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蜜饯合格率不足四成(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1](2013)在《201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新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隐忧 第4章 城市发展缺陷凸显民生质量下降》文中认为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央视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幸福"一度成为热门词汇。"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问句却有着千滋百味的回答,而这些回答背后蕴藏着的是当代中国普通百姓在城市化和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和自身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复杂体会。对于每一个人
王锦泓[2](2013)在《湖南省食品安全指数的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并验证湖南省食品安全指数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为评价湖南省食品安全提供有效的评价工具。[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法建立食品安全指标体系,并通过2轮专家咨询进行指标筛选和权重估计。完成指标筛选和权重估计后,制定食品安全指数(FSI)得分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评分法、加权RSR法,加权TOPSIS法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对三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湖南省食品安全指数模型,该模型包括5个一级指标(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食品安全危害监测情况、主要食品质量安全监测情况、食品安全诚信与监管情况、居民知晓率与满意程度)和34个二级指标;在2轮专家咨询中,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3.75%和94.12%;一级指标的权威系数均在0.8以上,二级指标的权威系数在0.700-0.920之间;一、二级指标专家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8871和0.6078,经卡方检验,P值均小于0.05,在a=0.05的水平有统计学意义;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21.27%,20.96%,21.37%,17.93%和18.47%。有3个二级指标(持久性有机物超标率、食品包装及食品接触材料不合格率和保健品合格率)综合评分小于7分,剔除这三个指标;横向实证研究表明H2市和H1市三年食品安全状况较好,H6市和H14市食品安全较差,其余市食品安全状况中等;纵向实证研究表明三种评价方法对2010年-2012年食品安全的综合排序相同,其中2012年食品安全状况好,2011年和2010年食品安全状况中等。横向和纵向实证研究均表明三种方法相关性好,P值均小于0.05。[结论]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建立了湖南省食品安全指数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食品安全危害监测情况、主要食品质量安全监测情况、食品安全诚信与监管情况、和居民知晓率与满意程度)和34个二级指标。运用综合评分法确立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最终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横向实证研究表明H2市和H1市三年食品安全状况较好,H6市和H14市食品安全较差,其余市食品安全状况中等;纵向实证研究表明2012年食品安全状况较好,2011年和2010年食品安全状况中等。横向和纵向实证研究均表明三种方法相关性好。说明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区分度。图1幅,表39个,参考文献72篇。
杨金亮[3](2012)在《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现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切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政府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但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其中公众普遍认为生产加工环节为潜在危险最大的环节,而在食品生产环节中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最为严重。在食品生产环节中频繁发生的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造成的食品质量安全事故不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极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已经威胁到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因此,须要吸取历次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事件造成问题的教训,充分认识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借鉴海外食品添加剂监管的先进经验,完善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从而进一步保障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食品添加剂简要介绍、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现状、我国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存在问题及分析,外国食品添加剂监管经验和加强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的对策建议。文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介绍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系统阐述了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与国外一些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管理的举措进行比较研究。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本文从机构完善、法制标准建设、提升监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的对策建议。希望本文能够对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有所帮助。
