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坝干密度现场检测 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秦志光[1](2021)在《珊瑚礁砂地震液化特性与抗液化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珊瑚礁砂是由珊瑚礁岩体等经侵蚀、破碎并沉积的生物碎屑,与学术界所谓的钙质砂存在一定的差异。于工程所在地疏浚珊瑚礁岩土作为工程地基或基础,往往取材方便,可大幅降低建设成本并有效缩短工期。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洋国家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珊瑚礁砂吹填土工程建设。珊瑚礁砂全球分布广泛,遭受地震灾害的可能性较高,历史有记录以来地震过程中曾出现多次珊瑚礁砂土场地液化现象,并造成了严重的液化地质灾害与工程灾害。然而,目前关于珊瑚礁砂的液化可能性存在较大的争议,认为珊瑚礁砂场地不会液化或较难液化,珊瑚礁砂的液化特性尚没有研究清楚。另外,珊瑚礁砂场地较难液化并不等于不会液化,由于缺乏理论支持,工程实际中往往需要采取较高的抗液化地基处理措施,但是采用何种抗液化处理措施、如何评价抗液化处理效果,目前缺乏针对珊瑚礁砂地基的液化评价标准、填土地基形成及地基处理相关技术标准,若依据基于陆源砂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很可能低估珊瑚礁砂的抗液化能力,造成极大的浪费。本文对珊瑚礁砂开展动三轴试验、渗透试验、体积变形试验,分析珊瑚礁砂的抗液化强度、孔压增长与消散特征,探索密实法、排水法等抗液化地基处理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可靠性,建立基于原位测试指标的珊瑚礁砂地基液化评价方法与标准。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开展珊瑚礁砂动三轴试验,针对较普遍存在的动应力衰减现象进而容易给出明显高于实际抗液化强度的结果,根据等效循环振次的内涵与原理提出对实测振次进行校正的方法,分析级配、有效围压、固结比、相对密度以及橡皮膜嵌入效应等对珊瑚礁砂的抗液化强度的影响,为构建珊瑚礁砂液化评价标准提供试验依据。(2)探索珊瑚礁砂孔压增长规律,分析循环活动性的特点、形成条件以及对孔压发展的影响,甄选孔压增长计算模型并给出模型试验参数。(3)开展珊瑚礁砂渗透与体积变形试验,分析渗透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果并据此建立珊瑚礁砂的渗透计算模型,给出相应的体积压缩系数,为珊瑚礁砂孔压增长与消散数值计算提供试验参数。(4)依托苏丹港、沙特RSGT、东帝汶等多个海内外珊瑚礁砂疏浚吹填土地基工程,探讨珊瑚礁岩土地基地层特征,分析强夯、振冲等密实法抗液化处理的有效加固深度、加固效果及地基承载力,建立有效加固深度计算经验关系公式或相关经验关系,建立基于原位测试指标的珊瑚礁砂液化评价判别方法与标准,并根据1993年关岛、2010年海地珊瑚礁砂地震液化实测标贯击数对临界曲线进行校准。(5)从经典液化机理解释以及体积相容方程出发,探讨排水法进行抗液化处理的理论依据,开展水平排水、竖向碎石桩排水等试验工况下的孔压增长与消散数值计算,给出“二元地质结构”填土场地不同土层厚度及地面高程的计算确定方法;对东帝汶珊瑚礁砂地基碎石桩排水法抗液化进行设计,确定碎石桩直径、间距等抗液化处理施工参数,分析碎石桩等排水法处理措施的有效性与影响因素。
孙雅妮[2](2021)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环保型桩压浆增强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是岩土工程领域特殊土处理的重要研究课题。粉煤灰水泥注浆加固桩作为一项湿陷性黄土处理技术,既可解决粉煤灰存储问题,又可降低水泥用量。其设计方法与计算理论等相关理论并不完善。论文以复合地基现行地基处理相关规范、工程实践经验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室内缩尺试验和数值计算对这类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理论研究,系统分析了复合地基加固机理、沉降理论以及破坏形式。简述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公式适用条件、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基于现有工业废料注浆加固湿陷性黄土研究成果,阐述水泥粉煤灰复合地基的可行性。根据规范确定置换率为12.57%和25.13%的两种设计布桩方案,为后期模型试验提供依据。(2)通过土工试验得出试验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其中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44.27 kPa、29.64°,最优含水率为15.05%,为制作室内模型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室内浸水试验测得经粉煤灰水泥注浆处理后的土样湿陷系数明显减小。开展室内缩尺模型试验,研究注浆粉煤灰加固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和土压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经加固后土体承载力明显提高,被加固体土压力明显小于加固体;经处理后地基各测点处沉降值变化规律相似。(3)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注浆粉煤灰水泥复合地基模型,对地基在静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数值计算得出土体沉降和应力为缩尺模型试验的2.51倍和1.62倍。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最大值可达272.5 kPa。桩土最大应力比为5.9,介于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之间。分析加固土弹性模量、不同处理深度、不同置换率以及垫层厚度和弹性模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为复合地基设计提供参考。
莫学芬[3](2021)在《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基建机械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桂林市基础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使得工程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城镇边缘建设中,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大量填方工程的出现。压实是目前处理填土地基最常用的手段,压实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地基工程安全质量。混合土填料是一类有别于一般岩土体的复杂地质介质,在工程实际中,被归为特殊性土料看待。目前对人工成因的混合料的压实性能研究得较多,对天然混合土填料的压实研究较少。特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应用重型压实设备对混合土填料进行现场压实试验获取数据,旨在根据现场试验数据结合室内试验数据,分析混合土填料性质及压实效果,为今后充分利用桂林市混合土提供一种可行思路。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以下一些成果:(1)分析桂林市混合土成因类型及岩性特征,其成因虽复杂多样,但总的来说都是属于陆相沉积型。