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非对称论文-侯金,杨滨贤,杨春勇,陈少平

偏振非对称论文-侯金,杨滨贤,杨春勇,陈少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偏振非对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波长光栅,宽带反射器,泄漏模共振

偏振非对称论文文献综述

侯金,杨滨贤,杨春勇,陈少平[1](2019)在《双层局部非对称光栅的偏振无关宽带反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光通信与传感系统发展对光反射器的偏振和带宽的性能要求,将局部非对称光栅与正交串联反射排布方式相结合,实现了具有超宽反射带宽的偏振无关反射.首先,基于局部非对称结构,在TM模式下使得光栅的四个泄露模式能够分布在更宽的光谱上,从而实现了反射率大于98%的宽达469 nm的单偏振超宽带反射.其次,利用正交串联排布方式90°的旋转对称性,设计形成双层光栅反射,在反射率大于97%时获得了492 nm的偏振无关宽带反射.最后,对串联光栅之间的间距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非对称串联光栅不仅在大间距和特定的小间距下能够实现宽谱偏振无关的反射,考虑间距的改变,还可应用于光滤波器和光传感器等方面.(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绪其军,李德林,常琛亮,袁操今,冯少彤[2](2019)在《基于Q-plate的双图像非对称偏振加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Q-plate提出了一种对两幅图像做非对称偏振加密的新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将待加密的两幅图像通过干涉分解成两块纯相位板;其次,将这两块纯相位板分别编码到偏振光的两个正交分量中;最后,利用Q-plate和像素化的偏振片改变这束光的偏振分布,达到对图像的加密效果,用电荷耦合器件接收输出面的强度分布图作为最终的密文.其中一块纯相位板作为解密密钥.算法的解密密钥不同于加密密钥,由此实现了非对称加密.由于Q-plate是电调控的,它的每个像素点的光轴各不相同,所以能够根据描述变面结构空间旋转率的常数q来改变每个像素的偏振态.加密过程中用Q-plate的q值和像素化的偏振片的偏振角度作为加密密钥,这两个加密密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安全性.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周祖怡[3](2018)在《硅基集成非对称定向耦合型偏振分束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多级调制格式及多维复用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加速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集成化、低能耗的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可望在高速大容量光通信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硅基波导器件由于波导与衬底之间的高折射率差带来了器件尺寸小、可大规模集成的优点,但同时也给器件带来了显着的双折射效应,因此引发的偏振敏感问题掣肘着硅基集成光学的发展。本论文针对偏振分集方案中的关键器件——偏振分束器(PBS)进行了研究,调研了PBS的主要实现方案,对几种常用硅基波导进行了模式分析,并介绍了硅基器件的制作流程和测试方法;最后重点研究了两种基于硅基弯曲波导定向耦合原理的PBS。主要研究工作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调研了偏振分集方案中的核心器件PBS的研究情况,根据工作机理对偏振控制器件进行了分类,并对已报道的基于硅基弯曲波导的非对称定向耦合偏振分束器进行了总结及比较。2.对几种常用的硅基波导进行了模式分析,对硅基无源器件的制作工艺流程和测试方案进行了介绍。3.提出并测试了一种基于硅基弯曲桥波导结构的非对称定向耦合型PBS。对方案的设计原理、参数优化进行了介绍,对器件的传输特性及工艺容差等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器件的TE_0模偏振消光比能达到23dB,TM_0模偏振消光比能达到33dB,且在整个C波段带宽内,TM_0模偏振消光比均能保持高于20dB的良好性能。4.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硅基非对称弯曲狭缝波导的定向耦合型PBS。实验测得该器件在耦合长度为9.4μm的尺寸下,能实现1550nm波长处TE模偏振消光比为38.3dB,TM模消光比为42.4dB的良好性能,且插入损耗分别只有0.92dB和0.46dB。(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秀山,宁永强,崔锦江,张星,贾鹏[4](2015)在《非对称电流注入对矩形台面激光器的偏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高稳定性的偏振光,研制了氧化孔区域为70 mm×10 mm的非对称电流注入的矩形台面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ACIR-VCSEL)。在室温下,注入连续直流电流,实验测试得到ACIR-VCSEL的斜率效率为0.483 W/A,微分串联电阻为23.5 W。在电流注入过程中,ACIR-VCSEL以稳定的平行于长边的偏振光输出,功率偏振比始终大于5。当电流为15 m A时,功率偏振比的最大值为14。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氧化孔径大小同为70 mm×10 mm的环形电流注入矩形台面VCSEL(RCIR-VCSEL)的斜率效率为0.568 W/A,微分串联电阻为18.1 W,偏振功率比值最大值为9,最小值为2.6。RCIR-VCSEL与ACIR-VCSEL的输出特性相比,虽然RCIR-VCSEL比ACIR-VCSEL的斜率效率高,串联微分电阻小,但是ACIR-VCSEL的偏振稳定性和最大偏振比值比RCIR-VCSEL增强。(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5年07期)

