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髁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股骨后髁角,股骨外旋截骨,个体化,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髁角论文文献综述
史贺[1](2018)在《股骨后髁角在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外旋截骨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测量我国山东半岛地区成年人的股骨后髁角(PCA),系统评价个体化股骨外旋截骨的临床效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股骨截骨提供进一步参考。研究方法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选取119例共137膝,于术前常规行术侧膝关节螺旋CT扫描并叁维重建,最后测量所有患者的股骨后髁角度数。在所有患者中选取89例共101膝,作为个体化股骨外旋截骨组,即在术中使用外旋截骨测量仪,按照术前螺旋叁维CT测定的股骨后髁角来进行股骨的外旋截骨;其余同期的患者(30例共36膝)定为常规外旋3°截骨组,术中进行常规外旋3°的股骨截骨,并在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KSS膝关节评分、髌前痛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ROM)等相应膝关节指标的详细比较,术后随访期定为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研究结果我国华北地区成年男性平均股骨后髁角为(5.44°±0.99°),成年女性平均股骨后髁角为(5.85°±1.27°);术后随访的系统评价结果提示,个体化股骨外旋截骨组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3°外旋截骨组的临床效果。研究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进行膝关节螺旋CT叁维重建来精确测定股骨后髁角,可以应用来简化术中在股骨髁上标记股骨外科髁上连线(STEA)来测量股骨后髁角的步骤;我国山东半岛地区成年男性平均股骨后髁角的度数为(5.44°±0.99°),成年女性平均股骨后髁角的度数为(5.85°±1.27°),均远大于3°,与西方成人的股骨后髁角有着明显的差异;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根据术前膝关节螺旋叁维CT扫描测得的股骨后髁角来行股骨端个体化截骨的组别,其术后临床效果要优于行股骨常规3°旋转截骨的对照组。综上所述提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根据每位患者术前测定的股骨后髁角采用个体化外旋股骨端截骨。(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9)
吴剑彬,王逸扬,周飞亚,汤骏,冯永增[2](2016)在《股骨后髁角作为全膝置换旋转力线标志的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定位和测量膝关节磁共振图像上全膝置换股骨远端旋转对位标志,评价股骨后髁角做为旋转力线标志的可靠性。方法对正常膝关节进行磁共振扫描。在横断位图像上测量股骨后髁轴,以及临床经股骨通髁轴、Whiteside's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在冠状面上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结果共测量78例正常膝关节。配对t检验提示股骨后髁角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iteside's线的垂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经股骨通髁轴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样本t检验提示股骨后髁轴外旋3°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股骨后髁轴作为全膝置换术中旋转力线参考标志,较Whiteside's线和临床经股骨通髁轴更可靠。传统沿股骨后髁轴外旋3°截骨的可靠性差。股骨后髁角的变异范围大,需进行个体化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6年31期)
陈坚锋,冯宗权,邹勇根,潘耀成,王戟森[3](2016)在《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角术中测量及其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一种可于膝关节术中直接测量股骨后髁角的仪器,测量骨性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角大小,并分析股骨后髁角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探讨股骨后髁角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意义。[方法]研制股骨后髁角测量器。对105例(男24例,女81例)在本院行人工初次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术中用股骨后髁角测量器测量后髁角;分析股骨后髁角与性别、年龄的相关关系。[结果]该组男性患者股骨后髁角为(5.26±2.03)°,女性患者股骨后髁角为(5.17±1.75)°,股骨后髁角在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性,但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结论]用股骨后髁角测量器测量股骨后髁角,简单快捷经济,有效协助确定股骨假体外旋角度,提高手术效果;股骨后髁角在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有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的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宋兵华,孙俊英,倪增良,何斌,童舜谊[4](2015)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CT测量股骨后髁角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前应用CT测量股骨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6例出生或久居苏浙沪地区的成年人,共涉及106膝,男47例53膝,女39例53膝;年龄19~55岁,中位数38.5岁;左膝34例,右膝32例,双膝20例。所有膝关节均无任何损伤、病变、骨骼畸形、骨质退变及内外翻畸形。垂直于股骨干解剖轴对股骨远端进行CT薄层扫描,选取经过股骨内、外上髁层面的CT图像,采用Auto CAD软件测量PCA。