赵燕[4](2012)在《食品添加剂监管中存在的盲区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问题所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仅损害了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声誉,也影响了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为切实加强对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工作,规范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应尽快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对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处罚力度,以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许丹[5](2012)在《食用槟榔的安全风险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食用槟榔是继口香糖、香烟之后的第三大口腔嗜好品,全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估计有6亿人有嚼食槟榔的习惯,这就带动了整个槟榔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消费人群的增多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食用槟榔的安全风险分析对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广大消费的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课题以零售散装槟榔和市场上的包装槟榔为研究对象,对其食品安全影响进行风险分析。首先是对其防腐剂、甜味剂、氟含量、游离碱度、霉菌计数五个危险因子的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量及消费习惯;最后结合问卷调查情况对各个危险因子计算膳食摄入量,与相应的ADI值做比对,并针对其食品安全风险影响情况,在食用槟榔的加工过程中定位关键控制点,并提出相应的的风险应对措施。1.甜味剂、防腐剂通过分析检测其超标情况都比较严重。防腐剂主要是脱氢乙酸钠超标,超标量至少是10倍,最多达到30倍;甜味剂主要是糖精钠和安赛蜜超标最多达到12倍;只有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脂类的添加量全部合格。2.氟离子检测结果表明,A、D、E、F、G、H六个样品在规定范围内,其中超标最严重的是C样品190.02mg/kg,其次是样品B,检测结果为118.11mg/kg,整个样品的合格率为75%。零售产品的氟含量的平均值为92.90mg/kg,包装产品的氟含量的平均值为74.06mg/kg。3.游离碱度的检测,零售产品的浸泡液初始pH值都小于7呈酸性,包装类的产品浸泡液都呈碱性,检测结果显示样品H含量最高为10.34mg/g,其他三个样品均在限定范围内,平均值为7.48mg/g,合格率为75%。游离碱度主要和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石灰质量和用量有关。4.霉菌检测,零售产品霉菌计数严重超标,最多超标达到了100倍,包装产品四个样品全部合格,对于全部检测样品合格率为50%,但是针对零售产品合格率为0,包装产品合格率为100%。5.根据问卷调查情况,长沙地区食用槟榔槟榔消费者主要是20岁到40岁中青年男性,少数的女性消费者为20岁到25岁的年轻人,嚼食的时间不等,最多长达26年,最小的开始嚼食年纪为12岁。大多数消费者还是选择占市场主体的品牌包装槟榔,食用槟榔的日平均消费量是45.3g(一包的净重为40g,10片左右),一片槟榔的平均嚼食时间是3.46min。大约一半的槟榔嚼食者有吸烟的习惯。其次消费者对于食用槟榔对身体的危害总体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认为其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最多的分别是:危害牙齿和口腔健康、会致癌、上瘾;认为槟榔主要的危害的主要来源依次有:添加剂过量、加工不卫生、槟榔本身。关于喜欢嚼食槟榔的原因,62%的人选择的是提神刺激,35.5%的人选择是大众流行、31%的人选择是民俗习惯,其他原因则占14%,其中包括交际需要等。70%的调查者认为到目前为止,嚼食槟榔对身体是没有产生不良影响,30%调查者认为嚼食槟榔对身体产生了影响的,主要是牙齿口腔的纤维化、上火、影响食欲等,其中嚼食年限与不良影响明显相关。此外,一些研究工作者为减少槟榔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研发了一系列的槟榔制品,但是四成以上的消费者表示都不能接受,但是相对而言槟榔味口香糖的大众接受情况比较乐观。6.通过计算各个危险因子的膳食暴露量,比对ADI值分析防腐剂和甜味剂的含量的安全风险影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氟含量则存在一定的风险。该分析结果是在没有其他膳食摄入这些危险因子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且没有考虑其毒性累积危害,因此针对各个危险因子还是要做一定的危害管理措施。通过计算成人最大摄入量,得出最适宜摄入量为每日半包。7.通过风险分析结合槟榔加工的具体工艺,制定了四个关键控制点,分析了危害因子可能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管理。
陈果[6](2010)在《添加剂含量超标 蜜饯多数不合格》文中认为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公布了近期对市场上蜜饯产品的抽检结果,41种蜜饯产品,合格率仅为65.85%,近四成不合格。不合格蜜饯主要是霉菌和苯甲酸、胭脂红等食品添加剂超标。
徐贻军[7](2009)在《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湖南省是全国的商品粮、猪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发挥现代农业在良种推广、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引领湖南农业发展,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建设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回顾、总结相关研究的基本文献并对所有研究进行了理论评述,然后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与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实证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对农业投入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结构、农民生活水平与农业经济以及地区经济的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农业经济结构指标与农民生活水平主要研究其转换对整个宏观经济(GDP)的影响,其他指标主要研究其对农业经济(农业增加值)的影响。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论文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对2007年湖南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评。首先介绍了湖南现代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然后参考现阶段国内外众多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严格的分层筛选,确定了描述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整个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辅助指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级指标,包括农业投入水平指标、农业产业化水平指标、农业科技水平指标、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指标、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民生活水平指标、农业产出水平指标和农业资源水平指标八个方面;第二层次是二级指标,它们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包括单位耕地农机总动力、劳均用电量、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等28个评价指标;第三层次是辅助指标,是为了更好地衡量和量化二级指标,将其作为最低级的评价目标进行数据整理。