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绘艺术家具(续)(论文文献综述)
张迎[1](2020)在《日本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代家具可谓我国家具史上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在唐代家具装饰工艺所囊括的各种技法中,相较雕刻和镶嵌,唐代家具的彩绘装饰技法还未能引起大量重视,其彩绘工艺中有部分因故未能流传下来,导致存在大量内容亟待发掘,从而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与研究价值。日本在唐朝时期倾心学习中国文化艺术,因此保存在日本正仓院的一批制造时间约在7-9世纪的唐式家具藏品成为了研究我国唐代时期相关艺术的不二之选。本文力图全面审视唐代家具彩绘艺术的两大主要装饰工艺门类,并通过对技法的复原以探究其在当下的应用前景与应用价值。首先,颜料方面本文通过查阅、翻译大量日文文献,将正仓院所藏的唐式家具彩绘艺术中胡粉地彩绘装饰技法所使用的颜料从化学成分角度进行细致的归纳整理,对各种不同成分的白色系颜料进行重点分析与总结;其次,本文的创新点及重难点在于对唐代家具彩绘艺术的两大主要装饰工艺:胡粉地彩绘装饰技法、密陀油彩绘装饰技法进行还原。目前二者的原料成分、调合比例、工艺流程等等相关资料早已无从查证,笔者通过大量反复实验最终实现了两种技法的完整还原;然后本文还从艺术理论角度对日本正仓院藏唐式家具的彩绘艺术进行分析与总结,通过对每一纹饰的解构,以单个纹饰为最小元素,将其藏品所包含的纹样种类进行全面归纳分类,并且从组合方式、用色规律、填色技法等多个角度,阐述唐代家具彩绘的工艺技法之美以及艺术情趣之美;最后,本文通过唐代家具彩绘艺术对当代家具装饰的启示、对当代工艺美术技法的拓展以及对当代文创产品的影响三个方面对其在现当代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艺术不论从技法角度亦或是美学角度来说都足以令世人赞叹,但唐式家具的彩绘装饰艺术仅仅是唐代家具装饰技法中的一小分支,相信随着对唐代家具的不断深探及研究,唐代家具这一中国艺术瑰宝终将再度闪耀世界。
王小珲[2](2018)在《家具彩绘设计中的丝路情结 ——敦煌壁画彩绘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敦煌壁画是有中国气派和民族特点的艺术,与传统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艺术源于生活,艺术自身也有着本民族的艺术表现。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居住环境的布局和陈设有了一种与众不同民族审美情调和审美特征。本论文在对敦煌壁画艺术深入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从壁画与家具结合入手,寻求家具设计与敦煌壁画的结合点,为家具彩绘设计提供新的理论思考。在艺术理论指导下,使敦煌艺术与家具设计结合变得更加完美,在不断吸收借鉴传统家具设计的范例的同时,再进行推陈出新,从理论探研和应用实践上为彩绘家具设计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首先从彩绘设计的概念及审美特征入手,对彩绘家具的沿革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把握彩绘家具的基础及精神内涵。其次,就历代壁画和绘画作品中出现的家具进行归纳与整理,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彩绘家具进行初步总结。基于对敦煌壁画艺术及彩绘家具设计的理解,以简约造型、局部彩绘的形式创新进行制作。全文以彩绘家具设计理论、表现形式、材料选择及环境营造多个方面进行整体系统分析。最终,通过当代家具应用设计使彩绘家具在敦煌艺术的表现形式上不断突破与创新,使作品呈现出清雅、质朴的本质艺术美。
邱娟[3](2015)在《漆艺家具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对精神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家具作为我们生活居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家具的选择更加注重装饰性和文化性。中国是最早使用漆装饰家具的国家,传统漆艺家具跟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而来并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家具类型,家具表面涂漆最初以防潮、防腐、防刮等保护家具表面的的实用性作用,发展到越来越注重审美装饰性;漆艺家具的审美艺术性和文化性等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从而产生心灵共鸣。实现传统漆艺介入当下家具装饰的有效途径是在继承传统漆艺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运用现代技术材料和生产模式;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实现装饰手法多样化、题材内容个性化工艺材料多元化,技术管理专业化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具有时代特点的现代漆艺家具。本论文笔者主要从最感兴趣又最灵活生动的漆艺装饰在现代家具装饰中的价值体现加以论述,解析在现代社会传统漆艺装饰何以复兴,即再次焕发青春活力的原因。