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双步结热铜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论文文献综述)
宋学兵[1](2015)在《克鲁-冲木达成矿带斑岩型与矽卡岩型矿床的成因联系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冈底斯成矿带上已发现大型、超大型甚至巨型斑岩型铜矿床,这些斑岩型矿床多形成于青藏高原陆-陆碰撞之后,受高原东缘的NW向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控制。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板片次级构造单元冈底斯-岩浆弧的东段南缘,属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产出斑岩型铜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特征。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斑岩型铜钼矿化为主的中亚带和以铅锌钼矿化为主的北亚带,而对南亚带的矿床研究尚且十分薄弱。克鲁-冲木达成矿带隶属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南亚带,位于西藏南部扎囊-桑日县之间,分布有努日、程巴、克鲁、冲木达和帕南等中到大型Cu-Mo-W(±Au)矿床,其中努日矿床和程巴矿床是该带新发现的大型矽卡岩-斑岩型的矿床和斑岩型矿床,两矿床矿化元素组合分别为Cu-Mo-W和Mo-Cu。该带斑岩型铜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对整个冈底斯成矿带的矿床勘查和研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论文依托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藏山南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及找矿方法技术研究”项目(12120113095700),在充分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典型矿床的剖析研究,从岩体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和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探讨了了斑岩型铜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联系。综合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克鲁-冲木达成矿带的斑岩型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的岩浆岩形成于岛弧环境或同碰撞环境,具有埃达克岩或类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性质。(2)矿床黄铁矿、黄铜矿等硫化物的S、Pb同位素研究显示,克鲁-冲木达成矿带的斑岩型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物质来源,与北亚带、中亚带相比,北亚带的成矿物质主要以壳源为主,中亚带和南亚带主要以壳幔混合源为主,只是南亚带中壳源物质占的比例相对中亚带较大。(3)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氢氧同位素及成分组成研究表明,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流体中岩浆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与大气降水发生混合作用是次要的,而斑岩型矿床在主要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但在成矿作用后期阶段成矿流体已有相当数量的大气降水的混入。(4)克鲁-冲木达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时间大致相当(3023Ma),矽卡岩型矿床一般分布于斑岩铜矿床的外围或是呈独立矿床产出,顶部和浅部矽卡岩型矿化也可以作为寻找斑岩型矿床的标志之一。综合分析认为,克鲁-冲木达成矿带的斑岩型铜矿床与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受控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在成因上与统一的斑岩-矽卡岩型成矿系统中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是在晚碰撞阶段印-亚大陆的持续会聚和挤压背景下,由下地壳或上地幔局部熔融的中酸性岩浆沿构造断裂通道上侵,在花岗质岩浆岩顶部及其内外接触带形成斑岩矿床的同时,自岩浆活动中心向外迁移的含矿气液,在岩体外接触带或远离岩体的钙质围岩地层中与围岩发生交代形成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
陈燃[2](2015)在《西藏努日铜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努日铜钨钼矿床位于冈底斯燕山—喜马拉雅期陆缘岩浆弧的东段、雅鲁藏布江板块缝合带北缘。矿体受矿区复式背斜控制,赋存在背斜与向斜共翼地段的比马组四段(K1b4)的层间破碎和节理裂隙带内。共圈定12个矿体,主要是为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矿石矿物主要是黄铜矿、辉钼矿、白钨矿,中-细粒自形半自形结构为主,浸染状、斑点状、块状构造。脉石矿物包括石榴子石、绿帘石、石英及极少量的方解石。辉钼矿微量元素表现为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LREE富集。辉钼矿中Y/Ho、Zr/Hf、Nb/Ta的比值变化范围较大,表明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混入了外来流体,总体以早期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主。右倾稀土配分模式,负Eu异常和负Ce异常。负Eu异常可能是岩浆在分离结晶中大量斜长石晶出,使原始流体强烈亏损Eu;负Ce异常可能是因为初始流体为氧化环境,致使Ce3+氧化为Ce4+从而与稀土体系分离。白钨矿微量元素表现为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LREE。