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状态论文-居文

网络成瘾状态论文-居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成瘾状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预防措施

网络成瘾状态论文文献综述

居文[1](2019)在《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心理预防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IAD)者心理健康状态,并根据其影响因素分析心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我省医院120例确诊为IAD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非网络成瘾的健康大学生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Barratt冲动性人格量表(BIS-11)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AT)调查分析研究组大学生IAD程度,并拟定调查问卷调查统计IAD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AS、SDS、SAD、BIS-11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1,11.48,14.80,5.66;P<0.05);且SCL-90评分中偏执、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评分及总分均显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7,7.26,9.73,6.39,3.48,4.99,4.98;P<0.05)。IAD者中,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类型、学习成绩水平、近1年内负性事件次数、睡眠质量、网络主要设备的IAD大学生IAT评分比较存在显着差异(t/F=12.59,6.57,7.22,9.69,7.68,8.87,5.90;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单亲或联合家庭、大二或大叁年级、学习成绩差、负性事件经历频率高、睡眠质量差、以手机为网络主要设备是大学生IAD的危险因素(OR=3.16,2.02,1.38,2.41,2.35,2.36,1.14;P<0.05)。结论:大学生IAD者存在易焦虑、抑郁、冲动、偏执、敏感等心理健康问题,IAD是大学生个人、家庭、社会多方面共同影响导致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宋婧杰,王玥,谭梦,张伯华[2](2017)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体质类型及其情志状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体质类型及其情志状态,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心身干预方案奠定基础。方法:用中医体质量表、中医五志测量问卷对109例网络成瘾患者进行综合评定,采用患者自评方式,辅以访谈法和观察法,统计处理各型体质的情志状态,进行比较。结果:109例患者中,复合型情志状态91例(83.49%),以喜思郁结、悲恐郁结和忧思郁结为主。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得分显示气虚质和气郁质者分别为32例(29.36%)和38例(34.86%)。对各型体质的情志状态进行比较,各情志状态不同体质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网络成瘾者多具有气虚、气郁体质基础,不同类型的体质伴有的情志状态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陈斌[3](2016)在《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大学生网络成瘾逐渐成为困扰社会的问题之一,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努力希望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该文主要研究运动干预对高校网络成瘾学生状态的影响,通过对吉林大学网络成瘾受试志愿者6周20次的运动干预。发现运动干预能够使网络成瘾症患者减轻对网络的依赖,缓解网络成瘾的症状,其健康程度、生活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学习、生活逐步趋于正常。运动干预能够使网络成瘾症患者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增加瘦体重,减少体脂率,使网络成瘾症患者生理保证健康。(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6年22期)

王旭江[4](2013)在《网络成瘾大学生不同情绪状态下工作记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在前人关于网络成瘾现象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处于不同情绪状态下的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工作记忆特征,进而揭示网络成瘾大学生脑认知加工特征。方法:研究通过使用美国心理学家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选取网络成瘾组被试18名(男13名,女5名),非网络成瘾组被试18名(男13名,女5名),将自评情绪诱发视频及叁种不同任务类型(位置匹配任务、字母匹配任务、图形匹配任务)和不同任务难度(高难度、中等难度、低难度)的图片作为研究材料,采用N-Back实验范式研究工作记忆,并运用E-Prime1.1编写程序,记录并分析网络成瘾组被试和非网络成瘾组被试分别在负性、中性及正性情绪状态下对不同任务类型及任务难度的工作记忆任务图片反应的反应时及其差异。结果:(1)网瘾状况主效应显着(F=14.13,P<0.01),网络成瘾组被试对工作记忆任务图片的反应时显着长于非网络成瘾组被试;(2)任务类型主效应显着(F=23.28,P<0.001),被试对位置匹配任务的反应时显着长于字母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被试对字母匹配任务的反应时与图形匹配任务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3)任务难度主效应显着(F=20.52,P<0.001),被试对低难度任务的反应时显着短于中等难度任务和高难度任务,对中等难度任务的反应时显着短于高难度任务;(4)网瘾状况与任务难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8.72,P<0.001),在低难度任务时,网络成瘾组被试的反应时与非网络成瘾组被试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在中等难度任务和高难度任务时网络成瘾组被试的反应时均显着长于非网络成瘾组被试;(5)任务类型与任务难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3.31,P<0.05),在不同难度时,被试对位置匹配任务的反应时均显着长于字母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后两者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6)网瘾状况、情绪状态和任务难度叁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6.63,P<0.001),在低难度任务情况下,分别处于正性、中性、负性情绪状态下的网络成瘾组被试的反应时和非网络成瘾组被试之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在中等难度任务下,处于正性情绪状态下的网络成瘾组被试的反应时显着长于非网络成瘾组被试,而处于中性、负性情绪状态下的两组被试的反应时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在高难度任务下,处于中性、正性情绪状态下的网络成瘾组被试的反应时显着长于非网络成瘾组被试,而处于负性情绪状态下的两组被试的反应时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7)网瘾状况、任务类型、任务难度叁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2.90,P<0.05),在低难度任务情况下,网络成瘾组被试对字母匹配任务的反应时显着长于非网络成瘾组被试,而对位置匹配任务、图形匹配任务的反应时两者没有显着性差异;在中等难度任务和高难的任务情况下,网络成瘾组被试对位置匹配任务、字母匹配任务、图形匹配任务的反应时均显着长于非网络成瘾组被试。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在加工工作记忆任务图片时投入的认知资源显着多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被试加工工作记忆任务图片所投入的认知资源随任务难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多,其中高难度任务所需认知资源最多,中等难度任务其次,低难度任务所需认知资源最少;被试在加工位置匹配任务图片时所需要的认知资源显着多于字母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而后两者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于素维,赵宏,杨雨[5](2013)在《营口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与情绪状态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营口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以及对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网络成瘾测验对随机抽取的1080名初一到高叁的中学生进行调查,有效样本数1040人。结果营口市中学生可能有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率为4.82%,高中生达7.94%。两组间在性别、年龄、是否单亲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网络成瘾者SCL-90总分与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成瘾者。结论中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且以高中生、男性、单亲家庭多见。网络成瘾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并有人际关系的损害。(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3年08期)

