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92 9 毫米手枪弹药筒

DAP92 9 毫米手枪弹药筒

一、DAP92式9mm手枪弹(论文文献综述)

魏伟,王浩圣,袁瑞,陈亚旭,李金铭,董方栋,王建中[1](2021)在《两种手枪弹正侵彻混凝土的变形量及其规律》文中研究说明弹头变形量的大小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弹头侵彻混凝土的速度和角度,经常作为案件侦破过程中弹道重建、判断射击位置的重要依据。采用某型9 mm手枪弹和51式7.62 mm手枪弹两种典型手枪弹对混凝土开展不同速度的正侵彻试验及仿真,建立两种典型手枪弹侵彻混凝土后弹头变形特征量随侵彻速度变化的关系模型。通过弹头特征函数Y分析弹头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函数Y值与入射速度的关系可看作分段线性函数,分段点阈值速度与被甲开裂破碎临界速度一致;对于某型9 mm手枪弹,被甲开裂破碎临界速度为130 m/s左右;对于51式7.62 mm手枪弹,被甲开裂破碎临界速度为230 m/s左右;函数Y能够很好地反映弹头不同速度侵彻混凝土后的变形规律。

杨安安[2](2021)在《ICP-MS及SEM/EDX应用于国内子弹分析》文中认为在枪击案件中,子弹是非常重要的物证,通过理化检验获得子弹的元素组成数据可以为推断子弹来源提供关键信息。本论文应用扫描电镜能谱法(SEM/EDX)对子弹样品中弹头内部铅芯、弹头披甲、弹壳及射击残留物四种检材进行了常量元素组成分析,并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子弹弹头内部铅芯中七种微量元素的浓度进行测定,探索不同厂家、型号、批次子弹之间元素组成特征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具体实验结果如下:53枚弹头内部铅芯成分多为100%Pb,部分弹头出现Sb元素,此类子弹普遍生产批次较新,多为21世纪后生产,添加Sb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弹头硬度;除6枚5.6 mm运动步枪弹的弹头披甲以及4枚791厂样品的弹壳无明显规律外,其余子弹的弹头披甲和弹壳均为3类Cu/Zn合金中的一种:含Cu量83%-84%、88%-90%以及67%-69%的Cu/Zn合金。同一厂家生产子弹所使用的弹头披甲及弹壳材料随年份增长具有一致性,近60年来121厂样品子弹弹头披甲均为含Cu量88%-90%的Cu/Zn合金,弹壳材料为含Cu量67%-69%的Cu/Zn合金,猜测这两种Cu/Zn合金为该厂固定使用的原材料。791厂样品中有四种型号的子弹弹壳为含Mn量0.7%-0.9%的Fe/Mn合金弹壳,这种材料在其他厂家并未出现,可视为791厂的弹壳特征原材料。33份射击残留物样品中除6枚5.6 mm运动步枪弹样品元素组成较为复杂外,其余样品元素组成均具有一个共同规律:20世纪90年代之前普遍存在K、Cl、Hg元素,90年代之后消失,开始出现Sn、Ba元素。这五种元素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年代国产制式子弹所用底火的成分变化:90年代前子弹底火中多使用雷汞、氯酸钾等成分,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被斯蒂酚酸铅、硝酸钡取代,Sn则来源于近代底火常使用的锡箔盖。探索并优化了ICP-MS检测子弹弹头内部铅芯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获得了48枚弹头样品的七种微量元素浓度数据。绘制样品浓度直观折线图分析同组子弹元素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组子弹之间差异,结果显示Ni、As、Ag、Cd元素含量较为稳定,Sn、Sb、Bi元素含量则有较大波动,可视为特征区分元素。引入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均可以将子弹样品有效区分,同一厂家中同型号的子弹被归为一类,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子弹差异明显,也验证了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随后对如何将已知的子弹元素信息应用于实际案件中嫌疑弹头的比对或未知子弹来源推断工作进行了简要的举例说明。