Hf/Sm、Th/La、Nb/La比值范围都远低于1,而Y/Ho、Zr/Hf、Nb/Ta比值变化范围较大,暗示努日矿床的成矿流体总体以富Cl热液为主。在主成矿期不同程度混入了外来流体,总体特征仍以早期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主。ΣREE不高,右倾配分模式,稀土元素结构单一,特征值变化小,指示白钨矿中REE具有高度同源性。而弱δEu负异常,基本未见Ce异常或极弱的正Ce异常,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成矿流体的还原环境特征。石榴子石及石英中流体包裹体?18OH2O值为-2.967.14‰。成矿热液主体为岩浆,迁移中接收了天水,热液由原生岩浆水逐渐过渡到原生岩浆水和天水的混合。硫化物的δ34S值波动很小,多为正值,偶见负值,典型塔式分布,向正值偏移。表明硫同位素均一化程度高,硫同位素没有强烈分馏,暗示硫的来源相对单一。铅同位素特征值均小于9.58,介于上地壳和地幔之间,指示出努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幔源,在运移过程中可能混入了部分壳源物质。结合Re同位素综合分析发现,努日铜钼钨矿床的成矿物质中Mo可能来源于单一的深部幔源。而白钨矿则可能为来源于深部壳源岩浆结晶分异后富钨流体沿着构造裂隙运移过程中与围岩比马组地层发生接触交代反应,最终导致Ca2+与WO3-4结合形成了白钨矿。而成矿热液则主要为初始原生岩浆水逐渐过渡到原生岩浆水和天水的混合流体。S同位素结构较为单一,表明S的主要来源还是岩浆。Pb同位素显示矿床Pb为不含放射成因的普通铅,为混合源。
魏栋[3](2012)在《西藏乃东县努日铜多金属矿床控矿构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努日铜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藏拉达克-南冈底斯岩浆弧之下察隅岩浆弧,成矿区带属尼木-桑日成矿亚带内。经过对矿区的大比例尺填图及室内综合研究,查明矿区出露的地层为比马组(K1b)第三、四、五岩性段,努日铜多金属矿床处于昌果复式背斜褶皱带北翼次级褶皱构造内,矿床属于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的岩浆活动,具有明显的叠加成矿的特征。本区受燕山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区内首次发育了纵弯褶皱及岩石浅部的碎裂作用,另一方面,区内形成了巨大的断裂,为同期及后期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准备了良好的运移通道,随着晚白垩世闪长岩体的侵位,矿区发生了早期的矽卡岩化;受喜山早中期碰撞造山及伸展走滑活动的影响,区内形成了一系列东西向展布的复式褶皱和大规模的近东西向的逆冲断裂以及北西向、近东西向张扭性次级断裂。同期及后期的中酸性的岩浆沿着先前及本期运动形成的通道,进行上侵、运移,发生成矿作用,在古近纪中晚期矿床最终成矿就位,结合区域上矽卡岩型矿床成矿年龄为68-40Ma,表明矿床主成矿期为喜山早中期。区域内主要的构造带,自北而南有:达孜-普龙岗复式褶皱隆起带、蛮拉-拖浪拉复式褶皱拗陷带、昌果复式背斜褶皱带、雅鲁藏布江复合深大断裂带等昌果复式背斜褶皱带主要位于古布拉逆断层以南,由昌果复背斜和结当逆断层、桑波断层等组成。本带卷入的地层主要是白垩纪麻木下组(J3K1m)和比马组(K1b),昌果复背斜仅见北翼,南部被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切割。经过本次研究,努日铜多金属矿床处于昌果复式背斜褶皱带北翼次级褶皱构造内,矿区主体构造为复式背斜,在平面图内呈“M”型展布,其轴面近东西,向西倾伏,卷入的地层主要是比马组第四岩性段及第三岩性段的上部。矿区节理裂隙构造发育,与褶皱隆起变形几乎同期形成了节理裂隙以及层间破碎带,先存的节理裂隙受褶皱隆起变形的影响,程度继续加深,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努日铜多金属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经研究表明,矿区矽卡岩化与比马组第四岩性段(K1b4)密切相关,矿区的成矿受构造控制明显,其控矿构造为复式褶皱,容矿构造为比马组第四岩性段(K1b4)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层间破碎带及节理裂隙构造。矿体主要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比马组第四岩性段(K1b4)的碳酸盐岩为矿床的成矿准备良好的赋矿围岩,而其碎屑岩为矿床的形成了提供了良好的盖层及底板,矿液在比马组第四岩性段(K1b4)的层间破碎带及节理裂隙构造内富集、沉淀最终成矿。上述对努日铜多金属矿床的控矿构造的研究,不仅对矿区以后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邻区的地质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张松[4](2012)在《西藏冈底斯南缘努日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西藏冈底斯南缘努日矿区为研究对象,对矿区内两个独立的矽卡岩型Cu-W-Mo矿床和矽卡岩型Cu-Fe矿床进行了详细剖析。在矿区各时代岩浆岩、矿床地质与成矿年代学、矽卡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等方面系统的研究基础之上,系统分析和探讨了成矿年代学、矽卡岩的矿物学特征、成矿岩体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岩石成因,并查明了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厘定了矿床形成机制,并初步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型。努日矿区内岩浆活动极为强烈,而且持续时间长,从晚白垩纪到渐新世均有发育。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矿区内的晚白垩世的花岗闪长岩(北)(88Ma)、石英斑岩(93Ma)、石英二长岩(93Ma)和石英闪长(玢)岩(南)(95Ma)为同一序列岩浆时间,均是源自俯冲的新特提斯洋壳熔融形成的原始岩浆经演化后的产物。始新世的石英闪长(玢)岩(北)(56Ma)和二长花岗(52Ma)岩应源自有大量幔源物质加入的新生下地壳。这种新生下地壳更多的源自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岩浆在上升侵位的过程中受到古老地壳物质的侵染,但影响程度较小。渐新世花岗闪长岩(南)(33Ma)和石英闪长岩(24Ma)具有埃达克岩的亲和性,同样应源于拉萨地体的新生下地壳。