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健脾助消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健脾助消散,小儿厌食,疗效观察
健脾助消散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1](2009)在《健脾助消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研究健脾助消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小儿厌食症的发病机理及健脾益气、消食和胃法防治小儿脾胃气虚厌食症的初步作用机制,为临床研治小儿厌食症提供思路。方法:临床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厌食症之脾胃气虚证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口服健脾助消散,2~5岁每日1/2剂,6~14岁每日1剂,早晚两次分服。对照组20例,口服健儿素冲剂,2~5岁每次10g,每日3次;6~14岁每次15g,每日3次。两组均以14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根据疾病疗效、证候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出药物的有效性。结果:从临床观察结果来看,服用健脾助消散后患儿食欲明显好转,食量、体重明显增加,临床相关症状恶心呕吐、疲乏、汗出、大便不调等均明显好转或消失,充分证实了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较好效果,疾病疗效和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健儿素冲剂的疗效,说明健脾助消散可以较好的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结论:脾胃气虚是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机,健脾益气、消食和胃是其重要的治法,健脾助消散为治疗小儿厌食症之脾胃气虚证的有效方药。本文从理论、临床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丰富了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药治疗内容,对小儿厌食症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思路。临床研究表明健脾助消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着,且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5-01)
张宇,董春凰,张伟[2](2008)在《健脾助消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脾助消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其中治疗组35例给予健脾助消散口服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健儿素颗粒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00%,两组患儿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7.82,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健脾助消散能有效改善小儿厌食症患儿的厌食状况。结论:健脾助消散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08年05期)
健脾助消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健脾助消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其中治疗组35例给予健脾助消散口服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健儿素颗粒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00%,两组患儿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7.82,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健脾助消散能有效改善小儿厌食症患儿的厌食状况。结论:健脾助消散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健脾助消散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宇.健脾助消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2].张宇,董春凰,张伟.健脾助消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