结果:本组受试者PCA1.65°~7.49°(4.80°±1.23°),男女P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4°±1.24°,4.67°±1.21°,t=1.134,P=0.259);左右膝P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7°±1.24°,4.73°±1.22°,t=0.587,P=0.558)。使用矩法对样本行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计算,经双侧检验P值均大于0.05,符合正态分布。结论:PCA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但不同性别及双侧PCA之间不存在差异。术前利用CT测定PCA,确定术中股骨后髁截骨的旋转角度可能有助于提高TKA手术的成功率。(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15年07期)
黄健,张志峰,马忠平,杨云,叶楠[5](2015)在《汉族与蒙古族股骨后髁角及股骨面率的数字化测量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汉族与蒙古族股骨后髁角及股骨面率在民族之间是否存在解剖形态学差异,为今后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时(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假体的个体化设计提供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符合条件患者60例,其中汉族、蒙古族各30例(各组均男15例,女15例),年龄23~45岁,平均(36.0±7.2)岁。16排螺旋CT扫描仪(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16)对其进行螺旋扫描,层厚0.625 mm。扫描图像以DICOM格式导出,再利用Mimics 15.0叁维重建软件对后髁角及股骨面率进行数字化叁维重建测量,以观察其在性别、侧别和民族间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髁角及股骨面率在左、右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后髁角在蒙古族男、女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2.148,P<0.05),在男性组中,蒙、汉族组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t=2.405,P<0.05);股骨面率在蒙古族男、女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2.143,P<0.05),在男性组中,蒙、汉族组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t=2.191,P<0.05),且男性各均值大于女性(除汉族女性外)。结论采用数字化叁维重建技术和个体化设计可以针对不同人群选择适当的假体,从而为患者在术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5年01期)
翁文杰,张海林,朱斌,周正扬,陆曌[6](2013)在《股骨后髁角CT测量和实体测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CT测量和实体测量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股骨后髁角进行测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择期、初次、单侧因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31例;内翻屈曲畸形35例(内翻≤15°,屈曲≤15°),无内外翻畸形5例,年龄56~81岁,平均68.3岁。所选病例术前用CT图像测量股骨后髁角,术中用股骨后髁角测量仪测量,算出后髁角。结果测量仪测得后髁角为(3.50°±0.85°);CT测得为(3.26°±0.98°);两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192,P>0.05);个体术前CT测量值和实体测量值之间差异范围0°~0.9°,平均0.41°,说明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可以相互印证。结论术前CT测量股骨后髁角是准确的,有助于股骨假体正确安装。(本文来源于《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3年02期)
孙辉红,陈益光,李晶,曹代荣,江飞[7](2012)在《螺旋CT叁维重建技术对股骨后髁角个体化测量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股骨后髁角(PCA)个体化测量的方法及可行性,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股骨髁外旋截骨提供个体化的参考角度。方法选择5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及50例TKA患者手术前(实验组)膝关节的CT资料,由两位观测者分别测量PCA各3次取平均值,比较不同观测者之间测量数据的差异,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不同观测者测量所得的同组PCA均数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PCA值为3.64°±0.89°,实验组PCA值为4.23°±1.48°,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A测量结果准确,恒定,误差小,可重复性强。在TKA患者手术前,首先应对PCA进行准确的个体化测量,并将其作股骨髁旋转截骨的参考角度,为临床指导手术截骨、正确进行旋转对线提供测量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2年05期)
陈坚锋,冯宗权,罗璇[8](2012)在《股骨后髁角测定仪的研制及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直接测量股骨后髁角(PCA)的新方法,并研究国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角的特点。方法研制股骨后髁角测定仪。对67例(70膝)在我院行TKA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术中用股骨后髁角测定仪测量后髁角;比较膝骨关节炎患者后髁角与国外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该组PCA为5.0°±2.1°,与美国研究结果(3.7°±2.2°)之间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t=3.159,P<0.005)。结论股骨后髁角测定仪提供了术中测量PCA的新方法,为股骨假体旋转对线提供依据;国人骨关节炎患者PCA与欧美的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TKA术中应据每一个体所测得PCA确定股骨假体旋转角度。(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2年02期)