论文最后提出漆艺家具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的途径和意义,目的是强调现代漆艺家具在现代社会的家具装饰中仍然具有诸多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这篇论文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发现问题,简要阐述了研究的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回顾国内外对漆艺家具装饰的研究现状分析。第二部分是提出问题,主要从传统漆艺家具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兴盛的根源和衰微的因素。第三部分是解决问题,引出了文章重心即传统漆艺之复兴——与现代家具装饰的融合。首先,论述了传统漆艺在现代家具装饰中的价值体现,并与现代家具装饰融合出的现代漆艺家具的魅力所在;其次,提出了传统漆艺融入现代家具装饰的途径,阐述传统漆艺如何在现代社会家具装饰中再次焕发活力。第四部分是升华部分,笔者大胆提出现代漆艺家具发展的途径和对未来前景的预测。
熊永松[4](2013)在《论西藏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分类》文中研究说明西藏民间美术是中国的地方性民间美术,是西藏民众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它由西藏民众集体创造,又服务于西藏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西藏民间美术和古代贵族美术、宗教美术以及现代美术在艺人资源和造型元素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材料工艺和审美旨趣上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西藏民间美术可以从民俗学角度分为祭祀供奉、节庆礼仪、生产生活、游戏娱乐等种类,也可以从美术学角度分为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工艺、民间建筑等种类,但从民间艺人和普通民众的视角看,美术学分类模式更受欢迎。
李楠[5](2013)在《当代瓷木家具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家具千百年来与人类朝夕相处,早已成为人类生存活动中并不可少的一个什物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物质与社会精神文化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家具的使用需求与依赖早已脱离了满足物质使用的概念。当代瓷木家具创作正是基于对家具本身所蕴含的精神传达为表现目的。创作者们以泥、火、釉与木材为画笔,最大限度的表达和保留创作者的原始想法,通过一件瓷木家具作品而表达作者一种或多种情感体会。这种极具个性表现的瓷与木结合的家具形态,它打破了家具作为一件实用器物“制器利人”的规范,突显的是人对材质美的尊重,对人本体价值的标榜,这在中国古代家具史上,乃至世界家具史上都是不曾有过的,这种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当代瓷木家具的创作背景入手,解释了当代瓷木家具的概念。结合当代陶艺发展中的部分成果,梳理和归纳了当代瓷木家具创作中的一些特点和现状,分析了其特色形成的原因,肯定了当代瓷木家具的创作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意义。
吴琼[6](2012)在《近代博山传统陶瓷装饰纹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在《美在民间——中国民间陶瓷》一文中说:“民间陶瓷是中国陶瓷发展的根,文人陶、官窑瓷都是根植在民间陶瓷丰厚土壤中成长发展的。历史上名窑的形成或官窑的出现,都离不开民窑窑火旺盛的依托。”以博山为代表的淄博窑是磁州窑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制瓷史上烧造了大量民用陶瓷器皿,是一个重要的北方民间窑口。囿于泥料和釉料,博山陶瓷的整体风格就是“粗大笨重”,但勤劳的博山窑工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由大胆的进行创作,在实用的基础之上采用各种装饰技法,甚至大量引用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元素来进行创作,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审美趣味的陶瓷艺术风格。尤其是近代博山陶瓷更是以“讲究实用、注重装饰”为宗旨,极尽陶瓷装饰之能事。品类繁多、丰富绚烂的博山近代陶瓷装饰艺术,由于其泥质的制约以及北方粗狂、豪放的地域文化的影响,致使其艺术风格与景德镇的婉约、雅致迥然不同,而呈现出粗野、率真的审美趣味,博山传统陶瓷艺术的这种审美情趣虽然有些粗俗,难登大雅之堂,但仍是博山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博山传统陶瓷装饰艺术的研究,不仅为研究当时的社会人文风貌提供了大量资料,而且在现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对现代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故本文将结合作品,系统详细的对近代博山陶瓷装饰艺术进行研究。