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可知,良好级配的混合土经碾压后,容易获得较高的干密度及更好的整体强度,且证实了天然混合土是一种良好的填筑材料,其压实特性优于一般纯粘性土。(2)提出了采用重型振动碾压加固下碾压遍数与沉降量的经验公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碾压遍数及沉降量间接控制压实质量,避免施工中产生碾压不足及过压现象,推导提出的经验公式经随机抽样检测,其误差均在10%以内。(3)采用重型振动碾压加固大虚铺厚度的混合土填料压实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碾压后土层的压实度变化较为均匀。(4)运用浅平板载荷试验进行压实后的强度及变形检测,加固后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达设计要求。经过对比分析三种地基的承载力,可知经压实后的混合土填料的承载力虽达不到天然混合土地基的承载力值,但相对于混合土填土的承载力有明显的增加。混合土填料经碾压后压实效果明显,承载力提高显着。(5)提出在今后对于桂林市混合土填料的重型振动碾压加固下,可用碾压遍数结合最后一次碾压沉降量不大于某值来做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李涛[4](2021)在《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建设重心已由东部转向西部,由平原转向山区。在发展过程中,高填深挖、半填半挖等路基形式极其普遍,因而出现了高路堤与高架桥的设计形式。在山区预制梁体时,因场地受限等原因制梁场常常修建在高填方路基上,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减少征地,节约施工成本,但由于路基填方高度大,填筑厚度不均匀等原因,可能存在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为了保证高路堤上的制梁场在使用期间T梁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有必要对制梁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研究和控制。本文针对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上预制梁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分别进行了路基的强夯试验、碎石土填料的室内试验、各工况下制梁台座的受力及变形有限元分析以及梁场台座受力和变形监测等内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对场区分别进行了三种夯击能的强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夯击能的增加,累计夯沉量也逐渐增加,最佳夯击次数可取8次。对强夯后各场区的压实度和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强夯后各抽样点压实度均大于93%,满足施工验收要求,且地基承载力比强夯前分别提高了22.8%,71.4%,114.3%。对地基承载力的验算表明应对场区进行2000kN·m的强夯处理以达到制梁所需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其次,对现场泥质砂岩碎石土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天然含水率试验、细粒土界限含水率试验、重型击实试验、三轴试验和压缩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场区碎石土填料的土石比约为1:3,级配良好;在天然含水率和最佳含水率条件下的三轴试验结果表明:碎石土填料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45kPa、32°,39.41kPa、25.06°。试验结果为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再次,在多个周期荷载作用下对端座处制梁阶段,张拉阶段以及卸载阶段的沉降值进行了单独拟合,拟合结果表明:随着制梁周期的不断循环,各个阶段的竖向变形逐渐趋于稳定。有限元分析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多周期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台座两端在张拉阶段增幅显着,达到231kPa,而端座底部反力在横向大小为:外侧各点>内侧各点;台座正应力随制梁荷载也呈周期性变化,在张拉阶段台座纵向1/4L和3/4L处的压应力显着增大至272kPa,而1/2L处受59kPa左右的拉应力;路基沉降沿路基纵向(台座方向)分布呈“两端大,中间小”的趋势,且随时间的增加沉降的增加趋于缓慢。沿路基横断面方向,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加,路基顶面的沉降也逐渐增大。路基沉降的有限元模拟值与现场监测值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模拟值偏小约12-25%。有限元模拟在大雨条件下,降雨持续12h、24h、36h后进行制梁,结果表明:随着降雨持续时间从12h逐渐增加至36h,边坡土体的基质吸力不断减小,降雨入渗深度不断增加,渗流速率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路基最大不均匀沉降比未降雨时增加了56%,与此同时边坡的塑性区逐渐向上扩展,安全系数由未降雨时的1.346逐渐下降至1.217,边坡稳定性逐渐下降,存在局部破坏的危险。最后,针对台座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容许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并取1mm/m作为限值用以控制不均匀沉降。当台座不均匀沉降超限时提出了增设支座调高装置,压力注浆等方法以减少台座不均匀沉降。
梁雨[5](2020)在《平南三桥砂卵石地层注浆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砂卵石地层是第四纪沉积物中的一种松散粗碎屑堆积层,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天然砂卵石由卵(砾)石、砂粒、粉粒和黏粒组成,其粒径范围广,有着易渗水、弱胶结及自稳能力差等特点,将砂卵石地层作为建筑物地基,其承载能力可能无法满足工程要求。注浆加固技术作为处理砂卵石覆盖层地质条件在深厚场地情况的首选方案之一,利用有限的地质勘察资料和施工工艺参数对工程中砂卵石地层的可注性及注浆加固效果进行预估,对指导砂卵石等复杂地基的注浆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平南三桥北岸拱座基础砂卵石地基注浆加固工程为研究背景。为满足大跨径拱桥对地基承载力、稳定性等性能的高要求,该工程在地连墙施工完成后采用静压注浆方法对墙内封闭范围内的砂卵石地层进行封底止水及加固处理。为论证砂卵石地层注浆加固施工技术可行性及评估注浆加固效果,本文结合物理力学特性试验、注浆模型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三种研究方法,研究了平南三桥中砂卵石地层在不同细颗粒含量、不同浆液水灰比条件下的可注性及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原始砂卵石地层土体取样分析及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并基于力学特性试验结果对原始卵石层地层-混凝土基础体系进行力学性质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原始砂卵石料强度指标φ约为36.7°,邓肯模型参数K值约为207.4;混凝土试块与卵石料的接触面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卵石料强度指标φ约为32.7°,劲度系数K值为2244.0;未经注浆加固的砂卵石层地基沉降变形量较大,基础整体竖向位移最大值高达约7.5cm,远超上部结构要求;GM-0模型(未注浆)地表处峰值加速度达到最大值0.87g,呈现加速度放大效应。