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兹论文-陶永生

格尔兹论文-陶永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格尔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格尔兹,文化人类学,新历史主义,艺术人类学

格尔兹论文文献综述

陶永生[1](2019)在《格尔兹人类学艺术观的论域、边界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格尔兹人类学艺术观从论域层面表征为文化塑造与自我塑型交互的"身份"艺术观,施以文化表征与厚度描述并举的艺术阐释策略,追慕触摸真实与能量流动杂糅的"共鸣"艺术旨趣,凸显了从文化话语到权力运作的艺术阐释转向。他倡扬从文化之维阐释文学文本及其联合体(作品),赋予文本更广阔的理解叙事空间和意义生成空间,其实质是从方法论意义上拓展自我塑型和审美阐释的多维成长空间。(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叶舒宪,孙梦迪[2](2016)在《人类学的文学转向:从肯尼思·伯克到格尔兹》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后期诞生的人类学在20世纪中后期发生研究范式的革命性转向,即从"人的科学"转变为文化阐释学。追溯阐释人类学派对这场转向的驱动之功,离不开其代表人物格尔兹所受到的文学和修辞学研究方法的影响。美国的文学批评家肯尼思·伯克给格尔兹创立文化阐释学带来的重要学术启示:从戏剧主义、视角主义、隐喻过程和文化文本的构成这叁个方面,剖析人类学的文学转向(或"人文转向")之理论根基,从而揭示文学批评给人类学方法大变革带来的思想启迪。(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蔡华[3](2015)在《20世纪社会科学的困惑与出路——与格尔兹《浓描——迈向文化的解读理论》的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社会科学的理论化努力步履维艰。格尔兹的论文《浓描——迈向文化的解读理论》对这个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是20世纪社会科学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作为对格尔兹相关思考的回应,本文通过社会科学知识论维度上的分析,试图揭示解读人类学和整个社会科学的困惑及其在方法论层面的根源。另外,本文还以信仰理论为分析工具,为"什么是民族志"这个社会科学的经典谜题给出自己的解,尝试为消释困惑寻求出路。(本文来源于《民族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周淑红[4](2014)在《民族志文本的写作问题——读格尔兹《论着与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论着与生活:人类学家作为作者》是格尔兹出版于1988年的一本稍微晚近的关于人类学民族志文本写作的书,这本书的中文版在201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文章主要就格尔兹在书中所谈的民族志作为一种写作以及由此带来的作者是什么,作品是什么,"作者—功能"是如何实现的等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且把格尔兹的这本书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指出格尔兹其实是对后现代"写文化"论争的一种回应,他们观点有分歧但其实都是对"阐释学科"的进一步探索。(本文来源于《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王建新[5](2013)在《格尔兹“近距离经验”概念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验理论是格尔茨所提倡的解释人类学的理论基石,其"近距离经验、远距离经验"的提法与"主位、客位"的人类学传统方法论模式有质的区别,是对后者在认识论层面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而中国人类学界理论研究中多种迹象表明,国内学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存在理解和应用方面的偏差。本文从人类学理论研究的学科史、解释人类学的形成发展、格尔茨经验理论的学术真意及其重要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厘清概念,澄清事实,以图避免不确切认识的蔓延和误导。(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6](2013)在《格尔兹的《烛幽之光:哲学问题的人类学省思》中文版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烛幽之光:哲学问题的人类学省思》收录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于1968年至1999年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随笔和会议讲稿,其中很多文章从未出版或者已经很难见到。格尔兹的学术历程可以分作叁个阶段,即由初步显示对宗教生活和符号体验的兴趣,到对当时社会经济问题的兴趣,再到对符号和文化的重新关注;格尔兹在描述、地方性知识、文化理解等领域的研究方面都体现了"解释人类学"的基本意味,即肯定人类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符号的和解释性的,并认为作为文化研究的人类学也是解释性的,由此他(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张胜洪,刘晓静[7](2012)在《解释人类学:论格尔兹及其《文化的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的解释》是解释人类学创始人克里福德.格尔兹的重要着作之一。文章通过对格尔兹及其着作《文化的解释》的概要介绍,呈现了其着作的大致轮廓,进而对《文化的解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同时对格尔兹及其《文化的解释》进行评议,并阐述了其解释人类学研究方式对文化理解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丁苏安,徐杰舜[8](2012)在《克利福德·格尔兹列传》一文中研究指出克利福德·格尔兹是美国人类学家,阐释人类学的提出者。格尔兹一生所出版的着作非常丰富,《文化的解释》(1973)和《地方性知识》(1983)是他的代表着作。"阐释人类学"是格尔兹最主要的学术贡献。他的"阐释人类学"从意义角度赋予文化以新的诠释,同时还提出了"深描"的民族志表达方式,并重视研究地方性知识。国内外学者对格尔兹的研究做出了评价,他们的评论强调了格尔兹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探讨了"阐释人类学"所引发的争论。(本文来源于《民族论坛》期刊2012年14期)

师占成[9](2012)在《对克利福德·格尔兹阐释人类学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格尔兹是符号人类学和阐释人类学的创立者,其阐释人类学目的要求人类学应该借助社会话语对复杂联系在一起的文化作符号形式的"理解",应该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出发,以文化持有者的概念、语言和符号去构筑其世界,表述其文化,进而达到阐释其社会心理、思维方法、价值观和审美观。他的阐释人类学不仅体现在对认识论意义的宏扬和阐发上,而且也体现在对文化符号的破译、对文化行为的深层描写上。特别是他从"emic"和"etic"的角度重新确立田野工作的认识价值以及他对"地方性知识"重视和含义的扩展,为今天的人类学家田野工作提供了一种视野和模本。(本文来源于《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部分)》期刊2012-07-20)

