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的早餐论文-白林梅,李素杰

冠军的早餐论文-白林梅,李素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冠军的早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冠军早餐》,精神生态,生态批评,大众文化

冠军的早餐论文文献综述

白林梅,李素杰[1](2018)在《《冠军早餐》中人物的精神生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冯内古特的《冠军早餐》呈现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精神生态的崩塌。身处大众文化泛滥和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当中,人们失去信仰,沦为精神虚无的"空心人";一味追逐欲望,成为"单向度的人";与自然、他人和自我内心疏离,变成冷漠的"机器人"。面对这些人物精神生态失衡的困境,冯内古特开出救赎的药方,希望通过文学艺术激活人们的意识,帮助人们找回精神生态的平衡。《冠军早餐》体现了冯内古特对后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况的深切关怀及其生态人文主义思想。(本文来源于《鄱阳湖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张园园[2](2018)在《从现代性危机到“真实”之复兴》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2007)是美国着名后现代主义与科幻小说作家。冯内古特的多数作品具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揭露美国工业社会的现状,批判现代性危机,反思人类发展,传递了人道主义关怀。“现代性”这一概念界定了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社会发展的性质与特征。它包含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市场、理性、对科学与技术等知识的绝对追寻等因素。整体上,冯内古特的小说创作,尤其是《冠军早餐》和《自动钢琴》,深刻再现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及其弊端:在一个现代性社会中,人们不惜一切代价寻求技术进步,人在机械性的挤压下被不断异化,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在活的生命内核与死的机械性之间的对立中,后者再现了“人性”的重要性。这两部小说,构成了对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社会复杂现代性的剖析与批判。同时,本文糅合了生态后现代主义理论,采用文本细读,文献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试图剖析两部作品中的现代性危机:技术危机和生态危机,并以此为切入点,从批判机械世界观的视角揭示《自动钢琴》中机器对人和社会的压迫,从批判经济中心主义角度出发分析《冠军早餐》中的精神和文化危机。追溯现代性危机形成的深层原因,反思极度现代化社会中的人类生存困境,呼吁人们关注生态问题。虽然冯内古特的这两部小说都表达了美国社会的技术和生态危机,但在处理危机方面又有所不同。《自动钢琴》中的美国处在高度机械化,极度理性的技术社会,人们通过社会团体—鬼衫社发起革命,反抗技术精英的统治。《冠军早餐》中的美国社会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整个社会被资本主义所控制,但人们并没有团结起来对抗,而是以疯癫毁灭的方式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总之,论文剖析了技术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根源,即机械自然观及经济中心主义,发现冯内古特承认工业化进程是历史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时他更注重暴露与批判现代性的弊端。本文通过辩证地分析了现代性进步与现代性弊端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人、自然、社会与技术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可能性,以反思人类当前的生活状态,找到走出现代性危机、重建人类精神维度的路径。(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8-05-01)

鲁敏[3](2017)在《伪装成幽默的黑色泪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冯内古特都是离我相当遥远的一位作家。有时人们就会这样,喜欢力不能逮、远在彼岸的异质。我喜欢冯内古特。《五号屠场》叁遍。《冠军早餐》两遍。还追着找到他的短篇集子《看这儿,照相啦!》等,虽然后者不那么喜欢。叁遍两遍,听上去一点不多,但对我(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7-05-05)