(2)为估计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砂卵石地层的可注性以及注入效果,开展了砂卵石地层可视化注浆模型试验,以不同细颗粒含量(粒径小于5mm的颗粒含量)的被注介质、浆液水灰比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被注介质细颗粒含量与浆液水灰比对砂卵石地层注浆可注性及注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模型可注性随着砂卵石试样细颗粒含量增加而递减,细颗粒含量为10%的试样注入效果较好,细颗粒含量>30%的试样可注性较差;细颗粒含量对砂卵石地层模型注浆扩散距离有着显着影响,当细颗粒含量分别为20%、30%时,模型中浆液的扩散距离存在较大差异。另外,随着细颗粒含量的增加,浆液扩散加固模式由渗透注浆逐渐转变为劈裂注浆。(3)基于可视化注浆模型试验结果,采用最优水灰比制备注浆后砂卵石试件,开展注浆后试件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进一步基于试验结果,开展注浆处理后砂卵石地层基础地基承载能力、地基沉降、动力响应等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注浆加固后,砂卵石层的抗变形能力显着增强,基础整体竖向位移减小至约1cm,满足工程上建筑物及地基基础沉降要求。地连墙内注浆处理后砂卵石层的等效塑性应变显着减弱,且无高塑性区开展;GM-1模型(注浆3m)地表处峰值加速度响应最大值为0.15g,GM-2(注浆6m)地表处峰值加速度响应最大值仅为0.06g,注浆处理后砂卵石层的动力响应显着减小。(4)针对平南三桥实际工程中不同深度的砂卵石地层可注性问题评价,以及对注浆加固效果差异性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轴压圆筒式注浆试验模型系统。利用该模型系统还原试样原始应力状态,开展不同深度下的砂卵石试样注水、注浆试验以及注浆加固效果检测试验,探究相同注浆环境下不同深度砂卵石地层的可注性及注浆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砂卵石地层中有效孔隙率和浆液注入率受上覆压力与颗粒级配共同影响,当地层深度较深时,地层本身级配为主要影响因素;按现行规范计算的注浆量远大于实际值,结合分形理论修正后的公式计算砂卵石地层注浆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砂卵石地层可注性及注浆加固效果模型试验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研究成果对类似砂卵石地层注浆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梁为邦,张钧,李少飞[6](2020)在《某水库工程膨胀土坝的性状调查及加坝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某水库工程进行扩建,设计方案为在原坝体上加高扩建。对原坝体进行勘察试验时,发现坝体防渗心墙土料为膨胀土。为此,对膨胀土特性及坝体的性状进行了调查,收集资料并对国内一些已建成的膨胀土坝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加坝方案,对斜墙坝推荐方案进行了膨胀土与非膨胀土作为防渗土体的利弊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认为该水库具备加坝扩建条件,可以在原坝体上进行加高扩建,推荐斜墙加坝方案,建议选择用非膨胀土作为斜墙防渗土体。
杨文[7](2020)在《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怀头他拉水库是怀头他拉镇最重要的水源地,引水口位于巴勒更河出山口处,上游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集中,经常引发山洪,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水库,致使怀头他拉水库淤积严重,严重影响了水库使用寿命和安全,对怀头他拉水库控制的3.3万亩灌溉农田及全镇人口的吃水安全带来安全风险。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研究正是为了解决减少怀头他拉水库入库泥沙、减轻怀头他拉水库的防洪压力,延长水库使用寿命。通过在沟道内布设拦沙坝和谷坊抬高侵蚀基准面,有效控制沟道下切侵蚀;在河道布设护岸稳定侵蚀岸坡,有效减少河岸坍塌,防治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巴勒更河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引起的泥沙大量进入库区。工程布置设计研究如下:(1)导流坝设计:导流坝布置在巴勒更河干流下游,位于怀头他拉水库引水枢纽下游1km。导流坝从左至右分别为导流闸、冲砂闸、溢流坝和非溢流坝组成。(2)导流渠设计:在导流闸后修建导流渠,导流渠首段连接导流闸的消力池。导流渠全长3.5km。(3)拦沙坝设计:巴勒更河及支沟修建拦沙坝,共修建7座拦沙坝。在巴勒更河干流河道中上游布置1座拦沙坝,巴勒更河支沟布置6座拦沙坝。拦沙坝采用固滨石笼,坝体下游设消力池和海漫,消力池和海漫采用固滨石笼。对拦沙坝前岸坡进行防护,防护采用固滨石笼护坡或喷10cm厚的C20砼护坡。非溢流段下游两岸根据实际地形进行岸坡防护,防护段采用固滨石笼结构。(4)谷坊设计:谷坊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3~6h最大暴雨,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降雨进行设计。本次在巴勒更河两岸的10条支沟中布置57座谷坊。(5)岸坡防护设计:紧靠原有引水暗渠修建防护堤,长4.3km。防护堤采用坡式护岸结构型式,基础采用固滨石笼,基础深2m,护坡采用40cm厚固滨石笼,高度1m,坡比1:2。(6)在沟底下切较深的沟道修建控导工程潜坝,主要在支沟乌兰保姆和包尔扎图,共22座。潜坝总高2.5m,其中基础埋深2m,墙顶宽2m。(7)暗渠防护设计:靠原有引水暗渠西侧修建护岸,长度4.3km。护岸采用固滨石笼,基础为1m×1m固滨石笼,护坡采用40cm厚固滨石笼。
江山[8](2020)在《九江地区粉质黏土参数统计特征及其承载力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江西省正在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进行编制,对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研究是规范编制的重要环节。由于各区域地质成因和环境条件不同,使得各城市岩土参数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需要专门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有利于应用到勘察设计与施工之中,并且为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九江市是赣北门户,地处环鄱阳湖和庐山,北靠长江一带,区域环境独特。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大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简要分析了九江地区的地质概况。经过统计得到该地区粉质黏土各物理力学参数的基本特征量,以及经典概率分布模型;运用勒让德正交多项式逼近法和正态信息扩散法对大、小样本条件下的岩土参数概率分布类型进行较好拟合。通过对该地区岩土参数概率分布类型的细致分析,以求得出其规律性,为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从而应该用到设计施工之中。利用现场勘察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通过地质统计学方法以及克里格插值法,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粉质黏土各物理力学参数的分布规律,为该地区地质勘探以及工程钻孔等工作提供直观有效的参考。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九江地区粉质黏土各参数的相关性拟合公式;分析标贯击数、孔隙比和液性指数与承载力特征值的关系,并建立了用以表达九江地区地基承载力的相关经验公式,以求为九江地区设计施工提供规范性的参数值,从而做到科学合理有效。
