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洁柴油燃料及生产新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张丹丹[1](2018)在《燃料油中萃取催化氧化耦合脱硫》文中认为主要研究了一种萃取催化氧化耦合脱硫(ECODS)体系,利用更经济、更稳定、更安全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PMS)代替常用的双氧水(H2O2)与含钴离子液体耦合脱除辛烷中的二苯并噻吩(DBT)、苯并噻酚(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考虑到离子液体因价格昂贵问题,将离子液体负载于硅胶介孔材料(SG)中制备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或利用一种价格低廉的离子液体替代物低共溶溶剂(DESs)耦合PMS脱硫。具体研究阶段性成果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氯化钴(CoCl2)与一丁基三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Bmim]Cl)通过简单混合制备含钴离子液体[Bmim]CoCl3与氧化剂PMS结合对辛烷中DBT(模拟含硫燃料油)进行脱硫研究。获得最佳反应条件为:6 g含硫量为500 ppm的模拟油,2 g[Bmim]CoCl3,1 g PMS,反应温度为50℃,反应65 min后,脱硫率可达97.7%。对不同含硫底物的脱硫率为:DBT>4,6-DMDBT>BT。离子液体经循环使用6次后仍具有较高活性。对反应产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测得最终反应产物为二苯并噻吩砜(DBTO2),并推测ECODS反应机理。2、由于BT上S原子电子云密度较DBT低,所以反应活性相对较低,较DBT更难除去。用ECODS方法对溶解在辛烷中的苯并噻吩(BT)进行脱硫研究。研究表明,[Bmim]CoCl3/PMS体系对辛烷中BT的最佳降解条件为:6 g含硫量为500 ppm的模拟油,2 g[Bmim]CoCl3,1.5 g PMS,反应温度为50℃。反应65 min后,脱硫率达到92.4%。表明该体系对难脱除的噻吩类物质有非常优异的脱硫效果。3、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负载型催化剂[Bmim]Co Cl3/SG,用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N2 adsorption-desorption)对其进行结构表征。[Bmim]CoCl3/SG与萃取剂[Bmim]BF4和氧化剂PMS耦合构建非均相脱硫体系。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6 g含硫量为500 ppm的模拟油、0.75 g[Bmim]BF4、0.2 g 20 wt%PMS溶液、0.1 g催化剂、温度为30℃条件下时,反应30 min,DBT的脱硫率达到99.5%以上。该体系大大减少了催化剂和氧化剂的用量。4、通过简单混合制备出对环境友好且更具经济性的含钴基低共熔溶剂(Co-DESs),与PMS结合进行脱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Cl2-ChCl/2PEG同样具有非常优异的萃取和催化性能,当反应条件为:6 g模拟油,0.9 g PMS,2 g CoCl2-ChCl/2PEG,500 ppm初始含硫量(DBT),20℃。在此条件下,Co Cl2-ChCl/2PEG展现出优异的脱硫性能,脱硫率可达100%。对不同的氢键供体脱硫活性遵循PEG>Pr>EG>GL。Co-DESs同样也展现出出色的循环使用性能,循环使用6次活性并未有明显降低。
张海冉[2](2017)在《基于Janus乳液的新型燃油脱硫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Janus乳化是基于其功能性分区的表面对两相不互溶体系同时具有相亲性而形成的乳化现象。与微乳化不同之处在于Janus乳化剂多为固态的Janus材料,其不仅可以实现两相不互溶体系的有效乳化,而且通过简单的操作,如离心,即可实现破乳,乳化剂亦可重复使用。本文成功合成出一系列兼具乳化剂和催化剂双重功能的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并首次将其应用于燃油氧化脱硫体系,实现了模型油的深度氧化脱硫。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的制备,首先采用Pickering乳液界面材料化法,以三种硅烷化试剂为前驱体得到一侧为亲水基团的咪唑啉基,而另外一侧为亲油的苯基修饰的Janus石蜡球。利用四氢呋喃对石蜡良好的溶解性将石蜡内核溶解后得到Janus中空球,进一步通过细胞超声粉碎机粉碎,最终得到了咪唑啉基Janus纳米片。其次,通过氯代正丁烷与Janus片上咪唑啉基之间的离子交换反应,制备了阴离子为Cl-的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最后,利用离子交换反应,将[HSO4]-、[SiW12O40]4-、[PMo12O40]3-以及[PW12O40]3-引入到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上,从而得到了一种兼具催化剂和乳化剂双功能的新型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通过SEM、EDS、FT-IR以及XPS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四种酸根离子被成功固载到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上。分别以四种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为固体乳化剂对离子液体[BMIM]BF4和正辛烷进行乳化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四种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均能将离子液体[BMIM]BF4和正辛烷乳化,并形成稳定的乳液体系。通过光学电子显微镜可明显观察到乳液液滴的存在。本文首次将四种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应用于燃油氧化脱硫体系,并实现了模型油的深度氧化脱硫。结果表明:[BMIM]3PMo12O40基Janus纳米片为脱硫体系最佳催化剂。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30 mg,O/S=5,T=50℃。在此基础上考查了[BMIM]3PMo12O40基Janus纳米片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当反应进行到1.5小时,二苯并噻吩(DBT)脱硫率达到100%,且进行六次循环利用,DBT的脱硫率依然能达到99.8%,无明显下降。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3](2015)在《技术动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科院兰化所成功焦炉烟气低温脱硝催化剂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低温高效整体型氨选择催化还原(NH3-SCR)催化剂在山东兖州某焦化企业成功进行了余热回收后的焦炉烟气脱硝侧线试验。试验以工业级稀氨水为还原剂,在158165℃的低温条件下,入口氮氧化物含量不高于1200mg/m3、二氧化硫含量不高于150mg/m3时,出口氮氧化物含量不高于180mg/m3,氮氧化物消除率达到85%。
