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调脂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茵杞调脂饮,脂代谢,LXRα,FAS通路
调脂饮论文文献综述
王俐钧,孙建光[1](2019)在《基于LXRα/FAS通路探讨茵杞调脂饮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茵杞调脂饮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脂质代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杞调脂饮低、中、高剂量组及辛伐他汀对照组,各8只。正常组喂养普通饲料,其余组喂养高脂饲料,12周后模型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各药物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8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C、TG及肝组织TC、TG、LP、TNF-α含量,HE、油红O染色检测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RT-PCR检测肝组织LXRα、FAS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及肝组织TC、TG、LP、TNF-α,LXRα、FAS mRNA显着升高(P<0.01),肝组织出现显着的细胞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及肝组织TC、TG、LP、TNF-α,LXRα、FAS mRNA显着降低(P<0.05,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得到明显改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茵杞调脂饮高剂量组血清ALT、AST,肝组织LP、TNF-α及LXRα、FAS mRNA显着降低(P<0.05)。结论:茵杞调脂饮可以调节NAFLD大鼠的脂代谢,减少脂质沉积,减轻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XRα、FAS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王俐钧,吕宝伟,孙建光[2](2019)在《茵杞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茵杞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08 mg/kg),以及中药低(8.28 g/kg)、中(16.56 g/kg)、高(33.12 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12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药物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0.9%NaCl溶液。连续干预8周,称取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计算肝指数,常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胆固醇(TC)、叁酰甘油(TG)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情况,PCR检测肝组织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相对表达量。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增加(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TC、TG、MDA、FF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减少(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TC、TG、FFA、MD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③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肝组织FFA、MDA水平及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④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水平较低剂量组明显下降(P<0.05);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下降(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ALT、AST、TC、TG水平下降(P<0.05);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肝组织TC、TG(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及FFA、MDA、SOD(高剂量组较低、中剂量组)水平随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较中药低剂量组减少(P<0.05)。结论茵杞调脂饮可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和肝脂水平,抑制脂质蓄积,减轻氧化应激,保护肝功能,改善肝脏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XRα、SREBP-1c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陈达[3](2015)在《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方法:入选的研究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00例),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3年3月-2014年4月,根据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临床期间采用常规护肝片治疗,观察组患者100例,临床期间采用益肝调脂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和肝功能变化,并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1.4%,对照组为8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药益肝调脂饮进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脂和肝功能水平,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5年22期)
梅花·尼合买提,加尼亚·卡克尔汗[4](2014)在《哈萨克医调脂饮口服治疗罕玛依兰合(高脂血症)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哈萨克医协定处方调脂饮口服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9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口服调脂饮口服方180ml,2次/d。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睡前1次,1个疗程为6周。服药前及服药6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6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0.91%、63.0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头晕和肢体麻木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91%、60.04%,两组的血脂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91%、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未见相关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与临床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调脂饮口服方能明显改善血脂紊乱引起的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调节血脂系列指标,且临床使用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王俊[5](2013)在《益肝调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7月-2012年7月,笔者应用益肝调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取得的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1]患者。男59例,女21例;年龄32-69岁,平均(49.5±3.1)岁;病程3个月-22年,平均(11.7±3.9)年。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益肝调脂饮治疗)和对照组40例(西药治疗)。两组在年龄、性(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3年09期)
宿淑芝,韩光霞,丁建华[6](2013)在《调脂饮分型加减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调脂饮分型加减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调脂饮分型加味;对照组常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95%CI=62.6%~100.0%);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0%(95%CI=70.6%~92.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584 2,P=0.009 9),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治疗组血脂下降也更为明显。结论:调脂饮分型加减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期刊2013年06期)