钱星辰[9](2020)在《整体碳化加固法处理浅层软弱地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依托江苏省交通厅科研基金“整体碳化技术加固高速公路浅层软弱地基应用研究”(2018T01),应用氧化镁整体碳化加固技术,选择常宜和宜长高速公路部分浅层软弱土地基,采用现场试验、长期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施工设备研发,结合现场试验、加固效果检测和路基荷载下的监测,形成了施工、监测和质量评价技术。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氧化镁整体碳化浅层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研发了整体碳化的机械设备和整体碳化系统。该系统通过履带式挖掘机装配搅拌装置、固化剂供给装置、通气碳化装置,有效地对浅层软弱土体进行注料和搅拌,并在通气碳化数小时内完成对软弱地基加固。(2)通过氧化镁整体碳化浅层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研究,确定了从施工材料准备、软弱土体搅拌、通气系统布置、通气碳化等施工工艺,提出了成套氧化镁整体碳化加固浅层软弱地基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流程。(3)通过原位测试,研究了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土的处治效果,结果表明:土体能在短时间的碳化后获得动回弹模量和地基承载力的提升。部分碳化区域动回弹模量达到了20MPa以上,现场各测点的地基承载力都超过了100k Pa,满足了工程建设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4)采用原位监测技术,对氧化镁整体碳化处理后路基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和土体应力进行了研究,路基荷载下累计沉降量在70mm以内,土体固结效果良好;碳化路基上各测点的土压力也在120天左右的时间回归到132k Pa左右。(5)结合施工工艺,分析不同碳化时间和通气管距下的碳化效果、碳化后的地基承载力、动回弹模量和长期沉降量等规律,提出了氧化镁整体碳化浅层软弱地基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6)对比传统的浅层软弱土地基处治方法,整体碳化固化法属于环境、资源友好型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单位立方淤泥质土的成本比传统的换填法可降低约17%,经济效益显着。
徐朋威[10](2020)在《江西红色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江西境内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房建、桥梁等工程项目选择风化红层作为其基础持力层。截至目前,针对江西省典型泥质粉砂岩红层风化程度的分层评价及各风化层承载力确定方面尚未见有较为系统的专门研究,造成目前工程实践中被广泛用作持力层的泥质粉砂岩风化层承载力取值过于保守,其天然的充足的承载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开展泥质粉砂岩风化带分层评价及各风化层承载特性的研究是紧密结合工程实践、为生产实际需要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国内外文献及现场调研、搜集统计大量红层场地勘察资料,综合工程水文地质学、室内外土工试验、数理统计及数值模拟等方法,以江西红层白垩系泥质粉砂岩为研究重点,对现有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用于泥质粉砂岩风化层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对指导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丰富了地区性软岩工程地质理论及工程实践。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调研典型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红层地质条件,通过试验及数理统计分析点荷载强度、标贯及重型动力触探击数与弹性波波速四个量化指标在泥质粉砂岩风化程度分层评价中的适用性。取样开展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基本性质测试及三轴试验,分析其强度、变形、水理性等特性;三轴试验结果显示水对重塑泥质粉砂岩黏聚力劣化作用明显,相同压实度下随含水量增加黏聚力持续减小;分析了泥质粉砂岩静态崩解现象及崩解物形态、粒径变化特征,其耐崩解性指数随崩解循环次数的增加呈负指数关系递减。(2)借助数值模拟,参考区域地层条件建立均质及非均质地基模型进行参数演化分析,探讨了岩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变形参数、基础宽度等对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各工况下按不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误差及适用性,数值模拟所得荷载沉降曲线与相应破坏模式下的特征基本相符。(3)对现有不同方法确定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进行比较分析。从工程勘察实践着手,统计分析了赣抚等地区大量白垩系泥质粉砂岩不同风化带原位测试成果,初步拟合了区域性的fak-N(或N63.5)统计关系式,即可以按式fak=15.63N+26.63、fak=24.30N63.5+28.55依据原位触探击数评价相应泥质粉砂岩风化层的承载力。统计计算了按岩石饱和及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折减评价中等风化泥质粉砂岩承载力时的折减系数取值,折减系数统计平均值分别为0.56和0.43,均较接近于规范中折减系数“对较完整岩体可取0.2~0.5”取值的上限0.5。
二、大坝干密度现场检测 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坝干密度现场检测 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珊瑚礁砂地震液化特性与抗液化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珊瑚礁砂液化强度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珊瑚礁砂基本物理性质 |
2.3 珊瑚礁砂液化特性试验 |
2.3.1 试验方案 |
2.3.2 动应力衰减的修正 |
