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相关证候论文-王琳

脾脏相关证候论文-王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脾脏相关证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平圣惠方,证候名称,脾脏相关证候,比较研究

脾脏相关证候论文文献综述

王琳[1](2009)在《从证候名称探讨《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圣惠方》分步骤进行证候提取、证候名称形成、证候名称统一的基础上,以现代脾脏相关证候为比较对象,从证候名称角度总结了《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发现一些现代层次较高的证候,在《圣惠方》中被作为具体证候;现代虚证多有气、血、阴、阳、精之分,而《圣惠方》虚证可直指"脾"、"脾胃"、"脾肺"、"心脾"、"脾肾";且只有"气虚",无"血、阴、阳、精"之虚;《圣惠方》有相对较多的"脾气不和"、"脾胃不和"、"脾胃气不和"证;《圣惠方》一些证候相关概念辨析不清;《圣惠方》实证、热证比例明显大于现代;在《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实证中,外邪直接相犯者比例较大;《圣惠方》认为证候虚多兼寒、实多兼热等。认为《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上述特点,应是源于宋初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09年02期)

王琳[2](2008)在《《太平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证候源流角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太平圣惠方》(以下简称《圣惠方》)的证候学说在中医辨证论治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脏腑辨证是《圣惠方》辨证论治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本课题运用文献、理论研究方法,结合计量,系统研究《圣惠方》中脾脏相关证候与现代脾脏相关证候比较的特点,并简要探讨其产生原因、分析其对现代证候学说的意义。以从一个角度反映《圣惠方》作为中医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的意义。1《圣惠方》中脾脏相关证候与现代脾脏相关证候比较的特点1.1从证候名称角度本部分从证候名称角度探讨《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以反映其对疾病病理机制主观性认识的特点。为此,分步骤进行了证候提取、证候名称形成、证候名称统一等工作,在此基础上,以现代脾脏相关证候为比较对象,从证候名称角度,总结了《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1.1.1一些在现代层次较高的证候,在《圣惠方》中被作为具体证候。反映《圣惠方》的证候名称尚有概念化痕迹,所以上述证候概念的概括性不足。对虚证来说尚未分化。1.1.2现代虚证多有气、血、阴、阳、精之分,而《圣惠方》虚证可直指“脾”、“脾胃”、“脾肺”、“心脾”、“脾肾”;且只有“气虚”,无“血、阴、阳、精”之虚。反映《圣惠方》的虚证尚未充分分化。1.1.3《圣惠方》有相对较多的“脾气不和”、“脾胃不和”、“脾胃气不和”证,而“不和”的含义较为笼统,因此,反映《圣惠方》的证候尚未充分分化。1.1.4《圣惠方》一些证候相关概念辨析不清。反映《圣惠方》对某些证候相关概念内涵的把握尚不完全确定。1.1.5从《圣惠方》虚(频数260)/实(频数303)、寒(频数158)/热(频数119)证候(包括脾系证、脾与其它脏腑兼证)的比例,反映其实证、热证比例明显大于现代、可能与《圣惠方》五脏各性质证候基本对称的主观认识有关。《圣惠方》实证中,涉及“湿”的证候的频数仅为7个,特别是无湿热证。涉及“痰”的证候的频数仅为7个。均明显少于现代。1.1.6《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实证中,外邪直接相犯者比例较大。反映《圣惠方》在对脾脏相关证候的病理机制认识中,外因占重要地位。1.1.7《圣惠方》认为证候虚多兼寒、实多兼热。1.1.8《圣惠方》脾与它脏兼证有明显的特点。1.2从症状表现角度本部分在前一部分证候提取、证候名称形成、证候名称统一等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圣惠方》叁个频数最高的脾脏相关证候(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冷证、脾胃虚弱证)作为代表,总结其症状表现,并与现代相关证候的症状表现进行比较。从症状表现角度,总结了《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以反映其对疾病病理机制客观性认识的特点。1.2.1《圣惠方》每一脾脏相关证候各自的症状表现有较明显的集中趋势。1.2.2《圣惠方》名称有明显差别的脾脏相关证候间,症状表现的差别有的不是很明显。1.2.3《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与现代同名证候比较,症状表现差别较大。