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共沉淀法论文-张惠欣,谢端端,王培培,崔曼丽,郭晓辉

氧化共沉淀法论文-张惠欣,谢端端,王培培,崔曼丽,郭晓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共沉淀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酸洗废液,电石渣,四氧化叁铁,微波辅助

氧化共沉淀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惠欣,谢端端,王培培,崔曼丽,郭晓辉[1](2018)在《微波氧化共沉淀法处理废酸液制备纳米铁氧化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电石渣作为中和剂和沉淀剂、利用微波辅助氧化共沉淀法处理了钢铁盐酸酸洗废液,获得了纳米四氧化叁铁产品,其干基铁质量分数最高可达58%。研究了微波施加方式、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合成初始p H、电石渣及其杂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用XRD、VSM和SEM等方法表征了四氧化叁铁产品的结构与性能。微波辅助共沉淀法可以同时处理钢铁盐酸酸洗废液和电石渣这两种工业废弃物,使其中铁资源得到了高效回收。(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8年01期)

王林,高继慧,车宏伟,井新径,李阳[2](2017)在《共沉淀法掺杂离子氧化钙吸收剂脱硫反应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共沉淀法设计制备了晶格内掺有不同半径杂离子的CaO吸收剂,研究了杂离子类型对脱硫反应的影响;基于离子晶体内原子扩散的空位缺陷理论,获得了掺杂不同半径离子对硫化产物层离子扩散影响的整体规律,并利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掺有不同半径杂离子的CaO吸收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Ba~(2+)后的CaO吸收剂脱硫性能最佳,而掺杂Mg~(2+)的效果最差;设计样品中实现了杂离子与Ca~(2+)原子水平的掺混;杂原子掺入引起了CaO相应的晶格畸变,大半径杂离子能增加晶体中的空位点缺陷数量,提高吸收剂脱硫性能,而小半径杂离子则对产物层固态离子扩散无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7年09期)

汪永丽,张远欣[3](2016)在《共沉淀法与水热法制备磁性四氧化叁铁纳米颗粒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通过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并表征四氧化叁铁磁性纳米颗粒。考察了不同方法对生成物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两种制备方法到的产物均为反尖晶石结构,结晶度高;共沉淀法得到的Fe_3O_4纳米颗粒主要为大小较均匀的球形结构,纳米颗粒粒径约为12~15 nm,产物团聚现象较为明显;水热法制备的Fe_3O_4纳米颗粒为准球形状,粒径分布均匀,与共沉淀法合成Fe_3O_4纳米颗粒相比,水热法合成的Fe_3O_4纳米颗粒粒径明显增大,约到20 nm左右,团聚现象有缓解。(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6年21期)

陈丽新[4](2014)在《共沉淀法合成稀土掺杂硫氧化钆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硫氧化物为基质的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上转换材料。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对980nm,1064nm,1550nm都有响应的Gd2O2S:Er3+,Yb3+上转换发光材料。研究沉淀剂种类、浓度、溶液pH值、稀土掺杂浓度、助熔剂种类、助熔剂用量、温度以及时间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实验进行优化,找出最佳配方,对没有出现在正交表中的数据进行二次试验验证,得出最佳的共沉淀法制备Gd2O2S:Er3+,Yb3+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实验条件,为今后此方面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利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器激发Gd2O2S:Er3+,Yb3+上转换发光粉,在样品的上转换发射光谱中,发光峰分别位于-530nm,-550nm和-660nm波段,样品的绿光发射源自于Er3+离子2H11/2态和483/2态上的电子到4I15/2基态的跃迁,红光发射源自于Er3+离子4F9/2态上的电子到基态能级4I15/2的跃迁,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得出,共沉淀法制备的Gd2O2S: Er3+,Yb3+属于六方晶系,并且微量的稀土离子掺杂对基质的结构基本没有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发现共沉淀法制备的Gd2O2S:Er3+,Yb3+样品的平均粒径在1μm左右。(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4-03-01)