最后根据国内己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统计资料的具体数据计算2007年湖南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61.37,表明我省农业总体上已处在现代农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已具备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湖南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制约因素,有许多难点需要解决。只有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才能加快湖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国外现代农业建设的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以及西欧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经验尤其是湖南的典型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着重推介了中方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湘阴的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长沙的近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总之,作为农业大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湖南经济建设的主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制定和实施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策,一要有明晰的发展思路;二要选准发展的突破口:三是要有切实可行的对策。
东方[8](2007)在《“3·15”红黑榜》文中研究指明去年的这个时候,“3·15”红黑榜第一次和大家见面了,一年很快过去了,那么在过去的这一年当中谁能够代表中国质量的光荣,谁又沦为中国质量的耻辱呢?今天的节目我们将再次发布红榜和黑榜,给您一个答案。那么今天我们将陆续推出2006年度质量合格率排行榜、投诉热点排行榜和广告信任度排行榜。我们将以更加清晰的视角去有效地识别消费陷阱,帮助消费者明辩真与假、善与恶、红与黑。
向平萍[9](2006)在《食品市场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南京市市场食品安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京市食品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食品市场因素的分析,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上的监管经验,为南京市政府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扎实的理论根据和可行性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说明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简要介绍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的前沿研究成果;第三章在对食品安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南京市食品市场的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综合分析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尤其注意市场机制的失灵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第四章则借鉴了欧美的经验及研究成果;第五章笔者为构建我国食品安全体系,提供相应的理论根据及现实的对策和建议。
白丽[10](2005)在《基于食品安全的行业管制与企业行动研究》文中提出食品安全是保护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基础,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并对国际贸易也具有重要影响。论文以管制、管理行为、交易成本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宏观与微观、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食品安全的行业管制和企业行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食品行业管制及其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提出食品三元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食品行业食品安全管理路径选择模型,提出了食品行业管制重点领域选择原则,系统评价了食品行业管制的经济影响,并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其次,对企业的食品安全行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剖析了企业食 品安全行动决策机理,揭示了食品企业食品安全行动模式,系统分析了我国食 品企业申请和实施H A C C 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成本和收益。最后,综合以上研究结论,从食品安全管制资源配置、统一安全食品标识、 理顺管制运行机制、开展管制政策成本收益评估、加强对小型食品企业的引导、 加强信息管制、加强农村食品供应网络建设、逐步推进HACCP 食品安全管理 体系、管制部门与食品行业加强合作等方面提出了9 条建议。
二、北京:蜜饯合格率不足四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蜜饯合格率不足四成(论文提纲范文)
(2)湖南省食品安全指数的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指数的概念 |
1.2 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
1.2.1 食源性疾病仍是重大问题 |
1.2.2 食品安全危害 |
1.2.3 转基因食物 |
1.2.4 食品监管体系存在不足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次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食品安全指数的建立 |
2.1.2 实证研究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2.4 资料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湖南省食品安全指数综合模型的建立 |
3.1.1 专家的基本情况 |
3.1.2 专家积极系数 |
3.1.3 专家意见权威程度 |
3.1.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3.1.5 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 |
3.1.6 指标权重的估计 |
3.1.7 指数模型的建立 |
3.2 实证研究结果 |
3.2.1 食物中毒基本情况 |
3.2.2 食品监测情况 |
3.2.3 食品安全危害监测情况 |
3.2.4 居民知晓率和满意度 |
3.2.5 实证研究横向比较 |
3.2.6 实证研究纵向比较 |
4 讨论 |
4.1 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权重分析 |
4.1.1 指标框架的构建 |
4.1.2 专家组成及积极系数 |
4.1.3 专家意见权威程度分析 |
4.1.4 专家意见协调性与集中程度 |
4.1.5 权重结果的分析 |
4.2 实证研究 |
4.2.1 实证研究数据分析 |
4.2.2 食品安全的横向和纵向实证研究 |
4.3 指标体系的应用说明 |
4.4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4.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引出 |
1.2 食品生产环节的界定 |
1.3 常见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
