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蒂论文-尹美君,苗静,郭丽颖,王静,赵立聪

甜瓜蒂论文-尹美君,苗静,郭丽颖,王静,赵立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甜瓜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甜瓜蒂,黄疸,退黄,古籍

甜瓜蒂论文文献综述

尹美君,苗静,郭丽颖,王静,赵立聪[1](2019)在《甜瓜蒂治疗黄疸的古籍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肝胆病证,主要是由湿热疫毒等外邪引起。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阐述了黄疸的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湿邪[1]。明代医家孙文胤在《丹台玉案》中提到:"黄疸之症,皆湿热所成,湿气不能发泄,则郁蒸而生热……二者相助而相成愈久而愈藏者也。"阐释了黄疸是由湿热之邪在体内相互作用而致病[2]。甜瓜蒂,又名苦丁香、瓜蒂、瓜丁,是葫芦科甜瓜属植物甜瓜的果蒂,夏秋季果熟时采收,剪取青绿色瓜(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杨正伟[2](2017)在《浅析甜瓜蒂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甜瓜蒂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较常用的一种药材,具有涌吐痰食,除湿退黄的效果,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用也比较广泛。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本市发生的3例甜瓜蒂中毒致死案例,用动物实验证实病程及病理改变,并用化学鉴定予以证实,并对其进行分析,以对和甜瓜蒂中毒有关的法医学鉴定进行探讨。1.案例资料1.1案例男性,41岁,因患癫痫多年,其爱人用甜瓜蒂50g,煎水一碗予其口服治病,服后2h出现腹痛,(本文来源于《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8-08)

王露,陶遵威[3](2017)在《甜瓜蒂3种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甜瓜蒂3种提取物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溶剂提取法分别得到甜瓜蒂的水提取物、75%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这3种提取物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人肺癌细胞NCI-H460、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白血病细胞K562及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样品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甜瓜蒂水提取物、75%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作用72 h后,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对SGC-7901、NCI-H460、SMMC-7721、K562及L929等5种细胞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量效关系基本明确。甜瓜蒂75%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组对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均低于水提取物组(均P<0.05),其中95%乙醇提取物组对SGC-7901、SMMC-7721、K562及L929细胞的IC_(50)明显低于75%乙醇提取物组(均P<0.05)。5种细胞中SGC-7901对甜瓜蒂提取物较为敏感,该细胞经0.4、0.6、0.8 mg/L的95%乙醇提取物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32±0.55)%、(11.06±1.15)%、(12.25±1.51)%;细胞被阻滞在S期、G2/M期。结论甜瓜蒂95%乙醇提取物体外对SGC-7901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周期有关。(本文来源于《天津医药》期刊2017年04期)

马启武,赵海誉[4](2017)在《甜瓜蒂中主要四环叁萜结构鉴定及葫芦素B,葫芦素D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阐明甜瓜蒂中主要四环叁萜类成分化学模式,建立HPLC测定甜瓜蒂药材中葫芦素B和葫芦素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ESI-Orbitrap-MS/MS技术分析甜瓜蒂中主要的四环叁萜类成分,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RP-HPLC法测定7批甜瓜蒂药材中葫芦素B和葫芦素D含量,Inert Sustain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冰乙酸溶液(含庚烷磺酸钠1 g·L~(-1))-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8 nm。结果:在化学模式定性分析中,共发现并初步鉴定出甜瓜蒂中主要的8种四环叁萜类成分,包括雪胆素甲,异雪胆素甲,葫芦素I,葫芦素D,葫芦素B及25-脱乙酰基葫芦素B的3个同分异构体;在定量分析中,葫芦素B,葫芦素D与有关物质分离度均符合要求,其质量浓度分别在49.5~297.0 mg·L~(-1)(r=0.999 99),10.3~61.8 mg·L~(-1)(r=0.999 9)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8%,RSD 1.0%;99.13%,RSD 1.1%。结论:该研究基本阐明了甜瓜蒂中主要的四环叁萜类成分,并建立了用于定量的HPLC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甜瓜瓜蒂药材中葫芦素B,葫芦素D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魏榕,伍忠军,杨玛丽,肖翠,曹小华[5](2016)在《甜瓜蒂中葫芦素提取工艺初探及其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65%乙醇和无水乙醇回流提取法从甜瓜蒂中提取葫芦素的效率;同时比较甜瓜蒂纤维和甜瓜蒂粉末中葫芦素含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65%乙醇和无水乙醇加热回流法制备甜瓜蒂粉末提取液;采用无水乙醇加热回流法制备甜瓜蒂纤维提取液。通过HPLC测定提取液中葫芦素B、E和I的浓度。结果甜瓜蒂粉末采用无水乙醇制备的提取液中葫芦素B、E浓度均高于65%乙醇制备的提取液中葫芦素B、E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葫芦素I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甜瓜蒂纤维采用无水乙醇制备的提取液中也含有较高浓度的葫芦素B、E、I。结论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从甜瓜蒂中提取葫芦素,无水乙醇提取效率高于65%乙醇。甜瓜蒂粉末中葫芦素含量虽高于甜瓜蒂纤维,但甜瓜蒂纤维中仍有较高含量的葫芦素,不应当作废弃物处理。(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赵晶丽[6](2015)在《甜瓜蒂中总葫芦素的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葫芦素系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瓜蒂的提取物。纯化工艺方面:通过比较,选择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物进行纯化,得到的总葫芦素中含葫芦素B(CUB)约30%,确保了葫芦素提取部位的质量。同时使用大孔树脂吸附树脂的方法,减少了有机溶剂对药品的污染。(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5年24期)