赵慧娟,刘璨,王凯,杨洪[5](2012)在《氟化钙对共沉淀法硅酸叁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硝酸钙、硅酸钠、碳酸钠、氟化铵为原料,采用共沉淀反应法制备掺杂氟化钙的硅酸叁钙。研究不同氟化钙掺杂量对合成硅酸叁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的影响。用甘油无水乙醇法测定游离氧化钙的含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分析(XRD)对硅酸叁钙的微观形貌和晶相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氟化钙的加入使得样品在煅烧过程中形成了低共融化合物,明显降低了游离氧化钙的含量,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煅烧温度,氟化钙掺杂量为0.6%(质量分数)时,在1 350℃下保温4 h可以得到游离氧化钙含量很低的硅酸叁钙。(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2年08期)

丁永玲,刘福田,程传兵,蔺锡柱[6](2012)在《盐酸对共沉淀法合成单分散性纳米四氧化叁铁的改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粒径为6~10 nm的Fe3O4粒子。借助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盐酸对纳米Fe3O4分散性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盐酸对纳米Fe3O4的分散性有很大影响。这种作用机理通过Zeta电位进行验证,表明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随扩散双分子层的厚度而变化,而且,改性后的纳米Fe3O4显示了更好地超顺磁性。(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吴春丽[7](2011)在《四氧化叁铁纳米粒子和纳米超结构的络合共沉淀法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Fe_3O_4纳米材料显示了与其相态、尺寸以及形貌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Fe_3O_4纳米材料已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Fe_3O_4纳米材料通常使用热分解法合成,但是该方法成本高,温度高,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性。本论文在100℃条件下,采用简单的络合共沉淀法直接合成Fe_3O_4纳米粒子及纳米超结构,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穆斯堡尔谱仪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Fe_3O_4纳米材料作为吸附剂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能力。采用改善的络合共沉淀法,在100℃下制备单分散,高结晶度,高饱和磁化强度的Fe_3O_4纳米粒子。通过强络合剂的引入实现晶体的缓慢生长。合成的纳米Fe_3O_4的粒子尺寸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反应时间从1小时增加到20小时后,粒子尺寸从7.1nm增大为10.2nm。合成的纳米粒子为单晶,所合成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均达到70emu g-1,达到或超过热分解法获得的相同粒径纳米Fe_3O_4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Fe_3O_4纳米粒子对重金属污染离子Cr (VI)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与Fe_3O_4纳米粒子的合成相同,采用不同的药品添加顺序,在低温下,在水溶液中一步合成了叁维自组装牡丹花状Fe_3O_4纳米超结构。随反应时间的不同,产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反映了产物的形成机理。此反应无需表面活性剂,也无需高温煅烧处理。获得的牡丹花状Fe_3O_4纳米超结构具有铁磁性,饱和磁化强度在295K达到88.4emu g-1,并显示了较高的低场隧道磁阻效应,在室温1T磁场下,磁阻值达到-2.0%。将产物用作吸附剂对废水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自组装牡丹花状Fe_3O_4纳米超结构能够很好地吸附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Cr (VI)离子,吸附容量为5.24mg g-1。对吸附机理、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了控制铁离子的水解,研究了水/醇反应体系中,溶剂对合成纳米Fe_3O_4及其叁维超结构的影响。在乙二醇的水醇体系中,合成了Fe_3O_4纳米粒子的自组装微球。而在乙醇的醇水体系中,合成的样品为Fe_3O_4纳米片结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1-12-21)