1.4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本文研究意义 |
1.6 本文研究方向 |
第二章 食品添加剂基本情况介绍 |
2.1 食品添加剂定义 |
2.2 食品添加剂功能 |
2.3 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 |
2.4 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危害 |
2.5 社会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
第三章 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质量监管工作概述 |
3.1 食品安全监管概述 |
3.2 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
3.3 我国现行食品监管工作的体制 |
3.4 食品添加剂监管相关法律标准 |
3.5 质监部门对食品生产环节中食品添加剂监管制度 |
第四章 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存在问题及分析 |
4.1 我国食品监管体制存在漏洞 |
4.2 食品监管法律标准体系不健全 |
4.3 食品监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
4.4 各制监管体制存在缺陷 |
4.5 缺乏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社会参与 |
4.6 结合实例分析食品添加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外国食品添加剂监管经验 |
5.1 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监管的经验 |
5.2 国际经验对我国食品添加剂监管的启示 |
第六章 加强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的对策建议 |
6.1 理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
6.2 加快食品添加剂法制和标准建设 |
6.3 有效提升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水平 |
6.4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食品添加剂知识 |
6.5 加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食品添加剂监管中存在的盲区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1、食品添加剂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
2、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和技术滞后造成监管困难 |
3、现行处罚力度太轻,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亟待改变 |
二、打击非法添加行为, 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 |
1、加快完善食品添加剂新标准的制定 |
2、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 |
3、严控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监管 |
4、开展专项检查, 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行为 |
5、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关注食品添加剂安全的社会氛围 |
(5)食用槟榔的安全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食用槟榔的概述 |
1.1.1 世界槟榔的产销情况 |
1.1.2 食用槟榔的制作工艺 |
1.2 食用槟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食用槟榔的安全风险分析 |
1.3.1 槟榔的生物活性 |
1.3.2 槟榔的毒性研究 |
1.3.3 食用槟榔安全问题的检测 |
1.3.4 食用槟榔的安全检测方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食用槟榔危险因子检测研究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食用槟榔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检测 |
2.2.2 食用槟榔氟离子的检测 |
2.2.3 食用槟榔酸游离碱度的检测 |
2.2.4 食用槟榔霉菌的检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甜味剂和防腐剂检测结果 |
2.3.2 食用槟榔氟离子的检测结果 |
2.3.3 食用槟榔游离碱度的检测结果 |
2.3.4 食用槟榔霉菌的检测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食用槟榔安全风险调查问卷分析 |
3.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3.2 问卷结果分析 |
3.2.1 样本特征描述 |
3.2.2 食用槟榔的消费情况分析 |
3.2.3 食用槟榔安全风险认知情况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食用槟榔安全风险分析 |
4.1 食用槟榔的风险评估 |
4.1.1 危害识别及描述 |
4.1.2 暴露评估 |
4.1.3 风险描述 |
4.1.4 适宜摄入量 |
4.2 食用槟榔风险管理措施 |
4.2.1 食用槟榔加工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
4.2.2 各个CCP的限制标准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食用槟榔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 本文选题背景 |
1.1.1 我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 |
1.1.2 农产品需求增加 |
1.1.3 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约束加剧 |
1.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现 |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
1.2.1 有利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发展 |
1.2.2 有利于发挥湖南农业大省的农业优势 |
1.2.3 有利于农民增收 |
1.2.4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2.5 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 |
2 篇章结构 |
3 研究方法 |
4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现代农业理论 |
1 现代化理论 |
2 现代农业理论 |
3 文献评述 |
第二节 现代农业定性研究综述 |
1 我国现代农业的研究阶段 |
1.1 摸索和起步阶段(1949~1978) |
1.2 基础和展开阶段(1978~2000) |
1.3 攻坚与实质阶段(2001~) |
2 现代农业的内涵 |
3 现代农业的特征 |
4 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 |
5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
6 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能性和基础 |
7 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
8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
8.1 发展战略方面 |
8.2 制度环境方面 |
8.3 支撑体系方面 |
8.4 生产经营方面 |
8.4.1 开发和拓展农业功能 |
