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载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干重整,甲烷,化学链,氢气
化学载体论文文献综述
朱珉,陈时熠,马士伟,胡骏,向文国[1](2019)在《Fe_2O_3/Al_2O_3氧载体化学链制氢联合甲烷干重整制备氢气和合成气》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链制氢联合甲烷干重整由还原、甲烷干重整、蒸汽氧化和空气氧化四个反应器组成,是一种连续的CO_2回收、氢气和合成气制备的新方法。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中,研究温度和CO_2/CH_4比对Fe203/Al_2O_3载氧体甲烷干重整、制氢和循环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还原后的Fe_2O_3/Al_2O_3载氧体具有优秀的甲烷干重整催化特性。CO_2/CH_4比为1时,甲烷干重整存在轻微的积碳,制氢纯度超过99%。十次循环后,载氧体发现轻微烧结,甲烷转化率保持稳定,二氧化转化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静[2](2019)在《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以我校《魅力化学》校本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素养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研究,并在教师理解、领悟其实质后开展有效行动并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为了让核心素养落地,除国家课程外,校本课程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但其开发、设计、实施因校而异,因此对于学校、教师而言开发一门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案例为载体,结合课程的实施,探索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结合案例进行说明。(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78期)
李军,王娜,余孝其[3](2019)在《酶化学法合成线粒体靶向型ROS响应自报道的药物传输载体》一文中研究指出酶催化聚合(酶促聚合)由于酶催化剂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较高的化学选择性、不额外使用重金属等优势在近30多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采用该绿色合成方法已成功实现了多种具有不同链结构以及链功能化的线性聚酯的合成。通过酶催化得到的聚酯材料由于自身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已在药物传输系统、基因治疗及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仅通过(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董萌萌,陈嘉雯,姜伟,李全顺[4](2019)在《酶促化学偶联构建p53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使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亟待解决的恶性疾病。近年来,在肿瘤疾病的研究中,利用基因载体来递送治疗基因并促进所需治疗性蛋白质表达的方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望为未来肿瘤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首先将N-甲基二乙醇胺、癸二酸二乙酯和环十五内(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杨洁冰,姜伟,董萌萌,李全顺[5](2019)在《酶促化学偶联合成多羟基聚胺酯基因载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发现,近50%的人类肿瘤含有p53基因突变,并在细胞周期调控和控制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1]。因此,p53被认为是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靶点。然而,以p53为靶点的基因治疗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基因药物递送过程中过低的转染效率。因此,基因治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有效和可控载体(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黄浣清[6](2019)在《化学实验: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载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发现在化学教学中以实验为载体,通过引发冲突、促进创新、拓展延伸等手段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9年14期)
靳南南,张立,朱燕燕,刘瑞林,马晓迅[7](2019)在《甲烷化学链重整制合成气用氧载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化学链重整(CLR)技术是利用固体氧载体中的晶格氧代替气相氧与甲烷反应制取合成气,不仅能够避免CH_4/O_2混合带来的爆炸风险,还能够大幅提高合成气的选择性,且合成气n(H_2)/n(CO)比例接近理想值(~2),而开发具有高循环稳定性、高氧化还原活性、价格低廉且环境友好的氧载体是CLR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国内目前化学链重整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于CLR技术中氧载体的研究现状。发现化学链重整中以过渡金属氧载体(Ni、Fe、Cu、Co)为主,目前的氧载体研究重点主要是复合金属氧载体(钙钛矿型氧载体、CeO_2类氧载体、六铝酸盐类氧载体),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提高氧载体的反应性能。最后,提出可通过形貌调控、不同离子取代或与其他金属氧化物复合等手段来提高氧载体的CLR性能,并指出CLR研究开发在今后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何菲,朱清勇[8](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尝试——以SO_2作为载体的初叁复习课》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化学复习课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生成能力。在初叁复习教学中,可选取SO2作为复习课的新载体,以定性到定量的探究为主线,实现对初中阶段"气体检验、吸收、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的复习。通过"问题驱动、实验探究、类比分析、交流评价"等一系列方法,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整合迁移,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实验教学与仪器》期刊2019年06期)
