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溴化锂溶液论文-任龙

高温溴化锂溶液论文-任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溴化锂溶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温,溴化锂水溶液,导热系数,瞬态热线法

高温溴化锂溶液论文文献综述

任龙[1](2015)在《高温溴化锂溶液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的实验测定与模型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也在不断增长,整个社会对于能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采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将中低温的废热提高到较高品位,在工业余热回收与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工业化的热泵工质主要为LiBr-H2O工质对,但对高温下LiBr溶液的基础热物性如导热系数、比热容等的研究较少,直接影响了高温热泵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范围。因此研究LiBr水溶液的高温热物性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瞬态热线法是目前公认的测量导热系数最准确的方法之一,本文在分析传统瞬态热线法的基础上,对其无法测量导电性溶液的缺点进行改进,以充满汞的石英玻璃毛细管作为热线,新建了瞬态热线法测量液体导热系数的装置,并测量了溴化锂溶液在2MPa压力、150-250℃、质量分数45%-65%下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与文献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97%。基于绝热量热法新建了溶液比热容的测量装置,测量了溴化锂溶液的比热容,实验结果与文献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72%。分析了溴化锂溶液导热系数和比热容随温度、组成的变化情况,并对其导热系数和比热容与温度、组成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出了高低温通用的经验关联式,拟合最大偏差分别为0.35%、1.40%,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13%、0.33%。根据电解质溶液理论,建立了溴化锂溶液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的模型,模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的较好,最大偏差分别为1.11%和4.93%。(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1)

王莉[2](2012)在《添加纳米颗粒的溴化锂溶液高温热物性及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和能源需求的增长,节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一种以低品位能源和余热为热源,制取冷水或冷热水的节电型制冷设备,在保护环境、缓解国家电力紧缺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但传统的吸收式制冷机组体积庞大,传热性能差,运行效率不高,节能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换热工质的传热传质特性和机组的发生温度是影响吸收式制冷机组性能的重要因素。在溴化锂溶液中添加纳米颗粒,能够增强溶液的传热传质特性,降低其发生温度,进一步提高低品位能源的利用效率。为了使纳米颗粒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溴化锂溶液中,并且考虑到机组的高温运行环境和水基纳米流体的“烧结现象”,需要选择耐高温的分散剂。本文从寻找新型的换热工质入手,筛选出来耐高温的分散剂,进而研究了纳米颗粒和分散剂对溴化锂溶液传热特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纳米流体及添加纳米颗粒的溴化锂溶液的特点和研究状况,然后又研究了添加纳米颗粒对溴化锂溶液发生温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以及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最后,探究了“化学湿化法”制备纳米流体新的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和分散剂能较好地改善溴化锂溶液的热物理特性;利用“化学湿化法”工艺制备的纳米流体比“两步法”制备的溶液显示出更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不仅拓宽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的应用范围,而且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纳米流体的特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期刊2012-03-01)

王莉,解国珍,管燕[3](2011)在《添加纳米颗粒及其相应分散剂的溴化锂溶液发生温度和耐高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溴化锂机组具有热效率高、工作压力低、对人体和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发生温度的高低是溴化锂机组能耗的重要指标,对整个机组的能量利用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本试验中,通过添加纳米颗粒来研究其对溴化锂机组发生温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散剂的质量分数和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对发生温度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23)

黄乃宝,梁成浩[4](2003)在《用于预测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中碳钢腐蚀行为的BP神经网络(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预测碳钢在LiBr溶液中腐蚀速率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拟合了碱度,温度,LiBr和Na2MoO4浓度变化对碳钢全面腐蚀速率的影响,可用于准确预测不同温度下,在含有不同缓蚀剂的LiBr溶液中的碳钢腐蚀速率,其预测值和实验值完全吻合,为研究溴冷机中金属材料的腐蚀和现场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03年02期)

梁成浩,郭建伟[5](2003)在《不锈钢在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60%LiBr+0.07mol/LLiOH溶液中,研究了LiNO3和Na2MoO4对304和430不锈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LiNO3对两种钢均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但LiNO3达到1000mg/L时430钢产生点蚀.复合添加150mg/LNa2MoO4后,NO-3能优先封闭金属表面活性点,并且促进稳定的Mo保护膜形成,对304钢和430钢表现出更佳的缓蚀效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郭建伟,梁成浩[6](2001)在《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中碳钢钝化膜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化学浸泡方法和现代物理测试技术 ,探讨了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中碳钢钝化膜的结构及形成机理 .结果表明 ,在 5 5 %LiBr +0 .0 7mol/LLiOH溶液中 (145℃ ) ,随Na2 MoO4 浓度增加碳钢极化阻抗升高 ,析氢量减少 ,当其浓度达到 15 0mg/L以上时对碳钢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MoO4 2 -在金属表面还原而参与钝化膜生成 ,在膜的生长过程中吸附于膜的薄弱点形成MoO3,膜中Mo的不同价态形成的电场抑制了碳钢的活性溶解 ;MoO4 2 -还原反应遵循下列反应方程 :MoO4 2 -+2H2 O +2e MoO2 +4OH(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艺》期刊2001年04期)