8.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8.4.3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 |
8.4.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8.4.5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8.4.6 培育新型农民 |
9 文献总结与评述 |
第三节 现代农业定量研究综述 |
1 基本文献回顾 |
2 现代农业评价方法综述 |
3 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现代农业指标体系设置意义和基本原则 |
3.2 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4 文献评叙 |
4.1 评价指标的设计与测评的问题 |
4.2 忽视了区域研究 |
4.3 没有体现出经济结构因素和从经济增长高度认识现代农业建设的意义 |
第三章 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1 指标的选取 |
2 指标的说明 |
第二节 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1 农业投入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
1.1 农业增加值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回归 |
1.2 农业增加值对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 |
1.3 农业增加值对化肥施用量的回归 |
1.4 农业增加值对农村用电量的回归 |
2 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
2.1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2.2 回归方程 |
3 农业经济结构转换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3.2 协整分析过程与结果 |
3.2.1 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
3.2.2 协整关系检验 |
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4 农村经济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省际比较研究 |
4.1 指标、数据及模型的选择 |
4.1.1 指标的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1.3 实证模型的选择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和GDP数据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
1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
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 设计的出发点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1 湖南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 各级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
2.1 一级指标的含义 |
2.2 二级指标的含义 |
2.2.1 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 |
2.2.2 劳均用电量 |
2.2.3 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 |
2.2.4 有效灌溉率 |
2.2.5 直接融资比例 |
2.2.6 农产品综合商品率 |
2.2.7 农副产品加工率 |
2.2.8 农副产品创汇能力 |
2.2.9 农业科技贡献率 |
2.2.10 科研人员相对数 |
2.2.11 农业劳动力素质 |
2.2.12 农业保险深度 |
2.2.13 农民组织化程度 |
2.2.14 财政支农力度 |
2.2.15 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
2.2.16 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
2.2.17 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
2.2.18 农民人均收入 |
2.2.19 农民人均消费 |
2.2.20 户均拥有固定资产 |
2.2.21 恩格尔系数 |
2.2.22 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 |
2.2.23 劳均产肉量 |
2.2.24 劳均农业增加值 |
2.2.25 劳均耕地面积 |
2.2.26 适合规模经营土地比例 |
2.2.27 旱涝保收率 |
2.2.28 森林覆盖率 |
第五章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 AHP法的基本原理 |
1.1 构造递推层次结构模型 |
1.2 构造判断矩阵,对指标间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 |
1.3 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的步骤 |
2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 |
1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模型 |
2 数据的标准化 |
2.1 标准值法(SODS) |
2.2 六级分段赋值的标准化处理方法(SODSF) |
2.2.1 准备阶段 |
2.2.2 起点阶段 |
2.2.3 初步发展阶段 |
2.2.4 基本实现阶段 |
2.2.5 发达阶段 |
3 湖南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数测算 |
第三节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结果分析 |
1 各项指标测评分析 |
1.1 湖南农业投入水平指标 |
1.2 湖南农业产业化水平 |
1.3 湖南农业科技水平 |
1.4 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指标 |
1.5 农业经济结构指标总体评价 |
1.6 农民生活水平指标 |
1.7 湖南农业产出水平 |
1.8 湖南农业资源水平指标 |
2 总结与分析 |
第六章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1 基本省情 |
2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2.1 湖南农业保持较高的的物质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 |
2.2 我国发展阶段的转变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
2.3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
2.4 湖南经济快速发展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
2.5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
2.6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
2.7 主导产业的初步形成为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着力点 |
2.8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装备了强大的"引擎" |
2.9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1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对称是湖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 |