贺磊[3](2021)在《9mm警用智能手枪设计与自动机动力学仿真》文中认为基于9mm警用手枪战术环境和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智能手枪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其分系统设计方案。在经典内弹道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内弹道部分参数进行了优化,相较于内弹道均值法,其内弹道特征值和更接近于试验值。对枪管组件、套筒、套筒座、弹匣、闭锁机构、电击发机构、手动保险机构、电底火、复进簧和托弹簧等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得到了智能手枪的虚拟样机;对射手身份识别模块、枪弹身份识别模块等进行了电路设计,并设计了智能手枪单发控制程序。利用NSYS Workbench对枪管组件进行了强度分析,验证了枪管组件设计的可行性;在存在设计闭锁间隙条件下分析了弹壳、闭锁支撑面、闭锁凹槽等的刚强度;对闭锁凸笋上的闭锁块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了前后倾角及上端面长度的最优值;利用D MS将扳机保险作为柔性体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验证了扳机保险的工作可靠性。将UG中的智能手枪三维模型导入到D MS中,通过添加约束和载荷,建立了虚拟样机仿真模型,经仿真得到了自动机主要构件的运动特性,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智能手枪方案可行、结构合理、自动机运动平稳,可以实现手枪使用安全可控。本论文设计了一款9mm警用智能手枪,为新型智能手枪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文晶[4](2021)在《枪弹设计智能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枪弹设计工作的过程十分复杂并且效率低下等问题展开研究。首先研究枪弹的信息管理问题,通过运用C#编程语言并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语言,将枪弹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实现对枪弹的基本信息、弹头结构特征、材料信息等进行修改、查询、删除等操作。也可以生成杀伤效能曲线,方便查看各类弹形的性能信息,从而可以很容易的比较出枪弹的威力。其次研究枪弹的智能设计问题,由于支持向量机算法过于依赖核函数,对选取工作会造成很多困扰,因此本文采用的是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的支持向量机算法,以枪弹口径、弹头尖部半径、弹头尖部高度、弹头的弧形半径、弹头的弧形高度、弹头的圆柱形直径、弹头的圆柱形长度、弹头的尾锥角、弹头的全长作为输入集,以枪弹的初速度、枪弹的射程、枪弹的密集度、枪弹的侵彻距离以及枪弹的威力作为输出集,建立枪弹智能设计系统。最后为了解决设计出的结果不够优化的问题,根据遗传算法可以达到全局最优解的特点,采用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寻优算法,从而达到更好的寻优效果。本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为:枪弹信息管理;已有口径枪弹设计;新口径枪弹设计。本系统首先通过将枪弹领域专家的经验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结合现有口径的枪弹,总结出一套规范的枪弹设计方法,将不同口径的弹头用公式或定义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语言将这些经验公式和定义整合到数据库中以方便人们查阅或使用,同时生成后续所需要的推理规则;最后利用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枪弹的设计优化。将小样本学习与枪弹设计很好的结合到了一起,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枪弹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吴正[5](2021)在《92式手枪弹丸撞击硬质物破碎后弹体碎片反弹轨迹变化及杀伤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用实验法对DAP92式9mm手枪弹丸不同角度入射三种硬质物破碎后弹丸碎片反弹的轨迹变化和杀伤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①随着入射角的增加,碎片的横向和纵向散布逐步增加。当入射角度> 45°时,弹丸碎片的反弹横向最大散布角度变化不是很明显;当入射角<45°时,碎片的反弹散布角度纵向变化不明显,当入射角>45°时,撞击钢板的纵向散布角度要大于其他两种硬质物。②当入射角<30°时,弹丸碎片具有较强的杀伤效果;当入射角≥75°时,弹丸碎片基本不具备杀伤效果;为避免弹丸碎片的杀伤,距离硬质物的最大安全距离为52cm。③当入射角度≤30°时,普通服装对弹丸碎片没有防护效果;当入射角> 45°时,服装对弹丸碎片起到的防护和缓冲效果。

寰宇[6](2020)在《二O八所60周年成果展》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10月12日,二○八所6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60年来,二○八所军工人一代又一代砥砺奋进,矢志不渝,为我国军队及公安武警部队装备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一件件武器装备记录着二○八所前行的足迹……1960年代1960年,二○八所成立1960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文件批复同意组建轻武器研究所,二○八所从此诞生。图为二○八所早期的大门,如今的二○八所已经今非昔比

