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鹤草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鹤草酚,薄层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鹤草酚论文文献综述
姜晓姝,金宏波,白淑芝,刘晓滨[1](2015)在《仙鹤草中鹤草酚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中药仙鹤草中提取鹤草酚,并对其初步分离纯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法对仙鹤草活性成分鹤草酚进行粗提,并依次用两相溶剂萃取法与酸碱分离法进行纯化。采用薄层层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纯度进行定性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分离纯化的鹤草酚纯度达到65.09%。结论研究出了一条以仙鹤草为原料,经超声波提取,再经乙酸乙酯、碳酸钠、及氢氧化钠酸碱分离,纯化鹤草酚的新工艺路线。(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5年04期)
刘晓滨,白淑芝,姜晓姝,徐军[2](2012)在《鹤草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鹤草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MTT法测定0、0.5、1.0、2.0、4.0、8.0、16.0和32.0μmol/L浓度鹤草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实验分4组:常氧照射组、乏氧照射组、0.887μmol/L鹤草酚+乏氧照射组和1.774μmol/L鹤草酚+乏氧照射组,测定各组存活分数(SF),计算细胞生存率,拟合细胞生存曲线并计算放射增敏比。[结果]MTT结果表明,鹤草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不同浓度鹤草酚作用组间细胞抑制率有显着性差异(F=26.818,P=0.002)。鹤草酚作用A549细胞的IC50为8.87μmol/L。0.887、1.774μmol/L鹤草酚联合乏氧照射组的D0、Dq和2Gy时的细胞存活分数(SF2)均小于单纯乏氧照射组。0.887μmol/L和1.774μmol/L鹤草酚联合乏氧照射组的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484和1.525。[结论]鹤草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有抑制增殖作用,其常氧培养IC50值为8.87μmol/L。鹤草酚对乏氧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有放射增敏作用,随着鹤草酚浓度的增加其放射增敏作用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期刊2012年11期)
赵飞[3](2012)在《山奈酚、鹤草酚B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作用及Caspase-9、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我国位居恶性肿瘤前列,中草药具有多效应、多靶点、毒副作用低、不易产生耐药性、提高机体免疫力、来源广、价格低廉等独特优点,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应用现代医学方法,探索中草药的抗肿瘤作用,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药物,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名老中医的单方验方的研究中,以药效学为指标,筛选最佳药物组合,分离抗癌活性单体的相关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研究单兆伟教授抗癌名方芪竹方中重要单体山奈酚、鹤草酚B及其配伍对人胃腺癌细胞MGC-803增殖的作用、通过检测Caspase-9及端粒酶的活性来初步探讨山奈酚、鹤草酚B对人胃腺癌细胞MGC-803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研制新型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为临床肿瘤中药治疗用药开发和应用提供客观依据和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将山奈酚、鹤草酚B分别溶于无水乙醇,初始浓度分别为2mg/mL、1mg/mL。设实验组分别为山奈酚A、B、C、D,鹤草酚B a、b、c、d组,按比例浓度配制的60、30、15、7.5μg/mL的山奈酚、鹤草酚B培养基,并以含1%无水乙醇加等容积的3%小牛血清1640培养基为阴性溶媒对照组E,125μ g/mL的5-FU为阳性对照组F。采用MTT法检测7.5-60μg/mL四种不同浓度山奈酚、鹤草酚B作用于细胞MGC-80324h、36h、48h后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山奈酚、鹤草酚B作用MGC-803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采用PI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山奈酚、鹤草酚B处理MGC-803细胞24h的凋亡率;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山奈酚、鹤草酚B作用MGC-803细胞24h后Caspase-9蛋白活化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山奈酚、鹤草酚B处理MGC-803细胞24h后端粒酶的活性。结果:1、MTT法检测提示:7.5-60μ g/mL四种不同浓度山奈酚、鹤草酚B均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胞增殖,山奈酚、鹤草酚B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其中最大浓度山奈酚、鹤草酚B36h、48h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加药组的抑制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显着性差异P<0.01)。30μ g/mL浓度的两药配伍组与单药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2、经15μ g/mL、30μ g/mL浓度的山奈酚、鹤草酚B以及30μ g/mL浓度两药配伍处理后的细胞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细胞凋亡的特征形态改变,如细胞体积缩小,胞膜皱缩,表面微绒毛消失,核固缩、沿核膜分布等。3、流式细胞术显示:15μ g/mL、30μ g/mL浓度的山奈酚、鹤草酚B促进MGC-803细胞凋亡,作用细胞24h,在流式细胞仪上可见凋亡峰,山奈酚、鹤草酚B以及30μ g/mL的配伍组均主要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1.17%、60.02%、29.5%、36.56%、65.88%。