侯其锋,张芝,杨锆[6](2013)在《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上网行为、人格心理特征及自我控制能力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杭州4所高校的942名大学生的不同网络成瘾状态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的人口资料、上网行为、人格心理特征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差异.研究采用卡法、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可划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未成瘾3种状态,所占比例分别为10.0%、74.7%和15.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网络用户中,3种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有显着差别,其中网络成瘾组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而另两组中男生低于女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上网时间、上网活动以及对网络影响的认识方面都有显着差异;网络成瘾组的抑郁、焦虑、孤独得分均显着高于网络成瘾倾向组,网络成瘾倾向组的抑郁、焦虑、孤独得分显着高于网络未成瘾组,而自尊得分和自我控制能力则呈现了相反的规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姚荣英,李霞,陶芳标[7](2011)在《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方便整群抽取蚌埠地区2所大学的3 320名大学生问卷调查。亚健康和网络成瘾评定分别采用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Young网络成瘾自评量表,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上网类型与亚健康6个维度以及2个领域的条数成正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和网络成瘾量表20个条目中的因不能上网心情烦躁为躯体亚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更愿意上网而不愿和亲密朋友在一起、宁愿上网也不愿意和朋友出去玩2个条目为心理亚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因为上网而忽略自己要做的事情、会因为心情不好去上网、如果无法上网会觉得生活空虚无聊和离开网后会想着网上的事情4个条目为躯体、心理亚健康的共同危险因素;而经常在网上结交新朋友条目则是两者的共同保护因素。结论 网络成瘾是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13期)

张海涛,苏苓,王美芳[8](2010)在《高职生状态—特质焦虑、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职生网络成瘾与状态—特质焦虑、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From Y)、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420名高职生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的年级、性别主效应差异显着;高职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网络成瘾倾向、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生活事件均不存在差异;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生活事件相互之间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职生生活事件、特质焦虑能显着的正向预测网络成瘾倾向。结论:高职生网络成瘾与状态—特质焦虑、生活事件具有重要关系。(本文来源于《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期刊2010-05-01)

郑希付[9](2009)在《网络成瘾者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认知加工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取在校大学生454人,通过《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dolescent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cale,APIUS),筛查出网络成瘾者31名为实验组,随机抽取样本中其他非成瘾大学生31人为对照组。使用词首-词尾对应叁重意义组合图片60个为实验材料,用人物图片为情绪启动刺激,研究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认知选择,记录被试选择词组性质和反应时间。研究发现,所有被试对积极词语的选择最多,对消极词语的选择最少,表现出"趋乐避苦"的认知选择倾向;成瘾组被试对积极词语的选择比对照组少,但是对消极词语选择比对照组多。悲伤启动情况下,成瘾组被试对积极词语的选择比对照组少,但是对消极词语的选择则比对照组多。成瘾组被试对积极信息的选择速度比对照组慢,但是对中性信息和消极信息的选择速度则比对照组快。愉快情绪启动下,成瘾组被试的反应时间比对照组短,在悲伤情绪启动下,成瘾组被试的反应时间比对照组长。悲伤情绪启动下,成瘾组被试对积极词语的反应时间比对照组慢,但是对消极词语的反应时间比对照组快。这些研究结果对网络成瘾的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张芝,李建东,杨颎,顾娅娣[10](2009)在《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率和网络成瘾率。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可划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未成瘾叁种状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叁种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有显着差异;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活动以及对网络影响和网络成瘾的认识方面都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期刊2009年13期)

网络成瘾状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体质类型及其情志状态,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心身干预方案奠定基础。方法:用中医体质量表、中医五志测量问卷对109例网络成瘾患者进行综合评定,采用患者自评方式,辅以访谈法和观察法,统计处理各型体质的情志状态,进行比较。结果:109例患者中,复合型情志状态91例(83.49%),以喜思郁结、悲恐郁结和忧思郁结为主。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得分显示气虚质和气郁质者分别为32例(29.36%)和38例(34.86%)。对各型体质的情志状态进行比较,各情志状态不同体质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网络成瘾者多具有气虚、气郁体质基础,不同类型的体质伴有的情志状态存在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成瘾状态论文参考文献

[1].居文.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心理预防措施[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

[2].宋婧杰,王玥,谭梦,张伯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体质类型及其情志状态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7

[3].陈斌.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状态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6

[4].王旭江.网络成瘾大学生不同情绪状态下工作记忆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3

[5].于素维,赵宏,杨雨.营口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与情绪状态的相关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

[6].侯其锋,张芝,杨锆.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上网行为、人格心理特征及自我控制能力差异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

[7].姚荣英,李霞,陶芳标.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1

[8].张海涛,苏苓,王美芳.高职生状态—特质焦虑、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C].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2010

[9].郑希付.网络成瘾者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认知加工特征[J].心理学报.2009

[10].张芝,李建东,杨颎,顾娅娣.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

标签:;  ;  ;  ;  

网络成瘾状态论文-居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