彭晨[5](2015)在《一种基于非对称MZI的光偏振复用解调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马赫增德干涉仪(MZI)的光偏振复用解调方案,使用VPI transmission Maker搭建了100Gb/s的DQPSK偏振复用传输系统,使用基于非对称MZI的光电探测模块对信号进行解调。仿真结果表明:信号经过背靠背和100km传输后,眼图较好。(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李博雅[6](2015)在《硅基缝波导的偏振特性和非对称波导的偏振分束》一文中研究指出偏振是光波的基本属性之一。研究不同偏振态的光波在传输过程中的性质,以及研究把不同偏振态的光波高效分离的方法,在光通信、偏振检测与分析、激光调制、偏振成像和投影系统等领域有着巨大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使用平面波法和有限时域差分法,针对通常研究只讨论硅纳米狭缝波导中准横磁模(TM)偏振传输的问题,较全面的研究了准TM偏振和准横电模(TE)偏振在硅纳米狭缝波导中双偏振传输的带宽以及光场分布特性;针对常规硅偏振分束器尺寸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定向耦合波导的新型紧凑型偏振分束器。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采用叁维数值研究法,研究了硅基缝波导的偏振特性。通过调节狭缝波导中硅介质的宽度,获得了带宽达320.6 nm的双偏振单模狭缝波导;并且发现在该带宽范围内,准TE偏振的电场强度在狭缝中能够获得增强,而对准TM偏振则不具有增强作用。这为进一步设计硅基缝波导的偏振相关器件奠定了基础。(2)采用平面波法设计了一种二维非对称定向耦合波导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并使用有限时域差分法验证了偏振分束器设计的正确性。该分束器的耦合区设计长度最小为2.88μm,验证长度为2.75μm;两种方法的结果符合得很好,表明偏振分束器的设计是正确的。(3)基于上述设计的非对称偏振分束器,又研究了偏振分束器输入和输出端S型耦合弯曲波导的长度和弯曲角度,非对称定向耦合结构中条形波导和周期型波导之间的狭缝宽度对偏振分束器消光比和插入损耗的影响。二维有限时域差分法表明,当中心波长为1550 nm时,弯曲角度为16 o和狭缝宽度为99.05nm的带S型弯曲耦合输入输出段的偏振分束器,在100 nm的带宽内,TE和TM模式的消光比均大于15 dB,且插入损耗均小于0.8 dB。这为设计和制作超小型硅基偏振分束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5-05-20)