李华[7](2011)在《中国传统家具手绘装饰研究》文中指出家具的手绘装饰要方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很多经典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时至今日,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家具新产品慢慢呈现出趋同性,缺乏多样性的装饰手法,而传统的手绘装饰却逐渐被人们忽视。所以,选择对中国传统家具手绘装饰进行研究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丰富家具装饰方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提高家具装饰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了大量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并对其分类、归纳、整理。同时采用对比研究法将中国传统家具的手绘装饰与雕刻、镶嵌、烙画等装饰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出各种装饰方法的异同点,同时突出体现手绘装饰的写实性、传意性、民族性等特性。文章还采用综合分析法,运用装饰的相关研究理论,对中国传统家具手绘的题材、构图、色彩、工艺等进行分析,家具手绘装饰题材丰富、构图灵活、工艺成熟,既能体现出民族文化内涵,又能体现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手绘装饰在家具的装饰中是有效的手段,建议家具手绘装饰通过在题材与风格上多元化发展,功能上实用性改进,材料、工艺、设计理念上包容性发展,使中国传统家具的手绘装饰得以传承和发展。
李晓倩[8](2010)在《植物纹样数字艺术设计在家具设计中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植物茎、叶、花以及果实的轮廓与脉络纹理是自然界杰出的设计作品,总是给人以生命、和谐、恬静和神秘的感觉。如果能将植物纹样合理的应用于家具设计中,必然能够赋予家具一种源于自然的情感,而这正是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所渴望和需求的。本论文所探讨的便是如何将植物纹样更好的运用到现代数字化家具设计生产中。本论文分两大部分分别探讨了国内外传统植物纹样的演变规律与造型特点;植物纹样数字艺术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论文的第一部分,搜集国内外传统植物纹样素材,分析其装饰思想和造型规律。通过研究得出,植物纹样受到地域条件、生产力水平、民族传统以及人的意识等诸多因素限制。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文化交流的增多,人的意识发生变化,不同时间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们审美意识向着同一的方向发展,于是对于装饰纹样的喜好也是相通的。论文的第二部分,基于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技术,借助于图形输入设备,将现有植物纹样通过简化、提炼以及重构,绘制成CAD文件;对于自然界的植物形象通过捕捉特征,保持其真实且简练的本来面目,绘制成设计图案。建立以纹样构成形式分类的数字植物纹样库。以家具造型设计理论和平面构成理论为基础,将植物纹样运用到家具造型设计中。通过数控雕刻模拟程序,演示了如何利用纹样进行生产加工。并利用学校现有CNC设备对部分纹样进行实际加工,验证了植物纹样库的可实践性。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植物纹样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使工业化生产下,运用数控雕刻设备制造出来的家具产品富有较高情感,带有生动性,令使用者感到自然愉悦。
徐娜子[9](2007)在《源于传统 孕育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和碰撞》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历经数千年积淀而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则如一种精神贯穿古今,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和艺术创作。本文试图从历史的、深层次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与气质进行较全面的归纳和分析,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所蕴含的审美观和具体表现形态,以及它们与现代设计理念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的最佳契合点,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旨在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相关概念、内涵,及分类进行全面的阐述,以明确观念;第二部分从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要求、现代设计的审美观念与商业性需求、市场竞争国际化的需求,以及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传统文化符号融入现代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在分析中西文化的审美差异性的基础上,探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独有的精神与气质——稚拙之气的古朴淳厚美、稳健之气的典雅精致美、阳刚之气的刚健奔放美、阴柔之气的飘逸空灵美等;第四部分通过对现代设计中的大量实