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致病菌株论文-赵建方

弱致病菌株论文-赵建方

导读:本文包含了弱致病菌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弱致病菌株系,西瓜炭疽病,诱导抗病性

弱致病菌株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方[1](2009)在《弱致病菌株系及其灭活物对西瓜抗炭疽病的诱导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从83个菌株中筛选出瓜类炭疽病菌弱致病株系C3、C5分别用其活体接种和其灭活物浇根,成功诱导了西瓜对疽病菌强致病株系C2的抗病性,并证明了弱致病株系的灭活物与其活体本身具有相近的诱导能力,同时试验得出了C5灭活物诱导抗性的持续期和诱导处理的最佳间隔期.(本文来源于《德州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汪海军[2](2007)在《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病性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因子诱导的植物抗病性是增强寄主抗病性的重要方法。与病毒相比,真菌、细菌弱致病菌及其诱导抗病机制的研究相对滞后。本论文以本实验室通过高温诱导在国内外首次筛选出的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mernium)弱致病菌株为试材,采用AFLP技术系统分析了瓜枝孢弱致病菌株基因组的变化,以及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病的差异表达,取得如下阶段性进展:1、通过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病性的表型鉴定,进一步验证了瓜枝孢弱致病菌株具有稳定的致弱性,能显着提高黄瓜对黑星病的抗性,诱导抗病效果达77.01%。2、瓜枝孢弱致病菌株2R和3R的孢子比对应强致病菌株2Q和3Q的孢子小,形态规则,孢子形状呈椭圆形或近圆形,而对应强致病菌株孢子形状多种多样,有梭形、近梭形、椭圆形及近圆形等形状。3、AFLP技术可以有效揭示弱致病菌株DNA水平的变异,瓜枝孢经50℃高温处理得到的弱致病菌株基因组发生了显着的变化。256个APLP引物组合在扩增2R/2Q和3R/3Q时(2Q和3Q为强致病菌株),分别产生2910和2216个DNA片段产生,2R与2Q以及3R与3Q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24.81%和43.68%。4、筛选并优化了黄瓜cDNA-AFLP的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了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片段的时序特性:差异表达片段在弱致病菌株诱导后的9个时间点均有分布,弱致病菌株引发的一系列调控始于3h或更早,6h时呈现一个高峰,9h至24h期间变化不明显,24h开始显着减少。5、获得了经Northern验证的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的4个特异DNA片段序列。BLAST分析结果显示,4个特异DNA片段与Genbank中一些编码诱导抗病相关基因的DNA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主要包括梨ATP合酶γ亚基、黑麦抗病基因R1-5、拟南芥水杨酸葡糖基转移酶、磷脂酶C等。上述研究结果,在理论上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瓜枝孢弱致病菌株的遗传特性,以及进一步克隆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抗病的相关基因奠定基础;在实践上将为植物真菌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7-06-01)

吴营昌,王守正[3](1991)在《利用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枯萎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从黄瓜枯萎病病株上分离到的尖孢镰刀菌的弱致病菌株(F_(01)、F_(02)的10~7/ml 孢子悬浮液注射接种到黄瓜4叶期的幼苗上,间隔一定时期后,再注射接种强致病菌株(F_(03)),可诱导黄瓜对枯萎病产生抗性。诱导接种后间隔期为5d 的防效可达63%~92%,间隔期为10d 的防效可达69%~100%,随着时间延长,防效下降。本文还对其它接种方法诱导黄瓜抗枯萎病做了初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1年04期)

弱致病菌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物因子诱导的植物抗病性是增强寄主抗病性的重要方法。与病毒相比,真菌、细菌弱致病菌及其诱导抗病机制的研究相对滞后。本论文以本实验室通过高温诱导在国内外首次筛选出的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mernium)弱致病菌株为试材,采用AFLP技术系统分析了瓜枝孢弱致病菌株基因组的变化,以及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病的差异表达,取得如下阶段性进展:1、通过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病性的表型鉴定,进一步验证了瓜枝孢弱致病菌株具有稳定的致弱性,能显着提高黄瓜对黑星病的抗性,诱导抗病效果达77.01%。2、瓜枝孢弱致病菌株2R和3R的孢子比对应强致病菌株2Q和3Q的孢子小,形态规则,孢子形状呈椭圆形或近圆形,而对应强致病菌株孢子形状多种多样,有梭形、近梭形、椭圆形及近圆形等形状。3、AFLP技术可以有效揭示弱致病菌株DNA水平的变异,瓜枝孢经50℃高温处理得到的弱致病菌株基因组发生了显着的变化。256个APLP引物组合在扩增2R/2Q和3R/3Q时(2Q和3Q为强致病菌株),分别产生2910和2216个DNA片段产生,2R与2Q以及3R与3Q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24.81%和43.68%。4、筛选并优化了黄瓜cDNA-AFLP的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了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片段的时序特性:差异表达片段在弱致病菌株诱导后的9个时间点均有分布,弱致病菌株引发的一系列调控始于3h或更早,6h时呈现一个高峰,9h至24h期间变化不明显,24h开始显着减少。5、获得了经Northern验证的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的4个特异DNA片段序列。BLAST分析结果显示,4个特异DNA片段与Genbank中一些编码诱导抗病相关基因的DNA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主要包括梨ATP合酶γ亚基、黑麦抗病基因R1-5、拟南芥水杨酸葡糖基转移酶、磷脂酶C等。上述研究结果,在理论上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瓜枝孢弱致病菌株的遗传特性,以及进一步克隆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抗病的相关基因奠定基础;在实践上将为植物真菌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弱致病菌株论文参考文献

[1].赵建方.弱致病菌株系及其灭活物对西瓜抗炭疽病的诱导效应[J].德州学院学报.2009

[2].汪海军.瓜枝孢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病性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3].吴营昌,王守正.利用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枯萎病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1

标签:;  ;  ;  

弱致病菌株论文-赵建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