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风险传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染科,护理风险管理,护士,传染预防意识
风险传染论文文献综述
李琳琴,陈烨,牟林静[1](2019)在《风险管理对传染科护理人员传染预防意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传染科护理人员传染预防意识的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6月对传染科护理实施风险管理,选择传染科护理人员38名为研究对象,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和管理后3个月,由护理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进行考核评估,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和实施后护士的传染预防意识及护理质量。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护士传染预防意识评分、护理质量评分高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P <0. 05)。结论传染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传染预防意识及护理质量。(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王卫华,胡君晖[2](2019)在《金融去杠杆前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传染发生变化了吗》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领域的核心工作之一,是规范金融机构经营发展、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合理测度和评价金融去杠杆的成效,是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于金融去杠杆成效的评价,主要是从上市银行业机构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变化角度开展。通过上市银行股票价格数据和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测度单家机构系统性风险的边际贡献情况,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的风险溢出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的风险溢出程度下降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董纪昌,苗晋瑜,董志[3](2019)在《房地产市场分化背景下的市场间风险传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10年来,中国区域间房地产市场分化程度日益加深,房价差异影响了居民和投资者的决策从而影响了市场间风险传染关系.文章在房地产市场分化背景下,研究股票市场、信贷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市场风险传染研究,构建PVAR模型,通过房价、住户信贷规模和股指验证了3个市场在不同区域内风险传染作用存在显着的差异,并从居民和投资者的视角解释造成影响不同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与数学》期刊2019年10期)
马巾英,周特友[4](2019)在《高新区集群内财务风险传染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了我国北京中关村、上海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挂牌于新叁板的科技中小企业,引入Z分数模型和F分数模型衡量财务风险。实证研究表明,财务风险效应存在于集群内,高新区企业集群的财务风险主要是通过集群融资和协同创新等途径进行传播,财务风险传染期为2-3年,且财务风险传染效应第2年最显着。此外企业自身的负债水平、经营能力以及管理层的过度自信也是影响财务风险传染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为集群企业间财务风险传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验。(本文来源于《财务与金融》期刊2019年05期)
李鹏,张润驰[5](2019)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效应模拟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基于集合种群理论思想的元胞自动机方法(CA),分别选取2009年和2017年两个典型时点,在不同情景下模拟仿真影子银行风险在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传染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央行不救助时,即使商业银行的风险传染率较低、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在模拟期内风险迅速蔓延,风险大规模爆发仍然不可避免;当央行对风险感染银行进行无差异、高强度救助时,风险爆发的银行数量得以有效控制在较低水平;当央行实施差异化救助时,如果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较高而央行救助率较低,风险爆发水平仍然较高,如果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较低而央行救助率较高,风险爆发水平则会较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央行救助是阻断影子银行风险在商业银行体系中传染、扩散的关键要素,而微观审慎监管在应对风险传染方面的有效性不足。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中央银行对受影子银行风险感染的商业银行进行救助,应该在充分考虑市场主体道德风险因素的前提下及时采取高强度救助措施,以及时阻断风险蔓延;以贯彻执行《资管新规》为抓手,强化对影子银行通道类业务的监管;将影子银行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防控影子银行风险向商业银行体系的传染,推进金融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来源于《南方金融》期刊2019年10期)