郭凡[4](2014)在《无负载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对柴油中硫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柴油进行深度脱硫也成为企业的迫切要求。生产低硫的清洁或超清洁柴油可以有效的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硫含量和大气中含硫污染物的浓度,从而减轻由于持续增长的柴油需求量而带来的环保压力。目前,催化加氢脱硫(HDS)技术仍是实现柴油低硫化的关键所在,加氢脱硫工艺的核心是加氢催化剂。为此,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用于深度脱硫的两种新型无负载纳米硫化钼催化剂及其前驱体三氧化钼、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并初步合成双金属CoMo硫化物催化剂。分别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低温N2物理吸附(BET)、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EDS成分分析表征了所制备的各个前驱体和纳米硫化物催化剂的平均颗粒尺寸、组成、比表面积、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等。研究了水热处理温度和反应时间、前驱体的浓度配比、pH值等反应条件对三氧化钼、硫化钼以及四氧化三钴生长形貌的影响。并以二苯并噻吩(DBT)作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微反应器上对无负载硫化钼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对MoS2-A1试样,最佳加氢脱硫反应条件为:温度360℃,压力6.0MPa,氢油比(体积比)600,体积空速2.0h-1。在此条件下,脱硫率达到78.23%。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5](2012)在《技术动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阳石化开发的淤浆工艺聚乙烯催化剂实现国产化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承担的高效淤浆工艺聚乙烯催化剂开发及工业应用项目通过验收。由辽阳石化公司开发的这一国产化聚乙烯催化剂,是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第一
徐怀志[6](2009)在《基于离子液体氧化—萃取脱硫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工业上燃料油脱硫主要采用传统的催化加氢脱硫(HDS)技术,但该技术不仅操作条件难以控制,而且很难将噻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及其烷基衍生物加氢脱除。本研究采用离子液体作为脱硫剂对油品进行萃取脱硫(EDS)和氧化脱硫(ODS),与其他脱硫方法相比具有脱硫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耗资低、反应条件温和、溶剂不挥发、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脱硫清洁技术。本论文对基于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燃料油EDS和ODS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合成了系列的咪唑类离子液体,通过红外光谱测试手段对离子液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离子液体的结构、纯度等性能均达到预期要求;(2)利用合成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对燃料油中硫化物的萃取脱硫效果进行了研究,对氧化脱硫进行了条件优化实验,得到了最佳脱硫条件:剂油比为1:2,温度为50℃,氧化剂:油为1:2,催化剂:油为1:2,常压萃取30 min时,一次脱硫率可达62 %以上。并采用“一级反应模型”推导出萃取动力学方程和氧化萃取动力学方程。对离子液体的物性数据密度、粘度进行了测试,为实验室连续放大工艺提供了重要参数。(3)采用萃取的方法对离子液体进行了回收,筛选出了较好的回收剂。此外,还考察了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效果,回收后的离子液体仍具有非常好的脱硫效果,脱硫率下降很小。(4)考察了多级萃取的脱硫效果,四级萃取后的轻质油品达到10 ppm。(5)考察氧化脱硫的机理,得出油品中的噻吩类硫化物通过氧化剂氧化,生成了极性更强的砜或亚砜,更有利于被离子液体萃取。(6)氧化后的模拟油品用气相色谱和GC-MS进行分析,得出噻吩已被氧化成噻砜,并有正辛烷的异构物生成。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咪唑类离子液体的萃取脱硫(EDS)和氧化脱硫(ODS)技术,可使燃料油的硫含量低于50 ppm,达到欧Ⅳ标准,可满足未来我国油品标准对燃料油中硫含量的要求。
唐晓东,何柏,崔盈贤,申建华,李吉春[7](2007)在《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工艺中试研究(Ⅰ)》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柴油加氢脱硫技术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高,柴油H2O2氧化脱硫技术又存在氧化剂价格高、柴油收率低和有含硫污水排放等技术经济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方法,在此为其中试试验研究。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中试装置由催化氧化反应、催化剂再生回收、萃取脱硫与萃取剂回收等四个单元组成;反应器为静态混合反应器;在建立的中试装置上对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操作条件进行了优选实验:在表观停留时间3~5min、反应温度60℃、反应物料循环量1000L/h、氧化催化剂/柴油体积比为0.24和柴油/萃取剂体积比为2.5的最佳实验操作条件下,成品柴油的硫含量从2273μg/g降到106μg/g,柴油硫含量符合欧洲Ⅱ类柴油标准(≤300μg/g),脱硫率达到95.34%,柴油收率为97.23%。
