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进程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建筑工业化,政府策略,消费者选择,演化博弈
进程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杨苏,黄荣荣[1](2019)在《建筑工业化进程中消费者行为策略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建筑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需求市场发展依旧缓慢,消费者对工业化建筑需求较低的现状,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与消费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雅可比矩阵分析得出演化稳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若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的最终收益低于其购买传统建筑所获得的最终收益,则消费者是否购买工业化建筑取决于政府的激励策略及力度大小;若消费者购买工业化建筑所得的最终收益高于其购买传统建筑所得收益时,则消费者选择工业化建筑,政府不激励是唯一演化稳定策略,并能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来源于《安徽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简洁[2](2019)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双重效应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具有促进和约束的双重效应,引起改双重效应的原因主要是现行的制度性安排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博弈,并通过分析,认为应确定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质量的标向并注意农民群体的信息劣势现状。(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27期)
白雪飞[3](2019)在《城市化进程、制度环境与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效果及量化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国外市场需求骤减,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城市化作为国内市场最大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之所在,是规避出口导向型经济潜在风险,谋求经济长期良性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然而,中国城市化发展却未能降低我国对出口的依赖度。在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完善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的差异性势必影响微观经济活动现象。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人口城市化空间动态发展、制度环境地区差异性和贸易变化趋势的背景下,运用双向固定效应估计、Tobit模型、Heckman样本选择估计等统计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人口城市化发展对出口依赖度的影响,并从制度环境(法律制度环境、行政制度环境)角度,考察城市化水平对微观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出口依赖度并非线性关系,而具有显着地倒“U”型关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出口的依赖度先升高后降低,城市化进程导致出口依赖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第二,城市化水平提高将抑制企业出口参与并降低企业出口规模。城市化通过扩大整体消费需求和城市投资需求,有效刺激了内需,降低了企业参与出口的概率和出口规模。第叁,地区法律制度的改善会显着地增加企业选择出口的动机,并扩大城市化对企业出口参与行为的抑制作用。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将增大贸易比较优势,进而增强企业的出口动机,同时,法律制度的改善将扩大城市化对内需释放的效应,降低企业参与出口的动机。第四,地区行政垄断会导致企业出口扩张,并扩大城市化对企业出口规模的抑制作用。从全国范围来看,地区性行政垄断严重地造成了国内市场的非整合性,限制了内需的有效释放,是企业进行出口扩张的重要原因;从地区内部来看,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保护地方产业,限制外来竞争,本地区企业得益于本地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内部市场需求,相应的降低产品出口规模。(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李瑞琴,肖忠意[4](2019)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消费储蓄行为决策机制——基于城市归属感视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微观数据,从城市归属感视角切入,聚焦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决策机制。研究发现,提升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可增加其家庭消费支出并降低其家庭储蓄规模,但农民工家庭的消费储蓄决策却存在明显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差异性。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消费不确定性会与城市归属感形成显着的交互作用,并对进城农民工家庭储蓄决策产生显着影响。因此,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通过提高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释放消费潜力的思路,应该充分降低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经济经纬》期刊2019年04期)
汤治国[5](2019)在《城镇化进程中青少年健康体育行为培养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青少年室外体育行为缺乏、体育锻炼频率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需要以学校和家庭为双生动力,突出体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回归体育课的基础性地位,同时营造积极健康的体育行为培养氛围。(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9年05期)
王浩宇[6](2019)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着。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与要求,国家进行了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按照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要求来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使全国城镇化按照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要求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黑龙江省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四个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据《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要素来进行城镇化的改革和完善。但近些年来黑龙江省城镇化率推进缓慢,人口流出较多,严重的阻碍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分析和优化黑龙江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对于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实践意义和作用。