叶欣露,林青[7](2013)在《非对称偏振叁维纠缠态的预警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量子纠缠态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特殊的物理性质,使得量子信息具有经典信息所没有的许多新的特征,为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提供了新的物理资源.针对非对称偏振叁维纠缠态的制备,基于交叉相位调制技术,以纠缠光子对和两个单光子比特作为初态,通过单光子与相干光的相互作用以及双光子干涉来实现.如果通过叁个非计数单光子探测器来预警制备叁维最大纠缠态,其概率为3/64.而如果采用特殊的分段式光子探测器,其概率可以提高到3/8,达到理论极限值.该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效率相对较高,而且预警式的制备为其后续在量子信息过程中的使用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3年05期)

张军,颜树华,周春雷,沈少伟,李锷[8](2007)在《非对称偏振分束光栅的矢量衍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一种非对称偏振分束光栅的设计。这种偏振分束光栅分别在1级和0级衍射级次上衍射TE和TM偏振波。介绍了利用遗传算法设计偏振分束光栅的方法,并给出了优化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在设计波长为1.55时,TE偏振波在1级的衍射效率大于93%,TM偏振波在0级的衍射效率大于99%,此时1级和0级的透射消光比分别达到了9914.1和46841.5。通过对设计结果的分析发现,该偏振分束光栅在设计波长附近100nm的波长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消光比(大于100),达到了较好的偏振分束效果。(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07年S1期)

季敏宁[9](2001)在《非对称应力结构单模光纤的偏振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 ,得出了非对称应力结构单模光纤 ,不管其应力结构如何 ,其本征传导模必定是线偏振的。在这种光纤中只存在线双折射 ,而没有任何形式的圆双折射。这一结果得到了实验证实(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01年05期)

曹维敏[10](1984)在《偏振保持单模光纤的非对称沉积制造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推荐了一种预制件制作过程中非均匀地旋转衬底管来沉积应力感生双折射单模光纤的方法,并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随包层椭园度变化的各种大小包层区的应力差,同时还探讨了包层对光纤直径比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并制造出一根拍长6mm、消光比30 dB 的光纤。(本文来源于《传输线技术》期刊1984年04期)

偏振非对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Q-plate提出了一种对两幅图像做非对称偏振加密的新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将待加密的两幅图像通过干涉分解成两块纯相位板;其次,将这两块纯相位板分别编码到偏振光的两个正交分量中;最后,利用Q-plate和像素化的偏振片改变这束光的偏振分布,达到对图像的加密效果,用电荷耦合器件接收输出面的强度分布图作为最终的密文.其中一块纯相位板作为解密密钥.算法的解密密钥不同于加密密钥,由此实现了非对称加密.由于Q-plate是电调控的,它的每个像素点的光轴各不相同,所以能够根据描述变面结构空间旋转率的常数q来改变每个像素的偏振态.加密过程中用Q-plate的q值和像素化的偏振片的偏振角度作为加密密钥,这两个加密密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安全性.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振非对称论文参考文献

[1].侯金,杨滨贤,杨春勇,陈少平.双层局部非对称光栅的偏振无关宽带反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绪其军,李德林,常琛亮,袁操今,冯少彤.基于Q-plate的双图像非对称偏振加密[J].物理学报.2019

[3].周祖怡.硅基集成非对称定向耦合型偏振分束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4].李秀山,宁永强,崔锦江,张星,贾鹏.非对称电流注入对矩形台面激光器的偏振分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

[5].彭晨.一种基于非对称MZI的光偏振复用解调技术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5

[6].李博雅.硅基缝波导的偏振特性和非对称波导的偏振分束[D].中南民族大学.2015

[7].叶欣露,林青.非对称偏振叁维纠缠态的预警制备[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3

[8].张军,颜树华,周春雷,沈少伟,李锷.非对称偏振分束光栅的矢量衍射优化设计[J].光学技术.2007

[9].季敏宁.非对称应力结构单模光纤的偏振特性[J].激光杂志.2001

[10].曹维敏.偏振保持单模光纤的非对称沉积制造法[J].传输线技术.1984

标签:;  ;  ;  

偏振非对称论文-侯金,杨滨贤,杨春勇,陈少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