吴平[8](2007)在《我国石油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据战略管理理论中的制定战略基本步骤构建本研究基本框架,即: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影响因素分析、战略整合、战略决策。按照系统的观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立足我国石油资源产业,根据石油资源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制定对我国石油资源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运用波特的钻石理论分析我国石油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并在原理论的生产要素分析中加上自然环境的分析,丰富和完善了原理论;采用SWOT矩阵分析法,提出我国石油资源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运用管理系统工程学的系统结构模型解析技术进行战略决策。按照系统的观点,从三个层面来制定我国石油资源产业的战略目标,首先,将我国石油资源产业看作是我国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要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第二,我国石油资源产业作为一个系统,要保证自身科学发展;第三,我国石油资源产业是充满竞争的世界石油资源产业的子系统,要具有国际竞争力。以开放的国际市场为背景,对我国石油资源产业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内部影响因素分析具体包括:石油资源产业生产要素分析、需求条件分析、产业组织分析、相关支持产业分析。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具体包括:政府作用分析、机会分析。通过分析,客观地描绘出我国石油资源产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在对我国石油资源产业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我国石油资源产业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单项和综合分析,在全面分析我国石油资源产业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根据SWOT矩阵分析结果,提出我国石油资源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设想。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化发展战略、网络化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全球化营销战略、互惠合作战略、科技创新战略。采用管理系统工程学的系统结构模型解析法进行战略决策分析,提出我国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最高层次的战略决策,以科技创新战略为基础战略。而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我国石油资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网络化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全球化营销战略、互惠合作战略是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王洛飞,申建华,唐晓东,李吉春[9](2007)在《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中试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100 L/h中试装置上,以兰州石化公司含硫2273μg/g的直馏柴油为原料,以含氧酸为氧化催化剂,在低温常压下,对直馏柴油中的硫化物进行缓和催化氧化,并用有机溶剂抽提出柴油中的硫化物,实现柴油的脱硫精制,使精制脱硫柴油硫含量降低到300μg/g以下,达到欧洲Ⅱ柴油质量标准,同时十六烷值指数有所提高。
崔盈贤[10](2006)在《直馏柴油选择催化氧化脱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轻油中的有机硫化物是对炼油影响最大的非烃组分,油品中残存硫也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尽量减少发动机尾气SOx排放,生产和使用环保友好的低硫柴油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炼油企业普遍重视的问题。 工业化的加氢脱硫工艺(HDS),因其苛刻的反应条件,巨额的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给许多中小炼油厂带来沉重压力。由此,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其中柴油氧化脱硫技术以选择性氧化油品中的硫醚、噻吩类硫化物为主要特色,加之,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更多的氧化脱硫存在使用昂贵的H2O2氧化,且氧化剂难以再生以及存在含硫废水排放等问题,经济性较差。 本文采用廉价原料,制备、筛选出能在一定温度下溶于柴油,温度降低时又能与柴油分离的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均相催化剂有机酸锌;并与助催化剂硼化物按一定比例机械混合制得复合催化剂FTS—1;同时对各催化剂催化直馏柴油氧化脱硫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该工艺能有效改善氧化后柴油质量,抑制深度氧化反应,提高含硫有机物的氧化效果,由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直馏柴油选择催化氧化脱硫方法。该法用纯氧代替H2O2作脱硫氧化剂,在温和操作条件下将硫化物催化氧化成极性更强的砜或亚砜,然后用萃取剂和活性白土对氧化后的柴油进行萃取、吸附精制脱硫。本论文对催化剂、助催化剂和萃取剂的种类以及直馏柴油选择催化氧化脱硫工艺的实验室操作条件(包括催化剂、助催化剂、氧化剂、萃取剂的用量及其再生方式、氧化温度与时间、相分离温度与时间等参数)进行优选;在最佳操作条件下,严格测定精制柴油脱硫率及收率,并对不同硫含量的直馏柴油进行适应性研究;对脱硫前后柴油性质进行比较。该工艺具有氧化剂低廉、催化剂及助剂回收方便、萃取剂易于再生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精制柴油硫含量从2217μg/g可降至290μg/g,脱硫率达到86.9%,柴油收率95.2%,能够达到国际车用清洁柴油质量标准。
