复叶槭花粉在培养温度28℃、蔗糖75g/L+硼酸350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为93.34%;粉叶复叶槭花粉在培养温度28℃、蔗糖75g/L+硼酸150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为90.31%。4.研究发现,TTC和I_2-IK染色法无法使花粉染色,亚甲基蓝和过氧化物酶染色法可使花粉染色,且效果明显。在花粉贮藏方面,研究发现贮藏温度越低,花粉的活力保存效果越好。在-80℃条件下贮藏时,花粉活力随贮藏时间下降的最慢,在贮藏90d后,红花槭、元宝枫、复叶槭、金叶复叶槭和粉叶复叶槭的花粉萌发率仍能保持在40%以上。(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15)
花粉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野生大丁草、钩苞大丁草花粉为材料,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大丁草属2种植物花粉萌发的最适条件以及适合花粉保存的贮藏方法。结果表明,大丁草和钩苞大丁草花粉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相同,均为部分ME3+600 g/L PEG200,最高萌发率分别为47.11%和44.40%。2种植物花粉萌发最适合的温度差别较大,最适合大丁草花粉萌发的温度为30℃,萌发率为51.09%;而最适合钩苞大丁草花粉萌发的温度为25℃,萌发率为51.90%。2种植物花粉自然条件下的离体寿命均较短,仅可维持48 h。4℃低温干燥贮藏有利于延长2种植物花粉的寿命,贮藏15 d后萌发率均高于10%,而室温贮藏、-20℃冷冻贮藏15 d后萌发率均低于1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粉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猜,辛华.青岛野生软枣猕猴桃与其他品种之间雄蕊及花粉特性的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春雪,李叶芳,关文灵.大丁草属2种植物花粉萌发与贮藏特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肖丽梅.金花茶组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粒形态初步研究[D].广西大学.2019
[4].张丽杰,果冲,秦柏婷,陆秀君,杨雨春.胡桃楸开花物候特性及花粉生活力[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5].延莎,贺晋云,杨蕙茹,赵柳微,吴黎明.气流超微粉碎破壁法对蜂花粉营养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9
[6].王蓝青,吴美娇,王雪倩,房伟民,陈发棣.95份百合种质资源花粉量的测定与散粉特性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
[7].李旭新,巴根那,杨恒山,孙德智,德力格尔.肋柱花花粉形态及授粉特性[J].分子植物育种.2019
[8].韩聪,杨秀梅,彭绿春,张露,宋杰.宽杯杜鹃贮藏花粉特性及其与马缨杜鹃杂交的应用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18
[9].李太强,刘雄芳,李正红,万友名,刘秀贤.滇东南濒危植物长梗杜鹃的花粉形态及其特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8
[10].康德星.几种槭属植物花部形态与花粉特性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