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鲜明胶海绵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宫颈癌,动脉化疗,卡铂,新鲜明胶海绵颗粒
新鲜明胶海绵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王卫,刘萍,陈春林[1](2018)在《宫颈癌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中新鲜明胶海绵颗粒药物缓释作用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同等剂量卡铂不同动脉化疗方式后癌组织中铂浓度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探讨新鲜明胶海绵颗粒(GF)的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癌、且癌灶较大易于取材的患者27例,随机分为3组:卡铂400mg/m~2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后+新鲜GF颗粒栓塞(A组);卡铂300mg/m~2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后+(卡铂100mg/m~2+新鲜GF颗粒混合)栓塞(B组);卡铂200mg/m~2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后+(卡铂200mg/m~2+新鲜GF颗粒混合)栓塞(C组),卡铂总量按400mg/m~2一次性给药。于在灌注后0、0.17、0.33、0.5、1、7、13、25、49h钳取宫颈癌组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铂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峰值及曲线形态:3组癌组织内铂平均药物浓度曲线均为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均出现在灌注化疗后即刻,随着时间延长呈快速下降;第二峰值出现在栓塞化疗后即刻至6h,随着时间延长呈缓慢下降曲线。(2)卡铂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变化符合非房室模型,3组铂浓度参数C_(max)、AUC_((0-t))、MRT、CL/F、V_d/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卡铂常规剂量下(400mg/m~2),新鲜明胶海绵颗粒在宫颈癌的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中不具有药物缓释作用,仅具有单纯的栓塞作用。因此在宫颈癌动脉化疗中,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的应用以灌注抗癌药物后即刻单纯栓塞为最合适。(本文来源于《现代妇产科进展》期刊2018年01期)
王卫[2](2009)在《宫颈癌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中新鲜明胶海绵颗粒药物缓释作用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随着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概念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对化疗在宫颈癌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化疗在宫颈癌中的治疗地位,证实无论是术前静脉化疗还是动脉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cervical cancer,LACC)患者都是一个有效的降低肿瘤临床分期的方法,进而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疗效,众多文献报道证实了术前动脉化疗较静脉化疗更为有效,能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广泛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病例效果不明显,如何进一步提高动脉化疗的疗效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前期研究证实,动脉灌注化疗后癌组织内抗癌药物峰浓度及药—时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the time-concentration curve,AUC)均明显高于静脉给药组,但其抗癌药物浓度升高表现为一过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快速下降,抗癌药物在肿瘤组织中保留时间短、清除快、迅速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导致抗癌药物与肿瘤细胞不能充分接触,使其疗效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寻找可延长肿瘤组织内抗癌药物持续高浓度的方法是提高动脉化疗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动脉化疗较静脉化疗相比的另一优势是可同时对靶血管进行栓塞。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常将动脉灌注化疗与动脉栓塞相结合,形成动脉灌注后栓塞或动脉栓塞化疗,其目的之一是通过栓塞剂的栓塞作用阻断肿瘤病灶内的血流,使肿瘤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目的之二是希望将抗癌药物混合到栓塞剂中,以期达到药物缓释维持癌组织内抗癌药物持续高浓度的目的。在我们的前期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卡铂与栓塞剂(超液化碘油)混合进行动脉栓塞化疗,癌组织内抗癌药物的AUC值明显高于同等剂量卡铂单纯动脉灌注化疗,从临床药代动力学的角度证实动脉栓塞化疗优于单纯动脉灌注化疗,并且证明超液化碘油作为栓塞剂,不仅具有栓塞作用,还具有不规则的药物缓释作用,达到减慢癌组织内抗癌药物的清除速度、保持较高抗癌药物浓度的效果。但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动脉化疗中尚无证据支持这一点。超液化碘油作为栓塞剂在肝癌的动脉栓塞化疗中已被广泛应用,并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一般不建议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动脉栓塞化疗,因为女性盆腔动脉具有广泛的交通支,而妇科恶性肿瘤病灶内可能存在动静脉瘘,已有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超液化碘油导致肺栓塞甚至死亡的病例。