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厂箐论文-刘巧芬,孙晓明,李登峰,付宇

马厂箐论文-刘巧芬,孙晓明,李登峰,付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厂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马厂箐,成矿流体特征

马厂箐论文文献综述

刘巧芬,孙晓明,李登峰,付宇[1](2019)在《云南马厂箐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成矿流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厂箐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西部叁江富碱斑岩成矿带上,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的东部。区域内岩浆活动复杂,多期次的新生代碱性花岗石(55.5-23.2Ma)构成了马厂箐杂岩体(王治华等,2012),主要有正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二长斑岩,花岗斑岩,斑状花岗岩和煌斑岩,其中花岗斑岩与斑状花岗岩与矿化关系密切。斑岩体以岩株、岩墙等产状侵入下奥陶统向阳组的滨海碎屑岩,下泥盆统康廊组厚层白云质灰岩中。矿体主要赋存于向阳组中,成矿类型主要有斑岩型(钼-铜矿化)、矽卡岩型(铜-钼矿化)(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缪宇,宋文婷,江凌云,何茂源[2](2019)在《滇西马厂箐金多金属矿区水文及工程地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厂箐金多金属矿区位于滇西北丽江金及多金属成矿带中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区地下水类型丰富,主要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水3种类型,各类型地下水富水性差异大,以微硬水为主。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及矿物组分改变较大,从而降低岩体质量和强度。工程地质条件受构造影响程度较深,致使岩体整体破碎,完整性较差;矿区工程地质岩组中以碳酸盐岩和碎裂岩为代表的较坚硬岩组和软弱岩组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最差,强度最低;以碎屑岩和岩浆岩为代表的坚硬岩组次之。综合评价矿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对矿山后续开发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黄金》期刊2019年08期)

沈阳,郑远川,马睿,张爱萍,徐培言[3](2018)在《云南马厂箐铜钼矿成矿岩体的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厂箐铜钼矿床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是叁江成矿带内典型的大陆碰撞型斑岩铜-钼矿床,其成矿作用与矿区内的斑状花岗岩密切相关。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成矿岩体的造岩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开展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厘定了斑状花岗岩结晶的温压条件、岩浆氧逸度和含水量等要素,为解析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的演化和成矿作用提供了矿物学尺度的制约。实验数据显示,岩体内角闪石富镁(w(Mg O)14.1%~16.3%)、富钙(w(Ca O)11.0%~11.6%)、贫钾(w(K2O)0.3%~0.6%)、富钠(Na2O/K2O>1.0),属于阳起石和镁角闪石。黑云母Fe2+/(Fe2++Mg)比值较为均一,集中分布在0.35~0.38之间,且显示出富镁(w(Mg O)13.6%~16.2%)、铝(w(Al2O3)12.9%~13.7%),贫钛(w(Ti O2)1.9%~3.0%)、钙(w(Ca O)<0.06%)的特征,属镁质黑云母。由角闪石和黑云母阳离子数计算的矿物结晶温度分别为687~770℃和660~713℃,结晶压力为38~82 MPa和55~80 MPa,相应侵位深度为1.3~2.7km和1.8~2.6 km。同时,通过角闪石成分计算岩浆氧逸度为ΔNNO+1.56~+2.41,并且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矿物相稳定组合限定岩浆源区具有较高的含水量(w(H2O)>10%)。结合矿物组合中角闪石的大量存在,分析可知马厂箐斑状花岗岩具有高氧逸度、富水、侵位浅的特点,符合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Cu-Mo矿床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因此,继北衙超大型斑岩Au矿取得重大突破后,推测叁江成矿带南段扬子克拉通一侧斑岩型Cu-Mo矿床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杨雨凡,陶专,赵甫峰,刘显凡,楚亚婷[4](2016)在《云南马厂箐赋矿斑状花岗岩锆石年龄及相对氧逸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云南马厂箐钼铜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弥渡县叁地接壤部位,产于印支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构造环境,主要受西部的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和东部的程海-宾川断裂控制,是"叁江"成矿带上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1])。它所处的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是地壳极不稳定的区域,其挤压和拉张构造运动的频繁发生,导致了构造单元在时空上的系列演变;自古近纪以来,该断裂处于拉张状态,富碱(本文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地学空间信息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10-29)