对于黑龙江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规范政府行为的问题。应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政府行为等概念和内涵关系入手,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采用概念分析、对比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发展特征、以及政府行为取得成效进行梳理,挖掘当前黑龙江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例如城镇规划执行出现偏差、社会管理能力有待加强、资源使用方式不集约、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绩效考核短期化等。为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成因,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如山东省、河北省、江苏省发展经验的借鉴和整理。进而提出规范政府行为应从树立科学的城镇化发展观、提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优化政府发展城镇资源建设、优化政府制度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府内部监督反馈及评估机制等方面。(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周户[7](2019)在《社会关注对推动法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麻某诉公安局行政行为违法及赔偿纠纷案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案件能够入围"推进中国法治进程的十大行政诉讼案例",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当事人通过诉讼向两级公安机关提出500万元精神赔偿的请求,但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未予以支持从而引发社会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广泛争议;另一方面就是当时被媒体曝光公安机关两个荒唐的行为,即将麻某认定为"嫖娼"和对麻某进行处女鉴定而组合称为"处女嫖娼案",使该案从一审到二审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但媒体对案件的关注及其报道带有较强的新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律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赵慧,莫家兴,华慧,郭臻昊,徐进[8](2019)在《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异常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染色体的变化和异常行为,为进一步开展柳杉的生殖生物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柳杉的雄球花(小孢子叶球)为材料,采用压片法研究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变化规律。【结果】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类型为同时型,其进程一般开始于10月中下旬并持续到11月上旬。观察发现柳杉雄球花外观颜色的变化与减数分裂进程有关,同一侧枝上柳杉雄球花的发育不一致,同一花序中的不同小孢子叶球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也不同步。通过观察柳杉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发现存在单价染色体、不等价二价体、滞后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不均等分裂、异常四分体等异常现象。【结论】柳杉雄球花外观颜色的变化与减数分裂进程密切相关,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存在异常现象。(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帅,张力,青涛,李林峰,刘朝鹏[9](2019)在《核电厂严重事故缓解进程中应急人员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核电厂人员处理严重事故的行为特征,本文通过研究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的特殊性,结合现场调研和操纵员、应急技术支持人员访谈,建立了严重事故缓解进程中的人员决策模型,识别了决策人员、执行人员的关键影响因子,为严重事故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刘磊,吴理财[10](2019)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地方政府的动员式治理及其改进——鄂西H县政府扶贫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精准扶贫进程中,动员式治理成为地方政府扶贫工作的政策工具和治理策略。地方政府在扶贫动员中,常以行政动员来表达政治意志,用利益互惠策略来动员社会参与,以基层动员来实现秩序维系和扶贫目标。这种运作过程内涵了地方政府的国家意志表达和行政意志体现的政治逻辑,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基层实践中的治理规则实现和治理方式转变的治理逻辑。在面对上级政府的政治意志时以及与各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地方政府在扶贫中的过度化动员会带来地方治理困境,因此,地方政府为推进精准扶贫,需要综合运用回应性与情感式治理等来消解过度动员治理的限度。(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进程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具有促进和约束的双重效应,引起改双重效应的原因主要是现行的制度性安排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博弈,并通过分析,认为应确定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质量的标向并注意农民群体的信息劣势现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进程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杨苏,黄荣荣.建筑工业化进程中消费者行为策略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9
[2].简洁.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双重效应原因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
[3].白雪飞.城市化进程、制度环境与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效果及量化估计[D].北京建筑大学.2019
[4].李瑞琴,肖忠意.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消费储蓄行为决策机制——基于城市归属感视角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9
[5].汤治国.城镇化进程中青少年健康体育行为培养路径[J].体育风尚.2019
[6].王浩宇.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9
[7].王周户.社会关注对推动法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麻某诉公安局行政行为违法及赔偿纠纷案点评[J].中国法律评论.2019
[8].赵慧,莫家兴,华慧,郭臻昊,徐进.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异常行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陈帅,张力,青涛,李林峰,刘朝鹏.核电厂严重事故缓解进程中应急人员行为分析[J].核动力工程.2019
[10].刘磊,吴理财.精准扶贫进程中地方政府的动员式治理及其改进——鄂西H县政府扶贫行为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