因此我们另需寻找既有良好的栓塞效果、又具有药物缓释作用且能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安全应用的栓塞剂,以期达到延长肿瘤组织内抗癌药物持续高浓度、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新鲜明胶海绵(gelatin sponge,GF)颗粒因其性能稳定、制备容易、应用简单、安全可靠、取材方便、经济实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盆腔肿瘤的栓塞治疗中,但在以下方面我们还不清楚,需进一步评估:(1)新鲜GF颗粒带药栓塞化疗是否具有药物缓释作用;(2)将抗癌药物按不同比例灌注和栓塞化疗(新鲜GF颗粒与抗癌药物混合),是否会改变抗癌药物在癌组织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为阐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本研究课题。【目的】通过检测卡铂与新鲜GF颗粒不同方式、不同比例动脉化疗宫颈癌癌组织内铂浓度,获得癌组织内卡铂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各自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探讨新鲜GF颗粒在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中有无药物缓释作用;规范新鲜GF颗粒在宫颈癌动脉化疗中的应用方式。【材料与方法】选择从2007年11月至2009年1月,就诊南方医院及合作医院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局部晚期宫颈癌且肿瘤直径≥4cm的患者27例。忠者年龄29~68岁,平均(46.15±8.47)岁。按照FIGO标准,临床分期为:ⅠB2期6例,ⅡA期7例,ⅡB期10例,ⅢA期2例,ⅢB期2例。鳞癌26例(病理分级:Ⅲ级2例,Ⅱ级10例,Ⅰ级1例,Ⅱ~Ⅲ级9例,Ⅰ~Ⅱ级4例),腺癌1例(病理分级Ⅱ级)。随机分为A、B、C叁组,组间临床及病理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药物选择卡铂400 mg/m~2一次性给药,栓塞剂为新鲜GF颗粒(直径1mm),为保证所有药物全部进入癌组织内,新鲜GF均为一块,不足者用不带药GF颗粒补充栓塞。A组为卡铂400 mg/m~2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后+新鲜GF颗粒栓塞;B组为卡铂300 mg/m~2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后+(卡铂100mg/m~2+新鲜GF颗粒混合)栓塞;C组为卡铂200mg/m~2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后+(卡铂200mg/m~2+新鲜GF颗粒混合)栓塞。手术方法: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手术时间的控制: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给药时间为20分钟,灌注后取材时间为30分钟,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或栓塞化疗时间为30分钟。取材时间点:灌注后0h、0.17h(即10min)、0.33h(即20min)、0.5h(即30min)、1h(栓塞后即刻)、7h(栓塞后6h)、13h(栓塞后12h)、25h(栓塞后24h)、49h(栓塞后48h),以宫颈活检钳钳取新鲜宫颈癌组织约0.3~0.5g;清洗表面血迹、滤干后置EP管内入-20℃冰箱储存备测。癌组织内铂浓度用无火焰石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检测限为5×10~(-10)g/L,精密度为:3.1-7.5%,线性范围在0.2ug/ml~4.0ug/ml。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由非房室模型软件计算获得。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分析:Cmax、AUC(梯形法求算)、V_d/F、MRT和CL/F采用单向方差分析;Tmax和t_(1/2)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多重比较采用Dunnett T3检验,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结果】1.A、B、C叁组癌组织内铂平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特征A、B、C叁组癌组织内铂平均药物浓度曲线均为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均出现在灌注化疗后即刻,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一快速下降;第二峰值出现在栓塞或栓塞化疗后即刻至栓塞后6小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一缓慢下降曲线。A组第一峰值为266.96±217.23mg/kg,第二峰值为124.15±138.02mg/kg,两峰值比为2.15:1(P=0.115);B组第一峰值为192.26±129.42 mg/kg,第二峰值为131.86±87.40 mg/kg,两峰值比为1.43:1(P=0.263);C组第一峰值为131.84±116.45 mg/kg,第二峰值为301.36±335.88mg/kg,两峰值比为1:2.29(P=0.172)。2.A、B、C叁组癌组织内铂浓度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1)药物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即指给药后单位时间内所达到的最高抗癌药物浓度(铂浓度)值。A组266.97±217.21mg/kg,B组为196.93±126.06mg/kg,C组为332.24±325.75mg/kg,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1,P=0.492)。从药物峰浓度的角度表明B、C两组的处理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抗癌药物缓释作用。(2)达峰时间(peak time,Tmax):即指从给药后至峰值的时间,A组为0.00±0.00 h,B组为0.80±2.33 h,C组为0.67±0.50h。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4);A、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7)。结果表明,C组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可推迟癌组织内铂浓度的达峰时间。(3)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49h))值(area under the time-concentration,AUC):即指单位时间内卡铂被吸收进入癌组织内的总量。A组为2860.06±2215.97mg·kg~(-1)·h,B组为3776.79±4088.15mg·kg~(-1)·h,C组为4557.50±4536.70mg·kg~(-1)·h,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2,P=0.636)。