考悦明,王晓梅,周淑荣[7](2013)在《正本清源调脂饮联合助土功治疗高脂血症59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脂血症是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脂质一种或几种高于正常的代谢性疾病,临床分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叁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其临床表现因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及有无合并症等差异而不尽相同,但均以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叁酯(TG)生化指标高于正常(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3年01期)
刘呈宇,张明雪[8](2012)在《调脂饮治疗血脂异常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调脂饮联合辛伐他汀对比单用辛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疗效。[方法]依据入组标准选门诊血脂异常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治疗组-调脂饮联合辛伐他汀)24例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辛伐他汀)24例,疗程60d,观察用药前后血脂、肝功变化。[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血脂异常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两组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调脂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辛伐他汀,在降低TC、TG、LDL-C,升高HDL-C均有显着优势(P<0.05)。[结论]调脂饮联合他汀类降脂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用他汀类。(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王伟芹,尹常健,孙建光,张永[9](2012)在《清肝调脂饮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清肝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干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0只,除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外,余60只建立以高脂饲料(基础饲料88%,猪油10%,胆固醇1.5%,胆盐0.5%)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除模型组外,造模同时ig清肝调脂饮低、中、高剂量组(4.59,9.18,18.39 g.kg-1)和西利宾胺组(27 mg.kg-1,ig)分别按临床等效剂量的0.5,1,2和1倍剂量药物治疗。实验12周,大鼠全部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叁酯(TG)含量,肝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行CD14,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果作定量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62.57±17.08)U.L-1,TNF-α(902.00±22.66)pg.mg-1,CYP2E1阳性率(0.88±0.07),SOD(81.78±2.24)U.mg-1各指标均显示异常(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以上各指标(P<0.05,P<0.01)。在降低TG,TNF-α方面,清肝调脂饮高剂量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而对其他各指标的改善,清肝调脂饮各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疗效无显着差异。结论:清肝调脂饮具有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从而减轻NASH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2年12期)
马红,郑芙蓉,明庭武[10](2012)在《藤麻调脂饮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颗粒藤麻调脂饮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药线组、中药组、埋线组、西药组(氟伐他汀胶囊)各35例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1)经3个月治疗后,中药加埋线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3种治疗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4组患者的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值均显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结合埋线对TC值的改善作用优于其他3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间的TG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4种方法对降低TG值的疗效相当。(3)治疗后除西药组4例出现肝功能异常外,其他各组均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者。【结论】中药颗粒藤麻调脂饮结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调脂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茵杞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08 mg/kg),以及中药低(8.28 g/kg)、中(16.56 g/kg)、高(33.12 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12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药物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0.9%NaCl溶液。连续干预8周,称取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计算肝指数,常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胆固醇(TC)、叁酰甘油(TG)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情况,PCR检测肝组织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相对表达量。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增加(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TC、TG、MDA、FF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减少(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TC、TG、FFA、MD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③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肝组织FFA、MDA水平及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④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水平较低剂量组明显下降(P<0.05);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下降(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ALT、AST、TC、TG水平下降(P<0.05);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肝组织TC、TG(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及FFA、MDA、SOD(高剂量组较低、中剂量组)水平随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较中药低剂量组减少(P<0.05)。结论茵杞调脂饮可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和肝脂水平,抑制脂质蓄积,减轻氧化应激,保护肝功能,改善肝脏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XRα、SREBP-1c的表达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脂饮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俐钧,孙建光.基于LXRα/FAS通路探讨茵杞调脂饮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2].王俐钧,吕宝伟,孙建光.茵杞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
[3].陈达.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
[4].梅花·尼合买提,加尼亚·卡克尔汗.哈萨克医调脂饮口服治疗罕玛依兰合(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
[5].王俊.益肝调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
[6].宿淑芝,韩光霞,丁建华.调脂饮分型加减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3
[7].考悦明,王晓梅,周淑荣.正本清源调脂饮联合助土功治疗高脂血症59例[J].河北中医.2013
[8].刘呈宇,张明雪.调脂饮治疗血脂异常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
[9].王伟芹,尹常健,孙建光,张永.清肝调脂饮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
[10].马红,郑芙蓉,明庭武.藤麻调脂饮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