黄玮强,范铭杰,庄新田[6](2019)在《基于借贷关联网络的我国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间借贷关联网络是银行经营困境或破产倒闭风险传染的重要渠道。基于我国银行间市场的总体借贷数据,首次综合运用最大熵法和最小密度法间接推断银行间借贷关联网络。对比分析两种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差异,以及两种网络下银行随机倒闭风险的网络间传染路径和程度。综合两种网络下的风险传染结果,分析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和抗风险能力,并挖掘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最小密度法下的银行间借贷关联网络具有实际网络的连接稀疏性、异向连接匹配和无标度度分布等特征;与最大熵法所推断的网络相比,基于最小密度法网络的银行倒闭风险传染范围更广、传染强度更强;银行资产规模越大、坏账准备占不良贷款比例越高,风险传染效应和系统重要性越强、抗风险能力越弱;银行同业拆借率越高,风险传染效应和系统重要性也越强。研究结果有利于对银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防范或抑制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文来源于《系统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袁秀文,曹源芳[7](2019)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经营遭受了很大损失,其风险管理也面临着更大压力。以2014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数据和P2P成交额增速为样本,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传染效应,总结了金融科技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并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银行层面叁个维度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平衡发展的目标。(本文来源于《金融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刘磊,刘健,郭晓旭[8](2019)在《金融风险与风险传染——基于CCA方法的宏观金融网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CCA模型来分析基于SNA体系的中国各部门资产负债表,并通过改进宏观金融网络模型,借鉴谷歌网页排名算法,重新构建了网络调整后的各部门金融风险指数,用于综合考虑风险在部门间的传染。研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部门中的主要风险集中于非金融企业,其资产和负债两端所蕴含的风险都为最大。2009年—2015年,各部门以资产负债率为代表的风险指标并未出现显着变化,资产与负债以相似的速度上升。但2015年后,各项风险指标都出现恶化,应予以充分重视,有必要继续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本文研究得出的市场隐含的无效资产占比,大于官方公布的规模,但并不十分夸张。研究结果还表明,当前宏观金融网络有利于部门间风险的分散,居民部门在网络中吸收了一定的风险。(本文来源于《金融监管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何顶,罗炜[9](2019)在《风险投资声誉和股价“传染”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立案公告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2007-2015年证监会立案调查事件为样本,研究当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涉嫌违规,同一风险投资所支持的其他上市公司(即关联公司)的股价是否会被"传染"。实证结果表明,有风投背景的上市公司在立案公告日有显着的负面市场反应(约-8%),并且这种负面反应会通过共同的风险投资链条"传染"给关联公司(约-1.2%)。我们还发现,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风险投资对涉嫌违规企业参与度越高,则立案调查事件对风险投资的声誉损害越严重,市场对关联上市公司的惩罚也越严重。(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苏捷[10](2019)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互助担保融资风险传染模型应用研究——基于SIRS传染病模型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激增,除了大规模举债背后的违约风险,平台公司互助担保融资行为也埋下了风险隐患。文章选用拟合度高的SIRS传染病模型,将互助担保融资行为的风险感染性与传染病模型特性相比对,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互助担保融资行为的风险传播路径、传播机理进行研究,并以云南建投的互助担保网络链为背景资料,通过初始参数设定、模型演绎来模拟SIRS模型的运作机制,验证模型的理论机理,得出相关结论,为预防与警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互助担保融资行为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商业会计》期刊2019年18期)
风险传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融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领域的核心工作之一,是规范金融机构经营发展、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合理测度和评价金融去杠杆的成效,是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于金融去杠杆成效的评价,主要是从上市银行业机构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变化角度开展。通过上市银行股票价格数据和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测度单家机构系统性风险的边际贡献情况,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的风险溢出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的风险溢出程度下降更为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险传染论文参考文献
[1].李琳琴,陈烨,牟林静.风险管理对传染科护理人员传染预防意识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2].王卫华,胡君晖.金融去杠杆前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传染发生变化了吗[J].特区经济.2019
[3].董纪昌,苗晋瑜,董志.房地产市场分化背景下的市场间风险传染研究[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9
[4].马巾英,周特友.高新区集群内财务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9
[5].李鹏,张润驰.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效应模拟仿真分析[J].南方金融.2019
[6].黄玮强,范铭杰,庄新田.基于借贷关联网络的我国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J].系统管理学报.2019
[7].袁秀文,曹源芳.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9
[8].刘磊,刘健,郭晓旭.金融风险与风险传染——基于CCA方法的宏观金融网络分析[J].金融监管研究.2019
[9].何顶,罗炜.风险投资声誉和股价“传染”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立案公告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9
[10].苏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互助担保融资风险传染模型应用研究——基于SIRS传染病模型的视角[J].商业会计.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