例的分析,找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所蕴含的审美观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点(包括“空则有、有则空”与现代设计的虚实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与现代设计的含蓄意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与现代设计的隐喻;“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与现代设计的简约意境;“天人合一”与现代设计的和谐之美;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与现代设计的浪漫情结等几个方面)与碰撞处(包括传统文化艺术的中庸之道与现代设计的标新立异,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求全忌缺与现代设计缺中求异等两个方面),为后来的艺术设计探明方向。第五部分则在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审美观与现代设计理念基础上,从化繁为简,展露新意,承传开创,汲古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方法,促进现代设计的发展。总之,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生活中散发出新的活力,并使之与现代艺术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本文探索和旨在解决的问题所在。我们坚信中国未来的艺术设计只要很好地继承,并把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与气质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那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就一定能走向世界。
陈瑶[10](2006)在《中国传统家具镶嵌艺术及现代化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家具的镶嵌装饰历史悠久,精妙绝伦,很多传世之作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时至今日,镶嵌工艺发展缓慢,机械自动化程度低。为发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工艺,丰富家具市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提高镶嵌生产机械自动化程度,对中国传统家具镶嵌装饰进行系统化研究已迫在眉睫。 论文首先从装饰效果方面论述镶嵌装饰的艺术性,并通过将镶嵌装饰与同类装饰手法相比较,对比其异同,分析各自优缺点,提出镶嵌装饰的优异性在于,不仅令家具表面色彩丰富,而且能充分展现、对比各种镶嵌材料的肌理,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观赏者以美感。论文通过对常见镶嵌原材料的分类,深入分析了几种常见材料如木材、石材、金属、贝壳、骨材等的特性,从材料方面进一步论述镶嵌装饰艺术性,全面理解和把握了镶嵌装饰。通过对家具镶嵌装饰图案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遵循的美学法则,论文提出了镶嵌图案设计的构图法则和色彩应用原理。在此基础上,论文还深刻分析了镶嵌图案题材,并通过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分析,揭示家具镶嵌装饰图案题材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家具镶嵌装饰图案设计的深远影响,从而透彻剖析出中国传统家具镶嵌装饰的文化精髓,并在此基础上注入现代因子,拓展设计思维,为今后家具镶嵌装饰的设计提供借鉴。最后,论文就家具镶嵌生产技术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将手工工艺和机械生产进行对比,结合CAD/CAM制造技术,用家具镶嵌仿真加工实例加以说明,阐明实现家具镶嵌机械自动化生产的可行性,为家具镶嵌装饰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依据,从而赋予该研究以一定的理论和观念指导意义。
二、彩绘艺术家具(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绘艺术家具(续)(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阐释及研究的范围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1.1 木质基底彩绘艺术研究现状 |
1.3.1.2 漆地密陀油彩绘艺术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研究法 |
1.3.2.2 图案研究法 |
1.3.2.3 工艺实践研究法 |
第2章 正仓院藏唐式家具胡粉地彩绘装饰工艺研究 |
2.1 胡粉地彩绘释义 |
2.2 胡粉地彩绘绘画材料的文物样本调查分析 |
2.2.1 胡粉(白色)系颜料成分分析 |
2.2.1.1 铅白 |
2.2.1.2 氯化物铅化合物(氯化铅、氢氧化氯铅、氧化氯化铅) |
2.2.1.3 碳酸钙系颜料 |
2.2.1.4 硫酸盐系铅化合物(硫酸铅、氧硫酸铅、钾硫酸铅) |
2.2.1.5 白土 |
2.2.2 彩色颜料成分分析 |
2.3 胡粉地彩绘绘画技法分析 |