提示卡铂总剂量相同时,被吸收进入癌组织内的量与本实验不同给药方法的关系并不密切,表明B、C两组的处理并没有影响卡铂进入癌组织内的总量。(4)半衰期(half-life,t_(1/2)):即指消除相时铂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A组为36.94±11.17h,B组为55.01±54.73h,C组为21.17±7.53h。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果表明,B组的处理可延长癌组织对卡铂的清除速率。(5)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即指抗癌药物卡铂在癌组织内的平均驻留时间,A组为21.16±2.80h,B组为18.14±4.73h,C组17.36±2.71h,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74,P=0.076)。结果表明,B、C两组的处理不能延长卡铂在癌组织内的作用时间。(6)清除率(clearance,CL/F):即指在单位时间内,从癌组织内清除的卡铂的表观分布容积数,A组为0.19±0.14kg·m~(-2)·h~(-1),B组为0.25±0.23kg·m~(-2)·h~(-1),C组0.18±0.17kg·m~(-2)·h~(-1),叁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F=0.377,P=0.690)。结果表明,B组、C组的处理方式不能改变癌组织对卡铂的清除速率及代谢过程。(7)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_d/F):即指卡铂在癌组织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癌组织内药量与铂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反映卡铂在癌组织内分布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反映了癌组织与卡铂结合的能力。A组为9.94±7.40kg·m~(-2),B组为8.55±4.45kg·m~(-2),C组5.79±5.99kg·m~(-2),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90,P=0.352)。结果表明,经B、C两组处理后,卡铂在癌组织内分布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癌组织与卡铂结合的能力没有显着改变。参考经典的药物缓释剂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以往带药微球缓释剂动脉栓塞化疗中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征:Cmax降低,Tmax延长,AUC值升高,MRT延长,t_(1/2)延长,CL减慢。综合分析本实验相关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1)与A、B两组的Tmax相比,C组在一定程度上虽能延迟癌组织内铂浓度的达峰时间,但叁组Cmax数值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B、C两组的处理方式不能延缓癌组织对卡铂的吸收速度,即新鲜GF颗粒不具有药物缓释作用。(2)叁组AUCJ_((0-49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B、C两组的处理不能延缓卡铂在癌组织内的释放及增加癌组织对卡铂的吸收量,表明新鲜GF颗粒不具有药物缓释作用。(3)t_(1/2)、MRI及CL/F均反映卡铂在癌组织内消除的过程,叁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B、C两组处理方式并没有延缓卡铂在癌组织内的清除速度及代谢过程,即新鲜GF颗粒不具有药物缓释作用。(4)叁组V_d/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B、C两组处理没有改变卡铂在癌组织内的分布广度和深度,V_d/F虽不能直接反映新鲜GF颗粒与卡铂混合后是否具有药物缓释作用,但提示B、C两组的处理并没有改变卡铂的生物学特性。由此得出:新鲜GF颗粒不具有药物缓释作用。【结论】本实验从临床药代动力学的角度揭示了在卡铂常规剂量下(400mg/m~2),新鲜GF颗粒在宫颈癌的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中不具有药物缓释作用,仅具有单纯的栓塞作用。因此在宫颈癌动脉化疗中,新鲜GF颗粒的应用以灌注抗癌药物后即刻单纯栓塞为最合适。(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09-04-01)
新鲜明胶海绵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随着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概念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对化疗在宫颈癌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化疗在宫颈癌中的治疗地位,证实无论是术前静脉化疗还是动脉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cervical cancer,LACC)患者都是一个有效的降低肿瘤临床分期的方法,进而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疗效,众多文献报道证实了术前动脉化疗较静脉化疗更为有效,能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广泛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病例效果不明显,如何进一步提高动脉化疗的疗效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前期研究证实,动脉灌注化疗后癌组织内抗癌药物峰浓度及药—时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the time-concentration curve,AUC)均明显高于静脉给药组,但其抗癌药物浓度升高表现为一过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快速下降,抗癌药物在肿瘤组织中保留时间短、清除快、迅速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导致抗癌药物与肿瘤细胞不能充分接触,使其疗效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寻找可延长肿瘤组织内抗癌药物持续高浓度的方法是提高动脉化疗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动脉化疗较静脉化疗相比的另一优势是可同时对靶血管进行栓塞。