李小芬[9](2019)在《以化学史为载体进行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从学科教育的角度具体化了化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体现了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深刻说明了化学学科对学生科学文化的传承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一线化学教师要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致力于研究以素养为本、重构化学课堂,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申倩倩[10](2019)在《甲烷化学链制合成气氧载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化学链技术通过氧载体的循环与氧传递,能够将传统的气体共进料CH_4-CO_2重整或CH_4-O_2部分氧化解耦为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进行的两个子反应,极大地有利于反应过程的调控:以氧载体中的晶格氧代替气相氧与CH_4反应,可直接获得氢碳比为2的合成气,且可以避免昂贵的纯氧的使用,当以CO_2为氧化剂时还可兼得CO。本论文主要从甲烷化学链反应过程的调控和氧载体的优化设计两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ⅰ)采用两步法制备了BaFe_3Al_9O_(19)六铝酸盐氧载体,通过改变O_2再生时间调变其在甲烷化学链部分氧化(简称CLPOx)制合成气反应过程中的活性和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900℃时,随O_2再生时间的缩短(15→4.2min),CH_4的转化率和CO的选择性明显增加;当再生时间为4.2min时,CH_4的转化率为88%,CO的选择性为88%,没有明显的积碳。通过系列表征揭示了缩短再生周期对性能提高的原因:(1)用于活化甲烷完全氧化的Al(1)、Al(2)和Al(3)位点中Fe~(3+)(Fe~1、Fe~2和Fe~3)减少;(2)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Fe~(2+)还原成Fe~0的增加;(3)较短再生时间(5和4.2min)时产生的表面未被氧化的Fe~0能够作为反应初期CH_4和CO_2干重整的催化剂,进而提高了CO选择性。ⅱ)采用碳酸铵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担载量的xwt%Pt/CeO_2(x=0,0.1,0.5,1,1.5)氧载体,探究其用于甲烷化学链干重整(简称CL-POM-CO_2)制合成气反应过程中的活性和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00℃时,随着Pt含量的增加(0→0.5),CH_4的转化率和合成气的选择性明显增加,继续增加Pt的含量(0.5→1.5),其性能差异不大。当Pt质量分数为0.5%时,性能最优,CH_4的转化率为77%,CO的选择性为96%,氢碳比为2,合成气的产量为4.24mmol/g,CO_2的转化率为97%。通过系列表征揭示了性能和结构的构效关系:贵金属Pt以Pt~0状态的存在,并未改变铈基氧载体的结构,但使其氧空位发生了显着变化,进而促进了铈基氧载体的低温氧化还原活性,而当Pt位点暴露过多时,反应过程因部分Pt颗粒烧结导致性能差异不大。ⅲ)采用碳酸铵共沉淀法制备了0.5wt%Ni/CeO_2氧载体,采用湿法浸渍制备了8.8wt%Ni/CeO_2氧载体,将其与0.5wt%Pt/CeO_2氧载体在CL-POM-CO_2制合成气中进行了低温稳定性的对比。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00℃时,Pt、Ni都有利于甲烷的活化作用,但是Ni容易导致甲烷裂解产生积碳,从而生成H_2/CO比远大于2的合成气。为了考察Pt改性的铈基氧载体中Pt对CH_4/CO_2这种小分子的活化作用,通过系列表征初步探索了Pt对甲烷化学链干重整过程中的作用机制:Pt有利于低温CO_2裂解和合成气共产的催化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化学载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核心素养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研究,并在教师理解、领悟其实质后开展有效行动并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为了让核心素养落地,除国家课程外,校本课程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但其开发、设计、实施因校而异,因此对于学校、教师而言开发一门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案例为载体,结合课程的实施,探索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载体论文参考文献
[1].朱珉,陈时熠,马士伟,胡骏,向文国.Fe_2O_3/Al_2O_3氧载体化学链制氢联合甲烷干重整制备氢气和合成气[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2].刘静.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以我校《魅力化学》校本课程为例[J].考试周刊.2019
[3].李军,王娜,余孝其.酶化学法合成线粒体靶向型ROS响应自报道的药物传输载体[C].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4].董萌萌,陈嘉雯,姜伟,李全顺.酶促化学偶联构建p53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C].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5].杨洁冰,姜伟,董萌萌,李全顺.酶促化学偶联合成多羟基聚胺酯基因载体的研究[C].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6].黄浣清.化学实验: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载体[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
[7].靳南南,张立,朱燕燕,刘瑞林,马晓迅.甲烷化学链重整制合成气用氧载体的研究进展[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9
[8].何菲,朱清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尝试——以SO_2作为载体的初叁复习课[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
[9].李小芬.以化学史为载体进行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为例[J].中学化学.2019
[10].申倩倩.甲烷化学链制合成气氧载体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