2.3.3 珊瑚礁砂抗液化强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珊瑚礁砂孔压增长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应变孔压增长模型 |
3.2.1 体积相容方程 |
3.2.2 体应变增量试验 |
3.2.3 回弹模量试验 |
3.3 应力孔压增长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珊瑚礁砂渗透与体积变形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珊瑚礁砂常水头渗透试验 |
4.3 珊瑚礁砂渗透系数计算模型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孔隙比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4.3.3 有效粒径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4.3.4 珊瑚礁砂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
4.4 孔压增长与消散导致的体积变形 |
4.4.1 液化机理与体积相容条件 |
4.4.2 珊瑚礁砂孔压消散体应变试验 |
4.4.3 珊瑚礁砂孔压消散体应变影响因素 |
4.4.4 珊瑚礁砂孔压增长与消散试验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密实法处理珊瑚礁砂可液化场地适宜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珊瑚礁砂工程地质背景与场地特征 |
5.2.1 苏丹港珊瑚礁砂场地特征 |
5.2.2 沙特RSGT码头珊瑚礁砂场地特征 |
5.2.3 南海某试验区珊瑚礁砂场地特性 |
5.3 常用密实法处理技术与珊瑚礁砂地基加固效果 |
5.3.1 常用密实法处理技术原理与地基加固 |
5.3.2 珊瑚礁砂地基强夯法加固效果 |
5.3.3 珊瑚礁砂地基振冲法加固效果 |
5.4 珊瑚礁砂地基抗液化处理效果评价 |
5.4.1 有效加固处理深度 |
5.4.2 地基承载力 |
5.4.3 珊瑚礁砂场地地基液化评价方法与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排水法处理珊瑚礁砂可液化场地适宜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水平土层孔压增长与消散基本方程 |
6.2.1 体积相容条件 |
6.2.2 孔压增长与消散基本方程 |
6.2.3 模型计算参数 |
6.3 Feq Drain孔压增长与消散计算程序简介 |
6.3.1 简介 |
6.3.2 输入模块 |
6.3.3 输出模块 |
6.4 不同排水工程措施下的孔压增长消散数值计算 |
6.4.1 珊瑚礁砂计算参数 |
6.4.2 设置水平排水层抗液化处理效果评价 |
6.4.3 设置竖向碎石桩抗液化处理效果评价 |
6.5 珊瑚礁砂排水法工程实践与地基抗液化评价 |
6.5.1 工程概况与场地特征 |
6.5.2 抗震设计标准与液化可能性评价 |
6.5.3 振冲置换碎石桩地基加固方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湿陷性黄土地基环保型桩压浆增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相关研究 |
1.2.1 理论分析 |
1.2.2 试验研究 |
1.2.3 数值计算 |
1.2.4 工程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湿陷性黄土复合地基加固理论 |
2.1 概述 |
2.2 注浆粉煤灰水泥桩复合地基 |
2.2.1 加固机理 |
2.2.2 设计参数 |
2.2.3 破坏形式 |
2.2.4 承载力计算方法 |
2.3 沉降计算 |
2.3.1 加固区土层压缩量计算方法 |
2.3.2 下卧土层压缩量计算方法 |
2.4 小结 |
3 湿陷性黄土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 |
3.1 概述 |
3.2 室内模型试验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模型 |
3.2.3 参数测定 |
3.2.4 试验过程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
3.3.2 黏聚力和内摩擦角 |
3.3.3 最优含水率 |
3.3.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4 湿陷性黄土复合地基静载数值计算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分析原理 |
4.3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1 基本假定 |
4.3.2 计算参数 |
4.3.3 模型构建 |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1 地应力场平衡 |
4.4.2 桩土位移云图 |
4.4.3 桩土应力云图 |
4.4.4 结果分析 |
4.5 承载效应影响参数分析 |
4.5.1 加固体弹性模量影响 |
4.5.2 处理深度影响 |
4.5.3 置换率影响 |
4.5.4 褥垫层影响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荣誉获奖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情况 |
(3)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振动压实基础理论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桂林市混合土工程地质特性 |
2.1 桂林市工程地质条件简介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貌 |
2.1.3 地层与岩性 |
2.1.4 地质构造 |
2.1.5 水文地质 |
2.2 混合土成因及特征 |
2.3 混合土物理性质 |
2.4 混合土填料特性 |
2.4.1 混合土填料的定义及特点 |
2.4.2 颗分试验 |
2.4.3 击实试验 |
2.5 混合土填料压实机理 |
第3章 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处理及效果分析 |
3.1 地基处理方法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3.3 试验方案设计 |
3.4 压实工艺及注意事项 |
3.5 混合土填料压实分析 |
3.5.1 数据统计处理 |
3.5.2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分析 |
3.5.3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预测 |
3.5.4 混合土填料压实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土填料地基承载力研究 |
4.1 地基承载力的定义 |
4.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4.3 静力载荷试验 |
4.3.1 静力载荷试验简介 |
4.3.2 静力载荷试验原理 |
4.3.3 静力载荷试验成果应用 |
4.3.4 极限荷载P_u的确定 |
4.4 压实混合土地基承载力 |
4.4.1 工程概况 |
4.4.2 试验设备及主要技术指标 |
4.4.3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4.4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5 天然混合土地基承载力 |
4.5.1 工程概况 |