黄乃宝,梁成浩[7](2001)在《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中磷脱氧铜耐蚀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和化学浸泡法对磷脱氧铜在高温 6 5 % Li Br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Li OH对腐蚀行为起双重作用 ,低浓度时有利于形成 Cu2 O、Cu O氧化膜 ,而高浓度则形成 HCu2 O- 2 和 Cu O2 - 2 型化合物 ,促进氧化膜溶解 ;最佳 Li OH浓度为0 .1 0 mol/L.6 5 % Li Br + 0 .1 0 mol/L Li OH溶液中添加 2 0 0 mg/L Na2 Mo O4时缓蚀效果较好 ,这是由于吸附在阳极表面的 Mo O2 - 4 参与电极反应过程 ,还原生成的 Mo O2 掺杂在 Cu2 O和 Cu O氧化膜中阻碍侵蚀性 Br-吸附 ,有效地抑制铜的活性溶解(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郭建伟,梁成浩[8](2000)在《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对低合金钢的电化学行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电化学测式技术和化学浸泡方法 ,在高温 55%LiBr +0 .0 7mol/LLiOH溶液中研究了MoO4 2 - 对低合金钢的电化学行为作用 .结果表明 ,MoO4 2 - 作为阳极型缓蚀剂能促进钝化 ,阻滞了阳极和阴极反应 .Na2 MoO4 浓度达到 2 0 0mg/L时 ,可有效地抑制低合金钢的活性溶解 .低合金钢中添加Cr和Ni元素可改善耐蚀性能 ,而AI元素则使耐蚀性能变劣 .Mo元素参与成膜过程 ,Cr和Mo元素的协调作用 ,使A钢能在较低Na2 MoO4 浓度下进入钝态(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00年04期)

郭建伟,梁成浩[9](2000)在《碳钢在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中腐蚀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电化学测试技术和化学浸泡方法 ,在高温 5 5 %LiBr溶液中研究了Na2 MoO4 对碳钢的腐蚀行为 .结果表明 ,Na2 MoO4 作为阳极型缓蚀剂抑制了碳钢的阳极活性溶解 ,表面膜主要由Fe3 O4 构成 ,Mo元素参与了成膜过程 .在 5 5 %LiBr+0 .0 7mol/LLiOH溶液中添加 15 0mg/LNa2 MoO4 时 ,可有效地改善碳钢的耐蚀性能 .(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5期)

高温溴化锂溶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和能源需求的增长,节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一种以低品位能源和余热为热源,制取冷水或冷热水的节电型制冷设备,在保护环境、缓解国家电力紧缺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但传统的吸收式制冷机组体积庞大,传热性能差,运行效率不高,节能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换热工质的传热传质特性和机组的发生温度是影响吸收式制冷机组性能的重要因素。在溴化锂溶液中添加纳米颗粒,能够增强溶液的传热传质特性,降低其发生温度,进一步提高低品位能源的利用效率。为了使纳米颗粒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溴化锂溶液中,并且考虑到机组的高温运行环境和水基纳米流体的“烧结现象”,需要选择耐高温的分散剂。本文从寻找新型的换热工质入手,筛选出来耐高温的分散剂,进而研究了纳米颗粒和分散剂对溴化锂溶液传热特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纳米流体及添加纳米颗粒的溴化锂溶液的特点和研究状况,然后又研究了添加纳米颗粒对溴化锂溶液发生温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以及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最后,探究了“化学湿化法”制备纳米流体新的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和分散剂能较好地改善溴化锂溶液的热物理特性;利用“化学湿化法”工艺制备的纳米流体比“两步法”制备的溶液显示出更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不仅拓宽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的应用范围,而且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纳米流体的特性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溴化锂溶液论文参考文献

[1].任龙.高温溴化锂溶液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的实验测定与模型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15

[2].王莉.添加纳米颗粒的溴化锂溶液高温热物性及稳定性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3].王莉,解国珍,管燕.添加纳米颗粒及其相应分散剂的溴化锂溶液发生温度和耐高温性能研究[C].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4].黄乃宝,梁成浩.用于预测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中碳钢腐蚀行为的BP神经网络(英文)[J].电化学.2003

[5].梁成浩,郭建伟.不锈钢在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

[6].郭建伟,梁成浩.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中碳钢钝化膜形成机理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1

[7].黄乃宝,梁成浩.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中磷脱氧铜耐蚀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

[8].郭建伟,梁成浩.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对低合金钢的电化学行为作用[J].电化学.2000

[9].郭建伟,梁成浩.碳钢在高温高浓度溴化锂溶液中腐蚀行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

标签:;  ;  ;  ;  

高温溴化锂溶液论文-任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