崔广宇[7](2020)在《枪弹对带防弹头盔的人体模拟靶标钝击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型防弹材料的出现,防弹头盔大大提高了士兵战场生存的概率。但因人体头部承载能力的限制,防弹头盔的防弹能力无法达到高等级防弹衣所具有的防弹能力,只能达到防护破片和手枪弹的等级,受打击后产生的瞬态鼓包极易造成人体头部损伤。为探究手枪弹对头部造成的损伤,采用以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手枪弹对有防护的人体头部模拟靶标钝击伤过程中的各种物理效应,为手枪弹钝击伤效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头盔钝击伤效应的测试方法。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首先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子弹侵彻头盔过程的试验方法,即使用3D-DIC技术对头盔变形的过程进行采集,使用头部模拟靶标内部传感器对其压力和加速度变化进行测量。这种试验方法可以解决侵彻过程变化快,头盔几何形状特殊难测量的难题。采用上述测试方法,对手枪弹侵彻戴有防弹头盔的头部模拟靶标的过程进行研究,得到了钝击过程的各项物理结果。研究发现,子弹的侵彻导致头盔内部和外部的变形存在着差异。针对这种差异,进一步做了基于3D-DIC的头盔内部鼓包测试。其次,依据试验过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钝击过程进行了仿真。结合试验研究与数值仿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头部模拟靶标的力学响应、头部的损伤程度和能量传递的过程。最后以试验数据和现有的评估方法相结合,对子弹侵彻头盔过程中,头部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为提升轻武器的杀伤效能和指导头盔设计提供了思路。

张迪迪,杨军,沈浪,尹丽兰[8](2017)在《QSZ92式9mm手枪和NP22手枪射击弹壳痕迹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NP22和QSZ92式9mm手枪射击弹壳痕迹,以区分枪种和认定枪支。方法:3支NP22手枪和3支QSZ92式9mm手枪每各发射30发子弹,对收集的180枚射击弹壳在显微镜下观察、测量、比对。结果:NP22和QSZ92式9mm手枪的击针头痕迹、抛壳挺痕迹、弹底窝痕迹、拉壳钩痕迹等主要痕迹出现具有特殊性、稳定性。结论:利用舌痕、推弹突笋痕迹、弹匣口刮擦痕迹可有效区分两种枪支,结合抛壳挺痕迹、击针头痕迹、弹底窝痕迹可以认定枪支。

邱日祥,王梅,秦巧丽,张楠[9](2016)在《警用防弹盾牌的要求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对GA293《防弹盾牌》标准的修订,阐述了防弹盾牌的主要技术要求,并展望了防弹盾牌的发展方向。

唐云祁,李同,丁建伟,郝静如,孟昕[10](2016)在《弹种自动识别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涉枪涉弹犯罪社会危害大,影响恶劣。基于K最近邻分类理论提出一种弹种自动识别算法,依据子弹的全弹重、全弹长、弹壳长、弹头直径、弹壳底缘直径、子弹形状等相关参数自动确定子弹种类。为测试算法性能,构建常见弹种数据库。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弹种自动识别算法的识别精度达94.6%。

二、DAP92式9mm手枪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AP92式9mm手枪弹(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手枪弹正侵彻混凝土的变形量及其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2.1 试验结果数据
    2.2 弹头变形特征量分析
3 数值仿真分析
    3.1 仿真模型
    3.2 仿真结果分析
4 结论