4.5.2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5.3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6 混合土填土地基承载力 |
4.6.1 工程概况 |
4.6.2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6.3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7 三种不同地基承载力的对比分析 |
4.8 压实混合土地基变形模量预估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2 路基制梁场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半填半挖路基的差异沉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场区工程条件及梁场布局 |
2.1 依托工程背景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工程地质 |
2.1.4 气象及水文条件 |
2.2 场区主要问题 |
2.2.1 地基承载力问题 |
2.2.2 不均匀沉降问题 |
2.3 路基处理 |
2.3.1 路基分层填筑 |
2.3.2 路基强夯处理 |
2.3.3 强夯效果评价 |
2.3.4 容许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
2.4 场地布局与制梁工艺 |
2.4.1 场地布局 |
2.4.2 预制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3 路基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碎石土基本特性 |
3.2 填料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
3.2.1 颗粒分析试验 |
3.2.2 天然含水率试验 |
3.2.3 细粒土界限含水率试验 |
3.2.4 击实试验 |
3.3 三轴试验 |
3.4 压缩蠕变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有限元分析 |
4.1 不同制梁荷载作用下台座的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1 基本参数与模型建立 |
4.1.2 制梁荷载作用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3 张拉荷载作用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4 双层存梁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5 周期性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2 不同台座群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2.1 基本参数与模型建立 |
4.2.2 最不利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3 降雨作用下梁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4.3.1 基本参数 |
4.3.2 降雨工况设计及模型建立 |
4.3.3 各降雨工况下梁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梁场现场监测分析及沉降控制措施 |
5.1 台座竖向受力监测分析 |
5.1.1 台座竖向受力监测方案 |
5.1.2 台座受力监测数据分析 |
5.1.3 现场受力监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2 台座纵向受力监测分析 |
5.2.1 台座纵向受力监测方案 |
5.2.2 台座纵向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5.2.3 现场纵向应力监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3 梁场沉降变形监测分析 |
5.3.1 沉降监测方案 |
5.3.2 台座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5.3.3 台座沉降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3.4 路基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5.3.5 路基沉降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4 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4.1 台座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4.2 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平南三桥砂卵石地层注浆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注浆工艺分类及应用 |
1.3 注浆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浆液扩散理论研究 |
1.3.2 注浆试验研究 |
1.3.3 数值模拟研究 |
1.4 研究工作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平南三桥砂卵石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2 颗粒分析试验 |
2.2.1 试验取样 |
2.2.2 试验步骤 |
2.2.3 试验结果 |
2.3 大型静力三轴试验 |
2.3.1 试验制样要求 |
2.3.2 试验方法 |
2.3.3 试验结果 |
2.3.4 邓肯-张模型(E-μ)参数 |
2.4 接触面试验 |
2.4.1 试验方法 |
2.4.2 试验结果 |
2.4.3 试验参数整理 |
2.5 砂卵石地层基础力学性质数值分析 |
2.5.1 砂卵石地层基础承载力数值分析 |
2.5.2 砂卵石地层基础动力性能数值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卵石地层可注性及注浆结石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装置 |
3.2.1 模型模拟系统 |
3.2.2 监测采集系统 |
3.2.3 注浆系统 |
3.3 试验材料与注浆参数 |
3.3.1 被注介质制备 |
3.3.2 注浆材料 |
3.3.3 注浆环境 |
3.3.4 终压条件 |
3.3.5 试验设计方法 |
3.3.6 试验步骤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不同被注介质渗透性 |
3.4.2 不同被注介质注浆扩散距离 |
3.4.3 不同被注介质浆液扩散形态 |
3.5 砂卵石层注浆加固力学特性研究 |
3.5.1 试验材料 |
3.5.2 试件制备 |
3.5.3 试验步骤 |
3.5.4 试验结果分析 |
3.6 注浆后砂卵石地层基础数值分析 |
3.6.1 注浆后砂卵石地层基础承载力数值分析 |
3.6.2 注浆后砂卵石地层基础动力性能数值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南三桥砂卵石地层可注性及注浆加固效果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装置 |
4.2.1 模拟系统 |
4.2.2 监测采集系统 |
4.2.3 注浆系统 |
4.2.4 试验步骤 |
4.3 砂卵石地层可注性分析 |
4.3.1 密度变化结果分析 |
4.3.2 注浆试验结果分析 |
4.3.3 孔隙结构理论分析 |
4.3.4 可注性理论对比分析 |
