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协调者论文-刘丹

文化协调者论文-刘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协调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协调者,冲突,真实观,东方文化

文化协调者论文文献综述

刘丹[1](2019)在《从《阿尼尔的灵魂》看东西方文化碰撞及其“协调者”》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对抗,流散作家在两种文化之间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在小说《阿尼尔的灵魂》中,作者迈克尔·翁达杰积极传递东方的历史与文化,在书写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同时倡导东西方文化交流。小说既表现了"先进"的西方文化遭遇东方本土文化的尴尬,尤其是东西方两种"真实"观的激烈对抗,又蕴含着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深义。(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文学》期刊2019年02期)

Klemun,Harianne[2](2015)在《Ami Boué(1794-1881)——不同(国家)地质学文化之间的协调者?》一文中研究指出Ami Boue是国际科学史上在地球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知名研究者之一。他享有这样的地位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他是1830年成立的法国地质学会(Societe geologi que de France)的共同创始人、秘书,有一段时期甚至担任过会长。他在德国出生,曾在爱丁堡求学,在巴黎生活多年后最终定居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本文来源于《第40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5-06-24)

吴云涛[3](2011)在《文化间性视野下的译者协调者身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在以苏珊·巴斯内特为首的翻译研究学者的推动下,翻译研究历经“文化转向”之后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后,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真正从文本转移到文本以外因素的相关研究。国内外翻译研究学者开始关注翻译文本之外的因素,将其纳入更为广泛的视角展开探讨,研究范围既包含文化、社会、历史、政治等宏观因素,也包括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以及文化间性等间性视角,涉及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丰富了翻译研究视角,发展了翻译学科。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在总结翻译史研究方法与译者伦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模式。皮姆在1997年《论译者的伦理》一书中首次提出译者的“文化间性”这一概念;此后,在《翻译史研究方法》中,他对“间性文化”(interculture)和“文化间性”等概念展开详细论述。他指出,译者归属于“交互文化空间”(intercultural space),在这个“交互文化空间”中,传意不再强调“他者”,而是突出译员在翻译中的作为文化协调者的作用,强调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互惠功能。同时,通过建立翻译“交易成本”模型,皮姆指出译者的翻译成本不应超过互惠双方整体效益。本文作者通过梳理安东尼·皮姆的翻译思想,对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间性”展开论述与探讨,并以《狼图腾》英译本(葛浩文译)中出现的文化缺失为例,对于文化间性原理、译者的间性身份、文化阐释策略及其局限性展开分析,强调文化间性视角对于翻译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性。针对葛浩文译本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与张佩瑶(Martha P. Y. Cheung)的观点,作者指出汉语小说英译应采用“厚翻译”(thick translation)策略作为补偿手段,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汉语文化语境,促进文化交流。20世纪80年代,在以苏珊·巴斯内特为首的翻译研究学者的推动下,翻译研究历经“文化转向”之后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后,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真正从文本转移到文本以外因素的相关研究。国内外翻译研究学者开始关注翻译文本之外的因素,将其纳入更为广泛的视角展开探讨,研究范围既包含文化、社会、历史、政治等宏观因素,也包括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以及文化间性等间性视角,涉及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丰富了翻译研究视角,发展了翻译学科。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在总结翻译史研究方法与译者伦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模式。皮姆在1997年《论译者的伦理》一书中首次提出译者的“文化间性”这一概念;此后,在《翻译史研究方法》中,他对“间性文化”(interculture)和“文化间性”等概念展开详细论述。他指出,译者归属于“交互文化空间”(intercultural space),在这个“交互文化空间”中,传意不再强调“他者”,而是突出译员在翻译中的作为文化协调者的作用,强调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互惠功能。同时,通过建立翻译“交易成本”模型,皮姆指出译者的翻译成本不应超过互惠双方整体效益。本文作者通过梳理安东尼·皮姆的翻译思想,对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间性”展开论述与探讨,并以《狼图腾》英译本(葛浩文译)中出现的文化缺失为例,对于文化间性原理、译者的间性身份、文化阐释策略及其局限性展开分析,强调文化间性视角对于翻译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性。针对葛浩文译本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与张佩瑶(Martha P. Y.Cheung)的观点,作者指出汉语小说英译应采用“厚翻译”(thick translation)策略作为补偿手段,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汉语文化语境,促进文化交流。(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1-04-01)

刘芬[4](2010)在《初译者跨文化协调者角色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英语专业30名高年级本科生和30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口译场合、初译者角色定位、跨文化协调方法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如下基本结论:(1)各类口译场合中,学生初译者接触最多的是陪同口译和会议口译。(2)与会议口译相比,初译者在陪同口译中进行更多的跨文化协调。(3)与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议译员相似的是,大部分未经过职业训练的初译者在口译中扮演跨文化协调者的角色,忠实于源语意义且保持中立。(4)在跨文化协调方法中,初译者使用最多的是解释、增译和改述,其目的是促进沟通顺利进行。(5)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初译者认为对双语文化的了解程度、跨文化意识的强弱和跨文化能力的高低对跨文化协调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文化协调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Ami Boue是国际科学史上在地球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知名研究者之一。他享有这样的地位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他是1830年成立的法国地质学会(Societe geologi que de France)的共同创始人、秘书,有一段时期甚至担任过会长。他在德国出生,曾在爱丁堡求学,在巴黎生活多年后最终定居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协调者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丹.从《阿尼尔的灵魂》看东西方文化碰撞及其“协调者”[J].外国语言文学.2019

[2].Klemun,Harianne.AmiBoué(1794-1881)——不同(国家)地质学文化之间的协调者?[C].第40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15

[3].吴云涛.文化间性视野下的译者协调者身份研究[D].兰州大学.2011

[4].刘芬.初译者跨文化协调者角色的实证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

标签:;  ;  ;  ;  

文化协调者论文-刘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