(2)ICP-MS及SEM/EDX应用于国内子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元素分析法
        1.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2 中子活化分析法
        1.1.3 扫描电镜能谱法
        1.1.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2 铅同位素比值分析法
        1.2.1 热电离质谱法
        1.2.2 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2.3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3 子弹数据库建设概况
    1.4 本章小结
2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子弹金属常量元素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
        2.1.2 样品的收集与制备
        2.1.3 仪器检测条件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弹头内部铅芯成分分布
        2.2.2 弹头披甲以及弹壳金属成分分布
        2.2.3 射击残留物成分分布
    2.3 本章小结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弹头铅芯微量元素方法建立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样品的收集与制备
        3.1.3 选择分析元素
        3.1.4 去除基底铅元素
        3.1.5 七种微量元素标准曲线
        3.1.6 七种微量元素检出限与定量限
        3.1.7 仪器检测条件
        3.1.8 七种微量元素回收率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弹头微量元素浓度检测结果
        3.2.2 弹头微量元素数据的分类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化学计量学分析弹头微量元素数据
    4.1 聚类分析
        4.1.1 系统聚类法
        4.1.2 快速聚类法
    4.2 主成分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子弹元素分析法应用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9mm警用智能手枪设计与自动机动力学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9mm警用智能手枪总体方案设计
    2.1 设计要求
    2.2 自动机方案设计
        2.2.1 手枪常用自动方式分析
        2.2.2 自动方式方案确定
    2.3 闭锁机构方案设计
        2.3.1 手枪常用开闭锁机构分析
        2.3.2 闭锁机构方案确定
    2.4 弹匣方案设计
        2.4.1 常见的手枪弹匣分析
        2.4.2 弹匣方案设计
    2.5 电击发机构方案设计
        2.5.1 常见电击发机构分析
        2.5.2 电击发机构方案确定
    2.6 枪弹身份识别模块方案设计
    2.7 单发控制方案设计
    2.8 射手身份识别模块方案设计
    2.9 本章小结
3 9mm警用智能手枪内弹道仿真
    3.1 经典内弹道多参数均值法仿真
        3.1.1 基本假设
        3.1.2 发射药药型系数的计算
        3.1.3 内弹道模型的建立
        3.1.4 主要内弹道参数的取值
        3.1.5 内弹道仿真
    3.2 经典内弹道多参数粒子群法仿真
        3.2.1 粒子群算法理论
        3.2.2 基本粒子群算法
        3.2.3 基本粒子群算法流程
        3.2.4 改进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
        3.2.5 内弹道仿真
    3.3 本章小结
4 9mm警用智能手枪结构设计
    4.1 枪管结构设计
        4.1.1 线膛结构设计
        4.1.2 枪管的壁厚确定
        4.1.3 膛口部壁厚确定
    4.2 枪管节套结构设计
    4.3 复进簧结构设计
        4.3.1 选择弹簧结构参数和簧丝截面形状
        4.3.2 确定簧丝的截面尺寸、
        4.3.3 确定弹簧工作圈数n
        4.3.4 计算弹簧的刚度k
    4.4 套筒结构设计
    4.5 闭锁块结构设计
    4.6 电击发机构结构设计
        4.6.1 电击针头
        4.6.2 探针
        4.6.3 推杆
        4.6.4 止动杆
        4.6.5 限位筒
    4.7 套筒座结构设计
    4.8 弹匣结构设计
    4.9 托弹簧设计
    4.10 手动保险
    4.11 智能手枪弹电底火设计
        4.11.1 MSP430 处理单元
        4.11.2 NFC通讯模块
        4.11.3 电源模块
        4.11.4 加热桥丝控制电路
    4.12 枪弹身份识别模块设计
        4.12.1 电源模块
        4.12.2 击发模组主控芯片
        4.12.3 NFC通讯模块
        4.12.4 击发控制模块
        4.12.5 枪弹对码过程
    4.13 智能手枪单发控制程序
    4.14 射手身份识别模块设计
        4.14.1 蓝牙手环硬件选型
        4.14.2 蓝牙手环主处理芯片
        4.14.3 蓝牙手环电源模块
        4.14.4 蓝牙手环通信模块
        4.14.5 套筒座内控制模组硬件选型
        4.14.6 套筒座控制模组主处理芯片
        4.14.7 套筒座控制模组升压模块
        4.14.8 直流推拉式电磁铁
    4.15 智能手枪总体结构
    4.16 本章小结
5 9mm警用智能手枪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
    5.1 智能手枪枪管组件强度校核
        5.1.1 定义材料
        5.1.2 导入枪管组件模型
        5.1.3 网格划分
        5.1.4 添加载荷和约束
        5.1.5 结果后处理
    5.2 闭锁机构在发射时的强度计算
        5.2.1 闭锁支撑面强度计算
        5.2.2 闭锁卡槽强度验算
    5.3 闭锁机构的闭锁间隙及其分析计算
        5.3.1 闭锁机构的闭锁间隙
        5.3.2 闭锁间隙分析计算
    5.4 基于dams设计探索方法的闭锁块优化设计
        5.4.1 仿真模型的建立
        5.4.2 参数化闭锁块
        5.4.3 设计变量的灵敏度
        5.4.4 试验设计
        5.4.5 优化计算
        5.4.6 闭锁块尺寸
    5.5 扳机柔性体强度分析
        5.5.1 在ANSYS Workbench中生成.dat 文件
        5.5.2 从ANSYS APDL界面中输出.mnf 文件
        5.5.3 用.mnf 文件创建柔性扳机保险
        5.5.4 柔性扳机保险受力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9mm警用智能手枪自动机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6.1 建立智能手枪三维模型
    6.2 基本假设
    6.3 ADAMS中仿真模型的创建
        6.3.1 模型的导入与定义
        6.3.2 运动副约束的添加
        6.3.3 各零部件接触的添加
        6.3.4 载荷的添加
        6.3.5 虚拟样机初步验证
    6.4 智能手枪自动机仿真与分析
        6.4.1 自动机运动过程分析
        6.4.2 枪管组件的运动特性分析
        6.4.3 套筒的运动特性分析
        6.4.4 抛壳路径与供弹路径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枪弹设计智能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枪弹发展研究现状
        1.2.2 小样本智能学习研究现状
    1.3 本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系统技术支持及总体方案
    2.1 系统的功能需求
    2.2 系统的开发环境
        2.2.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5 简介
        2.2.2 数据库简介
        2.2.3 MATLAB简介
    2.3 SQL Server与 Visual Studio2015 的连接
    2.4 MATLAB与 Visual Studio2015 的连接
    2.5 系统方案的总体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样本学习概述
    3.1 元学习
    3.2 小样本学习
    3.3 基于迁移学习的小样本学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小样本的枪弹智能设计
    4.1 支持向量机算法
        4.1.1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基本思想
        4.1.2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核函数
    4.2 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的支持向量机算法
        4.2.1 粒子群算法概述
        4.2.2 粒子群优化算法
        4.2.3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实现
    4.3 遗传算法综述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枪弹的知识库建立
    5.1 枪弹知识库语言的提取
    5.2 弹头顶部规则提取
    5.3 弧形部设计规则提取
    5.4 圆柱部规则提取
    5.5 枪弹弹头底部规则提取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枪弹设计智能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
    6.1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6.2 枪弹信息管理模块
        6.2.1 系统桌面图标
        6.2.2 系统登录界面
        6.2.3 系统的功能界面
    6.3 枪弹智能设计模块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92式手枪弹丸撞击硬质物破碎后弹体碎片反弹轨迹变化及杀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射击系统
    (四)实验步骤
二、结果与分析
    (一)弹丸撞击硬质物力学分析
        1. DAP92式9mm手枪弹丸撞击点角度分析
        2. DAP92式9mm手枪弹丸撞击力学分析
    (二)不同角度撞击三种硬质物破碎的弹丸碎片散布情况
        1. 弹丸碎片纵向散布情况
        2. 弹丸碎片横向散布情况
        3. 弹丸碎片散布图对比情况
    (三)不同角度撞击三种硬质物破碎的弹丸碎片反弹角度偏转情况
        1. 弹丸碎片纵向角度偏转情况
        2. 弹丸碎片横向角度偏转情况
    (四)弹丸碎片对制式警服的侵彻情况
    (五)弹丸碎片侵彻模拟人体介质的效果情况
三、讨论
    (一)弹丸撞击硬质物破碎后碎片反弹角度的变化
    (二)本文创新点
    (三)实验结果
    (四)结论