2 耕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湖南农业现代化进程 |
3 农业直接融资比例低制约着湖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4 农业的外向程度不高制约着湖南农业的市场空间 |
5 农业保险严重不足制约着湖南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 |
6 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制约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
7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要素投入 |
8 农业经营退出壁垒过高制约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要素流动 |
9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质量 |
第七章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比较 |
1 美国模式 |
1.1 美国的地多人少使其选择了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 |
1.2 由家庭控制的美国农业,便于采用先进的机械技术 |
1.3 土地租佃制的推行和土地制度的变迁是美国由传统农业较快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内因 |
1.4 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干预是美国较快实现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 |
2 日本模式 |
2.1 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比较贫乏 |
2.2 反封建的农地改革为农业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
2.3 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对农业积极扶持的政策 |
2.4 日本农协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
2.5 日本农业的发展是在农户迅猛的兼业化过程中进行的 |
3 西欧模式 |
3.1 法国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
3.2 土地占有私有化与农业社会化的结合 |
3.3 提高土地生产率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 |
3.4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推动农业发展 |
3.5 健全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 |
4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比较 |
4.1 主要模式的特征差异 |
4.2 主要模式的共同点 |
第二节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1 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 |
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组织现代化 |
2.1 鼓励农民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保证农业产业组织的稳定 |
2.2 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进行后向一体化 |
3 建立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4 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
第三节 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经验以及湖南的典型模式总结 |
1 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运行模式 |
1.1 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
1.2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 |
1.3 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
1.4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
2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经验总结 |
2.1 生态农业模式 |
2.2 精准农业模式 |
2.3 全面产业化经营模式 |
3 湖南现代农业建设典型模式总结 |
3.1 中方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1.1 发展现代农业的环境条件 |
3.1.2 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
3.2 湘阴的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2.1 湘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
3.2.2 湘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特点 |
3.3 长沙县近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3.1 打造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 |
3.3.2 建立健全了现代农业的流通网络 |
3.3.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发展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 |
3.3.4 以科技进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
3.3.5 以制度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 |
第八章 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
1 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湖南现代农业发展 |
2 开发农业的多功能 |
3 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
4 选准突破口,实行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
4.1 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尤其是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
4.2 延长农业产业链,完善经营方式和经营制度 |
4.3 提升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水平 |
第二节 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
1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构建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发挥政府"主导效应" |
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挥"就业结构效应" |
2.1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2.2 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 |
3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
3.1 稳定家庭基本经营制度 |