林建,胡大为,胡小芳[8](2010)在《弱外磁场辅助氧化共沉淀法合成正八面体Fe_3O_4纳米颗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弱外磁场辅助条件下,采用氧化共沉淀方法调控合成了正八面体Fe3O4纳米颗粒。采用XRD、SEM、振动磁强计(VSM)来表征产物的晶型、形貌和磁性能。XRD结果表明,产物具有尖晶石结构,且结晶良好、纯度高;SEM观察结果表明Fe3O4纳米颗粒均为二次粒子,由更小的粒子成长而来;VSM测定结果说明各种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具备良好的磁性能。同时,分析了粒子不同形貌的成核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弱外磁场辅助的办法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晶型、正八面体形貌形貌和良好磁性能的Fe3O4纳米颗粒。(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梁金,胡云楚,王赛[9](2009)在《钆掺杂氧化铈纳米材料的碳酸盐共沉淀法合成及导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碳酸氢铵共沉淀法合成了Ce0.8Gd0.2O2-δ(GDC)纳米材料,并用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其氧离子导电性能。XRD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00℃的热处理,共沉淀产物转变为具有单一立方萤石结构的CeO2超细粉体。在300MPa下将其压制成陶瓷坯体,分别在1150~1300℃下等温烧结4h。研究发现,1250℃烧结4h后,相对密度达到96.7%,其电导率在所有烧结样品中最高,600℃下氧离子电导率为1.1×10-2S/cm,在350~600℃温度范围内其氧离子电导活化能为0.63eV。对于碳酸氢铵共沉淀法制备的GDC纳米材料,1250℃致密化烧结是一个比较适宜的温度,烧结温度过高电导率反而下降。(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09年10期)

胡大为,王燕民[10](2009)在《弱磁场辅助氧化共沉淀法合成正八面体和六方体型Fe_3O_4纳米颗粒》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弱磁场辅助氧化共沉淀法制备了正八面体型和六方体型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产物具有尖晶石结构,结晶良好且纯度高。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产物Fe3O4纳米粒子均为二次粒子,由更小的粒子生长而成。经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各种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都具有良好的磁性能。由于六方体型Fe3O4纳米晶形状的各向异性,其饱和磁化强度小于正八面体型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同时,初探了弱磁场影响不同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氧化共沉淀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共沉淀法设计制备了晶格内掺有不同半径杂离子的CaO吸收剂,研究了杂离子类型对脱硫反应的影响;基于离子晶体内原子扩散的空位缺陷理论,获得了掺杂不同半径离子对硫化产物层离子扩散影响的整体规律,并利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掺有不同半径杂离子的CaO吸收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Ba~(2+)后的CaO吸收剂脱硫性能最佳,而掺杂Mg~(2+)的效果最差;设计样品中实现了杂离子与Ca~(2+)原子水平的掺混;杂原子掺入引起了CaO相应的晶格畸变,大半径杂离子能增加晶体中的空位点缺陷数量,提高吸收剂脱硫性能,而小半径杂离子则对产物层固态离子扩散无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共沉淀法论文参考文献

[1].张惠欣,谢端端,王培培,崔曼丽,郭晓辉.微波氧化共沉淀法处理废酸液制备纳米铁氧化物[J].无机盐工业.2018

[2].王林,高继慧,车宏伟,井新径,李阳.共沉淀法掺杂离子氧化钙吸收剂脱硫反应机理[J].热力发电.2017

[3].汪永丽,张远欣.共沉淀法与水热法制备磁性四氧化叁铁纳米颗粒的比较研究[J].山东化工.2016

[4].陈丽新.共沉淀法合成稀土掺杂硫氧化钆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

[5].赵慧娟,刘璨,王凯,杨洪.氟化钙对共沉淀法硅酸叁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的影响[J].无机盐工业.2012

[6].丁永玲,刘福田,程传兵,蔺锡柱.盐酸对共沉淀法合成单分散性纳米四氧化叁铁的改性研究(英文)[J].人工晶体学报.2012

[7].吴春丽.四氧化叁铁纳米粒子和纳米超结构的络合共沉淀法合成与表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8].林建,胡大为,胡小芳.弱外磁场辅助氧化共沉淀法合成正八面体Fe_3O_4纳米颗粒[J].人工晶体学报.2010

[9].梁金,胡云楚,王赛.钆掺杂氧化铈纳米材料的碳酸盐共沉淀法合成及导电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9

[10].胡大为,王燕民.弱磁场辅助氧化共沉淀法合成正八面体和六方体型Fe_3O_4纳米颗粒[J].硅酸盐学报.2009

标签:;  ;  ;  ;  

氧化共沉淀法论文-张惠欣,谢端端,王培培,崔曼丽,郭晓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