二、清洁柴油燃料及生产新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洁柴油燃料及生产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燃料油中萃取催化氧化耦合脱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燃油脱硫的重要性 |
1.2 燃油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 |
1.3 燃油加氢脱硫及其研究进展 |
1.3.1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发展 |
1.3.2 加氢脱硫的主要工艺 |
1.4 燃油的非加氢脱硫技术 |
1.4.1 生物脱硫 |
1.4.2 吸附脱硫 |
1.4.3 氧化脱硫 |
1.4.4 萃取脱硫 |
1.5 离子液体脱硫 |
1.5.1 离子液体的简介 |
1.5.2 离子液体的分类 |
1.5.3 离子液体的合成 |
1.5.4 离子液体在燃油脱硫中的应用 |
1.6 低共熔溶剂脱硫 |
1.6.1 低共熔溶剂简介 |
1.6.2 低共熔溶剂的组成 |
1.6.3 低共熔溶剂在燃油脱硫中的应用 |
1.7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BMIM]CoCl_3催化过硫酸盐脱硫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3 [Bmim]CoCl_3的制备 |
2.2.4 模拟油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测定 |
2.2.5 萃取催化氧化脱硫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离子液体[Bmim]CoCl_3投加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2.3.2 氧化剂PMS对脱硫率的影响 |
2.3.3 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2.3.4 DBT初始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2.3.5 对不同底物的脱硫性能 |
2.3.6 离子液体[Bmim]CoCl_3的循环使用性能 |
2.3.7 ECODS机理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室温[BMIM]CoCl_3催化氧化苯并噻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离子液体[Bmim]CoCl_3投加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3.3.2 氧化剂PMS投加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3.3.4 BT初始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3.3.5 离子液体[Bmim]CoCl_3的循环使用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胶负载[BMIM]CoCl_3催化过硫酸盐脱硫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材料制备 |
4.2.3 材料表征 |
4.2.4 脱硫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图 |
4.3.2 热重分析图 |
4.3.3 扫描电镜 |
4.3.4 N_2吸附脱附图 |
4.3.5 不同脱硫体系对脱硫率的影响 |
4.3.6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4.3.7 PMS投加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4.3.8 离子液体萃取剂投加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4.3.9 温度的影响 |
4.3.10 初始含硫量的影响 |
4.3.11 不同含硫物质对脱硫率的影响 |
4.3.12 催化剂和[Bmim]BF4回收再利用 |
4.3.13 脱硫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钴低共熔溶剂催化过硫酸盐脱硫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金属离子基低共熔溶剂(MDESs)的制备 |
5.2.3 萃取催化氧化耦合脱硫(ECODS)过程 |
5.2.4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oCl_2-ChCl/2PEG剂量对脱硫率影响 |
5.3.2 PMS溶液剂量对脱硫率影响 |
5.3.3 温度对脱硫率影响 |
5.3.4 初始含硫量对脱硫率影响 |
5.3.5 氢键供体(HBDs)对脱硫率影响 |
5.3.6 不同含硫化合物对脱硫率的影响 |
5.3.7 CoCl_2-ChCl/PEG循环使用性能 |
5.3.8 探索DBT的脱除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基于Janus乳液的新型燃油脱硫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Janus材料 |
1.1.1 Janus材料的制备方法 |
1.1.1.1 Pickering乳液法 |
1.1.1.2 自组装法 |
1.1.1.3 界面保护法 |
1.1.1.4 相分离法 |
1.1.2 Janus材料的应用 |
1.1.2.1 固体颗粒乳化剂 |
1.1.2.2 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
1.1.2.3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1.2 燃油脱硫技术 |
1.2.1 燃油脱硫的必要性 |
1.2.2 燃油脱硫技术 |
