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斑分布论文-段晓悦

光斑分布论文-段晓悦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斑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Monte,Carlo光线跟踪,GPU,辐射能密度分布

光斑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段晓悦[1](2019)在《定日镜光斑辐射能密度分布仿真的并行Monte Carlo光线跟踪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具有蓄热性好、发电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等优势,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提升发电效率,需要对塔式太阳能系统中的定日镜镜场设计布局和聚焦策略进行优化。对接收器表面的辐射能密度分布进行仿真是进行各种优化的基础,其中光线跟踪是辐射能密度分布仿真中最常用的方法。为了获取精确的仿真结果,传统的光线跟踪算法需要根据太阳光线分布模型随机采样大量的光线,并根据随机采样的定日镜表面法向,计算每根光线的反射路径。大量随机变量的采样和存储使得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极高。此外,由于光线跟踪算法的离散性和随机性,即使采样大量光线,每次仿真结果的辐射能密度峰值都存在偏差。为此,本文研究了面向定日镜光斑辐射能密度分布仿真的高效、鲁棒的Monte Carlo光线跟踪算法。首先,提出了一个高效、可并行且辐射能密度峰值稳定的准Monte Carlo光线跟踪方法(Quasi Monte Carlo Ray Tracing,简称QMCRT)。在时间复杂度方面,QMCRT借助GPU的高数据吞吐率和并行计算能力对算法进行加速,同时通过采用双向光线跟踪方法提高光线与定日镜的求交效率。在空间复杂度方面,QMCRT预生成两张描述太阳光线分布模型和定日镜微表面法向扰动的随机数查找表。通过使用随机数组合的方式重用两张查找表的数据,在保证了算法随机数密度的同时显着降低了随机数生成对GPU的时间和空间需求。最后,对于传统光线跟踪方法中存在的仿真结果峰值波动问题,QMCRT加入了截尾均值滤波操作,使得QMCRT仿真结果的峰值稳定且接近真值。通过与基于GPU的传统光线跟踪算法、仿真软件SolTrace和Tonatiuh以及真实的测量结果的对比实验,表明了QMCRT算法在计算效率、精度和峰值稳定性上具有优势。本文还设计了一个基于QMCRT算法的大型定日镜场的辐射能密度分布仿真系统。对于定日镜场景的相关处理,系统采用了类封装的方式增加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对于并行的光线跟踪计算则采用传统的面向过程的方式提高计算效率。当未来出现更多类型的定日镜场部件,通过继承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扩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扩展性好、易于维护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01)

杨聪,曹宇鹏,花国然,葛良辰[2](2018)在《方形光斑激光冲击690高强钢表面残余应力分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方形光斑激光冲击690高强钢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在ANSYS/LSDYNA平台进行了二元光学衍射方形光斑激光冲击690高强钢薄板的残余应力分布模拟,并对其不同光斑搭接率处理工艺研究,得出了几种工艺下激光冲击690高强钢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的云图和二元衍射光斑转换前后的残余应力分布曲线。结果表明,采用二元衍射光斑工艺进行激光冲击对于消除残余应力洞有较好效果;在33%、50%、66%这3种典型的搭接率下,二元光学衍射光斑周围区域残余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且不同搭接率下的最大残余压应力和光斑中心最小残余压应力均相互接近,所以二元衍射光斑激光冲击690高强钢无需搭接处理。(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8年11期)

黄伟,马松山,李晓芹,郭绍禹[3](2018)在《复合式激光远场光斑分布定量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远场光斑分布测量是研究高功率激光大气传输效应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评估强激光武器作战效能的重要手段。设计了一种基于摄像和阵列探测相结合的复合测量方法,实现了强激光远场光斑时空分布的定量测量。该系统可用于波长为(1064±10)nm、功率密度动态范围为2~5000 W/cm2激光的远场光斑分布测量。(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8年08期)

李艳娜,唐力铁,谢翔云,尹飞,于志闯[4](2016)在《固体激光远场瞬时光斑时空分布测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漫透射CCD成像法原理,建立了固体激光瞬时光斑时空分布测量系统。开展了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验证实验,能够精确地获得激光远场光斑图像,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激光远场光斑半径、光束质量、质心位置、光轴抖动、光强分布以及平均功率密度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漫透射CCD成像法测量固体激光远场瞬时光斑时空分布是可行的,测试系统采集频率可达120 Hz。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帧频、低成本、使用方便的突出优点,能同时实现激光强度分布和功率的测量,测量功率误差小于2%。(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6年08期)

刘仲之,单秋霞,马振新,董祥美[5](2016)在《纳米分辨微小光斑光强分布检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现有的微小光斑测量技术,针对纳米分辨率检测精度要求,对纳米分辨微小光斑光强分布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和构建了具有纳米分辨的微小光斑光强分布检测系统。利用该检测系统进行了低数值孔径弱聚焦下所形成的微光场光强分布检测实验,得到较好的光强分布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便于操作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光学仪器》期刊2016年01期)

朱婧婧,李亦军,李洁[6](2015)在《激光束斜入射时光斑能量分布的实验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测量微角位移系统.结合了二维PSD位置探测器,通过实验得出光斑中心位置随角度偏移量的变化关系,继而得到在实际应用中测量微角位移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5年11期)