黄珊珊[4](2017)在《《冠军早餐》的陌生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美国二十世纪末杰出的后现代小说家。《冠军早餐》是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冠军早餐》出版于1973年,讲述了科幻小说家基尔戈·屈鲁特和庞蒂亚克汽车代理商德威恩·胡佛偶然相遇的故事。这些故事呈现出了一个看起来十分混乱的后现代图景,主人公的相识也是一个对艺术和生命价值进行探寻的过程,他们试图追求艺术的价值和作为人的自由意志。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角度来分析这部小说。在《冠军早餐》中,陌生化效果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叙事策略以及主人公形象叁个方面。本文分为六部分。引言部分对库尔特·冯内古特以及他的小说《冠军早餐》做了简要介绍。此外,引言部分还呈现了国内外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是本篇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包括陌生化的概念涵义,陌生化的起源以及陌生化理论的发展。第二章到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本文将从陌生化理论视角来具体分析冯内古特这部小说。根据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观点,本文从作者的小说语言,叙事策略及主人公形象这叁个方面来论述《冠军早餐》的陌生化特点。第二章论述陌生化的语言风格,主要从日常用词复杂化,自创新词的陌生化以及修辞所营造的效果这叁个方面来分析《冠军早餐》。第叁章主要关注《冠军早餐》叙事风格的陌生化。本章节从叙事视角,叙事手法以及叙事结构叁个方面分析《冠军早餐》叙事风格的陌生化。这些叙事特点也为《冠军早餐》带来了陌生化的效果。第四章揭示了《冠军早餐》主人公形象的陌生化。两位主人公基尔戈·屈鲁特和德威恩·胡佛是不同于传统小说主人公形象的。他们是解构大叙事主人公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本文是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冠军早餐》,认为小说的陌生化效果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叙事策略以及主人公形象叁个方面。本文通过探讨冯内古特《冠军早餐》的陌生化表现,来挖掘冯内古特对大众文化的深入的思考。一方面,小说通过陌生化的文字展现了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视像泛滥,语言失效,语言变形,一切似乎都变得混乱、无深度、无意义。而另一方面,这种看似混乱无组织的呈现,恰恰反映了冯内古特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他肯定了真正的艺术的拯救力量,呼吁艺术家们应该继续自己的文化使命。这一切都反映出他作为一位当代作家对美国后现代文化的艺术之思及对人类生存的人文关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月姣[5](2016)在《“冠军级”早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里约奥运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不同运动项目的世界冠军们,每天吃的早餐各有侧重,比如体操运动员对骨骼健康要求高,需要多喝酸奶;拳击运动员需要强大的爆发力,从而注意补足蛋白质;耐力对长跑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要吃较多全麦食品减缓能量释放。据了解,健康早餐不仅食材本身要健康,还要符合个人体质,适应身(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市场周刊》期刊2016年35期)

张青[6](2014)在《《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冠军早餐>》》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美国当代文坛上最具影响的后现代小说家之一,本文将采用生态批评对《冠军早餐》一文进行分析解读。运用生态美学的观点来解读冯内古特作品的意义就是,在关注作家所营造的虚妄混乱世界背后,更加关注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问题,以及人类与科技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版)》期刊2014年05期)

林咏[7](2013)在《后现代文本的想象力符号学——从《冠军早餐》与《百亿万首诗》看后现代“超文本”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循环后现代"超文本"存在于语言外部、反传统文本格局的文本特性中,如《冠军早餐》与《百亿万首诗》。《冠军早餐》的插图文本与文字文本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插图不可替代,也无法被"置换",由此提供出"旋转"和"延迟"的阅读效果。《百亿万首诗》,得名于将十首十四行诗的各诗行进行任意排列组合,从而形成"条栅诗"。《冠军早餐》体现了文学文本对其它艺术文本形式的"平行借用",两种艺术形式和谐并存于同一作品。《百亿万首诗》通过排列组合行为实现,成为"形式艺术",实现对《冠军早餐》的超越和消解,可谓"纵向过渡"。(本文来源于《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期刊2013年02期)