1.2.2.1 加氢脱硫技术 |
1.2.2.2 萃取脱硫 |
1.2.2.3 生物脱硫 |
1.2.2.4 催化氧化脱硫 |
1.3 离子液体 |
1.3.1 离子液体的简介 |
1.3.2 离子液体在燃油脱硫中的应用 |
1.3.2.1 离子液体的萃取脱硫 |
1.3.2.2 离子液体的萃取-氧化脱硫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思路 |
第2章 新型Janus基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咪唑啉基Janus纳米片的制备 |
2.2.3 离子液体[BMIM]Cl基Janus纳米片的合成 |
2.2.4 离子液体[BMIM]Cl基Janus纳米片的标记 |
2.2.5 离子液体[BMIM]Cl基Janus纳米片的酸化过程 |
2.2.5.1 阴离子为[HSO_4]~-修饰的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 |
2.2.5.2 阴离子为[PW_(12)O_(40)]~(3-)修饰的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 |
2.2.5.3 阴离子为[PMo_(12)O_(40)]~(3-)修饰的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 |
2.2.5.4 阴离子为[SiW_(12)O_(40)]~(4-)修饰的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 |
2.2.6 离子液体的制备 |
2.2.6.1 离子液体[BMIM]Cl的合成 |
2.2.6.2 离子液体[BMIM]BF4的合成 |
2.2.7 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的乳化性能 |
2.2.8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Janus乳液的燃油氧化-萃取脱硫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离子液体[BMIM]PF_6的合成 |
3.2.3 模型油的配制 |
3.2.3.1 模型油Oil-T的配制 |
3.2.3.2 模型油Oil-BT的配制 |
3.2.3.3 模型油Oil-DBT的配制 |
3.2.3.4 模型油Oil-4,6-DMDBT的配制 |
3.2.4 酸性阴离子修饰的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的脱硫实验 |
3.2.5 酸性阴离子修饰的离子液体基Janus纳米片的循环使用 |
3.2.6 噻吩模型油氧化脱硫产物的确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模型油中硫含量的分析方法 |
3.3.1.1 液相色谱的实验条件 |
3.3.1.2 不同模型油底物的标准曲线的测定 |
3.3.2 两种离子液体[BMIM]BF4和[BMIM]PF_6萃取脱硫效率比较 |
3.3.3 不同催化剂对脱硫率的影响 |
3.3.4 催化剂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3.3.5 氧硫比(O/S)与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3.3.6 不同脱硫体系对DBT脱硫率的影响 |
3.3.7 不同底物的脱硫率 |
3.3.8 催化剂离子液体[BMIM]3PMo12O40基Janus纳米片的循环使用 |
3.3.9 DBT氧化产物的确定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进一步研究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技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科院兰化所成功焦炉烟气低温脱硝催化剂 |
Exxon Mobil化学公司在印度新德里塑胶展上推出新型丙烯基弹性体 |
Innovia公司推出新型BOPP薄膜 |
长岭炼化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工业示范装置开车成功 |
德国Lanxess公司开发出高功能聚丙烯复合片材 |
通过固态剪切粉碎合成新型支化聚丙烯 |
氧化石墨烯-聚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光学性质 |
日本DSM公司开发出高耐热性聚酰胺树脂新牌号 |
日本关西大学和帝人公司开发出新型“压电纤维” |
青海盐湖DMTO装置建成 |
日本JSR公司开发出3D打印机用高韧性聚乳酸类树脂材料 |
中安联合煤化煤制烯烃项目开工 |
日本杰昂公司开发出新型光学镜片用高耐热性树脂 |
Shell公司将在伊拉克建造110亿美元的石化项目 |
陕西蒲城1 800 kt/a DMTO-II示范装置商业运行 |
河北精信酸相法CPE试产成功 |
西北化工研究院研发碳氢尾气制天然气技术 |
中国石油PHF成柴油升级主体技术 |
中科院等联合研究石墨烯可控制备获突破 |
艾姆公司研发超高热值航空燃料 |
中国石化第三代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技术工业化应用成功 |
中国石油石化院研发的PE浆液型催化剂工业试用成功 |
茂名石化广州石化产出国Ⅴ车用柴油 |
武汉乙烯STPP装置试产流延膜PP |
河南能源与郑州大学合作开发PBS合成技术 |
辽阳石化完成PETG共聚酯工业试验 |
CO2一步法转变成二甲醚加氢反应的多功能Cu-Zn O-Zr O2/H-ZSM5催化剂 |
Anellotech公司、IFP公司和Axens公司结盟商业化生物基芳烃技术 |
全球生物能源公司实现了可再生甲基丙烯酸生产 |
日本旭化成公司建设采用新工艺生产碳酸二苯酯的验证装置 |
Reliance炼油公司推出Algenol生物燃料生产工艺示范模块 |
美国Stanford大学开发出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日本建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心 |
日本昭和电工包装公司开发出锂离子电池用新型外壳材料 |
Dow公司推出新型双峰高密度聚乙烯饮用水管 |
新型镍基FI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 |
聚醚作为Ziegler-Natta乙烯聚合催化剂潜在的电子给体 |
燕山石化新技术延长裂解炉运行周期 |
(4)无负载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柴油组成和含硫成分 |
1.1.2 目前国内对油品质量的要求 |
1.2 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现状 |
1.2.1 负载型催化剂 |
1.2.2 无负载型催化剂 |