4、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9结果显示:15μ g/mL、30μg/mL浓度的山奈酚、鹤草酚B均可以提高MGC-803细胞Caspase-9的活化,山奈酚处理MGC-803细胞24h,Caspasc-9活性的相对含量30μ g/mL浓度组高于15μ g/mL浓度组,鹤草酚B处理MGC-803细胞24h,Caspase-9活性的相对含量30μ g/mL浓度组低于15μ g/mL浓度组,加药组与溶媒对照组Caspase-9活性的相对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药配伍组效果与单药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5μ g/mL、30μ g/mL浓度的山奈酚、鹤草酚B处理MGC-803细胞24h后端粒酶的活性,30μ g/mL浓度组高于15μ g/mL浓度组,加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西药配伍组比单药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浓度为7.5-60μ g/mL四种不同浓度山奈酚、鹤草酚B处理MGC-803细胞24、36、48h,均可抑制其增殖,这种抑制增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的。2、浓度为7.5-60μ g/mL四种不同浓度山奈酚、鹤草酚B处理MGC-803细胞24、36、48h,均可诱导其凋亡。3、浓度为15μ g/mL、30μ g/mL浓度的山奈酚、鹤草酚B处理MGC-803细胞24h后可能通过活化Caspase-9,抑制端粒酶活性,从而促进其凋亡4、30μ g/mL浓度的山奈酚、鹤草酚B两药配伍抑制增殖作用及端酶活性增强,对Caspase-9活化山奈酚作用强于鹤草酚B,且两药配伍大于单药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3-30)
余昕[4](2011)在《泸州仙鹤草的生药学研究及不同采收期总黄酮和鹤草酚的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仙鹤草,别名龙牙草、狼牙草、脱力草、马鞭草、石打穿。系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之一。仙鹤草性平,味苦、涩,归心、肝经,具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疟疾、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仙鹤草多野生于山坡、林边、路旁,在多种气候条件下都可生长,因而适应性较强,对土质要求不严,栽培容易,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在泸州的资源较为丰富。本实验对泸州地区仙鹤草进行生药学研究,对其进行薄层鉴别,并比较不同采收期的仙鹤草总黄酮和鹤草酚的含量,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为确定泸州地区仙鹤草的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形态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方法对泸州地区仙鹤草进行生药学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鹤草酚进行定性鉴别,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不同采收期的总黄酮与鹤草酚的含量。结果: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鉴别以及理化鉴别特征均比较明显;在薄层色谱中能检测到鹤草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测得泸州仙鹤草中总黄酮在0.0055~0.088mg·m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15%,RSD为1.18%;采用HPLC测定鹤草酚,在0.01~0.1m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1.10%。泸州地区6月份采集的仙鹤草总黄酮含量为10.77%、鹤草酚含量为0.0108%,7月份采集的仙鹤草总黄酮含量为12.38%、鹤草酚含量为0.0131%,明显高于其它月份采集的仙鹤草中的总黄酮和鹤草酚含量。结论:建立了泸州地区仙鹤草的生药学鉴别方法;薄层鉴别显示泸州地区仙鹤草中含有鹤草酚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泸州地区仙鹤草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测定其鹤草酚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泸州地区仙鹤草采收期以6、7月份为宜。(本文来源于《泸州医学院》期刊2011-05-01)
李宁,张鹏,肖皖,李铣[5](2009)在《间苯叁酚类化合物——鹤草酚的NMR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鹤草酚(agri mophol)是从中药仙鹤草(Agri monia pilosaLedeb.)根芽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显着驱虫活性的一种间苯叁酚类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采用2D NMR技术完善了文献中的1H NMR信号归属,并对其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09年01期)
杜超[6](2008)在《HPLC法测定仙鹤草中鹤草酚含量及鹤草酚结构的2DNMR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又名龙牙草,系蔷薇科(Rosaceae)龙牙草属植物。野生于我国各地,储量较大。据历代本草记载,仙鹤草有收敛止血,消积止痢,解毒消肿的功效,我国民间多用其全草止血消炎,根茎治痢,茎叶治肠道痢血。药理研究也表明,仙鹤草具有抗菌,抗寄生虫,消炎和止血,抗癌等多种作用。仙鹤草秋芽及所含的鹤草酚具有显着的驱绦虫作用。利用HPLC法测定了仙鹤草不同部位中的鹤草酚的含量,修订完善了文献中对其含量测定方法的色谱条件,并进一步考察了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等条件,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溶剂提取及反复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Sephadex LH-20和反复重结晶等手段,从仙鹤草秋芽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数据等方法鉴定了10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鹤草酚(agrimophol,1)、伪绵马素(pseudo-aspidin,2)、仙鹤草酚B(agrimol B,3)、花旗松素(taxifolin,4)、仙鹤草内酯-6-O-β-D-吡喃葡萄糖苷(agrimonolide-6-O-β-D-glucopyranoside,5)、异台黄杞苷(isoengeletin,6)、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7-O-β-D-glucopyranoside,7)、没食子酸(gallic acid,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其中化合物6、7为首次从龙牙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对鹤草酚进行了测试,并且对该结构的高分辨二维NMR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8-05-01)