(6)二O八所60周年成果展(论文提纲范文)

1960年代
    1960年,二○八所成立
    64式7.62mm手枪及枪弹
    67式7.62mm微声手枪及枪弹
1970年代
    《轻兵器》杂志创刊
    70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
    79式7.62mm轻型冲锋枪
1980年代
    85式7.62mm轻型冲锋枪、85式7.62mm微声冲锋枪
    QJZ89式12.7mm重机枪系统
    PF89式80mm单兵反坦克火箭武器系统
    BBQ-901型麻醉枪系统
    84式7.62mm微型手枪及枪弹
    礼炮弹
    中国北方国际射击场
1990年代
    QSZ(DAP)92式9mm手枪系统
    旅游产品部
    QSZ(DAP)92式5.8mm手枪系统
    北京北方长城宾馆
    95式5.8mm班用枪族系统
    PF97式93mm单兵云爆火箭
    QJK99-12.7-1航空机枪
2000年代
    QJG02式14.5mm单管高射机枪系统
    QBS(DBS)06式5.8mm水下步枪系统
    QSW06式5.8mm微声手枪
    95-1式5.8mm班用枪族
    BMD型抓捕网系统
    2005式9mm警用转轮手枪
    武警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
2010年代
    QBU10式12.7mm大口径狙击步枪系统
    5.8mm军用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
    新步枪
    CS/LR4型7.62mm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
    新一代单兵综合系统