在努日矿区识别出两种不同金属组合和不同形成时代的矿化类型,即矽卡岩型Cu-W-Mo矿和Cu-Fe矿。前者主要为层状-似层状矿体,产于石英闪长岩与比马组灰岩-粉砂岩接触带,或比马组灰岩-粉砂岩的层间破碎带中。接触带广泛发育矽卡岩化、大理岩化、角岩化;后者主要为顺层产出的透镜状矿体,产于石英二长岩体与比马组第四岩性段灰岩的接触带控制的石榴子石矽卡岩内,为典型的接触交代型矽卡岩矿床。利用辉钼矿的Re-Os测年和云母的Ar-Ar测年,对努日Cu-W-Mo矿床辉钼矿和黄铜矿的形成时代均进行限定。镜下观察发现,黄铁矿、黄铜矿、白钨矿具有共生关系,显示出三种金属组分为同期成矿作用的产物。这一认识得到了同位素测年资料支持,因而,努日Cu-W-Mo矿床应形成于23-24 Ma。通过对努日北部Cu-Fe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石英二长岩的锆石U-Pb定年表明,该矿床应形成于93.0±1.4Ma。通过系统研究努日Cu-W-Mo矿床矽卡岩矿物,发现矿体由深部到浅部呈现碱性逐渐增高,而氧逸度则逐渐降低的趋势,反映了矽卡岩发育过程中,形成环境由氧化向还原、由弱酸向碱性条件过渡的基本特征。在努日矿床的不同矿段和不同深度,石榴子石成分差距较大,显示以石榴石为代表的矽卡岩矿物是在一个不完全封闭的平衡条件下形成。努日Cu-W-Mo矿床和Cu-Fe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显示,从矽卡岩阶段到石英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逐渐由中高温中低盐度向低温低盐度演化。各种深度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温度显示,后期的大气降水对成矿流体的影响很大。通过综合研究,建立了努日矿区两矿床的成矿模型。
李光明,秦克章,陈雷,陈金标,范新,琚宜太[5](2012)在《冈底斯东段山南地区第三纪矽卡岩-斑岩Cu-Mo-W(Au)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及深部找矿意义》文中指出冈底斯东段南缘的山南地区分布有努日、明则、克鲁、冲木达和陈坝等中到大型Cu-Mo-W(±Au)矿床,与含矿矽卡岩有关的侵入岩形成于20~3OMa之间,为高钾钙碱性中酸性岩,形成于碰撞晚期构造背景。矿化赋存于下白垩统比马组的碳酸盐岩和其它钙质岩石与岩体的外接触带内及斑岩体内,主要矿化类型为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脉型,构成完整的斑岩-矽卡岩、脉状铜-钼-钨±金多金属成矿体系,矿化组合主要为Cu-W-Mo、Mo、Cu-Au和Cu矿化。外接触带的蚀变以矽卡岩化、角岩化为主,而内接触带上主要为岩体的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等,内矽卡岩不发育。山南地区的矽卡岩型铜-钼-钨(金)矿床均赋存于浅部矽卡岩中,在明则矿区矽卡岩型矿化之下发现了斑岩型钼矿化的存在,暗示该区的矽卡岩型矿化可能与冈底斯中带相似,具有统一的斑岩型-矽卡岩型成矿系统,由此建立了该地区的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
李光明,秦克章,陈雷,陈金标,范新,琚宜太[6](2011)在《冈底斯东段山南地区第三纪矽卡岩-斑岩Cu-Mo-W(Au)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及深部找矿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冈底斯东段南缘的山南地区分布有努日、明则、克鲁、冲木达和陈坝等中到大型Cu-Mo-W(±Au)矿床,与含矿矽卡岩有关的侵入岩形成于20~30Ma之间,为高钾钙碱性中酸性岩,形成于碰撞晚期构造背景。矿化赋存于下白垩统比马组的碳酸盐岩和其它钙质岩石与岩体的外接触带内及斑岩体内,主要矿化类型为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脉型,构成完整的斑岩-矽卡岩、脉状铜-钼-钨±金多金属成矿体系,矿化组合主要为Cu-W-Mo、Mo、Cu-Au和Cu矿化。外接触带的蚀变以矽卡岩化、角岩化为主,而内接触带上主要为岩体的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等,内矽卡岩不发育。山南地区的矽卡岩型铜-钼-钨(金)矿床均赋存于浅部矽卡岩中,在明则矿区矽卡岩型矿化之下发现了斑岩型钼矿化的存在,暗示该区的矽卡岩型矿化可能与冈底斯中带相似,具有统一的斑岩型-矽卡岩型成矿系统,由此建立了该地区的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
林金灯[7](2003)在《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双步结热铜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文中提出双步结热铜矿产于下白垩统比马组与始新世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接触带形成的夕卡岩中,铜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平均品位ω(Cu)=4.27%。矿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林金灯[8](2003)在《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双步结热铜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文中研究说明双步结热铜矿产于下白垩统比马组与始新世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接触带形成的夕卡岩中,铜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平均品位ω(Cu)=4.27%。矿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二、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双步结热铜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双步结热铜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1)克鲁-冲木达成矿带斑岩型与矽卡岩型矿床的成因联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
1.3.2 矿床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