1.3《圣惠方》叁~七卷脏虚补脏诸门证候特点《圣惠方》叁~七卷分门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脏腑证治,本部分对《圣惠方》叁~七卷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特点做较深入探讨,认为证候理论和经验的相分离是其主要特点。从另一角度完善对《圣惠方》证候特点的认识。1.3.1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与现代各脏虚证比较有较大差别(1)证候名称有较大差别。(2)各脏总症状有较大差别。(3)《圣惠方》各脏具体虚证的症状与其现代理解比较,也有较大差别。1.3.2脏虚补脏诸门证候的特点是理论和经验的分离脏虚补脏诸门各脏总症状尚有较强的独立性。但从同一脏内相同证候的角度看,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以理论(以证候名称为代表)和经验(以症状为代表)的分离为特点。表现在:(1)同一脏内相同证候的不同条文间,相同症状频数与不同症状频数的比值较小。(2)上述的“《圣惠方》各脏具体虚证的症状与其现代理解比较,也有较大差别”,也说明从同一脏内相同证候的角度看,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以理论(以证候名称为代表)和经验(以症状为代表)的分离为特点。2《圣惠方》中脾脏相关证候特点的产生原因《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上述特点,应是源于宋初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2.1由于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所以《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中,证候名称尚有概念化痕迹、对某些证候相关概念内涵的把握也尚不完全确定、证候(包括虚证)也尚未充分分化、实证和热证的比例明显大于现代(具有五脏各性质证候基本对称的主观认识)。由于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所以《圣惠方》在对脾脏相关证候病理机制的认识中,外因占重要地位;与现代同名证候比较,症状表现差别也较大。由于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所以《圣惠方》叁~七卷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中,与现代各脏虚证比较证候名称有较大差别、各脏总症状有较大差别、各脏具体虚证的症状与其现代理解比较也有较大差别。2.2《圣惠方》的理论和经验具有不同来源。理论方面以《内经》——《诸病源候论》为主要来源;经验方面来源于当时及以前各家验方。由于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使不同来源的《圣惠方》的理论和经验未能完全统一,从而形成证候理论和经验相分离的特点。这表现在:2.2.1《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中,虽每一脾脏相关证候各自的症状表现有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反映证候理论和经验一定程度的统一),但名称有明显差别的脾脏相关证候间,症状表现的差别有的不是很明显(反映证候理论和经验一定程度的分离)。2.2.2《圣惠方》叁~七卷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中,虽各脏总症状尚有较强的独立性(反映证候理论和经验一定程度的统一),但同一脏内相同证候的不同条文间,相同症状频数与不同症状频数的比值较小;各脏具体虚证的症状与其现代理解比较,也有较大差别(反映证候理论和经验一定程度的分离)。3《圣惠方》中脾脏相关证候特点对现代证候学说的意义脾脏相关证候的上述特点和产生原因,提示现代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学说:3.1应有发展的观点,不可把数千年的资料等同视之。3.2应有全面的观点,对古代的证候不可简单地按字面意义理解,而应根据其在当时整个证候体系中的位置以及所代表的临床信息(病因、症状表现、治疗方药等)准确了解其内涵。4本研究的创新点《圣惠方》的证候体系在中医证候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对《圣惠方》中脾脏相关证候特点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弥补目前对该书理论方面研究的不足,完善对中医辨证论治学说发展历史的认识,为现代证候学说提供借鉴。5本研究的可行性5.1《圣惠方》成书背景比较明确,版本比较单一;5.2对《圣惠方》知识来源的看法比较明确。其理论性论述主要以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为依据,故理论观点较为统一;而具体病证的诊疗经验则主要来自宋以前的各医家、医籍的经验医方,且来源广泛,资料丰富。5.3《圣惠方》集宋以前医学之大成,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医学发展(包括证候学说发展)状况。(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08-05-01)