张广宁[5](2016)在《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花岗斑岩成因及成矿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滇西马厂箐斑岩型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中部的典型复合型多金属矿床,也是重要的铜、金、钼、锌等金属资源产区,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研和室内测试分析的研究,探讨成矿花岗斑岩岩石成因,厘定了矿化类型,查明了岩浆作用期次,探讨剖析并建立了成矿模式,并获得如下成果认识:(1)野外及岩相学观察表明,滇西马厂箐矿区的斑岩岩体中,普遍发育以暗色包体为主的暗色微粒包体,包体具有塑性流变的特征,与寄主岩的接触关系多样,从截然到渐变过渡均有分布。(2)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数据表明,暗色包体及寄主花岗斑岩具有不同源性,且二者经历了类似的岩浆演化过程,暗示MME包体的形成是由于长英质岩浆注入到镁铁质岩浆并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3)造岩矿物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岩浆混合在马厂箐复式岩体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暗示可能与基性岩浆的侵入有关。(4)锆石年龄测试镁铁质包体(35.13±0.23 Ma)与其寄主花岗斑岩(35.0±0.2 Ma)大约同时侵位于35 Ma左右,排除了来源于早期形成的、深部的、部分熔融的固态岩石残留体,或是上升过程及在地表浅部的捕虏体的可能性,从年代学方面,暗示岩浆混合的存在,并结合S及Sr-Nd-Pb同位素数据表明,在近地表发生的强烈岩浆混合作用使玄武岩浆的底侵和混合作用将地幔铜、钼等成矿物质带到地壳浅部,并最终形成马厂箐矿床。(5)综合分析矿床的构造条件、成矿时代、矿体组合与产状、矿石矿物类型及矿床形成机制等方面,初步建立了马厂箐铜钼金矿床的成矿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张广宁,邓军,叶锦华,孙诺,和文言[6](2015)在《滇西马厂箐复式岩体岩浆混合作用: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滇西马厂箐铜矿区含矿斑岩体中的暗色包体与其寄主富碱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的特征。寄主花岗斑岩Si O2含量为65.10%~70.60%,Al2O3为14.65%~17.55%,Mg O为0.80%~1.70%,Ca O为0.43%~1.92%,Na2O+K2O为8.25%~12.23%。受混染包体Si O2为62.50%~77.30%,Al2O3为10.00%~15.70%,Mg O为0.75%~3.82%,Ca O为0.86%~2.15%,Na2O+K2O为7.68%~10.22%。二者稀土配分曲线都是典型的右倾型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寄主岩具有高Sr(392.00×10-6~919.00×10-6)、低Y(10.10×10-6~17.10×10-6)、低Yb(1.00×10-6~1.40×10-6),高Sr/Y(33.24×10-6~104.43×10-6)、高(La/Yb)N(36.08×10-6~89.09×10-6)特点;暗色包体也具有高Sr(314.00×10-6~652.00×10-6),低Y(7.20×10-6~15.10×10-6)、低Yb(0.60×10-6~1.50×10-6)特征。通过对混染MME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前人对未混染或弱混染包体的研究资料,提出马厂箐复式岩体和其中的MME可能与该地区地幔玄武岩的底侵作用有关,而这种玄武岩底侵导致的不同岩浆混合作用可能是马厂箐铜矿的部分成矿条件。(本文来源于《地质与勘探》期刊2015年04期)