汪德飞[10](2011)在《地方性知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说,在西方思想谱系中,不同时期分别由形而上学、神学和科学来对人类世界界定,那么,以教条主义和理性即神性为指向的神学时代,在17世纪上半叶,由于为欧洲纷乱的秩序寻找确定性理论基础,而把理性的源泉逐渐地由上帝所支配转变为由数学规律所支配的自然科学,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特征的现代理性主义:一个情感上和实践上都与外部世界相分离的纯粹主观理性,是所有认识惟一的坚实基础,并于此发现了作为一个有序的世界客观表征的普遍性知识。可是,一方面由宗教转交给科学来界定世界是发生于西方世界,由此产生普遍性的知识观自然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科学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由科学产生的知识形态必然也在变化。本文即由这种植根于科学的知识观出发,来探讨知识的地方性。本论文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地方性知识研究现状,说明对此研究的路径及格尔兹和劳斯的学术成就,讨论本课题的可行性和意义。第一章介绍了地方性知识观兴起的概况。从两个“语言学转向”入手,简述传统认识论和现代知识论先后面临的困境,勾画出地方性知识观念出现的背景,并对地方性知识理论兴起和演化的图景进行粗线条的描绘。第二章讨论人类学进路中如何获得、深化和校验地方性知识。首先交待阐释人类学出现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与学术起承,以及格尔兹对以往人类学理论的批判和发展;然后讨论了格尔兹的策略和方法:对“本文”重释,质疑传统文化志的方法,阐扬认知学、符号学与语言与语义学的方法,籍以达到“深度描写”的目的;再借福柯对传统知识的“破”,和经他于阐释学中“融”和“扬”百学之长的“深度描写”方法,来“立”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观。第叁章探讨劳斯科学实践哲学观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这一理论框架中科学知识的本性是什么。首先考察了实践哲学的由来和发展,然后讨论劳斯为何把对经验主义尤其是后经验主义的理论优位之科学观的批判作为自己理论构建的出发点。接着借助对对实用主义和新经验主义的反思,重新解读了两个不同的库恩和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劳斯在解释学的普遍化中发现与两个库恩密切相联的理论解释学和实践解释学,展开他把科学作实践的解释。最后讨论劳斯如何从对海德格尔早期科学哲学的批判入手,构建自己超越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科学实践哲学,并在实践和权力政治学的情境中,主张科学知识本性的地方性。第四章对这两个进路的地方性知识主张进行反思和比较研究。一方面是对格尔兹人类学视野中地方性知识的特征分析,指出阐释人类学的学术困境和其方法论的缺陷;一方面展开对劳斯地方性知识的性质分析,并讨论对其质疑的反驳的合理性。然后在更广的视野中再认识地方性知识观念,主张知识本性的地方性,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辩护。文章结尾探讨了在泛哲学文化中应坚持怎样的知识观。通过对持温和的相对主义合理性的讨论,以及对知识地方性的理论困境剖析可以看出,我们应适度坚持科学知识的地方性。理论优位的知识观中,无论是经验还原论的普遍概念图式(自然元话语),还是社会建构论的社会还原论图式(社会元话语);相类似地,无论是理论优位的表象主义知识观,还是实践优位的实践论知识观,它们都局限于理想化的情境中探讨问题,都忽略了科学知识或普遍的、抽象的理论本性或情境的、实践的本性,都是各执一极或相对独立的知识观。因此,一方面既要承认科学的直接目标是扩展对物质世界运行规律的认识,是客观真理性体系;又要承认具体实践的语境性和地方性。只有将知识的地方性与对知识的普遍性考虑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许才是一种恰当的知识观。单向图景的论点纵然深刻,但并不能因深刻而忽略全貌。(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1-03-01)

格尔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世纪后期诞生的人类学在20世纪中后期发生研究范式的革命性转向,即从"人的科学"转变为文化阐释学。追溯阐释人类学派对这场转向的驱动之功,离不开其代表人物格尔兹所受到的文学和修辞学研究方法的影响。美国的文学批评家肯尼思·伯克给格尔兹创立文化阐释学带来的重要学术启示:从戏剧主义、视角主义、隐喻过程和文化文本的构成这叁个方面,剖析人类学的文学转向(或"人文转向")之理论根基,从而揭示文学批评给人类学方法大变革带来的思想启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格尔兹论文参考文献

[1].陶永生.格尔兹人类学艺术观的论域、边界与方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叶舒宪,孙梦迪.人类学的文学转向:从肯尼思·伯克到格尔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3].蔡华.20世纪社会科学的困惑与出路——与格尔兹《浓描——迈向文化的解读理论》的对话[J].民族研究.2015

[4].周淑红.民族志文本的写作问题——读格尔兹《论着与生活》[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

[5].王建新.格尔兹“近距离经验”概念辨析[J].青海民族研究.2013

[6]..格尔兹的《烛幽之光:哲学问题的人类学省思》中文版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7].张胜洪,刘晓静.解释人类学:论格尔兹及其《文化的解释》[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

[8].丁苏安,徐杰舜.克利福德·格尔兹列传[J].民族论坛.2012

[9].师占成.对克利福德·格尔兹阐释人类学的解读[C].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部分).2012

[10].汪德飞.地方性知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标签:;  ;  ;  ;  

格尔兹论文-陶永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