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常将动脉灌注化疗与动脉栓塞相结合,形成动脉灌注后栓塞或动脉栓塞化疗,其目的之一是通过栓塞剂的栓塞作用阻断肿瘤病灶内的血流,使肿瘤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目的之二是希望将抗癌药物混合到栓塞剂中,以期达到药物缓释维持癌组织内抗癌药物持续高浓度的目的。在我们的前期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卡铂与栓塞剂(超液化碘油)混合进行动脉栓塞化疗,癌组织内抗癌药物的AUC值明显高于同等剂量卡铂单纯动脉灌注化疗,从临床药代动力学的角度证实动脉栓塞化疗优于单纯动脉灌注化疗,并且证明超液化碘油作为栓塞剂,不仅具有栓塞作用,还具有不规则的药物缓释作用,达到减慢癌组织内抗癌药物的清除速度、保持较高抗癌药物浓度的效果。但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动脉化疗中尚无证据支持这一点。超液化碘油作为栓塞剂在肝癌的动脉栓塞化疗中已被广泛应用,并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一般不建议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动脉栓塞化疗,因为女性盆腔动脉具有广泛的交通支,而妇科恶性肿瘤病灶内可能存在动静脉瘘,已有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超液化碘油导致肺栓塞甚至死亡的病例。因此我们另需寻找既有良好的栓塞效果、又具有药物缓释作用且能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安全应用的栓塞剂,以期达到延长肿瘤组织内抗癌药物持续高浓度、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新鲜明胶海绵(gelatin sponge,GF)颗粒因其性能稳定、制备容易、应用简单、安全可靠、取材方便、经济实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盆腔肿瘤的栓塞治疗中,但在以下方面我们还不清楚,需进一步评估:(1)新鲜GF颗粒带药栓塞化疗是否具有药物缓释作用;(2)将抗癌药物按不同比例灌注和栓塞化疗(新鲜GF颗粒与抗癌药物混合),是否会改变抗癌药物在癌组织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为阐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本研究课题。【目的】通过检测卡铂与新鲜GF颗粒不同方式、不同比例动脉化疗宫颈癌癌组织内铂浓度,获得癌组织内卡铂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各自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探讨新鲜GF颗粒在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中有无药物缓释作用;规范新鲜GF颗粒在宫颈癌动脉化疗中的应用方式。【材料与方法】选择从2007年11月至2009年1月,就诊南方医院及合作医院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局部晚期宫颈癌且肿瘤直径≥4cm的患者27例。忠者年龄29~68岁,平均(46.15±8.47)岁。按照FIGO标准,临床分期为:ⅠB2期6例,ⅡA期7例,ⅡB期10例,ⅢA期2例,ⅢB期2例。鳞癌26例(病理分级:Ⅲ级2例,Ⅱ级10例,Ⅰ级1例,Ⅱ~Ⅲ级9例,Ⅰ~Ⅱ级4例),腺癌1例(病理分级Ⅱ级)。随机分为A、B、C叁组,组间临床及病理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药物选择卡铂400 mg/m~2一次性给药,栓塞剂为新鲜GF颗粒(直径1mm),为保证所有药物全部进入癌组织内,新鲜GF均为一块,不足者用不带药GF颗粒补充栓塞。A组为卡铂400 mg/m~2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后+新鲜GF颗粒栓塞;B组为卡铂300 mg/m~2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后+(卡铂100mg/m~2+新鲜GF颗粒混合)栓塞;C组为卡铂200mg/m~2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后+(卡铂200mg/m~2+新鲜GF颗粒混合)栓塞。手术方法: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手术时间的控制: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给药时间为20分钟,灌注后取材时间为30分钟,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或栓塞化疗时间为30分钟。取材时间点:灌注后0h、0.17h(即10min)、0.33h(即20min)、0.5h(即30min)、1h(栓塞后即刻)、7h(栓塞后6h)、13h(栓塞后12h)、25h(栓塞后24h)、49h(栓塞后48h),以宫颈活检钳钳取新鲜宫颈癌组织约0.3~0.5g;清洗表面血迹、滤干后置EP管内入-20℃冰箱储存备测。癌组织内铂浓度用无火焰石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检测限为5×10~(-10)g/L,精密度为:3.1-7.5%,线性范围在0.2ug/ml~4.0ug/ml。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由非房室模型软件计算获得。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分析:Cmax、AUC(梯形法求算)、V_d/F、MRT和CL/F采用单向方差分析;Tmax和t_(1/2)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多重比较采用Dunnett T3检验,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结果】1.A、B、C叁组癌组织内铂平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特征A、B、C叁组癌组织内铂平均药物浓度曲线均为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均出现在灌注化疗后即刻,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一快速下降;第二峰值出现在栓塞或栓塞化疗后即刻至栓塞后6小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一缓慢下降曲线。A组第一峰值为266.96±217.23mg/kg,第二峰值为124.15±138.02mg/kg,两峰值比为2.15:1(P=0.115);B组第一峰值为192.26±129.42 mg/kg,第二峰值为131.86±87.40 mg/kg,两峰值比为1.43:1(P=0.263);C组第一峰值为131.84±116.45 mg/kg,第二峰值为301.36±335.88mg/kg,两峰值比为1:2.29(P=0.172)。