刘岩,苏新连[8](2013)在《在精神的荒原中跋涉——从《冠军早餐》看冯尼古特的文化忧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冠军早餐》批判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商业性和消费性的特点,视觉文化使人们的思考能力下降并且使大众被物化,金钱物欲、色欲以及权欲等新的价值观已经取代了旧有的价值取向。作者对于人们进入到大众化的狂欢时代的文化发展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虑。(本文来源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赵宇昕[9](2012)在《元小说《冠军早餐》的叙述视角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冠军早餐》是美国当代着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创作的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小说是叙述的艺术,元小说更是格外关注小说的叙述语言和叙述策略。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既运用了第一人称侵入式叙述这一元小说创作技巧,打破传统的叙事框架,揭示了小说的创作过程和虚构性本质,又结合了传统小说惯常采用的第叁人称有限视角和全知视角进行叙述,使小说的叙事呈现出清晰的脉络。(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刘岩,苏新连[10](2012)在《从《冠军早餐》浅析冯内古特的文化忧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尔特·冯内古特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着名的作家,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始终关注大众文化对于社会大众的影响。其代表作品之一《冠军早餐》批判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商业性和消费性的特点,视觉文化使人们的思考能力下降并且使大众被物化,金钱物欲、色欲以及权欲等新的价值观已经取代了旧有的价值取向。作者对于人们进入到大众化的狂欢时代的文化发展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虑。(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2年26期)

冠军的早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2007)是美国着名后现代主义与科幻小说作家。冯内古特的多数作品具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揭露美国工业社会的现状,批判现代性危机,反思人类发展,传递了人道主义关怀。“现代性”这一概念界定了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社会发展的性质与特征。它包含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市场、理性、对科学与技术等知识的绝对追寻等因素。整体上,冯内古特的小说创作,尤其是《冠军早餐》和《自动钢琴》,深刻再现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及其弊端:在一个现代性社会中,人们不惜一切代价寻求技术进步,人在机械性的挤压下被不断异化,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在活的生命内核与死的机械性之间的对立中,后者再现了“人性”的重要性。这两部小说,构成了对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社会复杂现代性的剖析与批判。同时,本文糅合了生态后现代主义理论,采用文本细读,文献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试图剖析两部作品中的现代性危机:技术危机和生态危机,并以此为切入点,从批判机械世界观的视角揭示《自动钢琴》中机器对人和社会的压迫,从批判经济中心主义角度出发分析《冠军早餐》中的精神和文化危机。追溯现代性危机形成的深层原因,反思极度现代化社会中的人类生存困境,呼吁人们关注生态问题。虽然冯内古特的这两部小说都表达了美国社会的技术和生态危机,但在处理危机方面又有所不同。《自动钢琴》中的美国处在高度机械化,极度理性的技术社会,人们通过社会团体—鬼衫社发起革命,反抗技术精英的统治。《冠军早餐》中的美国社会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整个社会被资本主义所控制,但人们并没有团结起来对抗,而是以疯癫毁灭的方式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总之,论文剖析了技术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根源,即机械自然观及经济中心主义,发现冯内古特承认工业化进程是历史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时他更注重暴露与批判现代性的弊端。本文通过辩证地分析了现代性进步与现代性弊端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人、自然、社会与技术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可能性,以反思人类当前的生活状态,找到走出现代性危机、重建人类精神维度的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冠军的早餐论文参考文献

[1].白林梅,李素杰.《冠军早餐》中人物的精神生态分析[J].鄱阳湖学刊.2018

[2].张园园.从现代性危机到“真实”之复兴[D].南华大学.2018

[3].鲁敏.伪装成幽默的黑色泪水[N].文汇报.2017

[4].黄珊珊.《冠军早餐》的陌生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5].刘月姣.“冠军级”早餐[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6

[6].张青.《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冠军早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

[7].林咏.后现代文本的想象力符号学——从《冠军早餐》与《百亿万首诗》看后现代“超文本”写作[J].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2013

[8].刘岩,苏新连.在精神的荒原中跋涉——从《冠军早餐》看冯尼古特的文化忧思[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9].赵宇昕.元小说《冠军早餐》的叙述视角解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

[10].刘岩,苏新连.从《冠军早餐》浅析冯内古特的文化忧思[J].名作欣赏.2012

标签:;  ;  ;  ;  

冠军的早餐论文-白林梅,李素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