赵晶丽[7](2015)在《甜瓜蒂中总葫芦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葫芦素系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瓜蒂的提取物。在单因素考察和预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选。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70%乙醇浸泡30分种后,80℃提取3次,加醇倍量依次为8,6,6倍,依次提取1,0.5,0.5小时,合并提取液,抽滤后浓缩,干燥得干膏。所得工艺合理可行。(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5年22期)

郭梦鸿,孙玉琦,刘影,颜冬雪,沈丽萍[8](2015)在《Plackett-Burman联合星点设计优选甜瓜蒂中葫芦素的提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Plackett-Burman联合星点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响应面法(RSM),优化甜瓜蒂中葫芦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主要影响因素,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提取物中总葫芦素含有量、葫芦素B含有量、总葫芦素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葫芦素的提取工艺为8倍量无水乙醇提取3次,每次90 min,提取温度为75℃。此条件下甜瓜蒂提取物中总葫芦素含有量为20.57%、葫芦素B含有量为13.69%、总葫芦素提取率为11.93%。结论最佳工艺条件验证结果与预测结果相近,可用于提取甜瓜蒂中葫芦素成分。(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5年09期)

冯淑萍[9](2014)在《甜瓜蒂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甜瓜蒂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葫芦素B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乙醇浓度为55%,50倍量乙醇,提取2次,每次45分钟。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评价指标可控,对于规范甜瓜蒂的提取工艺和甜瓜蒂药材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事》期刊2014年06期)

陈卫军,孙艳,苑振宽,李永杰,王立波[10](2014)在《甜瓜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甜瓜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凝胶、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甜瓜蒂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粘霉烯醇(glutinol,1)、葫芦素B(cucurbitacin B,2)、葫芦素B-2-O-β-D-葡萄糖苷(2-O-β-D-glucopyranosy cucurbitacin B,3)、葫芦素D(cucurbitacin D,4)、(6S,9S)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糖苷[(6S,9S)6-hydroxyl-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5]、尿嘧啶核苷(uridine,6)和β-D-葡萄糖乙苷(ethyl-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1、5、7均为首次从甜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甜瓜蒂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甜瓜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甜瓜蒂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较常用的一种药材,具有涌吐痰食,除湿退黄的效果,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用也比较广泛。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本市发生的3例甜瓜蒂中毒致死案例,用动物实验证实病程及病理改变,并用化学鉴定予以证实,并对其进行分析,以对和甜瓜蒂中毒有关的法医学鉴定进行探讨。1.案例资料1.1案例男性,41岁,因患癫痫多年,其爱人用甜瓜蒂50g,煎水一碗予其口服治病,服后2h出现腹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甜瓜蒂论文参考文献

[1].尹美君,苗静,郭丽颖,王静,赵立聪.甜瓜蒂治疗黄疸的古籍考略[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

[2].杨正伟.浅析甜瓜蒂中毒的法医学鉴定[C].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3].王露,陶遵威.甜瓜蒂3种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比较研究[J].天津医药.2017

[4].马启武,赵海誉.甜瓜蒂中主要四环叁萜结构鉴定及葫芦素B,葫芦素D含量测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

[5].魏榕,伍忠军,杨玛丽,肖翠,曹小华.甜瓜蒂中葫芦素提取工艺初探及其含量测定[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6

[6].赵晶丽.甜瓜蒂中总葫芦素的纯化工艺研究[J].吉林农业.2015

[7].赵晶丽.甜瓜蒂中总葫芦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广东化工.2015

[8].郭梦鸿,孙玉琦,刘影,颜冬雪,沈丽萍.Plackett-Burman联合星点设计优选甜瓜蒂中葫芦素的提取工艺[J].中成药.2015

[9].冯淑萍.甜瓜蒂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药事.2014

[10].陈卫军,孙艳,苑振宽,李永杰,王立波.甜瓜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4

标签:;  ;  ;  ;  

甜瓜蒂论文-尹美君,苗静,郭丽颖,王静,赵立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