1.3 常用的柴油脱硫催化剂加氢机理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负载纳米硫化钼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表征 |
2.1 催化剂的制备 |
2.1.1 水热合成法制备三氧化钼粉体 |
2.1.2 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硫化钼催化剂 |
2.1.3 水热合成法制备硫化钴催化剂前驱体四氧化三钴 |
2.1.4 双金属 Co-Mo 硫化物催化剂的合成 |
2.1.5 催化剂粉体的表征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红外光谱 |
2.2.2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2.2.3 扫描电镜(SEM)和 EDS 分析 |
2.2.4 低温 N2 物理吸附(N2-physical adsorption) |
2.2.5 透射电镜(TEM)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负载纳米硫化钼催化剂及前驱体的微观结构与形貌控制 |
3.1 前驱体三氧化钼(MoO3)的结果与讨论 |
3.1.1 水热合成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
3.1.2 酸环境对实验的影响 |
3.2 无负载催化剂硫化钼(MoS2)的结果与讨论 |
3.2.1 水热还原合成温度的影响 |
3.3 前驱体四氧化三钴(Co3O4)的结果与讨论 |
3.3.1 水热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2 水热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3 pH 值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负载硫化钼催化剂的脱硫机理和加氢性能评价 |
4.1 加氢脱硫(HDS)机理 |
4.1.1 DBT 加氢脱硫途径 |
4.1.2 吸附状态 |
4.1.3 硫化钼图像及选择性研究 |
4.2 无负载型硫化钼催化剂的 DBT 加氢性能评价 |
4.3 不同条件对硫化钼催化剂的 DBT 性能的影响 |
4.3.1 反应温度对加氢脱硫的影响 |
4.3.2 反应压力对加氢脱硫的影响 |
4.3.3 催化剂合成条件对加氢脱硫的影响 |
4.4 高脱硫性能催化剂的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6)基于离子液体氧化—萃取脱硫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燃油脱硫的技术进展 |
1.1.1 燃油中硫化物的危害 |
1.1.2 世界各国对燃油硫含量的限制 |
1.1.3 燃油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 |
1.2 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 |
1.2.1 催化加氢脱硫技术现状 |
1.2.2 硫化物加氢的难易程度 |
1.3 非加氢脱硫技术 |
1.3.1 吸附脱硫 |
1.3.2 生物法脱硫 |
1.3.3 氧化脱硫 |
1.3.4 溶剂萃取脱硫 |
1.4 一种新型萃取剂—离子液体 |
1.4.1 什么是离子液体 |
1.4.2 离子液体的组成和分类 |
1.4.3 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 |
1.5 离子液体用于燃油脱硫的方法 |
1.5.1 萃取脱硫 |
1.5.2 氧化/萃取组合脱硫 |
1.5.3 烷基化脱硫 |
1.5.4 电化学脱硫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离子液体脱硫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离子液体脱硫剂的合成与表征 |
2.3.1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C_4mim]BF_4制备与表征 |
2.3.2 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C_6mim]BF_4制备与表征 |
2.3.3 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C_8mim]BF_4制备与表征 |
2.3.4 1-癸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C_(10)mim]BF_4制备与表征 |
2.3.5 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C_(12)mim]BF_4制备与表征 |
2.3.6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_4mim]PF_6制备与表征 |
2.3.7 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_6mim]PF_6制备与表征 |
2.3.8 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_8mim]PF_6制备与表征 |
2.3.9 1-癸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_(10)mim]PF_6制备与表征 |
2.3.10 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_(12)mim]PF_6制备与表征 |
2.4 离子液体的纯化 |
2.4.1 1-烷基-3-甲基咪唑四氯硼酸[C_nmim]BF_4的纯化 |
2.4.2 1-烷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_nmim]PF_6的纯化 |
2.5 离子液体脱硫剂的物性测试 |
2.5.1 粘度测试 |
2.5.2 密度测试 |
2.6 小结 |
第三章 离子液体氧化-萃取脱硫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氧化-萃取实验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模拟油配制 |
3.2.3 实验方法 |
3.3 实验条件优化 |
3.3.1 萃取剂的筛选 |
3.3.2 水含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3.3.3 萃取剂用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3.3.4 氧化剂用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3.3.5 催化剂用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3.3.6 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3.5.7 时间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3.4 模拟油氧化前后萃取动力学对比 |