4.4 加固效果分析 |
4.4.1 拆模分析 |
4.4.2 模型试验注浆加固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测对比分析 |
5.1 平南三桥注浆工艺 |
5.2 地层可注性施工记录及对比分析 |
5.3 工程注浆加固效果检测及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某水库工程膨胀土坝的性状调查及加坝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防渗心墙及土料场勘探情况 |
3 膨胀土特性 |
4 膨胀土判别 |
4.1 物理指标判别 |
4.2 矿物成分判别 |
4.3 相关指标的判别 |
4.4 判别结论 |
5 膨胀土筑坝情况调查 |
5.1 膨胀土坝 |
5.2 混合土坝 |
5.3 调查结论 |
6 坝体现状及质量情况 |
6.1 防渗心墙土体 |
6.2 风化料坝体 |
6.3 大坝质量评价 |
7 加坝方案选择 |
7.1 坝体、坝基强度 |
7.2 坝体培厚型式选择 |
7.3 坝型方案比选 |
8 斜墙土料选择 |
8.1 膨胀土斜墙坝型调查 |
8.2 膨胀土斜墙的盖层厚度研究 |
8.3 填筑斜墙土料的确定 |
9 结语 |
(7)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建设条件 |
2.1 工程区自然条件 |
2.2 水文 |
2.3 工程地质 |
2.3.1 概述 |
2.3.2 导流坝及导流渠工程地质 |
2.3.3 拦沙坝工程地质 |
2.3.4 谷坊工程地质 |
2.3.5 潜坝工程地质 |
2.3.6 岸坡防护工程地质 |
2.3.7 暗渠防护工程地质 |
第三章 工程总体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
3.1 设计依据 |
3.1.1 依据文件 |
3.1.2 主要技术标准 |
3.2 工程等别和标准 |
3.2.1 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
3.2.2 地震烈度 |
3.3 工程总体布置 |
第四章 工程设计 |
4.1 导流坝 |
4.1.1 总体布置 |
4.1.2 导流闸 |
4.1.3 冲砂闸 |
4.1.4 溢流坝 |
4.1.5 非溢流坝 |
4.2 导流渠 |
4.2.1 导流渠布置 |
4.2.2 渠道材料的确定 |
4.2.3 导流渠断面设计 |
4.3 拦沙坝 |
4.3.1 防洪标准 |
4.3.2 坝址选择 |
4.3.3 坝体材料的选择 |
4.4 谷坊 |
4.4.1 防洪标准 |
4.4.2 地质条件 |
4.4.3 谷坊选址原则 |
4.4.4 谷坊断面尺寸设计 |
4.5 潜坝 |
4.5.1 总体布置 |
4.5.2 材料的比选 |
4.5.3 冲刷深度计算 |
4.5.4 结构型式 |
4.6 岸坡防护 |
4.6.1 总体布置 |
4.6.2 材料的比选 |
4.6.3 冲刷深度计算 |
4.6.4 结构型式 |
4.7 暗渠防护 |
4.8 永久道路 |
第五章 主体工程施工 |
5.1 导流坝工程 |
5.2 拦沙坝工程、潜坝、支沟谷坊、导流渠工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九江地区粉质黏土参数统计特征及其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土参数概率统计及分布类型研究现状 |
1.2.2 岩土参数空间变异性及随机场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地质统计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岩土参数相关性与地基承载力特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主要特点 |
第2章 九江地区粉质黏土物理力学参数概率统计分析 |
2.1 概述 |
2.2 九江地区工程岩土环境及特征简介 |
2.2.1 九江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 |
2.2.2 九江地层层序 |
2.3 概率统计理论基础 |
2.3.1 统计特征量 |
2.3.2 参数分布直方图绘制 |
2.3.3 参数统计常用的概率分布类型 |
2.3.4 概率分布模型的拟合检验方法 |
2.4 粉质黏土基本物理力学参数统计与概率分布 |
2.4.1 粉质黏土物理力学参数统计分析 |
2.4.2 物理力学参数概率分布模型及拟合检验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勒让德正交多项式逼近法的粉质黏土参数概率分布拟合 |
3.1 概述 |
3.2 勒让德正交多项式拟合方法 |
3.2.1 正交多项式展开概率密度函数 |
3.2.2 勒让德正交多项式展开岩土参数概率密度函数 |
3.2.3 勒让德正交多项式对经典分布曲线拟合检验 |
3.3 九江地区某工程计算实例 |
3.4 小结 |
第4章 针对小样本的粉质黏土参数概率分布的拟合分析 |
4.1 概述 |
4.2 岩土参数概率密度函数的信息扩散法理论 |
4.2.1 信息扩散原理及扩散估计 |
4.2.2 正态扩散函数的计算 |
4.3 基于正态信息扩散法拟合岩土参数概率密度函数的工程算例 |
4.4 小结 |
第5章 九江粉质黏土物理力学参数空间分布规律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地质统计学理论 |
5.2.1 地质统计学中的区域化变量 |
5.2.2 地质统计学假设 |
5.2.4 变异函数理论 |
5.3 克里格法简介 |
5.3.1 普通克里格法 |
5.3.2 协同克里格法 |
5.4 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案例 |
5.4.1 案例背景介绍 |
5.4.2 案例区域土层特征 |
5.4.3 案例区域勘察方式 |
5.4.4 粉质黏土土工试验参数分析 |
5.5 九江区域粉质黏土物理力学参数空间分布规律性分析 |
5.5.1 粉质黏土变异函数分析 |
5.5.2 粉质黏土层克里格插值 |
5.6 小结 |
第6章 粉质黏土物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地基承载力研究 |
6.1 概述 |
6.2 九江部分粉质黏土参数间相关性分析 |
6.3 九江地区地基承载力研究 |
6.3.1 单因素拟合 |
6.3.2 双因素组合拟合 |
6.3.3 三因素组合拟合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整体碳化加固法处理浅层软弱地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浅层软弱地基加固方法研究 |
1.2.2 就地搅拌技术研究现状 |
1.2.3 MgO碳化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加固效果检验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
2.1 场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
2.1.1 场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2 双向整体搅拌设备 |
2.2.1 双向整体搅拌设备的研发 |
2.2.2 双向整体搅拌系统的工作流程 |
2.3 整体碳化设备 |
2.4 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地基单点试验 |
2.4.1 单点试验方案 |
2.4.2 单点试验温度和动力触探结果 |
2.4.3 试验参数的确立 |
2.5 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地基试验流程 |
2.6 加固效果检测方法 |
2.6.1 原位测试方法 |
2.6.2 长期质量监测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镁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地基的固化效果评价 |