脾脏相关证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十几年来,证候源流角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太平圣惠方》(以下简称《圣惠方》)的证候学说在中医辨证论治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脏腑辨证是《圣惠方》辨证论治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本课题运用文献、理论研究方法,结合计量,系统研究《圣惠方》中脾脏相关证候与现代脾脏相关证候比较的特点,并简要探讨其产生原因、分析其对现代证候学说的意义。以从一个角度反映《圣惠方》作为中医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的意义。1《圣惠方》中脾脏相关证候与现代脾脏相关证候比较的特点1.1从证候名称角度本部分从证候名称角度探讨《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以反映其对疾病病理机制主观性认识的特点。为此,分步骤进行了证候提取、证候名称形成、证候名称统一等工作,在此基础上,以现代脾脏相关证候为比较对象,从证候名称角度,总结了《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1.1.1一些在现代层次较高的证候,在《圣惠方》中被作为具体证候。反映《圣惠方》的证候名称尚有概念化痕迹,所以上述证候概念的概括性不足。对虚证来说尚未分化。1.1.2现代虚证多有气、血、阴、阳、精之分,而《圣惠方》虚证可直指“脾”、“脾胃”、“脾肺”、“心脾”、“脾肾”;且只有“气虚”,无“血、阴、阳、精”之虚。反映《圣惠方》的虚证尚未充分分化。1.1.3《圣惠方》有相对较多的“脾气不和”、“脾胃不和”、“脾胃气不和”证,而“不和”的含义较为笼统,因此,反映《圣惠方》的证候尚未充分分化。1.1.4《圣惠方》一些证候相关概念辨析不清。反映《圣惠方》对某些证候相关概念内涵的把握尚不完全确定。1.1.5从《圣惠方》虚(频数260)/实(频数303)、寒(频数158)/热(频数119)证候(包括脾系证、脾与其它脏腑兼证)的比例,反映其实证、热证比例明显大于现代、可能与《圣惠方》五脏各性质证候基本对称的主观认识有关。《圣惠方》实证中,涉及“湿”的证候的频数仅为7个,特别是无湿热证。涉及“痰”的证候的频数仅为7个。均明显少于现代。1.1.6《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实证中,外邪直接相犯者比例较大。反映《圣惠方》在对脾脏相关证候的病理机制认识中,外因占重要地位。1.1.7《圣惠方》认为证候虚多兼寒、实多兼热。1.1.8《圣惠方》脾与它脏兼证有明显的特点。1.2从症状表现角度本部分在前一部分证候提取、证候名称形成、证候名称统一等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圣惠方》叁个频数最高的脾脏相关证候(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冷证、脾胃虚弱证)作为代表,总结其症状表现,并与现代相关证候的症状表现进行比较。从症状表现角度,总结了《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以反映其对疾病病理机制客观性认识的特点。1.2.1《圣惠方》每一脾脏相关证候各自的症状表现有较明显的集中趋势。1.2.2《圣惠方》名称有明显差别的脾脏相关证候间,症状表现的差别有的不是很明显。1.2.3《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与现代同名证候比较,症状表现差别较大。1.3《圣惠方》叁~七卷脏虚补脏诸门证候特点《圣惠方》叁~七卷分门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脏腑证治,本部分对《圣惠方》叁~七卷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特点做较深入探讨,认为证候理论和经验的相分离是其主要特点。从另一角度完善对《圣惠方》证候特点的认识。1.3.1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与现代各脏虚证比较有较大差别(1)证候名称有较大差别。(2)各脏总症状有较大差别。(3)《圣惠方》各脏具体虚证的症状与其现代理解比较,也有较大差别。1.3.2脏虚补脏诸门证候的特点是理论和经验的分离脏虚补脏诸门各脏总症状尚有较强的独立性。但从同一脏内相同证候的角度看,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以理论(以证候名称为代表)和经验(以症状为代表)的分离为特点。表现在:(1)同一脏内相同证候的不同条文间,相同症状频数与不同症状频数的比值较小。(2)上述的“《圣惠方》各脏具体虚证的症状与其现代理解比较,也有较大差别”,也说明从同一脏内相同证候的角度看,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以理论(以证候名称为代表)和经验(以症状为代表)的分离为特点。2《圣惠方》中脾脏相关证候特点的产生原因《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上述特点,应是源于宋初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2.1由于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所以《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中,证候名称尚有概念化痕迹、对某些证候相关概念内涵的把握也尚不完全确定、证候(包括虚证)也尚未充分分化、实证和热证的比例明显大于现代(具有五脏各性质证候基本对称的主观认识)。由于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所以《圣惠方》在对脾脏相关证候病理机制的认识中,外因占重要地位;与现代同名证候比较,症状表现差别也较大。由于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所以《圣惠方》叁~七卷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中,与现代各脏虚证比较证候名称有较大差别、各脏总症状有较大差别、各脏具体虚证的症状与其现代理解比较也有较大差别。2.2《圣惠方》的理论和经验具有不同来源。理论方面以《内经》——《诸病源候论》为主要来源;经验方面来源于当时及以前各家验方。由于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使不同来源的《圣惠方》的理论和经验未能完全统一,从而形成证候理论和经验相分离的特点。这表现在:2.2.1《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中,虽每一脾脏相关证候各自的症状表现有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反映证候理论和经验一定程度的统一),但名称有明显差别的脾脏相关证候间,症状表现的差别有的不是很明显(反映证候理论和经验一定程度的分离)。2.2.2《圣惠方》叁~七卷脏虚补脏诸门的证候中,虽各脏总症状尚有较强的独立性(反映证候理论和经验一定程度的统一),但同一脏内相同证候的不同条文间,相同症状频数与不同症状频数的比值较小;各脏具体虚证的症状与其现代理解比较,也有较大差别(反映证候理论和经验一定程度的分离)。3《圣惠方》中脾脏相关证候特点对现代证候学说的意义脾脏相关证候的上述特点和产生原因,提示现代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学说:3.1应有发展的观点,不可把数千年的资料等同视之。3.2应有全面的观点,对古代的证候不可简单地按字面意义理解,而应根据其在当时整个证候体系中的位置以及所代表的临床信息(病因、症状表现、治疗方药等)准确了解其内涵。4本研究的创新点《圣惠方》的证候体系在中医证候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对《圣惠方》中脾脏相关证候特点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弥补目前对该书理论方面研究的不足,完善对中医辨证论治学说发展历史的认识,为现代证候学说提供借鉴。5本研究的可行性5.1《圣惠方》成书背景比较明确,版本比较单一;5.2对《圣惠方》知识来源的看法比较明确。其理论性论述主要以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为依据,故理论观点较为统一;而具体病证的诊疗经验则主要来自宋以前的各医家、医籍的经验医方,且来源广泛,资料丰富。5.3《圣惠方》集宋以前医学之大成,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医学发展(包括证候学说发展)状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脾脏相关证候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琳.从证候名称探讨《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J].北京中医药.2009

[2].王琳.《太平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

标签:;  ;  ;  ;  

脾脏相关证候论文-王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