3.4.1 模拟油萃取动力学实验 |
3.4.2 模拟油氧化-萃取动力学实验 |
3.5 脱硫剂的再生循环利用 |
3.5.1 脱硫剂的再生方法 |
3.5.2 反萃取剂筛选 |
3.5.3 脱硫剂的重复使用效果 |
3.6 多级萃取脱硫研究 |
3.7 小结 |
第四章 模拟油氧化-萃取脱硫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氧化-萃取脱硫的机理研究 |
4.2.1 氧化机理研究 |
4.2.2 氧化-萃取机理示意图 |
4.3 模拟油氧化脱硫实验 |
4.3.1 氧化前后模拟油的GC 对比分析 |
4.3.2 氧化前后模拟油的GC-MS 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附录 |
(7)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工艺中试研究(Ⅰ)(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中试装置的建立 |
1.1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工艺流程 |
1.1.1 氧化反应单元 |
1.1.2 氧化催化剂再生回收单元 |
1.1.3 萃取单元 |
1.1.4 萃取剂回收单元 |
1.2 反应器选型与反应流程确定 |
2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操作条件的 |
优选 |
2.1 药品及仪器 |
2.2 分析方法 |
2.3 中试结果与讨论 |
2.3.1 表观停留时间对柴油脱硫率的影响 |
2.3.2 反应温度对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 |
2.3.3 柴油循环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2.3.4 TS-2氧化催化剂用量对柴油脱硫率的影响 |
2.3.5 萃取剂用量对柴油萃取脱硫的影响 |
2.3.6 EA-1萃取剂回收与循环使用 |
(8)我国石油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主要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 |
1.3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3.1 论文的工作量 |
1.3.2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发展战略理论 |
2.1.1 战略学 |
2.1.2 战略的概念 |
2.1.3 战略结构 |
2.1.4 战略研究方法 |
2.2 产业发展战略理论 |
2.2.1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3 产业经济理论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3 石油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 |
3.1 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 |
3.2 保证石油资源产业自身科学发展 |
3.3 提升石油资源产业国际竞争力 |
4 石油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
4.1 石油资源产业生产要素分析 |
4.1.1 资源状况分析 |
4.1.2 技术状况分析 |
4.1.3 资本状况分析 |
4.1.4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4.1.5 自然环境状况分析 |
4.1.6 小结 |
4.2 石油资源产业需求条件分析 |
4.2.1 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
4.2.2 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
4.2.3 小结 |
4.3 我国石油资源产业组织分析 |
4.3.1 石油资源产业市场结构 |
4.3.2 石油资源产业市场行为 |
4.3.3 石油资源产业市场绩效 |
4.3.4 小结 |
4.4 相关支持产业分析 |
4.4.1 汽车产业 |
4.4.2 交通运输业 |
4.4.3 农业 |
4.4.4 纺织服装业 |
4.4.5 新型能源产业 |
4.4.6 小结 |
4.5 政府作用分析 |
4.5.1 法规 |
4.5.2 石油资源产业政策 |
4.5.3 国际交往 |
4.5.4 小结 |
4.6 机会分析 |
4.6.1 国际政治环境 |
4.6.2 人民币汇率变动 |
4.6.3 技术、服务和资金的相对优势 |
4.6.4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
4.6.5 小结 |
5 石油资源产业发展战略整合 |
5.1 SWOT 矩阵分析 |
5.1.1 建立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5.1.2 建立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5.2 构建 SWOT 矩阵 |
5.3 SO 战略选择 |
5.3.1 国际化发展战略 |
5.3.2 网络化管理发展战略 |
6 石油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决策 |
6.1 战略决策分析 |
6.1.1 建立邻接关系矩阵 A |
6.1.2 计算可达矩阵 M |
6.1.3 可达矩阵分解 |
6.1.4 求解结构矩阵和多级递阶结构图 |
6.2 我国石油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决策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中试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反应原理 |
3 实 验 |
3.1 工艺流程及设备 |
3.2 主要原料 |
3.2.1 直馏柴油 |
3.2.2 氧化剂 |
3.2.3 萃取剂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停留时间对直馏柴油脱硫率的影响 |
4.2 直馏循环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4.3 萃取剂用量对直馏柴油萃取脱硫的影响 |