刘明[7](2014)在《云南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的岩浆成矿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厂箐铜钼金矿床被认为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上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该矿床一般被归属为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宝兴厂岩体被认为是致矿斑岩。但是,大量的证据与这种认识相悖,表明马厂箐矿床的成因具有重新认识的必要性。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均表明,宝兴厂岩体与区内其它出露面积较大的岩体(如拴马槽岩体)均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基质为显晶质,因而不是斑岩,更不是致矿侵入体。野外观察和勘探剖面证实了这种认识,因为宝兴厂岩体为无根板状侵入体,其矿化作用仅限于岩体下部,且矿化类型为沿裂隙充填的脉状矿化,暗示宝兴厂岩体不是致矿侵入体。相反,被屏蔽在宝兴厂岩体之下的小斑岩体往往含矿性较好,多为浸染状、稠密浸染状矿化,明显展现出致矿侵入体的特征。据此,本文将宝兴厂等岩体看作是马厂箐岩基的剥蚀残留,而该区的含矿斑岩才是致矿侵入体。锆石U-Pb LA-ICP-MS测年表明,宝兴厂岩体和拴马槽岩体的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时间分别为37.37±0.18 Ma和37.57±0.42 Ma;而被屏蔽在岩基之下的石英正长岩、石英正长斑岩、花岗斑岩的形成时间分别为34.71 ±0.14 Ma、35.34±0.55Ma、34.58±0.16Ma,说明区内存在两期岩浆侵入活动。斑岩类岩体形成时间比马厂箐岩基晚~2 Ma。众所周知,花岗质岩基的侵位深度一般为10-12km,而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深度一般小于3km。由此可以推断,在此~2 Ma时间段内,马厂箐地区发生了快速隆升与剥蚀。依据角闪石全铝压力计估算结果,马厂箐岩基形成深度约为,平均为11km;斑岩体固结深度约为近地表,证实了关于该区曾经发生了快速隆升与剥蚀的推测,剥蚀速率约为3.5~5mmm/yr。马厂箐岩浆成矿系统时空结构研究表明,该地区的岩浆-成矿作用强烈受控于金沙江-哀牢山带的构造演化,斑状花岗岩的产出暗示金沙江-哀牢山带的地壳深处曾经存在深部岩浆房,37-35 Ma造山带岩石圈拆沉作用,使得高温幔源岩浆的注入,伴随着大量的含矿流体,导致了冻结岩浆房的活化,触发了本区的成矿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4-05-01)

姜会营[8](2014)在《云南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田的侵入岩晶体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的研究表明,火成岩中的晶体至少可以划分为叁个晶体群、九个晶体亚群,其晶体群的数量和组成与岩浆成矿系统的成熟度有关。因此,火成岩成因研究中区分和识别不同成因类型的晶体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以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为指导思想,以野外地质学、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为手段,对云南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田的侵入岩类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对火成岩的晶体群构成进行了识别和分析,主要获得以下新认识。1.综合野外地质观察和前人的研究资料,云南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田的侵入岩类可以按过冷度划分为两大类:出露面积较大的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各类斑岩。这些侵入岩类普遍受到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以含有大量“斑晶”矿物为特征,暗示了岩石形成过程的复杂性。2.岩相学观察和相分析表明,马厂箐矿田的斑岩类岩石含有明显热力学不平衡的晶体,如煌斑岩中产出有石英和钾长石“斑晶”,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通过了富含石英和钾长石晶体的冻结岩浆房,马厂箐矿田的岩浆成矿系统具有多重岩浆房的特点。3、马厂箐矿田的斑岩类经受了同岩浆交代作用的改造,表现为“斑晶”遭受了强烈的蚀变而基质中有没有留下流体活动的痕迹,暗示交代作用发生在岩浆阶段,是透岩浆流体作用的结果。4、通过全岩主量分析显示花岗类岩石有碱性和亚碱性,闪长岩和煌斑岩为碱性。结合钙质闪石的黑云母化特点,推测透岩浆流体具有富碱高铁的特征,氧逸度较高。5、马厂箐的斑岩类岩石中含有硫化物等矿石矿物,表明斑岩类岩石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受到含矿流体的广泛浸润。6、马厂箐矿区火成岩中的晶体可识别出岩浆房晶体亚群、岩浆房晶体亚群、通道晶体亚群、循环晶亚群、捕掳晶亚群以及基质晶亚群。(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4-05-01)