3.2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
4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业的退出壁垒,发挥土地的"经济功能效应" |
5 抓好重点园区建设,发挥"示范效应" |
6 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发挥"政策效应" |
7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发挥"资源洼地效应" |
8 优化结构,构筑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体系,发挥"集群效应" |
9 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发挥第三产业的"引领效应" |
10 加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构建符合我省省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发挥农业保险的"稳定器效应" |
10.1 积极扶持、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 |
10.2 在地方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
10.3 向外资开放农业保险市场,引入外资农业保险公司作为补充 |
10.4 成立专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公司 |
10.5 以财政扶持为核心,促进农业保险的大力发展 |
10.6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相关法规,把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食品市场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2 食品安全的前沿研究 |
2.1 国外研究状况 |
2.1.1 对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类型分析 |
2.1.2 食品安全特性及其管理的政策选择 |
2.1.3 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2.1.4 食品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
2.1.5 食品安全的政府管理 |
2.2 国内研究成果 |
2.2.1 食品的安全特性 |
2.2.2 食品安全的政府管理 |
2.2.3 安全产品的功绩和需求行为分析 |
3 南京市食品市场安全现状 |
3.1 食品安全的定义 |
3.2 南京市食品安全现状 |
3.2.1 南京市食品销售概况 |
3.2.2 南京市食品管理现状 |
3.2.2 现存的主要危害 |
3.3 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
3.3.1 市场失灵 |
3.3.2 政府规制失灵 |
3.3.3 消费者存在消费误区 |
3.3.4 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不够完善 |
4 国际食品安全监管范例 |
4.1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
4.2 食品安全立法 |
4.3 HACCP体系 |
4.4 对新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 |
4.5 其他配套措施 |
5 对策和建议 |
5.1 完善市场机制,建立由产地到市场的一整套生产机制,发展品牌战略 |
5.1.1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面、严格、高质量的HACCP体系 |
5.1.2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
5.2 实施标准化管理 |
5.2.1 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
5.2.2 完善并严格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
5.2.3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5.3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
5.4 加强对消费者的正确引导 |
5.5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尤其消费者组织的作用 |
5.6 加强坚实有效的技术支持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食品安全的行业管制与企业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进展述评 |
1.1.1 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 |
1.1.2 食品安全管制的必要性研究 |
1.1.3 食品供应者的食品安全动机和效益研究 |
1.1.4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行为研究 |
1.1.5 政府食品安全管制行为研究 |
1.1.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1 选题依据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
1.3.3 研究数据 |
1.4 假设、理论基础与概念的界定 |
1.4.1 理性行为假设 |
1.4.2 论文的理论基础 |
1.4.3 论文中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中国食品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1 食品工业运行及区域发展情况 |
2.1.2 食品进出口情况 |
2.1.3 食品工业中存在的问题 |
2.2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
2.2.1 曾被曝光的问题食品情况 |
2.2.2 重大食物中毒情况 |
2.2.3 重点食品抽查情况 |
2.3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 |
2.4 中国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从食品供应的角度 |
2.4.1 增加附加价值与保持产品低价的博弈 |
2.4.2 规模分散的食品行业结构与食品安全隐患 |
2.4.3 集约化的食品生产方式与食源性疾病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中国的食品安全管制体系研究 |
3.1 有效的食品安全管制体系的构成 |
3.1.1 食品法律、法规及标准 |
3.1.2 食品安全管制机构 |
3.1.3 食品检验服务 |
3.1.4 信息、教育、交流和培训 |
3.2 中国的食品安全管制体系研究 |
3.2.1 中国的食品安全管制机构、职能及存在的问题 |
3.2.2 中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及食品标准体系 |
3.2.3 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检验及实验室服务 |
3.2.4 中国的食品安全教育及培训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国内外食品行业食品安全管制比较研究 |
4.1 典型国家及地区食品行业管制经验 |
4.1.1 欧盟 |
4.1.2 美国 |
4.1.3 加拿大 |
4.1.4 澳大利亚 |
4.1.5 日本 |
4.1.6 韩国 |
4.1.7 以色列 |
4.1.8 丹麦 |
4.2 典型国家食品行业管制经验总结 |
4.3 我国地方食品行业管制经验 |
4.3.1 四川广元全力管制食品小作坊 |
4.3.2 北京工商局重点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4.3.3 青海省成立食品安全专家组 |
4.3.4 合肥市食品安全网上可查 |
4.3.5 上海市禁止为无证食品加工提供房屋,并要求超市作出承诺 |
4.3.6 浙江率先对食品分级管制 |
4.4 中国药品管制经验总结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食品行业管制的经济学分析 |