3.1 测试方法 |
3.2 地基动回弹特性 |
3.2.1 测点布控 |
3.2.2 水泥、石灰对照区动回弹特性 |
3.2.3 碳化区动回弹特性 |
3.2.4 整体回弹特性评价 |
3.3 地基承载力特性 |
3.3.1 水泥、石灰对照区地基承载力特性 |
3.3.2 碳化区地基承载力特性 |
3.3.3 场地整体地基承载力评价 |
3.4 路基填筑过程中的沉降观测 |
3.4.1 观测点布置 |
3.4.2 沉降分析 |
3.5 路基荷载下土压力监测 |
3.5.1 观测点布置 |
3.5.2 路基荷载下土压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体碳化法加固浅层软弱地基的质量控制和效益评价 |
4.1 质量控制措施 |
4.1.1 施工参数控制 |
4.1.2 质量检测标准与方法 |
4.2 碳化时间的控制 |
4.2.1 碳化时间与动回弹模量关系分析 |
4.2.2 碳化时间与地基承载力关系分析 |
4.3 通气管距的控制 |
4.3.1 通气管距与动回弹模量关系分析 |
4.3.2 通气管距与地基承载力关系分析 |
4.4 氧化镁整体碳化加固技术的效益评价分析 |
4.4.1 经济效益分析 |
4.4.2 环境效益 |
4.4.3 社会效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江西红色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红层软岩及其风化物的研究现状 |
1.2.1 软岩的定义 |
1.2.2 红层软岩及其风化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地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1 地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
1.3.2 地基破坏发展的阶段及其破坏模式 |
1.3.3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概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江西红层分布特征及泥质粉砂岩风化带的确定 |
2.1 江西省白垩系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概述 |
2.2 江西典型红盆的形成背景及分布特征 |
2.2.1 江西红色盆地的形成 |
2.2.2 江西境内典型红色盆地的分布特征 |
2.3 红层的风化程度分带评价 |
2.3.1 岩石风化程度分带方法概述 |
2.3.2 泥质粉砂岩红层风化程度分层建议方法 |
2.4 气象水文条件及红层地区常见不良工程地质情况 |
2.4.1 气象水文条件 |
2.4.2 红层地区常见不良地质现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色泥质粉砂岩的基本性质测试及三轴试验 |
3.1 红层的组份及分类 |
3.2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3.2.1 泥质粉砂岩的界限含水率试验 |
3.2.2 泥质粉砂岩的颗分试验 |
3.2.3 泥质粉砂岩的击实试验 |
3.2.4 泥质粉砂岩的一维固结试验 |
3.3 泥质粉砂岩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3.4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的崩解试验 |
3.4.1 静态崩解试验 |
3.4.2 耐崩解性试验 |
3.4.3 崩解试验结果分析 |
3.5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的三轴剪切试验 |
3.5.1 试验仪器 |
3.5.2 试验方案 |
3.5.3 试验方法 |
3.5.4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化红层地基承载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4.1 地基土的本构模型 |
4.1.1 土体本构模型理论 |
4.1.2 Mohr-Coulomb土体本构模型简介 |
4.1.3 数值模拟失稳破化判据 |
4.2 均质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参数的选取 |
4.2.3 载荷施加形式 |
4.2.4 初始地应力平衡 |
4.2.5 结果分析 |
4.3 非均质介质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
4.3.1 非均质介质地基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
4.3.2 非均质介质地基承载力的数值模型建立 |
4.3.3 泥质粉砂岩硬层下卧泥岩软层模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 |
5.1 按原位测试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 |
5.1.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
5.1.2 标准贯入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5.2 按经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 |
5.2.1 不同规范对风化岩基承载力的取值比较 |
5.2.2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统计分析 |
5.3 由抗剪强度指标带入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 |
5.4 按土层的物性指标查承载力表确定地基承载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大坝干密度现场检测 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珊瑚礁砂地震液化特性与抗液化处理方法研究[D]. 秦志光.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02)
- [2]湿陷性黄土地基环保型桩压浆增强机理研究[D]. 孙雅妮.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3]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D]. 莫学芬.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D]. 李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平南三桥砂卵石地层注浆加固技术研究[D]. 梁雨. 广西大学, 2020(07)
- [6]某水库工程膨胀土坝的性状调查及加坝方案研究[J]. 梁为邦,张钧,李少飞. 水利技术监督, 2020(05)
- [7]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D]. 杨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8]九江地区粉质黏土参数统计特征及其承载力研究[D]. 江山. 南昌大学, 2020(01)
- [9]整体碳化加固法处理浅层软弱地基试验研究[D]. 钱星辰. 东南大学, 2020(01)
- [10]江西红色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研究[D]. 徐朋威.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