杜超,李宁,李铣,孟大利,张鹏[7](2008)在《HPLC测定仙鹤草秋芽、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鹤草酚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测定仙鹤草秋芽、地下和地上部分鹤草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叁乙胺(58:42:0.2),流速为1.2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5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鹤草酚在0.011 97~0.112 5mg·mL~(-1)峰面积与对照品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2.00×10~7p+2.89×10~3,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101.4%和101.4%,RSD分别为1.05%、1.08%和1.12%(n=9)。结论:该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为仙鹤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中药》期刊2008年03期)
李臻[8](2007)在《从鹤草芽中萃取中药成分鹤草酚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溶剂萃取两种方法从鹤草芽中萃取中药成分鹤草酚,运用化学方法对浸膏进行了各种性能测定,证明其是酚性混合物。通过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均符合国家标准,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浸膏在性质检验方面表现更加突出,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溶剂法萃取的浸膏。同时还明确了在超临界萃取中低温更有利于鹤草芽浸膏的萃取。(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07年02期)
陈晓辉,毕开顺,郭金华[9](2004)在《RP-HPLC法测定鹤草芽栓中鹤草酚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建立鹤草芽栓中鹤草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使用 Nova- Pak C1 8(2 5 0 mm×4 .6 mm,5 μm)分析柱 ,甲醇 -水 -叁乙胺 (80∶ 2 0∶ 0 .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92 nm,流速为 0 .8m L/ min,进样量为2 0μL。结果 鹤草酚在 12 .5~ 12 5 m g/ 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 98.2 % ,RSD为 1.5 % (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适用于鹤草芽栓中鹤草酚的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04年06期)
张慧波,孙向东[10](2003)在《超临界萃取的鹤草芽浸膏中鹤草酚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由超临界萃取和溶剂法萃取的浸膏中酚性物应用化学方法进行了性质检验、失重检验 ,利用紫外光谱进一步确定了酚性物中的鹤草酚含量 ,通过对比再次证明了超临界萃取不仅萃取率高 ,而且萃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也高。(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03年09期)
鹤草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鹤草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MTT法测定0、0.5、1.0、2.0、4.0、8.0、16.0和32.0μmol/L浓度鹤草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实验分4组:常氧照射组、乏氧照射组、0.887μmol/L鹤草酚+乏氧照射组和1.774μmol/L鹤草酚+乏氧照射组,测定各组存活分数(SF),计算细胞生存率,拟合细胞生存曲线并计算放射增敏比。[结果]MTT结果表明,鹤草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不同浓度鹤草酚作用组间细胞抑制率有显着性差异(F=26.818,P=0.002)。鹤草酚作用A549细胞的IC50为8.87μmol/L。0.887、1.774μmol/L鹤草酚联合乏氧照射组的D0、Dq和2Gy时的细胞存活分数(SF2)均小于单纯乏氧照射组。0.887μmol/L和1.774μmol/L鹤草酚联合乏氧照射组的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484和1.525。[结论]鹤草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有抑制增殖作用,其常氧培养IC50值为8.87μmol/L。鹤草酚对乏氧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有放射增敏作用,随着鹤草酚浓度的增加其放射增敏作用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鹤草酚论文参考文献
[1].姜晓姝,金宏波,白淑芝,刘晓滨.仙鹤草中鹤草酚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J].安徽医药.2015
[2].刘晓滨,白淑芝,姜晓姝,徐军.鹤草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肿瘤.2012
[3].赵飞.山奈酚、鹤草酚B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作用及Caspase-9、端粒酶活性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4].余昕.泸州仙鹤草的生药学研究及不同采收期总黄酮和鹤草酚的含量测定[D].泸州医学院.2011
[5].李宁,张鹏,肖皖,李铣.间苯叁酚类化合物——鹤草酚的NMR研究[J].波谱学杂志.2009
[6].杜超.HPLC法测定仙鹤草中鹤草酚含量及鹤草酚结构的2DNMR分析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
[7].杜超,李宁,李铣,孟大利,张鹏.HPLC测定仙鹤草秋芽、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鹤草酚的含量[J].中国现代中药.2008
[8].李臻.从鹤草芽中萃取中药成分鹤草酚的研究[J].广州化工.2007
[9].陈晓辉,毕开顺,郭金华.RP-HPLC法测定鹤草芽栓中鹤草酚的含量[J].中草药.2004
[10].张慧波,孙向东.超临界萃取的鹤草芽浸膏中鹤草酚成分研究[J].辽宁化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