1.3.3 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成因联系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大地构造背景及成矿条件 |
2.3 区域地层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构造 |
2.6 区域矿产概况 |
第3章 区域地质演化历史 |
3.1 山南地区构造演化四阶段 |
3.2 山南地区四次岩浆活动 |
3.3 山南地区四次成矿作用 |
第4章 典型矿床剖析 |
4.1 努日矽卡岩-斑岩型铜钨钼矿床 |
4.1.1 矿床地质特征 |
4.1.2 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4.2 程巴斑岩型钼铜矿床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5章 斑岩型矿床与矽卡岩型矿床的成因联系 |
5.1 矿床地质特征 |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3 成矿物质来源 |
5.4 成矿流体来源 |
5.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分析 |
5.4.2 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及成分组成 |
5.5 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 |
5.6 成因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表 |
(2)西藏努日铜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前人地质工作 |
1.2.2 前人科研工作 |
1.3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变质作用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比马组第三岩性段(K_1B~3) |
3.1.2 比马组第四岩性段(K_1B~4) |
3.1.3 比马组第五岩性段(K_1B~5) |
3.1.4 第四系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层 |
3.2.3 节理裂隙 |
3.3 岩浆岩 |
3.4 围岩蚀变 |
3.5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5.1.矿体特征 |
3.5.2 矿石特征 |
第4章 主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4.1 辉钼矿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微量元素特征 |
4.1.2 稀土元素特征 |
4.2 白钨矿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微量元素特征 |
4.2.2 稀土元素特征 |
第5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H-O同位素 |
5.2 S同位素 |
5.3 PB同位素 |
5.4 RE同位素示踪 |
5.5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西藏乃东县努日铜多金属矿床控矿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1.1 交通位置 |
1.1.2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现状 |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工作成果 |
第2章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 |
2.1.1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岩浆岩 |
2.1.5 变质作用 |
2.1.6 区域矿产 |
2.2 矿区地质 |
2.2.1 地层 |
2.2.3 岩浆岩 |
2.2.4 矿区构造 |
2.2.5 矿区围岩蚀变 |
2.2.6 矿体特征 |
第3章 区域构造与演化 |
3.1 区域构造格架 |
3.2 区域构造演化 |
3.3 区域构造变形与成矿 |
第4章 矿区构造 |
4.1 矿区构造格架 |
4.1.1 背斜 |
4.1.2 向斜 |
4.1.3 节理裂隙及次级褶曲 |
4.2 矿区构造组合样式及变形特征 |
4.3 矿区构造变形序列 |
4.4 矿区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
第5章 构造与成矿 |
5.1 构造演化与成矿 |
5.1.1 构造事件与赋矿建造 |
5.1.2 构造事件与构造类型 |
5.1.3 构造事件与成矿就位 |
5.2 构造变形与成矿 |
5.2.1 构造变形与岩浆活动 |
5.2.2 构造变形与成矿作用 |
5.2.3 构造变形与矿体特征 |
第6章 构造控矿模式初探 |
6.1 成矿机理分析 |
6.2 构造控矿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西藏冈底斯南缘努日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区域指导意义 |
1.1.3 经济及社会意义 |
1.2 矽卡岩研究进展 |
1.2.1 矿床分类、分布及构造背景 |
1.3 冈底斯东段南缘铜多金属成矿带研究现状 |
1.3.1 已有的研究进展 |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努日Cu-W-Mo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矿床勘查历史 |
1.4.2 研究历史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论文工作情况及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变质作用 |
第3章 努日矿区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
3.1 岩浆岩特征 |
3.1.1 侵入岩 |
3.1.2 火山岩 |
3.2 年代学 |
3.2.1 样品制备和实验方法 |
3.2.2 锆石U-Pb定年 |
3.3 岩浆演化序列 |
3.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4.1 样品制备和测试方法 |