陈坚锋,冯宗权,王全兵[9](2010)在《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角与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的相关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发展一种膝关节术中直接测量股骨后髁角的新方法,并分析股骨后髁角与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的相关性,探讨各角度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意义。[方法]研制股骨后髁角测定仪。对29例(30膝)在本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术前测量患膝负重前后位X线片上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术中用股骨后髁角测定仪测量后髁角;分析股骨后髁角与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的相关关系。[结果]该组股骨后髁角为5.2°±2.6°,股骨髁外翻角为8.6°±2.9°,胫骨平台内翻角为4.1°±4.0°,股胫角为4.1°±7.3°,股骨后髁角和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股胫角无相关关系。[结论]股骨后髁角测定仪提供了术中测量股骨后髁角的新方法,为股骨假体旋转对线提供依据;股骨后髁角和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术前测量股骨髁外翻角和胫骨平台内翻角,可为股骨假体旋转角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0年05期)
王锋,翁文杰,朱斌,张臻[10](2009)在《股骨远端后髁角测量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股骨远端后髁角测量仪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设计测量仪并用其测量40根股骨干骨标本的后髁角,然后用CT叁维重建的方法再次测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结果仪器测量后髁角右侧为(3.20±1.26)度,左侧为(3.72±1.31)度,平均(3.44±1.29)度(0.7~6.5度)。CT测量后髁角右侧为(3.35±1.23)度,左侧为(3.69±1.25)度,平均(3.51±1.24)度(0.6~6.3度)。两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研制的后髁角测量仪准确实用,可进一步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活体后髁角的测量。(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09年02期)
后髁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定位和测量膝关节磁共振图像上全膝置换股骨远端旋转对位标志,评价股骨后髁角做为旋转力线标志的可靠性。方法对正常膝关节进行磁共振扫描。在横断位图像上测量股骨后髁轴,以及临床经股骨通髁轴、Whiteside's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在冠状面上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结果共测量78例正常膝关节。配对t检验提示股骨后髁角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iteside's线的垂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经股骨通髁轴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样本t检验提示股骨后髁轴外旋3°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股骨后髁轴作为全膝置换术中旋转力线参考标志,较Whiteside's线和临床经股骨通髁轴更可靠。传统沿股骨后髁轴外旋3°截骨的可靠性差。股骨后髁角的变异范围大,需进行个体化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髁角论文参考文献
[1].史贺.股骨后髁角在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外旋截骨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的系统评价[D].青岛大学.2018
[2].吴剑彬,王逸扬,周飞亚,汤骏,冯永增.股骨后髁角作为全膝置换旋转力线标志的可靠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
[3].陈坚锋,冯宗权,邹勇根,潘耀成,王戟森.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角术中测量及其特点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
[4].宋兵华,孙俊英,倪增良,何斌,童舜谊.全膝关节置换术前CT测量股骨后髁角的临床意义[J].中医正骨.2015
[5].黄健,张志峰,马忠平,杨云,叶楠.汉族与蒙古族股骨后髁角及股骨面率的数字化测量对比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
[6].翁文杰,张海林,朱斌,周正扬,陆曌.股骨后髁角CT测量和实体测量的比较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
[7].孙辉红,陈益光,李晶,曹代荣,江飞.螺旋CT叁维重建技术对股骨后髁角个体化测量的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
[8].陈坚锋,冯宗权,罗璇.股骨后髁角测定仪的研制及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
[9].陈坚锋,冯宗权,王全兵.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角与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的相关关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
[10].王锋,翁文杰,朱斌,张臻.股骨远端后髁角测量仪的研制[J].江苏医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