5.1 食品三元论 |
5.1.1 食品、食品行业、食品消费的三元结构 |
5.1.2 食品三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 |
5.1.3 安全食品的供给和需求研究 |
5.2 食品行业食品安全管理路径选择模型 |
5.3 食品行业管制重点领域的确定原则 |
5.4 食品行业管制的经济影响评价 |
5.4.1 管制对食品行业的干预评价 |
5.4.2 管制对食品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5.4.3 管制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中国食品行业管制实证分析及制度评价 |
6.1 中国食品行业管制实证分析 |
6.1.1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介绍 |
6.1.2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功能 |
6.1.3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6.2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经济影响评价 |
6.2.1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食品行业的干预 |
6.2.2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企业规模的影响 |
6.2.3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
6.2.4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不同食品行业影响的差异性 |
6.2.5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产品价格的影响 |
6.2.6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
6.3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食品企业食品安全行动决策机理研究 |
7.1 企业食品安全行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
7.2 企业决策制定机制研究 |
7.3 企业食品安全行动决策机理研究 |
7.3.1 企业食品安全行动决策流程分析 |
7.3.2 企业食品安全行动决策选择机制研究 |
7.3.3 企业特性对食品安全行动的影响分析 |
7.3.4 企业食品安全行动的表现形式 |
7.4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中国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行动模式研究 |
8.1 企业食品安全行动模式构建方法 |
8.2 企业食品安全行动模式实证研究——以HACCP 为例 |
8.2.1 寻找解释食品企业HACCP 行动模式的特征变量 |
8.2.2 企业实施HACCP 体系行动模式的类别细分 |
8.2.3 食品安全行动模式研究结论及讨论 |
8.3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中国食品企业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成本-收益研究 |
9.1 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9.1.1 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及起源 |
9.1.2 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
9.1.3 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将成为食品安全法规的基础 |
9.2 实施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特征研究 |
9.2.1 数据来源 |
9.2.2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析 |
9.2.3 被调查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分析 |
9.2.4 被调查企业的产品类型及市场分析 |
9.2.5 HACCP 管理体系在企业中运行状况 |
9.2.6 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
9.3 申请和实施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成本-收益实证 |
9.3.1 数据来源 |
9.3.2 被调查企业状况分析 |
9.3.3 申请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成本分析 |
9.3.4 实施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成本分析 |
9.3.5 申请和实施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困难分析 |
9.3.6 实施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收益分析 |
9.3.7 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成本和收益的研究结论及讨论 |
9.4 本章小节 |
第十章 政策耦合 |
第十一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1.1 全文结论 |
11.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中国食品企业HACCP实施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情况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北京:蜜饯合格率不足四成(论文参考文献)
- [1]201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新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隐忧 第4章 城市发展缺陷凸显民生质量下降[A].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 201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新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隐忧, 2013
- [2]湖南省食品安全指数的构建及实证研究[D]. 王锦泓. 中南大学, 2013(06)
- [3]我国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问题研究[D]. 杨金亮. 天津大学, 2012(08)
- [4]食品添加剂监管中存在的盲区及对策[J]. 赵燕. 当代经济, 2012(19)
- [5]食用槟榔的安全风险分析[D]. 许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0)
- [6]添加剂含量超标 蜜饯多数不合格[J]. 陈果. 科普天地(资讯版), 2010(06)
- [7]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徐贻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 [8]“3·15”红黑榜[J]. 东方. 商品与质量, 2007(16)
- [9]食品市场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为个案[D]. 向平萍.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10]基于食品安全的行业管制与企业行动研究[D]. 白丽. 吉林大学, 2005(03)
标签:食品安全论文; 食品安全监管论文; 食品安全标准论文; 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论文; 食品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