李洁[7](2015)在《激光光斑能量分布及中心定位的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器依靠其内部的规律性把原子在轴向由受激辐射发出特定频率的光子不断放大和振荡,使其能量在光谱上强烈地集中起来,并以一定的方向发射出去,形成具有集中性强、亮度高的激光束,使的激光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和单色性。因此使其在空间坐标的定位与测量的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当今,激光技术在国防建设领域、工业和医疗以及生活等多个领域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用激光进行空间定位时,特别是在空间位移、角位移以及校瞄测试等激光技术应用中,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对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束到达目标位置时光斑能量中心位置的精确定位。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激光光斑能量中心位置的精确定位。在探讨过程中我们主要分析与研究激光光斑能量密度的分布情况,且讨论激光束在不同方向入射时激光光斑能量分布的变化情况。并最后通过实验测试加以辅证。本文主要对激光光斑能量及中心位置的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即在激光束垂直入射时,对激光光斑能量密度的分布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光电探测器对光斑能量进行采样测量来获得实验验证;在激光束斜入射时,通过理论分析激光束在二维PSD光电探测器上产生各级衍射环的能量的分布情况,并且对激光光斑的能量中心位置进行计算;通过固定有二维PSD光电探测器的转盘,使激光束以不同的入射角入射到二维PSD光电探测器上。最后通过激光束的入射角度与光斑能量中心位置分布的拟合曲线获得在不同入射角下,能量中心偏移的变化规律及激光的光斑能量中心位置的偏移量。从而为项目研究的方案设计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5-04-06)

范永金,吴刚[8](2014)在《远场激光光斑探测与图像能量分布显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外场试验中,远场激光光斑探测和光斑图像能量分布是试验测试难点,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全新的光斑探测手段和图像显示方法。通过对光斑探测技术研究,根据不同的应用背景要求,提出了全新的外触发同步光斑探测控制方式,来提高对光斑图像的测量精度和激光照射器的目标指向精度。在光斑图像显示方面,通过对光斑图像处理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对图像参数解算和光斑图像的叁维能量分布显示能力,为激光照射器光束质量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光电技术应用》期刊2014年03期)

冯国斌,杨鹏翎,王群书,刘福华,叶锡生[9](2013)在《强激光远场光斑强度分布测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测量激光远场光斑强度时空分布是分析强激光大气传输效应和评价激光系统性能的有效手段。概述了测量激光光斑强度分布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性,重点叙述了基于阵列探测法的强激光远场光斑强度分布测量技术,总结分析了量热阵列法、光电阵列法和量热/光电复合法等叁类阵列探测系统应用特点。最后介绍了两种分别用于测量连续波高能激光和重频脉冲激光的光电阵列靶斑仪,系统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能够满足运动靶目标上强激光参数测量要求。(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3年07期)

冯国斌,王振宝,冯刚,杨鹏翎,王群书[10](2013)在《高重复频率脉冲激光光斑时空分布探测阵列》一文中研究指出远场激光光斑测量是研究高功率激光大气传输效应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测试分析激光系统远距离瞄准能力的主要手段。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探测器阵列的高重复频率脉冲激光光斑分布探测阵列,实现了到靶激光总功率和光斑时空分布的定量测量。该探测阵列由297路Si-PIN光电探测器单元组成,其中心区域空间分辨力为1cm,有效探测尺寸为32cm、波长范围为300~1100nm。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最小脉冲宽度为10ns、重复频率为1~20kHz、动态范围为0.02~100μJ/cm2的脉冲光斑测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3年06期)

光斑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方形光斑激光冲击690高强钢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在ANSYS/LSDYNA平台进行了二元光学衍射方形光斑激光冲击690高强钢薄板的残余应力分布模拟,并对其不同光斑搭接率处理工艺研究,得出了几种工艺下激光冲击690高强钢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的云图和二元衍射光斑转换前后的残余应力分布曲线。结果表明,采用二元衍射光斑工艺进行激光冲击对于消除残余应力洞有较好效果;在33%、50%、66%这3种典型的搭接率下,二元光学衍射光斑周围区域残余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且不同搭接率下的最大残余压应力和光斑中心最小残余压应力均相互接近,所以二元衍射光斑激光冲击690高强钢无需搭接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斑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段晓悦.定日镜光斑辐射能密度分布仿真的并行MonteCarlo光线跟踪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9

[2].杨聪,曹宇鹏,花国然,葛良辰.方形光斑激光冲击690高强钢表面残余应力分布模拟[J].金属热处理.2018

[3].黄伟,马松山,李晓芹,郭绍禹.复合式激光远场光斑分布定量测量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8

[4].李艳娜,唐力铁,谢翔云,尹飞,于志闯.固体激光远场瞬时光斑时空分布测量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

[5].刘仲之,单秋霞,马振新,董祥美.纳米分辨微小光斑光强分布检测系统设计[J].光学仪器.2016

[6].朱婧婧,李亦军,李洁.激光束斜入射时光斑能量分布的实验测试[J].物理通报.2015

[7].李洁.激光光斑能量分布及中心定位的分析与研究[D].中北大学.2015

[8].范永金,吴刚.远场激光光斑探测与图像能量分布显示[J].光电技术应用.2014

[9].冯国斌,杨鹏翎,王群书,刘福华,叶锡生.强激光远场光斑强度分布测量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

[10].冯国斌,王振宝,冯刚,杨鹏翎,王群书.高重复频率脉冲激光光斑时空分布探测阵列[J].中国激光.2013

标签:;  ;  ;  ;  ;  

光斑分布论文-段晓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