4.4 反应温度对直馏柴油脱硫率的影响 |
4.5 TS-2氧化催化剂浓度对直馏柴油脱硫率的影响 |
4.6 精制柴油性质 |
4.7 EA-1萃取剂的回收与循环使用 |
4.8 富硫柴油的处理 |
5 结 论 |
(10)直馏柴油选择催化氧化脱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脱硫意义 |
1.1 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
1.2 柴油低硫化的要求 |
1.3 柴油加氢脱硫技术 |
1.4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 |
1.5 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氧化与加氢活性 |
1.6 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
1.6.1 H_2O_2氧化法 |
1.6.2 生物氧化脱硫法 |
1.6.3 超声波氧化技术 |
1.6.5 光化学氧化技术法 |
1.6.4 臭氧氧化法 |
1.6.6 空气催化氧化法 |
1.7 氧化脱硫的优点与存在问题 |
1.7.1 氧化脱硫特点 |
1.7.2 存在问题 |
1.8 论文工作设想、研究目的及内容 |
1.8.1 工作设想 |
1.8.2 研究目的 |
1.8.3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理 |
2.1.1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机理 |
2.1.2 硼化物催化原理 |
2.1.3 极性有机硫的萃取、吸附原理 |
2.2 实验方法 |
2.2.1 催化剂制备 |
2.2.2 标液的配制与标定 |
2.2.3 直馏柴油的催化氧化 |
2.2.4 极性有机硫的萃取 |
2.2.5 极性有机硫化物的吸附 |
2.3 分析方法 |
2.3.1 直馏柴油硫含量分析方法 |
2.3.2 直馏柴油酸度测定方法 |
2.3.3 相分离测定 |
2.3.4 石油产品水分定性试验法 |
2.3.5 油品中残存糠醛测定法 |
2.3.6 铜片腐蚀实验法 |
2.3.7 柴油其他性质的分析方法 |
2.4 仪器及药品 |
2.4.1 实验仪器 |
2.4.2 实验药品 |
2.5 原料油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催化剂优选 |
3.2 助催化剂筛选 |
3.3 直馏柴油选择性催化氧化操作条件评选 |
3.3.1 催化剂用量评选 |
3.3.2 助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3.3 复合催化剂FTS-1组成优化 |
3.3.4 三种催化剂催化脱硫性能比较 |
3.3.5 搅拌转速(N)对氧化脱硫影响 |
3.3.6 氧化温度(T_1)评选 |
3.3.7 氧化反应时间(t_1)评选 |
3.3.8 氧气压力(P_(O2))评选 |
3.4 直馏柴油选择性催化氧化操作条件汇总 |
3.5 氧化脱硫萃取剂选择 |
3.5.1 萃取溶剂的筛选 |
3.6 直馏柴油选择性催化氧化脱硫萃取操作条件评选 |
3.6.1 萃取反应时间评选 |
3.6.2 萃取相分离温度评选 |
3.6.3 萃取反应温度选择 |
3.6.4 萃取相分离时间评选 |
3.6.5 剂油比和萃取次数试验 |
3.7 直馏柴油选择性催化氧化脱硫萃取操作条件汇总 |
3.8 直馏柴油选择性催化氧化脱硫操作条件正交实验 |
3.8.1 正交表的选择 |
3.8.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8.3 正交实验结果讨论 |
3.9 脱硫催化剂再生循环试验 |
3.9.1 复合催化剂的再生方式 |
3.9.2 催化剂ZnA的再生循环试验 |
3.9.3 脱硫助催化剂B(OH)_x再生循环试验 |
3.10 脱硫萃取剂再生循环试验 |
3.10.1 脱硫萃取剂糠醛的再生实验 |
3.10.2 再生糠醛循环萃取脱硫实验 |
3.11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的适应性研究 |
3.11.1 操作温度弹性试验 |
3.11.3 西安石化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实验 |
3.11.4 小结 |
3.12 脱硫柴油质量测定 |
3.13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实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3.13.1 仪器与试剂 |
3.13.2 分析样品 |
3.13.3 结果分析 |
3.13.4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清洁柴油燃料及生产新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燃料油中萃取催化氧化耦合脱硫[D]. 张丹丹. 河南科技大学, 2018(11)
- [2]基于Janus乳液的新型燃油脱硫体系的构建[D]. 张海冉. 辽宁大学, 2017(03)
- [3]技术动态[J].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石油化工, 2015(05)
- [4]无负载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研究[D]. 郭凡.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5]技术动态[J].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石油化工, 2012(06)
- [6]基于离子液体氧化—萃取脱硫新技术研究[D]. 徐怀志.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09(12)
- [7]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工艺中试研究(Ⅰ)[J]. 唐晓东,何柏,崔盈贤,申建华,李吉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04)
- [8]我国石油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吴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9]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中试工艺研究[J]. 王洛飞,申建华,唐晓东,李吉春.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7(02)
- [10]直馏柴油选择催化氧化脱硫研究[D]. 崔盈贤.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