2.3.1 正仓院家具藏品胡粉地彩绘技法实例分析 |
2.4 胡粉地彩绘绘画技法复原研究 |
2.4.1 单纯胡粉基底层的制作 |
2.4.2 胡粉、颜料混合基底层的制作 |
2.4.3 装饰图案彩绘的制作 |
第3章 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密陀油彩绘装饰工艺研究 |
3.1 密陀油彩绘释义 |
3.2 密陀油彩绘绘画材料的文物样本调查分析 |
3.3 密陀油彩绘绘画技法分析 |
3.4 密陀油彩绘绘画技法复原研究 |
3.4.1 密陀油的制备 |
3.4.2 胶绘入油彩绘的制作 |
3.4.3 胶绘罩油彩绘的制作 |
第4章 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装饰美学分析 |
4.1 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的常见纹样元素 |
4.1.1 团花纹 |
4.1.2 忍冬纹 |
4.1.3 折枝纹 |
4.1.4 动物纹 |
4.1.5 卷草纹 |
4.1.6 龟甲纹 |
4.1.7 单花与半花 |
4.2 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的纹样元素组合方式 |
4.2.1 主题式 |
4.2.2 平铺式 |
4.2.3 连续式 |
4.2.4 散点式 |
4.2.5 对称式 |
4.3 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的色彩特征 |
4.3.1 色相 |
4.3.2 明度 |
4.3.3 金属色 |
4.4 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的填色技法 |
4.4.1 “叠晕法” |
4.4.2 “剔填法” |
第5章 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装饰艺术的当代应用价值 |
5.1 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装饰艺术与当代家具装饰 |
5.2 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装饰艺术与当代工艺美术技法拓展 |
5.3 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装饰艺术与当代文创产品设计创新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毕业作品—木质基底胡粉地彩绘《山川风物》 |
(2)家具彩绘设计中的丝路情结 ——敦煌壁画彩绘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目前家具彩绘设计的现状分析 |
第四节 家具彩绘设计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家具彩绘设计的历史背景及特征 |
第一节 西方家具中对彩绘的运用 |
第二节 近代彩绘家具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传统家具彩绘设计图案分析 |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中敦煌壁画研究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征 |
第二节 丝绸之路洞窟壁画的世界遗产地位 |
第三节 选取敦煌壁画家具彩绘图案的方法及结构形式 |
第四节 敦煌色彩在家具彩绘中的应用 |
第四章 家具彩绘创新设计中对于丝路情结的表达 |
第一节 基于丝路情结的坐具设计 |
第二节 座椅设计中的敦煌彩绘运用 |
第三节 家具彩绘创新设计中的崇高与优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3)漆艺家具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漆艺 |
二、漆艺家具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漆艺和漆艺家具的现状 |
二、国内研究漆艺和漆艺家具的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传统漆艺家具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传统漆艺家具兴盛的根源 |
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
二、政府与地方的大力支持 |
三、与生俱来的精神意蕴 |
第二节 传统漆艺家具衰微的因素 |
一、装饰纹样繁复呆板 |
二、工艺技术复杂落后 |
三、题材寓意传统老套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漆艺之复兴—与现代家具装饰的融合 |
第一节 传统漆艺在现代家具装饰中的价值体现 |
一、注重实用功能的价值 |
二、彰显艺术审美的价值 |
三、弘扬民族文化的价值 |
四、体现市场消费的价值 |
五、发展生态经济的价值 |
第二节 传统漆艺融入现代家具装饰的途径 |
一、造型构图与现代家具装饰相融合 |
二、装饰图案与现代审美心理相符合 |
三、工艺技术与现代化高科技相结合 |
四、设计理念以现代市场为导向 |
五、培养现代家具设计专业人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漆艺家具的创新途径与前景展望 |
第一节 现代漆艺家具的创新途径 |
一、新材料的开发利用 |
二、工艺技术科技化创新 |
三、装饰图案个性化创新 |
四、新的设计理念的注入 |
第二节 现代漆艺家具的前景展望 |
一、个性化定制趋势下的现代漆艺家具的发展 |