(7)枪弹对带防弹头盔的人体模拟靶标钝击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防弹头盔后头部钝性损伤机理研究现状
        1.2.1 头部钝击效应的试验研究
        1.2.2 头部钝击效应的数值模拟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胶泥”头部模拟靶标钝击效应研究
    2.1 试验系统
        2.1.1 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技术原理
        2.1.2 试验系统的搭建
        2.1.3 3D-DIC测试子系统
        2.1.4 NI数据采集系统子系统
        2.1.5 传感器的选型与使用
        2.1.6 同步触发系统
    2.2 靶标准备
        2.2.1“胶泥”头部模拟靶标
        2.2.2 头盔及散斑
    2.3 试验过程
        2.3.1 3D-DIC测试系统标定
        2.3.2 系统标定试验
        2.3.3 正式射击试验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3D-DIC测试结果
        2.4.2 传感器测试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明胶”头部模拟靶标钝击效应的试验研究
    3.1 “明胶”头部模拟靶标的制备
    3.2 “明胶”头部模拟靶标钝击效应试验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过程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数据分析点和数据分析线的选取
        3.3.2 正面凹陷变形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3.3.3 凹陷动态变形过程
        3.3.4 凹陷区域 2D动态变形过程
        3.3.5 凹陷区域的等效应变历程
        3.3.6 靶标内压力、加速度测试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 3D-DIC技术的头盔内部鼓包测试
    4.1 试验过程
        4.1.1 试验方案
        4.1.2 头盔内部散斑的制作
        4.1.3 试验过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内部鼓包变形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历程
        4.2.2 头盔内部鼓包的动态变形过程
        4.2.3 内部鼓包变形区域的 2D动态变形
        4.2.4 内部鼓包变形区域的等效应变
    4.3 本章小结
5 枪弹对有防护下人体头部模拟靶标钝击效应数值计算
    5.1 手枪弹计算模型的建立
    5.2 防弹头盔计算模型的建立
    5.3 头部模拟靶标计算模型的建立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头部钝击效应损伤评估方法研究
    6.1 简明等级损伤准则(AIS)
    6.2 头部损伤指标(HIC)
    6.3 钝性准则(BC)评估(能量评估)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QSZ92式9mm手枪和NP22手枪射击弹壳痕迹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实验
    (一) 实验材料和设备。
    (一)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三、痕迹的观察与分析
    (一) 推弹突笋痕迹。
    (二) 击针头痕迹。
    (三) 弹底窝痕迹。
    (四) 拉壳钩痕迹。
    (五) 抛壳挺痕迹。
    (六) 弹匣口刮擦痕迹。
    (七) 抛壳口痕迹。
    (八) 弹底窝刮擦痕迹。
四、实验结果及结论

(9)警用防弹盾牌的要求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防弹盾牌主要性能要求
    2.1 防弹盾牌的结构组成
    2.2 防弹盾牌的防弹等级划分
    2.3 防弹性能的测试与判定
    2.4 外观要求
    2.5 观察窗要求
    2.6 结构连接件的灵活可靠性
    2.7 材料的要求
3 防弹盾牌的使用
4 防弹盾牌的发展

(10)弹种自动识别算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弹种自动识别算法
2 实验与分析
3 总结

四、DAP92式9mm手枪弹(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手枪弹正侵彻混凝土的变形量及其规律[J]. 魏伟,王浩圣,袁瑞,陈亚旭,李金铭,董方栋,王建中. 兵工学报, 2021(S1)
  • [2]ICP-MS及SEM/EDX应用于国内子弹分析[D]. 杨安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3]9mm警用智能手枪设计与自动机动力学仿真[D]. 贺磊. 中北大学, 2021(09)
  • [4]枪弹设计智能信息系统的研究[D]. 张文晶.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5]92式手枪弹丸撞击硬质物破碎后弹体碎片反弹轨迹变化及杀伤规律研究[J]. 吴正.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21(01)
  • [6]二O八所60周年成果展[J]. 寰宇. 轻兵器, 2020(12)
  • [7]枪弹对带防弹头盔的人体模拟靶标钝击效应研究[D]. 崔广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8]QSZ92式9mm手枪和NP22手枪射击弹壳痕迹比较研究[J]. 张迪迪,杨军,沈浪,尹丽兰.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7(03)
  • [9]警用防弹盾牌的要求与发展[J]. 邱日祥,王梅,秦巧丽,张楠.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6(04)
  • [10]弹种自动识别算法研究与实现[J]. 唐云祁,李同,丁建伟,郝静如,孟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标签:;  ;  ;  ;  ;  

DAP92 9 毫米手枪弹药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