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献忠湖北省老河口市第四中学
一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培养目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就必须让学生过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三种意识”和“四种能力”。“三种意识”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热情地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意识是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懂得要学到实践的本领,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所讲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竞争意识主要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当今社会存在竞争,如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和学校之间,只有在竞争中取胜,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种能力”主要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操作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观察能力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调查能力,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去研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科学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完整地去观察事物。思考能力是指通过开展各种各样活动发展学生的智力,使他们开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操作能力是指让学生广泛参与实验实践等活动,经受实际锻炼,学会简单操作技术。发明创造能力这是最高能力,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它是通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培养学生通过对前人经验的借鉴,把学到的知识再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又用实践中得来的知识补充和完善书本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会发明创造,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如,到农村参与分田地,丈量工作就要用到三角形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分方式、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良好的量化意识。还要用到近似值的处理等。培养学生形成忠诚、坚定、自信的意志品质和交际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为构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研究方法,能提高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原则
目前初中生一直处在较封闭的环境中学习,视野比较狭窄,动手能力差,又由于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数学水平的层次参差不齐,要提高一定“层差”学生群体性活动的适应性,教师首先要着眼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来确定活动的多元性,设计有一定层次的数学行动,以适应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数学实践活动课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有符合初中生特点的可操作性。可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
活动内容要较适合学生的实践领域,让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不要设计过高过难的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如给学生一张统计图表,他们可以简单的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出大量的信息,以形成良好的量化意识。
2.兴趣性
活动内容要尽量贴近当今中学生的热点问题,或学生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参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导语要精彩,可以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佩服你,喜欢这一学科。如,学习二次函数最大最小值时,引导学生若开一家服装店,销售定的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不行,那么怎样去选择一个适当的价格,可以使得总利润最高。引导学生走进商场作一些商品销售知识调查,把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为构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研究方法,提高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层次性
由于初中生程度的层次参差不齐,设计活动的内容,要富有层次,不要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都有所发展。如,生活中的函数问题,可让较差的学生去演戏,中等的学生去计算,好学生上黑板画图,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加以整合形成知识体系。这样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4.两主结合性
所谓两主结合性,即以教师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老师主导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是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老师只起引领作用,不包办代替。如果老师的主导变成了包办代替,那么学生的个性特长就会被扼杀。但是如果只强调学生主体,缺乏老师引导,学生可能像一只无头苍蝇嗡嗡乱飞,学生的潜能不会充分挖掘。只有两者结合,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的思考过程,让他们少走弯路。如讨论时老师一定要先给学生分好组,明确讨论的内容,提问的方式等,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方向去参加活动。
5.鼓励性
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是保持学生在活动中激情不减和持续探究的重要环节。肯定他们的探究意志,表扬他们的探究精神,都会使学生的精神亢奋,自信心增强,参与意识受到激发,主动发展得以加强,数学能力得以提高。若条件允许,多采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6.“统一”和“自由”相结合性
由于数学活动课的内容有时含有隐性的特征,如果放任自流,活动内容就得不到监控,例如测旗杆高度,如果没有统一参照物,没有规定的测量目标,那么他所测的物体长、宽无法说明他到底有没有实践,也无法一一证明他们的答案准确与否,所以有时活动内容必须统一。而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层次的参差不齐,个性特长的不同,有时允许他们自由选题,例如“生活中的函数现象”就让他们自由选题,因为他们生活环境不同,对不同的现象有不同的体会,自由选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