2.A、B、C叁组癌组织内铂浓度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1)药物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即指给药后单位时间内所达到的最高抗癌药物浓度(铂浓度)值。A组266.97±217.21mg/kg,B组为196.93±126.06mg/kg,C组为332.24±325.75mg/kg,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1,P=0.492)。从药物峰浓度的角度表明B、C两组的处理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抗癌药物缓释作用。(2)达峰时间(peak time,Tmax):即指从给药后至峰值的时间,A组为0.00±0.00 h,B组为0.80±2.33 h,C组为0.67±0.50h。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4);A、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7)。结果表明,C组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可推迟癌组织内铂浓度的达峰时间。(3)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49h))值(area under the time-concentration,AUC):即指单位时间内卡铂被吸收进入癌组织内的总量。A组为2860.06±2215.97mg·kg~(-1)·h,B组为3776.79±4088.15mg·kg~(-1)·h,C组为4557.50±4536.70mg·kg~(-1)·h,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2,P=0.636)。提示卡铂总剂量相同时,被吸收进入癌组织内的量与本实验不同给药方法的关系并不密切,表明B、C两组的处理并没有影响卡铂进入癌组织内的总量。(4)半衰期(half-life,t_(1/2)):即指消除相时铂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A组为36.94±11.17h,B组为55.01±54.73h,C组为21.17±7.53h。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果表明,B组的处理可延长癌组织对卡铂的清除速率。(5)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即指抗癌药物卡铂在癌组织内的平均驻留时间,A组为21.16±2.80h,B组为18.14±4.73h,C组17.36±2.71h,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74,P=0.076)。结果表明,B、C两组的处理不能延长卡铂在癌组织内的作用时间。(6)清除率(clearance,CL/F):即指在单位时间内,从癌组织内清除的卡铂的表观分布容积数,A组为0.19±0.14kg·m~(-2)·h~(-1),B组为0.25±0.23kg·m~(-2)·h~(-1),C组0.18±0.17kg·m~(-2)·h~(-1),叁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F=0.377,P=0.690)。结果表明,B组、C组的处理方式不能改变癌组织对卡铂的清除速率及代谢过程。(7)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_d/F):即指卡铂在癌组织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癌组织内药量与铂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反映卡铂在癌组织内分布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反映了癌组织与卡铂结合的能力。A组为9.94±7.40kg·m~(-2),B组为8.55±4.45kg·m~(-2),C组5.79±5.99kg·m~(-2),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90,P=0.352)。结果表明,经B、C两组处理后,卡铂在癌组织内分布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癌组织与卡铂结合的能力没有显着改变。参考经典的药物缓释剂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以往带药微球缓释剂动脉栓塞化疗中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征:Cmax降低,Tmax延长,AUC值升高,MRT延长,t_(1/2)延长,CL减慢。综合分析本实验相关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1)与A、B两组的Tmax相比,C组在一定程度上虽能延迟癌组织内铂浓度的达峰时间,但叁组Cmax数值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B、C两组的处理方式不能延缓癌组织对卡铂的吸收速度,即新鲜GF颗粒不具有药物缓释作用。(2)叁组AUCJ_((0-49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B、C两组的处理不能延缓卡铂在癌组织内的释放及增加癌组织对卡铂的吸收量,表明新鲜GF颗粒不具有药物缓释作用。(3)t_(1/2)、MRI及CL/F均反映卡铂在癌组织内消除的过程,叁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B、C两组处理方式并没有延缓卡铂在癌组织内的清除速度及代谢过程,即新鲜GF颗粒不具有药物缓释作用。(4)叁组V_d/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B、C两组处理没有改变卡铂在癌组织内的分布广度和深度,V_d/F虽不能直接反映新鲜GF颗粒与卡铂混合后是否具有药物缓释作用,但提示B、C两组的处理并没有改变卡铂的生物学特性。由此得出:新鲜GF颗粒不具有药物缓释作用。【结论】本实验从临床药代动力学的角度揭示了在卡铂常规剂量下(400mg/m~2),新鲜GF颗粒在宫颈癌的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中不具有药物缓释作用,仅具有单纯的栓塞作用。因此在宫颈癌动脉化疗中,新鲜GF颗粒的应用以灌注抗癌药物后即刻单纯栓塞为最合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鲜明胶海绵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王卫,刘萍,陈春林.宫颈癌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中新鲜明胶海绵颗粒药物缓释作用的评估[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8
[2].王卫.宫颈癌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中新鲜明胶海绵颗粒药物缓释作用的评估[D].南方医科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