二、现代漆艺家具在家居软装饰中的可持续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论西藏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梳理 |
(一)美术学界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
(二)民俗学界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
(三)民间美术内涵之归纳 |
二、西藏民间美术概念之辨 |
(一)西藏民间美术和藏族民间美术 |
(二)西藏民间美术和西藏贵族美术、宗教美术 |
(三)西藏民间美术和西藏传统美术 |
(四)西藏民间美术和西藏工艺美术 |
(五)西藏民间美术和西藏当代美术 |
三、民间美术的分类梳理 |
(一)美术学分类模式 |
(二)民俗学分类模式 |
(三)民间美术分类之我见 |
四、西藏民间美术的分类探讨 |
(一)西藏学者对西藏民间美术的认识 |
(二)西藏民间美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1、绘画类: |
2、雕塑类: |
3、工艺美术类: |
4、建筑类: |
5、书艺类: |
(三)西藏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 |
1、西藏民间绘画 |
2、西藏民间雕塑 |
3、西藏民间工艺美术 |
4、西藏民间建筑 |
五、结语 |
(5)当代瓷木家具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当代瓷木家具概念及现状 |
第一节 当代瓷木家具的概念 |
第二节 当代瓷木家具的现状 |
第二章 当代瓷木家具创作的语言 |
第一节 当代瓷木家具创作的陶瓷语言 |
一 泥的表现 |
二 釉的装饰 |
1 釉水的新发明和使用 |
2 “火”的运用 |
3 观念性的表现 |
4 学院派瓷木家具陶瓷彩绘的艺术家 |
第二节 当代瓷木家具创作的结构语言 |
一 古典的结构关系 |
二 动感有机的新结构关系 |
第三章 当代瓷木家具创作理念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
第一节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
第二节 包豪斯设计理念的影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注释 |
(6)近代博山传统陶瓷装饰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博山传统陶瓷装饰纹样概述 |
1.1 博山陶瓷发展简析 |
1.2 彩绘装饰的蓬勃发展 |
1.2.1 土制青花的出现 |
1.2.2 红绿彩的诞生 |
1.3 依附于实用的装饰 |
第2章 博山传统陶瓷装饰纹样的深度分析 |
2.1 纹样装饰的解读 |
2.1.1 图形的程式化 |
2.1.2 粗野率真的笔意 |
2.2 鲜明的地域特色 |
2.2.1 泥料的制约 |
2.2.2 民风的潜移默化 |
2.3 丰富的文化意蕴 |
2.3.1 民间艺术的联系 |
2.3.2 传统文化的体现 |
第3章 博山传统陶瓷装饰艺术的再思考 |
3.1 关于传承的意义 |
3.2 对我个人艺术创作的启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传统家具手绘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社会需求 |
1.2.2 家具手绘装饰的研究现状 |
1.2.3 家具手绘装饰发展现状分析 |
1.2.4 家具手绘装饰发展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3.1 研究的必要性 |
1.3.2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
1.3.2.1 对比与衬托 |
1.3.2.2 传承与发展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家具装饰基本理论 |
2.1 家具装饰基本概念 |
2.1.1 装饰的含义 |
2.1.2 装饰的表现形式 |
2.2 家具手绘装饰与其他装饰的比较 |
2.2.1 手绘与雕刻 |
2.2.2 手绘与镶嵌 |
2.2.3 手绘与烙画 |
2.3 手绘装饰特征分析 |
2.3.1 手绘装饰优异性 |
2.3.2 手绘装饰艺术性 |
本章小节 |
3 家具手绘装饰主题与文化 |
3.1 传统审美文化在家具中的运用 |
3.1.1 民族传统文化对手绘装饰的影响 |
3.1.2 地域文化与手绘装饰 |
3.1.2.1 继承传统 |
3.1.2.2 融合地域民俗 |
3.1.3 宗教对手绘装饰的影响 |
3.2 手绘装饰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
3.2.1 社会意义 |
3.2.2 教育意义 |
本章小节 |
4 手绘装饰表现 |
4.1 手绘装饰的构图 |
4.1.1 构图中的对称美 |
4.1.2 构图中的均衡美 |
4.1.3 构图中的韵律美 |
4.2 题材 |
4.2.1 几何纹样图案 |
4.2.2 动物纹、神兽纹和半抽象纹样 |
4.2.3 自然界及社会题材图案 |
4.3 色彩 |
4.3.1 传统家具手绘色彩的文化 |
4.3.2 传统家具手绘色彩的丰富 |
本章小节 |
5 家具手绘装饰的工艺 |
5.1 制胎工艺 |
5.2 腻子的选择及工艺 |
5.3 批灰工具及工艺 |
5.3.1 批灰工具选用 |
5.3.2 批灰工艺 |
5.4 敷贴工艺 |
5.5 手绘上色工艺 |
本章小节 |
6 手绘装饰发展前景 |
6.1 多元化发展 |
6.2 实用性改进 |
6.3 包容性拓展 |
6.3.1 材料的拓展 |
6.3.2 工艺的拓展 |
6.3.3 设计理念的拓展 |