3.4.2 常量元素 |
3.4.3 稀土及微量元素组成 |
3.5 SR-ND-PB同位素组成 |
3.5.1 Sr-Nd同位素组成 |
3.5.2 Pb同位素组成 |
3.6 HF同位素组成 |
3.7 岩石成因 |
第4章 矿床地质与成矿年代学 |
4.1 矿区地层 |
4.1.1 下白垩统比马组(K_1b) |
4.1.2 (白垩系上统-古近系)旦师庭组(K2-Ed) |
4.1.3 第四系(Q) |
4.2 矿区构造 |
4.3 围岩蚀变 |
4.4 矿体特征 |
4.5 矿石特征 |
4.5.1 矿石特征 |
4.5.2 矿物组合特征 |
4.5.3 矿石结构 |
4.5.4 矿石构造 |
4.6 成矿期次划分 |
4.7 成矿年代学 |
4.7.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4.7.2 努日Cu-W-Mo矿床的成矿时代 |
4.7.3 努日Cu-W-Mo矿的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
4.7.4 努日北部Cu-Fe矿的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
第5章 努日矿区矿物学特征 |
5.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1.1 石榴子石 |
5.1.2 辉石 |
5.1.3 硅灰石 |
5.1.4 绿帘石 |
5.2 金属矿物矿物学特征 |
5.2.1 白钨矿 |
5.2.2 黄铁矿 |
5.2.3 黄铜矿 |
5.2.4 辉钼矿 |
5.2.5 磁铁矿 |
5.3 矽卡岩矿物对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
第6章 努日矿床的流体包裹体与成矿流体性质 |
6.1 努日Cu-Mo-W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 |
6.1.1 努日Cu-Mo-W矿区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2 努日Cu-Mo-W矿区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6.2 努日北部Cu-FE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 |
6.2.1 努日北部Cu-Fe矿区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2.2 努日北部Cu-Fe矿区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6.3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 |
第7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型探讨 |
7.1 氢氧同位素特征 |
7.2 成矿流体来源及性质 |
7.2.1 努日Cu-W-Mo矿床 |
7.2.2 努日北部Cu-Fe矿床 |
7.3 努日Cu-W-Mo矿床模型 |
7.4 区域演化与成矿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冈底斯东段山南地区第三纪矽卡岩-斑岩Cu-Mo-W(Au)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及深部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典型矿床实例 |
2.1 努日铜-钨-钼矿床 |
2.2 明则斑岩钼矿 |
3 成岩成矿时代 |
4 讨论 |
4.1 成因类型及勘查模式 |
4.2 矽卡岩-斑岩型成矿热液系统 |
4.3 对找矿勘查的指导意义 |
(7)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双步结热铜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地层 |
1.2 构造 |
1.3 岩浆岩 |
2 矿区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变质作用 |
3 矿(化)体特征 |
4 找矿标志 |
四、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双步结热铜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论文参考文献)
- [1]克鲁-冲木达成矿带斑岩型与矽卡岩型矿床的成因联系研究[D]. 宋学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2]西藏努日铜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D]. 陈燃.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3]西藏乃东县努日铜多金属矿床控矿构造研究[D]. 魏栋.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3)
- [4]西藏冈底斯南缘努日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张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5]冈底斯东段山南地区第三纪矽卡岩-斑岩Cu-Mo-W(Au)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及深部找矿意义[A]. 李光明,秦克章,陈雷,陈金标,范新,琚宜太.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 2012
- [6]冈底斯东段山南地区第三纪矽卡岩-斑岩Cu-Mo-W(Au)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及深部找矿意义[J]. 李光明,秦克章,陈雷,陈金标,范新,琚宜太. 地质与勘探, 2011(01)
- [7]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双步结热铜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林金灯. 地质找矿论丛, 2003(S1)
- [8]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双步结热铜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A]. 林金灯. 冶金地质勘查技术文集,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