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传教运动论文-薛艳红

海外传教运动论文-薛艳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外传教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学生志愿者,传教

海外传教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薛艳红[1](2014)在《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探析(1886-1914)》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s)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国内浓烈的宗教奋兴环境和在校青年学生广泛的宗教参与中迅速发展起来。该运动从一开始就将参与主体限定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经过在全国范围内高校的巡回宣传、招募、专门性的传教士课程培训之后最终完成向亚、非、拉美、澳洲、中东等海外之地的派遣。这一系列环节保证了学生志愿者远高于传统职业牧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教育背景)。这些知识分子传教士以“自由”的、多样的传教方式影响了海外传教之地,并且运动派遣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对美国宗教界和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界亦产生重要影响。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叁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参考资料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宗教背景。19世纪末美国整个社会浓烈的宗教氛围及穆迪领导的主日学校运动均为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具体到大学校园,学生们积极参与宗教团体,对海外传教的热情升温。第二部分介绍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介绍运动的兴起、初期宣传、组织机构建设;细致地说明运动派遣学生志愿者前巡回宣传、招募、培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通过呈现学生传教士的派遣地域、人员数量、活动资金等数据把握运动派遣的特征及学生志愿者传教士独特的“自由主义倾向”的传教方式。第叁部分分析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价。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作用于海外的传教之地,还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在运动的宣传和鼓动下,欧洲各国诸如英国、德国等基督教国家也仿效北美,组织起类似的学生志愿传教联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宗教氛围,促进了基督教传教在世界范围内的联合。结语部分对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及其国内外影响进行了总结。运动的最终目的并没有实现。(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袁瑒[2](2012)在《“长白云国度”海外传教运动视野下的对华传教——新西兰赴华传教士(1877-1952)》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西兰对华传教史至今尚被忽略,本文尝试在国际差传体系的大视野下检视新西兰赴华传教的个案,先就人数、差会、性别比例、阶段性发展等因素作通史性勾勒,再以"英属殖民地差传国"、"小型次传教国"和"对华传教对新西兰本土的反向影响"为理论进路挖掘一些易为"外史型"学者所忽略的问题。在海内外中国教会史研究日臻细化的趋势下,新西兰兼具"中心"与"边缘"、"接收"与"差派"的双重属性,加上国土之"小"、人口之"少"、教会史之"短"、宗派之"简"等特点,皆增添了这一课题所潜藏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袁瑒(Sylvia,Y.Yuan)[3](2012)在《中国之后何处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现当代国际传教运动的议题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然而,尚未有学者对“中国因素”在新老传教运动交替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加以深度梳理与剖析。本论文选用了“中国内地会-海外基督使团”(China Inland Mission-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缩写CIM-OMF)这一国际传教机构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超越纯组织学进路、描述性个案研究的旧套,结合国际关系学、社会学、差传学和史学的研究成果与分析方法,通过对该“老中国通”传教组织之转型与发展的解析研究,展示宗教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新潜能。通过这一中阶命题的个案分析,本论文意在结合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践、差传学思潮与国际关系现象,展现西方传统居重的基督教如何在影响了中国的同时,也被中国影响和改造,而基于“中国经验”的传教活动如何对国际传教运动产生催化和制约这两种自相矛盾的张力。笔者选用全球化理论家罗兰·罗伯茨顿(Roland Robertson)所提出的“全球地域化”(Glocalisation)之概念来演绎中国基督教在整个国际体系中所占之地位与影响,而CIM-OMF的案例研究正可用以展示全球范围内“特殊主义的普遍化(基督教之普传)和普遍主义的特殊化(各国各族教会的本土化)”两大交叉并行的过程,并弥补国内目前的相关研究停滞与理论建构的空洞。本论文第一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内地会”(CIM)从中国大陆全体撤离及更名“海外基督使团”(OMF)的过程;第二部分论述了CIM-OMF在亚洲各国和各地区(包括港、台、新、马、泰、菲、日、印尼、印支、韩)的地理性发展;第叁部分论述了CIM-OMF离开中国后非地理性的延续与发展,从传教手段(分文宣、媒体、医疗、神学教育四部分)、传教对象(分学生、城市、华侨、移民四部分)、传教士团队(分亚裔、女性、短宣、专业人士四部分)、传教理念(分财政原则、叁自理念、跨宗派主义、两元模式四部分)四大方面一一展开;第四部分论述了CIM-OMF在“全球地域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全球范畴内的影响力。(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2-05-30)

赵晓阳[4](2008)在《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与中华基督教学生立志传道团》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历史上形成了以高等教育机构青年学生为基础、鼓励他们志愿到国外进行传教事业的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运动将这些学生的叁分之一都派到了中国,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传教事业。受其工作理念和方式的直接影响,中华基督教学生立志传道团于1910年成立,促使许多学生接受基督教并成为神职人员,是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的主要力量之一,但在30年代以后消失于无形之中。它是20世纪初期中国基督教史上产生于学生界和知识分子界,面向学生和知识分子布道,劝导他们成为教会神职人员的团体。(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08年03期)

赵晓阳[5](2003)在《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与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在美国新教教会的兴奋教士精神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①。然而,是什么条件和力量使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在19世纪80年代迅速突然地形成?什么因素使它在以后的30年里在美国新(本文来源于《基督宗教研究》期刊2003年00期)

海外传教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西兰对华传教史至今尚被忽略,本文尝试在国际差传体系的大视野下检视新西兰赴华传教的个案,先就人数、差会、性别比例、阶段性发展等因素作通史性勾勒,再以"英属殖民地差传国"、"小型次传教国"和"对华传教对新西兰本土的反向影响"为理论进路挖掘一些易为"外史型"学者所忽略的问题。在海内外中国教会史研究日臻细化的趋势下,新西兰兼具"中心"与"边缘"、"接收"与"差派"的双重属性,加上国土之"小"、人口之"少"、教会史之"短"、宗派之"简"等特点,皆增添了这一课题所潜藏的学术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外传教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薛艳红.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探析(1886-1914)[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袁瑒.“长白云国度”海外传教运动视野下的对华传教——新西兰赴华传教士(1877-1952)[J].世界宗教研究.2012

[3].袁瑒(Sylvia,Y.Yuan).中国之后何处去?[D].复旦大学.2012

[4].赵晓阳.美国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与中华基督教学生立志传道团[J].宗教学研究.2008

[5].赵晓阳.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与中国基督教青年会[J].基督宗教研究.2003

标签:;  ;  ;  

海外传教运动论文-薛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