本章小节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植物纹样数字艺术设计在家具设计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植物纹样与家具设计研究现状 |
1.1.2 植物纹样数字艺术设计表现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1.1.3 植物纹样的数字艺术设计现状 |
1.2 课题的目的意义 |
1.2.1 课题目的 |
1.2.2 课题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传统植物纹样 |
2.1 中国传统植物纹样 |
2.1.1 常用的几种植物纹样构成形式 |
2.1.2 中国传统植物纹样及其象征意义 |
2.1.3 中国传统植物纹样在家具中的应用 |
2.2 国外传统植物纹样 |
2.2.1 日本传统纹样 |
2.2.2 古埃及纹样 |
2.2.3 古波斯纹样 |
2.2.4 古希腊纹样 |
2.2.5 古美洲纹样 |
2.3 卷草纹的特点与演变 |
2.3.1 卷草纹样的特点 |
2.3.2 卷草纹样的演变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植物纹样数字艺术设计方法 |
3.1 植物纹样一般施工方法 |
3.1.1 彩绘 |
3.1.2 数字喷绘 |
3.1.3 手工木工雕刻 |
3.1.4 CAD/CAM数控雕刻 |
3.2 植物纹样数据库的建立 |
3.2.1 库的分类 |
3.2.2 库的建立方法 |
3.3 植物纹样模拟雕刻 |
3.4 本章小结 |
4 植物纹样库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
4.1 设计准备阶段 |
4.2 生产加工阶段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源于传统 孕育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和碰撞(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1.5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章 传统文化符号概念及相关阐述 |
2.1 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
2.2 符号的概念和内涵 |
2.3 传统的概念和内涵 |
2.4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和分类 |
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入现代设计的必要性 |
3.1 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要求 |
3.2 现代设计的审美观念及商业性需求 |
3.3 市场竞争国际化的需求 |
3.4 世界文化的相互融合及多元化的需求 |
第4章 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与气质 |
4.1 中西方文化艺术观念的差异性 |
4.2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与气质 |
4.2.1 稚拙之气的古朴淳厚美 |
4.2.2 稳健之气的典雅精致美 |
4.2.3 阳刚之气的刚健奔放美 |
4.2.4 阴柔之气的飘逸空灵美 |
第5章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蕴含的审美观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和碰撞 |
5.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蕴含的审美观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 |
5.1.1 “空则有、有则空”与现代设计的虚实相生 |
5.1.2 “言有尽而意无穷”与现代设计的含蓄意蕴 |
5.1.3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与现代设计的象征隐喻 |
5.1.4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与现代设计的简约意境 |
5.1.5 “天人合一”与现代设计的和谐之美 |
5.1.6 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与现代设计的浪漫情结 |
5.2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观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碰撞 |
5.2.1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庸之道与现代设计标新立异 |
5.2.2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求全忌缺与现代设计缺中求异 |
第6章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化再生 |
6.1 化繁为简——传统文化符号的“形”与现代构成点线面的折衷 |
6.2 展露新意——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意”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 |
6.3 承传开创——传统色彩的提取和运用 |