张民,刘显凡,赵甫峰,邓碧平,楚亚婷[9](2014)在《滇西马厂箐埃达克质富碱斑岩特征、成因与成矿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滇西马厂箐富碱斑岩是滇西一个重要含矿斑岩体。探讨该斑岩体的岩浆属性,为找矿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岩体岩相学研究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斑岩具有富碱高K、Th、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Ta、Nb和部分高场强元素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的地球化学特征;其w La/w Sm,w La/w Yb,无或极弱的δCe和δEu负异常,MgO,Hf,Th,Ta等元素均指示该岩体具有埃达克岩岩浆的亲合性,但不完全等同于典型埃达克岩。该岩体是增厚下地壳重熔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与幔源富碱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该混合熔体的形成并伴随其结晶成岩过程的含矿地幔流体的交代蚀变是促进马厂箐富碱斑岩成矿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郭晓东,李建文,夏锐,陈永福,王梁[10](2014)在《滇西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形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厂箐岩体属于滇西富碱侵入岩带上的一个典型代表,岩体中发现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对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进行系统岩石学、岩石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认为马厂箐岩体为一岩浆混合成因岩体,形成于新生代陆壳加厚的构造背景下,暗色微粒包体来源于富集地幔岩浆,寄主岩花岗斑岩来源于大陆地壳的长英质岩浆,是幔源岩浆底侵作用诱发其上的陆壳岩石熔融所形成的混合岩浆上侵定位的结果。幔源岩浆对于斑岩型铜钼矿成矿具有重要作用,提供了成矿的物质和流体,暗色微粒包体对于斑岩型铜钼矿地质找矿具有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4年01期)

马厂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厂箐金多金属矿区位于滇西北丽江金及多金属成矿带中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区地下水类型丰富,主要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水3种类型,各类型地下水富水性差异大,以微硬水为主。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及矿物组分改变较大,从而降低岩体质量和强度。工程地质条件受构造影响程度较深,致使岩体整体破碎,完整性较差;矿区工程地质岩组中以碳酸盐岩和碎裂岩为代表的较坚硬岩组和软弱岩组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最差,强度最低;以碎屑岩和岩浆岩为代表的坚硬岩组次之。综合评价矿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对矿山后续开发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厂箐论文参考文献

[1].刘巧芬,孙晓明,李登峰,付宇.云南马厂箐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成矿流体特征[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2].缪宇,宋文婷,江凌云,何茂源.滇西马厂箐金多金属矿区水文及工程地质评价[J].黄金.2019

[3].沈阳,郑远川,马睿,张爱萍,徐培言.云南马厂箐铜钼矿成矿岩体的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J].矿床地质.2018

[4].杨雨凡,陶专,赵甫峰,刘显凡,楚亚婷.云南马厂箐赋矿斑状花岗岩锆石年龄及相对氧逸度研究[C].资源环境与地学空间信息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5].张广宁.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花岗斑岩成因及成矿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6].张广宁,邓军,叶锦华,孙诺,和文言.滇西马厂箐复式岩体岩浆混合作用: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与勘探.2015

[7].刘明.云南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的岩浆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8].姜会营.云南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田的侵入岩晶体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9].张民,刘显凡,赵甫峰,邓碧平,楚亚婷.滇西马厂箐埃达克质富碱斑岩特征、成因与成矿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郭晓东,李建文,夏锐,陈永福,王梁.滇西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形成机制研究[J].地质论评.2014

标签:;  ;  ;  ;  

马厂箐论文-刘巧芬,孙晓明,李登峰,付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