6.4 汲古创新——传统文化艺术符号与现代材料及科技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传统家具镶嵌艺术及现代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1.1 社会需求 |
1.1.2 家具镶嵌生产企业现状 |
1.1.3 研究内容 |
1.2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
1.2.1 他山之石——其他传统装饰手法的对比与衬托 |
1.2.2 古为今用——中国传统家具镶嵌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1.2.3 新技术——CAD/CAM在家具镶嵌中的应用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 |
1.3.1 中国家具镶嵌艺术与技术现状分析 |
1.3.2 研究家具镶嵌的必要性 |
1.3.3 研究方法、意义和创新 |
2 镶嵌装饰概述 |
2.1 镶嵌装饰与其他装饰效果的比较 |
2.1.1 镶嵌与烙画 |
2.1.2 镶嵌与漆饰 |
2.1.3 镶嵌与雕刻 |
2.1.4 镶嵌与薄木拼花 |
2.2 镶嵌装饰的概念 |
2.3 镶嵌装饰的优异性及艺术性 |
2.3.1 优异性 |
2.3.2 艺术性 |
3 镶嵌常见原材料的类型及特性 |
3.1 木材 |
3.2 石材 |
3.2.1 天然石材 |
3.2.2 人造石材 |
3.3 金属 |
3.4 骨材 |
3.5 贝壳 |
3.6 其他材料 |
3.7 由材料体现出的镶嵌装饰艺术性 |
4 镶嵌装饰图案的美学法则 |
4.1 构图的基本法则及艺术性 |
4.1.1 中心式构图 |
4.1.2 对称式构图 |
4.1.3 均衡式构图 |
4.1.4 构图的艺术性 |
4.2 色彩应用 |
4.2.1 色彩在家具镶嵌装饰中的应用 |
4.2.2 家具镶嵌选材时的色彩要求 |
5 镶嵌装饰图案题材及其文化内涵 |
5.1 中华传统审美文化 |
5.1.1 中华传统审美文化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
5.1.2 社会意识形态对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影响 |
5.1.3 “礼教”对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影响 |
5.2 镶嵌装饰题材分析 |
5.2.1 动物题材 |
5.2.2 花卉植物 |
5.3 文化内涵 |
5.3.1 吉祥意义 |
5.3.2 社会意义 |
5.3.3 教育意义 |
6 镶嵌装饰生产技术 |
6.1 镶嵌生产应考虑的技术因素 |
6.2 镶嵌工艺类型 |
6.2.1 平嵌 |
6.2.2 高嵌 |
6.2.3 百宝嵌 |
6.3 典型手工镶嵌工艺 |
6.3.1 常用手工镶嵌工具 |
6.3.2 实木镶嵌 |
6.3.3 骨嵌 |
6.4 机械镶嵌 |
7 CAD/CAM技术在传统家具镶嵌装饰中的应用 |
7.1 CAD/CAM技术 |
7.1.1 CAD/CAM技术发展历史 |
7.1.2 CAD/CAM技术 |
7.2 CAD/CAM技术在家具镶嵌装饰中的应用 |
7.2.1 功能应用 |
7.2.2 确定加工工艺路线的原则 |
7.2.3 确定刀具及切削用量 |
7.2.4 定义刀具轨迹基本参数 |
7.2.5 刀具切削方式 |
7.2.6 刀具补偿 |
7.2.7 后置处理 |
8 家具镶嵌装饰仿真加工 |
8.1 仿真加工构想 |
8.1.1 仿真原理 |
8.1.2 仿真加工特点 |
8.1.3 仿真加工过程 |
8.1.4 家具镶嵌装饰仿真加工的意义 |
8.2 家具镶嵌仿真加工实例 |
8.2.1 镶嵌装饰图案CAD绘制过程 |
8.2.2 镶嵌装饰图案CAM仿真加工过程 |
8.2.3 最终镶嵌效果 |
8.2.4 相应NC代码 |
9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彩绘艺术家具(续)(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正仓院藏唐式家具彩绘艺术研究[D]. 张迎.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2]家具彩绘设计中的丝路情结 ——敦煌壁画彩绘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D]. 王小珲. 山东艺术学院, 2018(01)
- [3]漆艺家具传统与现代的融合[D]. 邱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2)
- [4]论西藏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分类[J]. 熊永松. 西藏艺术研究, 2013(03)
- [5]当代瓷木家具创作研究[D]. 李楠. 中国美术学院, 2013(04)
- [6]近代博山传统陶瓷装饰纹样研究[D]. 吴琼. 青岛大学, 2012(01)
- [7]中国传统家具手绘装饰研究[D]. 李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8]植物纹样数字艺术设计在家具设计中应用研究[D]. 李晓倩.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9]源于传统 孕育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和碰撞[D]. 徐娜子.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7(01)
- [10]中国传统家具镶嵌艺术及现代化技术的研究[D]. 陈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